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二聚体与疾病之间有哪些关系?1、D-二聚体和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D-二聚体在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中总的诊断价值和在PE中的诊断价值类似:阴性的D-二聚体可以基本排除DVT形成的可能。阳性的结果意义不大,特异性不够强,很多疾病可以引起D-二聚体的升高。D-二聚体在DVT诊断中的敏感性为95%,特异性为40%,阳性预测值为48%,阴性预测值为95%。Jack Hirsh等认为,阴性的D-dimer可以排除深静脉血栓的可能性。联合应用静脉超声检查安全有效,能够大大减少有创的顺行静脉造影检查(曾被认为诊断深静脉血栓的金标准);Bounameaux H等的研究证实单一的D-二聚体检查就可以排除门诊1/3怀疑为DVT病人,从而大大节约医疗费用和时间。2、D二聚体和恶性肿瘤的关系大量的文献表明,肿瘤可以引起患者D-二聚体浓度升高,并且可以作为分期、预后等判断标准。Masatoshi Oya等在一项研究中发现,结直肠癌患者的D-二聚体比良性疾病患者的明显要高,术前的D-二聚体与肿瘤的病理结果和分期正相关。术前D-二聚体水平高的患者的术后生存期明显要比低的患者短。孔荣等对128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D-二聚体测定。结果发现:急性白血病组、恶性淋巴瘤组、实体瘤组初发组分别较对照组明显增高有明显差异(P0.05),缓解期明显低于初发期(P0.05);恶性淋巴瘤组随分期不同D-二聚体水平不同,实体瘤转移组明显高于未转移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Osamu Taguchi等将全部肺癌的病人按照所有患者D-二聚体的中间值150mg/ul分成两组,高D-二聚体组的生存率比低D-二聚体组低,并且这种预测因素排除了肿瘤分期、组织类型、肿瘤大小对生存期的影响。推测肿瘤患者中高凝血状态是和组织因子依赖的外原性途径和非组织因子相关的肿瘤促凝作用有关。外原性途径被认为是由宿主的单核细胞或者血管内皮细胞激活的。非组织因子相关的肿瘤促凝作用被认为是直接激活因子X。尿激酶(Urokinase plasminogen acticator)激活纤溶是肿瘤的另一个特征,肿瘤间质细胞分泌的u-PA由肿瘤细胞表面的u-PA受体结合,不仅激活纤溶酶原,造成纤维蛋白降解;而且激活蛋白水解酶,引起肿瘤宿主界面的基质分解,造成肿瘤的转移和侵袭。3、D-二聚体和心梗的关系国内于军等在一项临床研究中发现 D二聚体含量在急性心梗(Acute myocardia infarction AMI)患者中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使用尿激溶栓后。心梗组48h后D一二聚体含量均较前下降。Ridker PM等人的一项研究发现:D-二聚体和缺血性心肌病密切相关,后者的发生率随着D-二聚体浓度的升高而增加(P;慢性肝炎组中,重度组;急肝组;慢性肝炎组,这可能与抗凝系统受损有关,抗纤溶酶及AT等由肝脏合成,肝病时其合成减少,造成纤溶亢进,在纤溶酶激活下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降解,其降解产物D二聚体等明显升高,因此D二聚体的浓度可以作为一个判断肝脏受损程度的标志。6、D二聚体在其他一些疾病中的意义很多疾病,造成体内凝血系统和或纤溶系统的激活,从而造成D二聚体水平的升高,而且这种激活和疾病的病期、严重程度和治疗情况密切相关,因而在这些疾病中检测D二聚体的水平,可以作为疾病分期、判断预后和指导治疗的一项评判标志。6.1 D和胸主夹层的关系Thomas Weber在对有急性胸痛的病人作了一个前瞻性的研究,所有确诊为胸主夹层的病人D都明显升高,升高的程度和发病到实验室检查的时间与夹层的大小相关,但和病人的预后没有关系。6.2 D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关系国内王福党等的研究发现活动期SLE患者血浆D二聚体明显高于稳定期及健康对照组,稳定期明D二聚体显下降,活动期患者随着病情的好转和稳定,其血浆D二聚体水平逐渐呈下降趋势。可能与活动期患者处于高凝状态和纤溶活化因而造成D二聚体水平升高。提示D可以判断SLE疾病活动性和临床疗效的指标。6.3 D和肾病中检测的关系国内诸葛洪等在对47例儿童肾脏病患者及15例正常健康儿进行血浆D二聚体和血FDP测定并对15例肾病患儿在应用抗凝治疗前后作动态检测。结果不同肾病患儿血D二聚体值均高于正常几组,其中以肾病组升高更为显著(P001);15例肾病患儿动态检测结果表明经过抗凝治疗后血D一二聚体值下降并接近正常。结果提示:在无临床栓塞表现的儿童肾脏病测定D二聚体可间接预测高凝状态存在,并可作抗凝药物治疗的依据和预后估计。D二聚体结果提示三组病儿的D二聚体值均高于健康儿组(P005)。6.4 D和新生儿窒息检测的关系国内张海英等在一项研究中发现窒息组脐血D二聚体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001)。而重度窒息组脐血D二聚体值较轻度窒息组升高更为显著(P001)。6.5 D二聚体和肺动脉高压的关系D二聚体检测对于评估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病人有一定作用,有助于确定重症高危患者:Shitrit等报告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P=001)及肺动脉压(P=003)呈正相关,与动脉血氧饱和度(P=003)及6分钟行走距离(P=004)呈负相关。1年生存率也与血浆D二聚体水平呈负相关(P=0004),血浆二聚体水平较高者预后较差。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性别、年龄、肺一氧化碳弥散量及心脏指数无相关性。6.6 D-二聚体和DIC的关系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作为继发性纤溶亢进的标志性物质,D-二聚体在DIC的诊断和病程监测上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DIC是一种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和严重的获得性、全身性血栓-出血综合征。其特点是体内凝血和抗凝机制失衡导致弥漫性小血管内血栓形成和继发性纤溶亢进。在DIC形成早期即有D-二聚体升高,而且随病程的发展,D-二聚体可持续升高达10倍以上。因此,D-二聚体可作为DIC早期诊断和病程监测的主要指标。另外,D-二聚体与FDP同时测定,可大大提高其诊断效率。6.7 D-二聚体和溶栓治疗的检测D-二聚体可作为血栓性疾病溶栓治疗的特异性监测指标。在溶栓治疗中,D-二聚体含量变化一般有以下特点:溶栓后D-二聚体含量在短期内明显上升,而后逐渐下降,提示治疗有效;溶栓后D-二聚体含量持续升高或下降缓慢,提示溶栓药物用量不足;溶栓治疗应持续到D-二聚体含量下降至正常范围。恢复正常的D-二聚体是停止溶栓的指征。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疾病的溶栓治疗,D-二聚体峰值变化的时间有所不同。在急性心梗、脑梗溶栓后16h D-二聚体达到峰值,24h降至溶栓治疗前水平;而在DVT溶栓治疗时,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职业暴露与安全防护试题(含答案)
- 2025年教育心理学专业理论考试卷及答案
- 2025年三级上册语文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水利云播五大员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静配中心相关知识年度考核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考试心理健康服务模式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电力安全竞赛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度儿科急救理论大赛试题库及答案
- 地瓜种植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早教启蒙玩具与亲子互动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第二批招聘7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部编版2025-2026学年三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情境卷A卷(含答案)
- 做更好的自己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 先心病介入封堵治疗
-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全册教学课件
- DB51∕T 2571-2019 林下黄精种植技术规程
- 世园会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汇报
- 金相检验4-结构钢的金相检验
- 不同截面钢牛腿设计计算(excel)
- 钢结构单层厂房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安全生产费用投入台账模报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