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 教材分析课件 北师大版.ppt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教材分析课件 北师大版.ppt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教材分析课件 北师大版.ppt_第3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教材分析课件 北师大版.ppt_第4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教材分析课件 北师大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一 时段 6 10世纪隋唐时期的历史 二 主要特点 中国进入蓬勃兴旺的隆盛时代 位居世界前列 亚洲地区中心 对周边国家和地区产生巨大影响 三 第一单元重点 之一 第1课贯通南北的动脉关于对隋朝文帝与炀帝的评价问题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关于贞观之治 贞观新政和 贞观政要 第3课武则天和开元盛世关于对武则天的评价问题第4课科举制焕发的活力关于对隋唐时期科举制度评价问题 三 第一单元重点 之二 第5课 和同为一家 关于对 吐蕃 一词的不同看法问题第6课玄奘与鉴真关于历史人物 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第7课雕版 火药 赵州桥第8课以李白 杜甫为例说唐诗成就 了解乐舞 敦煌艺术第9课活动课 第二单元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 一 时段 960 1368年 1 宋 辽和西夏并立2 南宋与金对峙3 元朝大一统局面 包含三个阶段的历史 二 主要特点 多元文化碰撞与交融 经济重心继续南移 民族关系得到发展 随着商品经济发展 市民阶层兴起 注入了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中外交流空前发展 科学技术处在世界文明的高峰 三 第二单元重点 一 第10课了解宋辽夏并立关系对澶渊之盟的不同评价民族关系的发展第11课宋金对峙对岳飞的不同评价第12课经济重心南移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不同看法第13课了解宋代的社会生活 三 第二单元重点 二 第14课一代天骄 忽必烈改制对元朝历史地位的不同评价第15课三大发明第16课史学与宋词对司马光与 资治通鉴 的不同评价第17课活动课 第三单元明清帝国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一 时段 1368 1840年明朝与清朝前期 鸦片战争前 二 特点 一 为什么以 繁盛 与 危机 来概括 二 特点 之二 社会经济全面高涨 各族经济 文化联系大大加强 为中华民族奠定了基础 明朝中后期江南局部地区商品经济显示出新的征兆 传统的农耕文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 工业文明出现了萌芽的趋向 专制集权统治极度膨胀 钳制思想 镇压人民 二 特点 之三 统一多民族国家空前巩固和发展 综合国力仍保持世界邻先地位 国家推行闭关锁国政策 遏制了近代化因素成长 阻碍了社会的变革 传统的农耕文明无法与西方的工业文明相抗衡 从清朝中期开始 中国陷入深刻的危机 中国在曲折与复杂的条件下 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 三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之一 第18课明清加强专制统治措施关于明朝专制主义问题第19课感受明清时期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斗争关于 倭寇 的性质问题关于郑成功的不同看法 三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之二 第20课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关于对清朝民族政策的不同评价问题第21课从故宫 长城的实例中 感受大一统气派关于长城的新提法第22课讲清 本草纲目 天工开物 和明清小说 了解中华民族成就 三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之三 第23课郑和下西洋关于郑和下西洋关于 闭关锁国 政策第24课通过对盛世与危机的比较 了解农耕文明的衰落 工业文明的发展第25课活动课 联系方式 责任编辑 唐正才 010 62202775 刘东明 010 62202775 传真电话 010 62208994或62206196教材发展中心 010 62207692市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