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高三历史调研测试试题(二)(含解析).doc_第1页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高三历史调研测试试题(二)(含解析).doc_第2页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高三历史调研测试试题(二)(含解析).doc_第3页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高三历史调研测试试题(二)(含解析).doc_第4页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高三历史调研测试试题(二)(含解析).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州市荔湾区2016届高三调研测试(二)文综历史试题 24.周礼考工记载:“矢人为矢,鍭矢,参分。茀矢,参分一在前,二在后。兵矢、田矢,五分二在前,三在后。杀矢,七分三在前,四在后。参分其长,而杀其一。五分其长,而羽其一。以其笴厚为之羽深。”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a技术精细,生产标准化 b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c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 d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知识点】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试题解析】材料严格按照箭的不同用途区分出不同标准,如鍭矢、茀矢、兵矢、田矢、杀矢等,生产标准不同,可见官营手工业技术精细,生产标准化,故a项正确;鍭矢、茀矢、兵矢、田矢、杀矢等,产品确实丰富,但生产是否多样却无从体现,故b项错误;材料中未涉及弓箭生产的分工,故c项错误;材料中未涉及产量和规模化生产,故d项错误。【答案】a25.孟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下列最符合“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的史实是a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b明朝废丞相制度c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度 d清朝设立军机处【知识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成熟【试题解析】三省六部制之中,中书负责起草诏令,门下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之间相互牵制,提高了行政效率,与专制没有直接联系,故a项正确;明朝废丞相,强化了皇权,且明朝不属于“最初的那些朝代”,故b项错误;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度,巩固了多民族统一国家,行省长官由皇帝任命,体现了专制精神,故c项错误;清朝设立军机处,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且清朝不属于“最初的那些朝代”,故d项错误。【答案】a26.宋人诗云:“东家打麦声彭魄,西家缫丝雪能白。东家麦饭香扑扑,西家卖丝籴新谷。” 诗中反映了宋代a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b手工业仅在乡村发展c开始出现独立的手工业家庭 d手工业者脱离农业生产【知识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状况,意在考查考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进行知识迁移的能力。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西家”进行缫丝生产,然后把缫丝卖掉换取谷子,说明宋代商品经济已经有了较大发展。【答案】a27.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的文官不仅是管理系统中的工具,而且是一个有意识形态的群体。这里的“意识形态”发展为时代主流最早可以追溯到a春秋 b战国 c秦朝 d西汉【知识点】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试题解析】春秋时期,社会动乱,儒家道家诞生,但没有统一的意识形态,故a项错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也没有统一的意识形态,故b项错误;秦朝时期选官制度主要是军功爵制,未形成文官体系,故c项错误;西汉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新儒学成为文官体系的统一的意识形态,故d项正确。【答案】d28.下表反映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各类商品出口比重出现的主要变化,表中数据反映出年份 类别原料手工制品机器产品18931568182619103984141881920401394205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表a手工制品出口比重增加 b机器产品出口比重增加c原料出口比重减少 d中国近代工业日渐萎缩【知识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洋务运动【试题解析】从81.8到39.4,手工制品出口比重减少,故a项错误;从2.6到20.5,机器产品出口比重增加,故b项正确;从15.6到401,料出口比重增加,故c项错误;从18931920,中国近代工业因甲午战争后放松控制而初步发展,又在民国初年迎来短暂 ,近代工业日渐发展,故d项错误。【答案】b29以下是近来解密的蒋介石日记:1923年9月22日“下午看马克思学说概要。”10月4日“上午复看马克思学说概要,习俄语,下午看概要。”l0月13日“晚,看共产党宣言。”10月16日“看共产党宣言。”10月18日“看马克思传。下午,看马克思学说乐而不能悬卷。”由此可见a蒋介石对三民主义持怀疑态度 b国共合作使蒋介石思想发生根本改变c马克思主义成为当时中国社会主流思想 d以俄为师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的一种追求【知识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试题解析】材料中没有体现蒋介石对三民主义态度的信息,无法得出其对三民主义持怀疑态度,故a项错误;从题干中可以看出蒋介石对马克思主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热情很高,这客观上说明以俄为师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的一种追求,故d项正确;从题干中只能看出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社会影响很大,但无法得出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故c项错误;1924年才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故b项错误。【答案】d30据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50年1月2日,一名塔斯社记者问毛泽东将在苏联逗留多久,毛泽东回答道,我逗留苏联时间的长短,部分地决定于解决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利益的各项问题所需的时间。”毛泽东访问苏联所要解决关键的问题是a学习苏联模式以建设社会主义 b实现中苏建交c同苏联结盟以打破美国的封锁 d共同抗美援朝【知识点】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试题解析】建国初,中国经济百废待兴,工作重点应是恢复发展国民经济,故a项错误;朝鲜战争爆发于1950年6月,毛泽东访苏时间是1950年1月,早于朝鲜战争爆发,故b项错误;建国初,中国面临严峻的国际环境,美国坚持敌视、孤立、封锁中国,新中国的首要任务是巩固新生政权,故c项正确;苏联在1949年10月2日就宣布承认新中国,同中国建交,故d项错误。【答案】c31新航路开辟前,人类文明尚未超出地域的发展,不同区域文明之间的交流少、相互影响小。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人类对世界尚缺乏整体的了解 b不同文明的交往存在观念差异c人类技术水平难以克服地理障碍 d缺少富有冒险精神的伟大航海家【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试题解析】此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客观条件。新航路的开辟是在具备了一定的条件之后才开辟的,如造船技术、航海技术、地球是圆的等技术和理论上的突破。所以在新航路开辟前人类文明未超出地域限制主要是因为不具备跨区域交往的客观条件。【答案】c32俾斯麦说:“一个期待养老金的人是最守本分的人,也是最容易统治的人。社会保险是一种消除革命的投资。只要给健康工人以劳动权,保证他病有所医,老有所养,那些先生们(社会主义者)就会成为鸟的空鸣。”这反映了当时德国a“先生们”利用联邦议会进行斗争b摆脱了普鲁士专制主义传统c用非暴力手段加强社会控制d保障了人民生活,实现了社会公平【知识点】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试题解析】联邦议会的代表是各邦君主任命的,不是由选举产生,他们代表各邦君主和贵族的利益,故a项错误;1871年宪法赋予皇帝极大的权力,保留了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故b项错误;从题干中“一个期待养老金的人是最守本分的人,也是最容易统治的人”“社会保险是一种消除革命的投资”“那些先生们(社会主义者)就会成为鸟的空鸣”等信息可知俾斯麦主张通过社会保险来巩固统治,故c项正确;d项中的“实现了社会公平”明显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答案】c33下表为18001950年日本东京人口变化状况(单位:千人),表中人口变化的趋势表明日本年份1800年1880年1900年1950年人口800105016005425a已成为资本主义国家 b工业化速度加快c消除了封建生产关系 d成为世界商业中心【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试题解析】东京的人口增加无法说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国家,故a项错误;18001950,日本经历了两次工业革命,人口从农村转向城市,东京人口的增加就是一个例子,说明日本工业化速度加快,故b项正确;早在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就逐渐消除了封建生产关系,故c项错误;东京人口的增加只能说明它可能是日本的商业中心,而不能说明它是世界商业中心,故d项错误。【答案】b34某同学在学习高中历史必修二后,为巩固所学知识,概括里根政府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作诗一首。后发现其中不恰当的一句是a减税减支缓通胀 b紧缩货币出新招c消除滞胀凯特灵(凯,指凯恩斯主义)d又陷“四高”难逍遥(“四高”,指高赤字、高国债、高利率和高贸易逆差)【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试题解析】到70年代初,美国和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经济增长停滞或下降,物价则持续猛涨,通货膨胀严重,这说明主张国家干预的凯恩斯主义已经失灵。1981年,里根担任美国总统后,以供应学派为依据,确立了自己政府的经济政策,其主要的思想是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但即使是减税减支也无法实现零通胀,a项错误。【答案】c351944年签订的布雷顿森林协议规定: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由此获得了“等同黄金”的特殊地位。据此,对下图的推论正确的是 a70年代之前,各国货币可与黄金直接兑换,美元居强势地位b70年代初,美元不再与黄金挂钩,黄金价格上扬c70年代末,美元与黄金比价急剧上升,美国经济总量不再居各国之首d90年代,欧元的发行和流通导致美元与黄金比价持续回落,美元居弱势地位【知识点】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试题解析】70年代之前,各国货币须与美元兑换之后,才能用美元兑换黄金,故a项错误;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美元无力维持世界货币的中心地位,美元不再与黄金挂钩,黄金价格上扬,故b项正确;70年代末,美国经济总量依然居各国之首,故c项错误;2002年欧元发行,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b40(25分)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漫长而艰难的演进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三表:如债务人仍不清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得把债务人押至家中拘留,用皮带或脚镣拴住,但(脚镣)重量最多为十五磅。愿减轻者听便。 第六表:凡主张缔结“现金借贷”或“要式买卖”契约的,负举证之责;缔结上述契约后又否认的,处以双倍于标的的罚金。 十二铜表法 材料二 “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若犯死罪,议定奏裁,皆须取决宸(“宸”借指帝王所居,又引中为王位、帝王的代称)衷,曹司不敢与夺。 唐律疏议 材料三 第二条第三款: 总统应经常向国会报告联邦的情况,并向国会提出他认为必要和适当的措施,供其考虑:在特殊情况下,他得召集两院或其中一院开会,并得于两院对于休会时间意见不一致时,命令两院休会到他认为适当的时期为止:他应接见大使和公使;他应注意使法律切实执行,并任命所有合众国的军官。 美国1787年宪法 材料四 第十六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名额,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各省、各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摘自2010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十二铜表法与唐律的特点。(4分)(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的政治体制和宪法坚持的原则?分析美国是怎样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 的?(8分)(3)材料四中的关于选举法的修订,体现了我国法制的逐步完善。写出中国近代至建国初期法治发展过程中的三部主要法律名称及每部法律的特点或原则。(9分)(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我国法制不断完善的社会条件。(4分)【知识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罗马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辛亥革命;新中国初期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法制建设主题【试题解析】(1)第一小问,十二铜表法的特点,根据材料一,法律维护债权人的利益,可见其保护私有财产,“负举证之责”等规定可见,注重法律公平;第二小问唐律的特点,根据材料二,“妇有七去”的具体规定表明唐律注重伦理,“若犯死罪,议定奏裁,皆须取决宸衷”可见皇帝拥有最高裁决权。 (2)第一小问体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是总统制或联邦制;第二小问原则,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是三权分立与制衡;第三小问实现,回答总统受到的牵制即可。 (3)中国近代至建国初期法治发展过程中的三部主要法律及每部法律的特点或原则,根据所学知识,第一部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特点是三权分立、主权在民;第二部是,共同纲领,它是临时宪法,主张多党合作;第三部是1954年宪法,特点主要是社会主义和人民民主。 (4)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我国法制的完善离不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西方法治思想的引入、国民素质的提高等等,回答四点即可。【答案】(1)特点:十二铜表法保护私有财产(或:侧重民法);注重法律公平。(2分)唐律注重伦理(或“以礼入法”);皇帝拥有最高裁决权。(2分) (2)体制:总统制或联邦制。(2分) 原则:制约和平衡(或三权分立)(2分) 实现:实行三权分立;总统只掌握行政权;受到国会和最高法院的制约;总统由选举产生;有任期限制(4分) (3)法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分) 特点或原则(共6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三权分立、法治精神、主权在民(写出两点即可) 共同纲领:议行合一、多党合作、外交自主(写出两点即可)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社会主义和人民民主的原则 (4) 条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主政治不断向前发展,国民素质提高,民主意识增强,学习西方等。(答其中两点得4分)41(12分)科学开发和利用能源才能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英国煤产量增长图材料二 煤炭在工业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到18世纪,木材一直是最主要的燃料,巨大的木材消耗使森林锐减,引起木材严重短缺。但西欧大量的煤炭资源都储藏在英国,且储藏在水路交通方便、毗邻商业中心和熟练工人密集的地方。储藏集中以及必要挖掘技术的具备,使煤炭成为木材的替代品。煤炭资源的优势支持了不断扩大的铁器制造和蒸汽机的应用。在这一点上,英国的经验与中国有明显区别。中国的地理因素阻碍了从木材到煤炭的早期转变,因为中国的主要产煤带在西北地区,离最有经济潜力的长江三角洲相距甚远。据本特利新全球史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1830年后英国煤产量增长趋势与此前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及对环境的影响。(8分)(2)煤炭在英国工业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煤炭在同一时期的中国没能扮演类似角色的主要原因。(4分)【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洋务运动;工业化主题【试题解析】(1)第一小问不同,根据英国煤产量增长图,1830年之后英国煤炭产量加速增长;第二小问原因,结合工业革命、铁路运输、木材等传统能源供应紧张等可回答此问;第三小问影响,煤是不可再生资源,能源减少了,燃烧煤产生的二氧化碳导致温室效应,其他衍生气体加剧了环境污染。 (2)“同一时期”的中国指的是1830年前后,当时中国工业化未启动,中国经济落后,对煤的需求不大,且“中国的地理因素阻碍了从木材到煤炭的早期转变,因为中国的主要产煤带在西北地区,离最有经济潜力的长江三角洲相距甚远” 。【答案】(1)不同:英国煤炭产量在1830年之后加速增长。(2分) 原因:英国木材等传统能源供应日趋紧张;工业革命的发展加大了对能源的需求;铁路等现代运输条件的改善降低了运煤成本,使得煤在工业中的大规模使用成为可能。(答其中两点得4分) 影响:煤的大量开采和使用,蕴含了“能源问题”,加剧了环境污染,实际上已向人类昭示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2分) (2)原因:煤炭资源远离经济发达区域,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对煤炭需求不大;当时中国工业化尚未启动。(答其中两点得4分)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光绪帝宣示诸臣实力讲求西学材料二 近者设立海军、使馆、招商局、同文馆、水师堂洋操、船厂,而根本不净,百事皆非。今天下之言变者,曰铁路,曰矿务,曰学堂,曰商务,非不然也,然若是者,变事而已,非变法也。康有为敬谢天恩并统筹全局折材料三 (康)有为以好博好异之故,往往不惜抹杀证据或曲解证据,以犯科学家之大忌,此其所短也。有为之为人也,万事纯任主观,自信力极强,而持之极毅;其对于客观的事实,或竟蔑视,或必欲强之以从我。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请回答:(1)指出在改革问题上,光绪帝和康有为认识的异同(10分)(2)指出材料三中梁启超观点的史实依据。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5分)【知识点】戊戌变法【试题解析】(1)第一小问相同,根据材料一、二,光绪帝和康有为都主张向西方学习,实现富国强兵;第二小问不同,光绪主张“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学习器物维护统治,康有为“今天下之言变者,曰铁路,曰矿务,曰学堂,曰商务,非不然也,然若是者,变事而已,非变法也”,表明他主张进行制度变革,发展资本主义。 (2)第一小问依据, 首先要找出梁启超的观点“有为以好博好异之故,往往不惜抹杀证据或曲解证据,以犯科学家之大忌,此其所短也”,证据是康有为写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所学知识,至少概括3点即可。【答案】(1)相同:向西方学习,实现富国强兵。(2分) 不同:光绪帝主张学习西方器物,以维护清王朝的专制统治;康有为要求进行制度变革,发展资本主义。(8分) (2)依据:著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2分) 原因:封建顽固势力强大;缺乏群众基础;领导者的策略和人品;缺乏经验;计划轻率;急于求成,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皇帝等。(3分)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光荣革命”到来之前,一个伟大的人发现了解释自然现象的钥匙。人们觉得,理性也能打开人类事务之门。随后,洛克发表政府论,他指出:政治权力是每个人交给社会的自然状态中所有的权力,由社会委托给统治者,用来为他们谋福利和保护他们的财产。当统治者滥用权力,破坏而不是保护人民财产的时候,人民可以反抗甚至推翻它。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以南京临时国会为中心舞台,惜阴堂为幕后磋商场所,南北通过谈判,妥协与法制程序终于完成了清朝政权向民国的和平转移。有学者将此称之为中国版的“光荣革命”我看是恰如其分的。我们看到,辛亥革命政权转移等一切重大政治议题,都经过了国会。没有打大仗,减少了流血这是值得高度评价的。袁刚国会与辛玄革命 请回答:(1)联系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中“伟大的人”的名字及其所发现“钥匙”的重要意义。根据材料概括洛克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主张的影响。(10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有知识,说明为什么把辛亥革命称为中国版的“光荣革命”?(5分)【知识点】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试题解析】(1)第一小问名字,根据材料一“在光荣革命到来之前,一个伟大的人发现了解释自然现象的钥匙”,可见是1687年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牛顿;第二小问意义,回答经典力学的意义即可;第三小问主张,根据材料一“政治权力是每个人交给社会的自然状态中所有的权力,由社会委托给统治者,用来为他们谋福利和保护他们的财产。当统治者滥用权力,破坏而不是保护人民财产的时候,人民可以反抗甚至推翻它”,可概括出政府的权力源于人民,政府的目的是保护人民的权利,政府威胁人民的权利时人民有权推翻它等;第四小问这些主张的影响,一方面影响了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另一方面对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和其他国家的反封建斗争有影响。 (2)把辛亥革命称为中国版的“光荣革命”这是材料二中的观点,“南北通过谈判,妥协与法制程序终于完成了清朝政权向民国的和平转移”,“辛亥革命政权转移等一切重大政治议题,都经过了国会。没有打大仗,减少了流血”,5分的题,至少答出3点。【答案】(1)名字:牛顿。(1分) 意义:经典力学体系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第一次理论大综合,促进了理性思想与启蒙运动的发展。(2分) 主张:君主及其政府的权力源于人民;建立政府的目的在于保护人民的权利;君主及其政府威胁人民的权利时,人民有权推翻它。(每点1分,共3分) 影响: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支持,对其他国家反对封建专制斗争产生广泛影响。(每点2分,共4分) (2)从原因分析:以国会为中心,采用谈判、妥协、法制的方式进行;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使政权得以和平转移;协调了各方面利益,避免流血冲突和社会动荡,有利于社会稳定。 从评价角度分析: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责任内阁制和三权分立的国家组织原则;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每点2分,能答出两点4分,答三点5分。其他言之成理,即可赋分)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历史的悲剧在于,那些本来有可能制止后代进行毁灭性的竞赛,并进而阻止他们进入战争的国际互动力量还没有强大到阻挡1914年8月灾难的发生。当枪声在那个8月响起时,许多国家的人们开始了类似的经历;短缺、征兵、死亡和疾病。这个大屠杀又转而刺激了激烈的新意识形态的产生,它甚至更强烈地强调世界范围内阶级、种族或民族国家的统一。17801914 现代世界的诞生材料二 “美苏争霸陷入僵持状态,国际形势总体上趋向缓和。”“邓小平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有一个历史过程。1977年他说,可以延缓战争的爆发。1985年进一步指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可能的。1987年进一步指出,争取比较长期的和平是可能的,战争是可以避免的。” 刘华秋国际风云录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这场战争的目的。分析这场战争对欧洲的影响。(10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邓小平对当时世界形势的认识。(2分)谈谈国际局势与国家政策之间的关系。(3分)【知识点】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试题解析】(1)第一小问目的,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1914年8月灾难的发生”指一战,目的是帝国主义列强争夺霸权和重新瓜分殖民地;第二小问影响,政治上欧洲有政治危机,经济上欧洲被破坏,思想上社会主义、和平主义盛行,国际上欧洲地位动摇,等等。 (2)第一小问认识,根据材料二“国际形势总体上趋向缓和” “争取比较长期的和平是可能的,战争是可以避免的”可概括出来;第二小问关系,根据所学知识,国家根据国际局势来制定政策,只有正确把握国际局势,才能制定出正确的对策。【答案】(1)目的:帝国主义列强争夺霸权和重新瓜分殖民地。(2分) 影响:政治上给欧洲带来严重的政治危机;经济上使欧洲失去了大量的海外投资,工业遭到严重破坏,在世界上的财政金融地位急剧下降,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力不断减弱。思想上由于大战导致的政治经济危机和巨大的伤亡、破坏,使社会主义的理想和观念,和平主义思潮影响极大;在国际上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由于凡尔赛体系的分赃不均和对战败国的严厉制裁,导致欧洲一些国家极端民族主义复兴。(8分,四方面中每点2分,只答具体史实给1分) (2)认识:总体上趋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