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_第1页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_第2页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_第3页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_第4页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二节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本章内容结构 教学目的 了解从新中国成立后到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历史 分析新中国建立初期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依据 阐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理论 方针 政策及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伟大意义 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重点 1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 2 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及其历史经验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和偏差 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 新中国成立 思考 新中国成立具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民族独立 洗刷了百年的民族耻辱 人民解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增强了世界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信心 新民主主义胜利 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 新中国成立的重大意义 新中国 性质 新民主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 前途 社会主义 新中国成立后 毛泽东在理论上的一个重大贡献 就是提出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 一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 1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过渡性质 鸦片战争 新中国成立 三大改造 半殖民地半封建 新民主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 至今 思考 为什么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这个过渡性质的社会 解放战争仍需继续 国民党政府遗留下的几百万军政人员 到1950年最高峰时 达到550万人 加上国民党政府的350万公职人员 共计900万人 旧中国的工业和农业极其落后 2800亿斤 2240亿斤 1949年我国现代工业只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7 主要产品同历史最高年产量比较 煤减少48 铁减少86 钢减少83 棉纺织品减少25 以上 缺乏政治准备 政治上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人民代表大会职权 立刻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还缺乏一定的政治准备 特殊性表现 政治 政治 经济 经济 阶级结构 阶级结构 社会矛盾 社会矛盾 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限制 改造 反限制 反改造 2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点 新民主主义的政权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 2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点 政治 代表新政权的五星红旗 严禁金条 银元 外币在市场上自由流通 一律由人民银行挂牌收兑 规定人民币为唯一合法货币 2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点 经济 银元之战 米棉之战打压物价 主要经济成分是三种 社会主义经济 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 2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点 经济 五种经济成分的不同地位 没收官僚资本 国营经济 领导地位 农业 手工业 个体经济 绝对优势 私人资本主义 适当发展 合作经济 国家资本主义 过渡 2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点 阶级构成 国营经济 工人阶级 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 农民阶级 小资产阶级 资本主义经济 资产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状元实业家 张謇 1853 1926 字季直 号啬庵 南通人 1885年 他赴京参加顺天乡试 第二名 1894年 又考中状元 人生转折 中日甲午战争带来的深重民族危机 最终促使他毅然放弃传统的仕宦之途 实业救国 教育救国 他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 370多所学校 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 南通纱厂规定工人每班工作12小时 吃饭只能分批不能停车 每周最后一个夜班还要延长一个小时 公休日有一个班要连上夜班 工人每天工作时间最长时高达16 18个小时 张季直先生在近代中国史上是一个很伟大的失败的英雄 这是谁都不能否认的 他独立开辟了无数新路 做了三十年的开路先锋 养活了几万人 造福于一方 而影响及于全国 毛泽东 两大矛盾 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矛盾 土地改革 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 解决 2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点 社会矛盾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矛盾 上海有一个只有一部旧钻机的私营业主 承包了7个水库的钻探工程 严重影响了工程进度和质量 他本人从偷工上获利2万元 又在代购器材上盗骗1 5万元 济南利生行私营业主把旧的流速仪 经纬仪等冒充新货 卖给治淮委员会 不仅使国家损失3 8万元 并且使150个水文站 雨量站的水文记录失准 投机倒把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矛盾 不法私营业主在承办抗美援朝军用物品中偷工减料 天津40多家铁工厂竟使用不合格的废铁 烂铁制造军用铁锹和铁镐 这些镐和锹运到前线 一铲就卷口 一刨就断 上海商人张新根 徐苗新为国营益民公司代购军用罐头的牛肉 他们在牛肉中掺进一半以上水牛肉和马肉 还掺入发了霉的臭牛肉和死牛肉 先后代购牛肉89万斤 盗骗国家款项20 30万元 武汉私营福华药绵厂业主李寅廷承制志愿军急救包 领来好棉花1万斤 竟全部换成废棉 其中还有1千斤是拣来的烂棉花 这批急救包中有12万个根本没消毒 带着化脓菌 破伤风菌等就交了货 37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社会主义经济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工人阶级 农民阶级 资产阶级 半社会主义经济 新民主主义经济成分 新民主主义社会矛盾 在1949年 1956年社会矛盾的变化 1949 1952 中国人民同国民党残余势力 地主阶级和帝国主义的矛盾 1952年底 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1956年 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了 文化上 实行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民族的 科学的 大众的文化政策 毛泽东与延安文艺座谈会代表合影 2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点 文化 二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中国必须要走社会主义道路 新民主主义社会要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这在民主革命时期已经明确 但是 对于何时过渡 怎样过渡 毛泽东和党的其他领导人的认识经历了发展变化过程 先搞工业化建设 再一举过渡 1951年前后 党内大体形成了先用三个五年计划搞工业化建设 再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共识 1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设想 之一 新中国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 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敌视新中国 政治上不承认 经济上封锁禁运 中国是落后的农业国 百废待举 美国对中国的包围圈 美国对中国的包围圈 中国永远摆脱不了一个不堪负担的压力 即庞大的人口 没有一个政府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 中共也无能为力 中国将永远天下大乱 美国国务卿艾奇逊 建设和改造同时并举 从彻底完成民主革命起即逐步过渡 1952年毛泽东和党中央提出了开始过渡的设想 理由 经过从1949年至1952年三年的时间 我国国民经济得到恢复 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已经完成 政治 经济及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之二 1952年国庆节 首都庆祝国民经济恢复任务胜利完成 1952年 中国工农业总产值达到810亿元 比1949年增长77 5 比新中国建立前最高水平的1936年增长20 工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145 1 年递增率为34 8 农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53 5 国家财政状况根本好转 1952年结余7 7亿元 在财政总支出中 用于经济建设的支出逐年上升 社会文化事业支出有所增长 文教卫生事业也得到相应发展 城乡人民收入逐年增长 生活普遍得到改善 1952年同1949年相比 全国农民收入一般增长30 以上 职工平均工资提高了70 左右 总路线的内容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党在这个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 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主体 两翼 工业化与改造紧密结合 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 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有机统一 总路线的内容与关系 三大改造 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合作社 赎买 全行业公私合营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实质 就是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我们国家和社会的唯一的经济基础 首先 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然要求和必要条件 2 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必要性 一化 的必然性 链接 工业化 国民生产总值 工业化衡量 工业产值 工业就业人数 总就业人数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 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 工业化国际标准 一是人均生产总值二是工业化率三是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四是城市化率 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为初期阶段 人均3000美元为中期 人均5000美元为后期 工业化率达到20 40 为正在工业化初期 40 60 为半工业化国家 60 以上为工业化国家 一般工业化初期 三次产业结构为12 7 37 8 49 5 就业结构为15 9 36 8 47 3 一般工业化初期为37 以上 工业化国家则达到65 以上 1949年10月 国民生产总值仅仅700亿元 人均国民收入只有27美元 远远低于当时整个亚洲44美元的人均收入 我们能造什么 毛泽东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 能造桌子椅子 能造茶碗茶壶 能种粮食 还能磨成面粉 还能造纸 但是 一辆汽车 一架飞机 一辆坦克 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钢产量 1949年中国16美国7004英国1580西德1092法国915日本311 单位 万吨 中国印度1949年1950年钢16万吨147万吨煤3200万吨3280万吨电43亿度58亿度化肥0 6万吨1 8万吨水泥66万吨270万吨原油12万吨0 25万吨 只有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国家才能独立和富强 其次 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必须对个体经济和私营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一方面 分散 脆弱的个体经济 难以适应工业化对粮食和工业原料迅速增长的需求 无力为国家工业化积累资金和扩大工业品的市场 另一方面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不仅工业资本比重小 而且缺乏重工业的基础 依靠它本身的力量无法有力地推进工业化的发展 只有对农业 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才能在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实现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实现可能性 第一 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到1952年 国营工业产值在全国现代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 已经增加到56 国营批发商业的营业额占全国批发商业营业总额的60 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在国家经济生活中实际上已居于相对强大的地位 为党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提供了物质基础 第二 土地改革完成后 为发展生产 抵御自然灾害 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 为党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提供了重要依据 第三 新中国成立初期 国家在利用和限制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是党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的又一个重要因素 党和国家在合理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 出现了加工订货 经销代销 统购包销 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 第四 当时的国际形势也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 苏联社会主义的发展已经显示出对于资本主义的优越性 对我国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朝鲜战争停战也使世界的形势开始缓和 这为实行过渡时期总路线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1950年2月14日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签订 中国工业化的起步 欣赏歌曲 老司机 原唱 杨洪基 第二节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一 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1 对农业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 对农业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为何改造 1951年 1953年 3亿多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分得土地和大量生产资料 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然而 分散的小农经济限制了农业生产 根据国家统计局对23个省 15000多个农户的调查 土地改革后 贫雇农每户平均拥有土地12 46亩 耕畜0 47头 1954年 平均每一个贫农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货币支出为30元 每一户中农为78元 链接 一个农民能养活多少人 饥饿 低生产率农业不能满足工业对粮食 原料的需求 第一 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 走互助合作道路 广大农民产生了互助合作的要求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毛泽东主席 关于合作化问题 的报告传达到农村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二 遵循自愿互利 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 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当我们掌握了国家权力的时候 我们决不会考虑用暴力去剥夺小农 不论有无报偿 都是一样 我们对于小农的任务 首先是把他们的私人生产和私人占有变为合作化的生产和占有 但不是采用暴力 而是通过示范和为此提供社会帮助 恩格斯 自愿互利 整个国家形象 穷棒子社 1952年10月26日 西铺农业生产合作社正式成立 全社230亩土地 凑起来只有三条驴腿的牲畜股 没有农具 也没有车辆 被称为 穷棒子社 典型示范 穷棒子社 在社主任王国藩的带领下发挥集体力量 艰苦创业 赢得了第一个丰收年 穷棒子社 穷棒子社 一年中巨大变化的事实 使西铺村农民看到了合作社的优越性 它像磁石一样 强烈地吸引着社外农民的心 穷棒子 社被毛泽东赞誉为 我们整个国家的形象 毛泽东主席接见王国藩 农民们成群结队报名入社的场面 国家帮助 第三 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 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 农民阶级 富农 上中农 贫农 下中农 1955年 毛泽东撰写 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 一书的按语 依靠贫下中农 巩固地团结其他中农 发展互助合作 由逐步限制 到最后消灭富农剥削的农村阶级政策 第四 坚持积极领导 稳步前进的方针 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农业社女社员正在选种 1956年社员们利用工余时间评分记分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第一阶段主要是发展互助组 同时试办初级社 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生产资料仍属农民个人所有 生产方面组织起来 互帮互助 第二阶段主要是建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以土地入股和统一经营为特点 实行集体劳动 产品分配采取按劳分配和土地入股分红相结合 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 第三阶段是发展高级社 高级社实行生产资料农民集体所有 具有完全的社会主义性质 1956年1月北京召开庆祝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大会 农民代表向毛泽东敬献喜报 过渡形式 互助组 初级社 高级社 生产资料 经营 劳动 分配 性质 私有 对某些牲畜 农具共同使用 有少量公共财产 土地 牲畜 大农具私有 有较多公共财产 土地及其它主要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 个体经营 集体劳动 经营所得 社会主义萌芽 土地入股 统一经营 土地分红和按劳分配结合 集体劳动 半社会主义 统一经营 集体劳动 按劳分配 社会主义 对比总结 到1956年底 加入高级社的农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87 8 入社农户96 3 1956年底全国入社农户比例图 农业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2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手工业 你了解多少 课堂链接 手工业小知识 手工业 handicraftindustry 是依靠手工劳动进行生产工业和生活用品生产的活动 3000年前 商周时期 中国名片 2000年前唐宋时期 中国名片 1000年前明清时期 China 中国名片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图为朱德在会上讲话的记录稿文本 1953年11月20日 12月7日 中华全国合作总社召开了全国第三次手工业生产合作会议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党和政府采取了 积极领导 稳步前进 的方针 通过供销合作途径 引导手工业逐步过渡 稳步 稳步 第一步是办手工业供销小组 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个体手工业者组织起来 生产资料私有制 第二步是办手工业供销合作社 统一购销业务 分别核算 生产活动由各户分散独立完成 有部分生产资料是公有的 合作社对各户的生产也有一定的干预 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 课堂链接 供销合作社六十载历史变迁 1950年7月 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成立 统一领导和管理全国的供销 消费 信用 生产 渔业和手工业合作社 1949 1957年 是供销合作社发展的黄金时期 供销社 成为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要 组织农村商品流通的主渠道 1954年7月 中华全国合作社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 建立了全国统一的供销合作社系统 1982年1月 供销合作社开始进行恢复 三性 群众性 民主性 灵活性 的体制改革 由 官办 改为民办 1999年 国务院关于解决当前供销合作社几个突出问题的通知 要求 坚持改革的市场取向 坚持为农服务的发展方向 目前 我国供销合作社已进入联合发展的新阶段 截至2010年底 全系统有省供销合作社31个 省辖市供销合作社343个 县供销合作社2369个 社有企业48402个 事业单位487个 基层社21602个 全系统共有职工367 44万人 第三步是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手工业者的生产资料全部归集体所有 统一经营 入社人员参加集体劳动 实行按劳分配 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体经济组织 一九五三年毛泽东在武汉与小商贩交谈 在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 党和政府采取说服教育 示范和国家帮助的方法 使他们自愿参加到手工业合作社中来 到1956年 参加合作社的手工业已占其总数的91 7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2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途径 和平赎买 公私合营的上海永安公司 所谓赎买 就是国家有偿地将私营企业改变为国营企业 将资本主义私有制改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赎买的具体方式 不是由国家支付一笔巨额补偿资金 而是让资本家在一定年限内从企业经营所得中获取一部分利润 A马克思 恩格斯的继承和发展 如果能用赎买的办法变革所有制 将是最便宜不过了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四卷 列宁认为 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对资产阶级进行赎买 对无产阶级最为有利 B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 与革命关系 C我国经济落后 需要民族资本家 D私人资本主义在政治上 经济上对社会主义的依赖 2 改造形式 国家资本主义 初级形式高级形式 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委托经销代销 个别企业公私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 第一阶段 建国后到1953年底 主要实行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利润分配方式为 四马分肥 四马分肥 第二阶段 从1954年到1955年夏 主要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 利润分配仍为 四马分肥 国家派干部进驻企业 上海工商界代表荣毅仁等带着申请书参加公私合营大会 传奇 荣氏家族 2009年4月8日 67岁的荣智健引咎辞去中信泰富董事长一职 荣氏第三代 荣毅仁的伯父荣宗敬 宗锦 全家福照片 荣氏第一代 荣氏第二代 红色资本家 荣家现在把全部产业都拿出来和国家合营了 在国内外起了很大影响 怎样把合营企业搞好 上海要创造经验 从荣家推选出代表人物参与市政府的领导 现在就十分必要了 毛泽东 1956年1月10日 荣毅仁陪同毛泽东参观上海申新纺织厂 第三阶段 从1955年秋到1956年底 是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阶段 采取付给原工商业者5 的定息 10年 定息制度 核定私股24亿元定息 年息5 付息10年1956 1 1966年 我是一个资本家 但是我首先是一个中国人 我想应该从作为一个中国人谈起 对于我 失去的是剥削阶级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 互不信任 得到的是作为劳动人民的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和信任 而这是金钱所买不到的 思想改造 1956公私合营后上海安排私营企业原在职人员情况 1956年1月 全国50多个大中城市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至56年底 全国大陆除西藏外各地均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基本完成 二 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1 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2 采取积极引导 逐步过渡的方式 3 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三 对社会主义改造的评价 方向正确 成绩巨大 急于求成 问题不少 在搞社会主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