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河源市中英文实验学校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二周周周清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广东省河源市中英文实验学校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二周周周清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广东省河源市中英文实验学校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二周周周清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广东省河源市中英文实验学校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二周周周清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河源市中英文实验学校2015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二周周周清试题一、单项选择题,请将答案填在下面的表格中(每题3分,共42分1使用材料的变化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用品的材料不是通过化学变化制取的是()a化纤衣物b不锈钢炊具c实木家具d塑料器具2下列描述属于氧气化学性质的是()a通常状态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通过低温加压,可使氧气液化成淡蓝色的液体c通常状态下,氧气不易溶于水d氧气是一种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氧化许多物质3下列说法你认为错误的是()a化学变化和化学反应是同一个概念b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c化学变化的特征就是一定会有沉淀生成d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反映了物质的性质4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之一,下列因素中与化学实验成功与否无必然联系的是()a严谨的科学态度b科学的实验方案c合理的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d偶然的巧合5做实验时你是否留心观察过固体药品应保存在下列哪种仪器中()a b c d广口瓶细口瓶烧杯集气瓶6葡萄糖和面粉在燃烧匙中烧焦后都得到一种黑色残渣-碳,由此说明()a两者的组成有相似之处b两者的物理性质完全相同c两者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d两者的用途相同7下列关于化学实验操作或实验事故处理的叙述,正确的是()a把实验剩余药品放回原瓶b加热过的试管立即用冷水冲洗c用托盘天平称量质量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物质d用烧杯加热液体要垫石棉网8倡导“绿色化学”理念是治理环境污染的有效措施下列措施中,属于“绿色化学”范畴的是()a处理废弃物b治理污染点c杜绝污染源d深埋有毒物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b氧气可用于医疗急救c食品包装中充入氮气以防腐d新鲜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102013年,我省兰州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99天,优良率达到了81.92%历史性地退出了全国空气质量十大污染城市行列现行空气质量日报中,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as02 bn02 cc02 d可吸入颗粒11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要先点燃铁丝上系着的火柴,再深入集气瓶中,火柴燃烧的作用是()a补充氧气b增加可燃物c升高铁丝的着火点d升高细铁丝的温度12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且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的是()a木炭b硫c红磷d铁丝13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多种物质反应下列对有关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a在点燃条件下,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三氧化二铁b在点燃条件下,硫在氧气里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c铁、硫、蜡烛在氧气中的燃烧都是化合反应d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氧气具有氧化性14下列物质分别在氧气中燃烧,都可生成无色、无味气体(常温下)的一组是()a氢气和红磷b木炭和硫粉c细铁丝和木炭d木炭和一氧化碳二、填空题(除19题和符号表达式每空3分外,其余每空2分,共58分)15某同学在做“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时,观察到燃着的蜡烛熄灭时会产生白烟【提出问题】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呢?【作出假设】(1)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2)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3)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进行实验】(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内壁上蘸有少量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填序号),但是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和小水珠,说明白烟不是。(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性,这是为假设提供了证据16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以下测试:点燃酒精灯,用一张滤纸平放在火焰上,约2s后取出,纸上留下一个黑色圆环(如右图所示)请分析回答:(1)该实验的目的是:;(2)通过该实验的现象,可得到的结论是:;(3)从中你得到的启示是:。17我们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还与可燃物跟氧气的接触面积有关某实验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请补充完整实验报告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有关反应的符号表达式a取少量硫点燃后放入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燃烧发出微弱的火焰取少量硫点燃后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b取粗铁丝烧红后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不发生燃烧取细铁丝盘成螺旋状烧红后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通过比较a、b两组对比实验的现象,我们可以得出的规律是:氧气的浓度越大可燃物燃烧越剧烈,。18甲、乙、丙是三个实验的示意图,根据图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现象及化学反应原理,进行总结归纳并回答下列问题:(1)所发生的三个反应有多个共同的特点,分别是:;(2)甲实验进行时,燃烧匙中硫的状态是:;(3)归纳出化合反应的概念:。19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进行探究(1)如上图所示装置和药品进行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打开止水夹后看到。(2)小明同学认为可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丽同学认为不可以,其原因是。(3)小芳同学用镁条代替红磷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结果却发现倒吸的水量远远超过集气瓶的1/5小组内同学帮她仔细检查,发现装置的气密性及操作步骤均无问题你认为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4)小组内同学反思上述实验的探究过程后认为: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在药品的选择和生成物的要求上应考虑的是。(5)小组内同学还对该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已知试管容积为45ml)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点燃酒精灯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