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风性的论文范文 【关键词】内风肝风内动 内风,又称肝风、肝风内动、风气内动1,是机体内部的病理变化所导致的风自内生。黄帝内经中虽有中风、脏腑之风,但均为外来风邪所致,而未提及内风理论。首载“内风”之论者为备急千金要方?风眩第四载徐嗣伯论曰:“夫风眩之病,起于心气不定,胸上蓄实,故有高风面热之所为也;痰热相感而动风,风心相乱则闷瞀,故谓之风眩,大人曰癫,小儿则为痫,其实是一。”至金元时期,内风学说开始日渐兴盛。及至现代,随着各种检测仪器的日益先进,对疾病认识的日益深入,内风理论从产生的机理到临床应用都得到了更多的拓展,并日臻完善。 1内风与肝 风邪有外风与内风之分。外风是自然界流动之气发生变化而生成的风邪,为外感六淫之一,也是六淫中最重要的病邪;内风主要是机体内部的病理变化所导致的风自内生,亦即机体内部的气机运行失常。风为木气,肝在五行中属木,同气相求,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故肝为风木之脏,且“风气通于肝”,“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说明内风的产生与肝的关系甚为密切。对此,历代医家亦有共识,如类证治裁云:“风依于木,木郁则化风。”柳宝诒医论医案云:“木性化风,风木不和,则上越而为肝风之病。”缪松心医案云:“肝气郁勃化风肝阳亢逆,化风内动。”评选静香楼医案云:“肝不柔而风动。”因此,内风的产生多责之于各种致病因素导致肝的气血阴阳失调、肝木失其条达冲和之性,动而为风。肝为风木之脏,体阴而用阳,易升易动,与风性相类,周学海医学随笔认为“肝者,贯阴阳握升降之机也”。故“内风”又称为“肝风内动”。 2内风产生的机理 内风肝,其产生的机理有两方面。一是机体阳气亢逆变动而形成的一类病理表现1,其产生当责之于肝之物质功能失常所致的阴阳变动。因阴阳为六气之本,六气为阴阳之化,阴进阳退则寒生,阳进阴退则热长,阴阳往复之间则风气乃成。阴阳协调,和风以生;阴阳出入之机不相顺接,阴阳不和,阳气升降乖戾,和风也一转而为贼风,乘机妄动于内。正如清代医家邹润安本经序疏要云:“故夫人身之阳,在上则欲其与阴化而下归;在下则欲其化阴而上出。设使在上不与阴化,在下不能化阴,斯阳亢无以升降,于是为出柙之虎,失系之猿,而穷而无归,咆哮狡狯,百变不已。”故“阳在上不与阴化,在下不能化阴,均风也”。另一方面,肝属木、主风,任何导致木气不行的因素都可引起肝风。从五行系统来看,肝木条达是赖于这个系统相对稳定来实现的,故五行的生克制化失常亦是肝风产生的原因。陈氏等2认为,木本克土,土虚木盛谓之“乘”,脾土虚,水谷精微则不足而无以养肝体,肝体失养,则贼风易作;肾水养肝木,肾水不足,则阴亏,肝肾同源则肝阴亦不足,筋脉失养,肝阴不制肝阳,导致肝阳上亢,久则引动肝风;心属火,主神明,心火下温肾水,肾水上济心火,全赖肝木疏泄,疏泄正常,则神明自若,心肾既济,反之木火失调,火病犯木谓之“子病犯母”,也容易出现动风症状;肺属金,金不制木,而木反乘谓之“侮”,肺金不足则肝木亢盛,疏泄太过,过则因风而动。 总之,从物质功能关系上来说,肝风的有无取决于肝脏本身的气血阴阳物质,及其功能正常与否;从五行关系来看,又依靠于五行系统的整个协调平衡与否,即土培木,金制木,水涵木,火温木,“亢则害,承乃制”。肝脏本身的气血阴阳失调、五行的生克制化失常,都可以影响到肝的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疏泄不畅,肝木不和,气机郁滞,导致气的升降出入失常,化而为风,攻冲于内,诸病源起。 3内风的致病特点 无论外风或内风,都具有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轻扬开泄。风为阳邪,具有向上向外、升发开泄的特性。善行而数变。素问?风论云:“风者,善行而数变。”“善行”,是指风本是气之剧烈运动,故其致病症状,常有病位游移、行走无定处的特点;“数变”,为变化多端,风邪为病,多变幻迅速无常。风为百病之长。素问?风论云:“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为他病也。无常方,然致有风气也。”素问?骨空论云:“风者,百病之始也。”可见,风邪为病,易兼挟他邪致病。风性主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风胜主动。”“动”,是指风有使物体及人体身形动摇的特点。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即指明动摇、眩晕、抽搐、震颤等病理表现与风邪为病同类,亦与肝相关;且“风者,善行而数变”。风病的共性特点是“变”,即其证候表现变化多端;“动”,即其证候表现异常动态,且可发生于内外任何部位。这说明“肝风内动”的证候表现除“掉眩”和“强直”以外,还具有“变”和“动”的特点3。然内风之风性为阴阳动荡而乘虚内窃之贼,其动摇之势虽甚,终不如时风之有力而能外彻体窍、引动筋脉,只能乘虚内扰、攻冲于胸腹脏器之间。因此,少见诸暴强直等外征,而以自觉之内症为主要表现4。且其风源于肝,肝为将军之官,其性刚,以及肝经循行络属涉及多脏的特点决定了肝病易上扰下迫,横乘流窜,从而干犯它脏,正如前人所云“肝为万病之贼”,“肝病贼五脏”,故其内动风象,每以它脏受害之状显露。明确了内风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对临床辨证、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4现代研究对内风理论的拓展 现代医家借鉴西医对疾病的认识与研究方法,对内风理论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有了更深一步的拓展。既往认为内风主要是机体阳气亢逆变动所形成的,而五行的生克制化失常所致内风的生成,使得内风产生的机理更加全面而具体,同时,此项理论的提出也使临床疾病的诊治更多地涉及到内风的产生与危害。更多的临床资料也表明,许多久治不愈的疑难杂症当以风病治之,伍以风药时,往往可以达到很好的疗效。 此外,既往对内风多以“风主动”这一特性为研究重点,而现今许多医家已经开始注意到某些临床疾病的变化多端、不可预知性与“风主变”这一特性相符风之为病,发无定时,证无定处,发病急骤,变化迅速,容易传变。因此,对这类疾病属风证的研究既发展了内风理论,同时又对临床实践提供了新思路。戴氏5认为,冠心病与内风、外风有关,因其具有胸闷、胸痛,呈阵发性、反复发作的特点,发作时疼痛或在心前区,或放射至左肩部、后背部等,且心电图ST-T亦呈现易变性,这些都符合风邪“善行而数变”的基本特征。赵氏6认为,快速型心律失常起病急剧,常呈阵发性,如持续发作可引起血液动力学改变,甚则心搏骤停,此亦与内风密切相关。孙氏等7根据支气管哮喘常反复发作,经久难愈,且有发作时气道痉挛的内在表现,进一步从肝风立论,采用平肝熄风、解痉平喘为主对本病进行治疗观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贺氏等8在“内风暗旋、肝风内动”是造成肿瘤转移的病理机制的基础上,提出祛(熄)风法为恶性肿瘤和肿瘤转移中医治疗的基本大法,祛(熄)风药当为肿瘤辨证治疗用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内风之证已不局限于简单的动摇、眩晕、抽搐、震颤之类,其产生机理也不再局限于单纯的机体阳气亢逆变动。内风学说在发展,有关内风的疾病范畴也随着内风学说的发展而扩展,这就要求我们应该进一步了解内风产生的机理与内风的特性,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参考文献】 1王新华.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xx.454455,633635. 2陈孝银,沈英森,姜杰,等.从五行论治肝风J.四川中医,xx,19(3):1213. 3刘杨.郭子光对几种“肝风内动”治验J.中医杂志,xx,45(10):739740. 4刘英锋,姚荷生.以厥阴主风理论指导乌梅丸的推广应用J.中医杂志,1998,39(1):1516. 5戴国华.冠心病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养老护理质量控制方案的制订
- 青岛西海岸新质生产力
- 2025年微生物学实验技巧培训考试答案及解析
- 民族工作相关课件
- 安全检测机构管理规定讲解
- 剪力、弯矩方程与剪力、弯矩图
- 2025年法医学法医病理学案例溯源分析答案及解析
- 民族声乐课件
- 2025年生物信息学基因组数据分析论述题考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医学影像技术应用与操作规范答案及解析
- 新版膳食指南2025电子版
- 卒中救治中心建设汇报
- 岳麓区夜市管理办法电话
- 蒙中医药课件
- 2025篮球裁判员培训
- 灯展场所安全管理制度
- 【A市农药包装物回收现状调研分析2100字】
- 功能性益生菌筛选-洞察及研究
- 2025构网型风力发电机组并网性能测试规程
- 物品抵押合同协议书模板
- 风险管理2025年风险管理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