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零九中学中考语文阅读题复习 说明文阅读4(无答案).doc_第1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零九中学中考语文阅读题复习 说明文阅读4(无答案).doc_第2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零九中学中考语文阅读题复习 说明文阅读4(无答案).doc_第3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零九中学中考语文阅读题复习 说明文阅读4(无答案).doc_第4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零九中学中考语文阅读题复习 说明文阅读4(无答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语文阅读题复习 说明文阅读4说明文阅读一、南极大陆的物质平衡1)所谓“南极大陆的物质平衡”,说通俗了,就是研究大陆冰盖的增减。至于冰盖的增减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呢?可用一喜一悲来概括。2)先说喜。现在不仅中国,而且全球都缺淡水。而总量为2700万立方千米的南极冰盖,储存了全世界可用淡水的27%。有人估算,这可够全人类用上7500年。这样一说,冰盖还是越大越好。那么南极冰盖每年增加多少呢?有材料称,每年10厘米左右。冰盖的“收入”来自降水,主要是降雪。但南极大陆太大,面积约是中国的1.5倍,降雪极不均衡。在南极内陆,降水量简直比撒哈拉大沙漠还惨!南极大陆其实是全球最为干旱的大陆,号称“白色沙漠”。所以它的降水到底有多少,如何分布,必须把握准确。3)再说悲。有人大胆设想过,南极冰盖一旦全部融化,情景如何,有两说:一说是全球海平面上升60米,一说是60至90米。其实,不管哪位说对了,都不得了。那将意味着包括纽约、伦敦等著名城市要沦为“水晶城”。全球陆地面积将缩小2000万平方公里。冰盖的“支出”主要包括四个部分:一是表面蒸发,二是底部消融,三是冰山崩溃,四是快速冰流(即是快速崩解)。1、(2分)本文说明的中心内容是什么?2、(4分)本文的说明顺序是先 后 ;结构方式是先 后 。3、(2分)指出下面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但南极大陆太大,面积约是中国的1.5倍,降雪极不均衡。 ( )( )4、(2分)上文第二段中称南极大陆为“白色沙漠”,这是什么原因呢?二、地球上的水从哪里来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海洋面积占70.8%。如果把地球上的所有高山和低谷都拉平,再把地球上的水全都均摊起来,那么地球表面的水就深达2400多米,地球,真正变成一颗“水星”了。而太阳系的水星,没有海洋,也没有水。地球上这么多水是从哪里来的呢?目前,大多数科学家认为:地球上的水,是地球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组成地球的物质逐渐脱水、脱气而形成的。地球是由星际尘埃凝聚而成的,在最初阶段,地球是一个寒冷的凝固团,是万有引力和颗粒间的相互碰撞,使这些星际尘埃物质紧紧地压缩在一起,形成了原始地球。后来地球内部的放射性元素不断蜕变,凝固团的温度不断升高,最终形成我们可以居住的地球。科学家对组成地球的地幔的球粒陨石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含有0.55%的水,最多的可达10%。如果当初组成原始地球的陨石,只要有1/800是这些球粒陨石的话,那么就足以形成今天的地球水圈。问题是,当初是这样的情形吗?至今没有定论。另一种解释是,火山喷发喷出大量的水。对今天活火山的研究发现,伴随滚滚浓烟、炽热熔浆的喷发,的确是有大量水蒸汽释放到地球的大气中。在喷出的气体中,水汽占75%,数量很大。如美国阿拉斯加有一座叫“万烟谷”的火山,在每年喷出的气体中,水汽就有6600万吨。自地球诞生至今,不知有多少火山喷发过,其次数也无法统计,喷出来的水汽就更多了。有的科学家甚至认为,至少地球上现有水的一半来自火山喷出的水汽。火山为什么能喷发水汽?因为地下深处的岩石、岩浆里含有相当丰富的水。火山喷发时熔岩温度高,使岩浆里的水自然蒸发,逸出地球表面。这些水汽到了高空遇到冷气,凝结成水,最终落到地上,形成涓涓水流,进入海洋。据科学家研究,早期地球很热,大约在6亿年前,地球表面的温度才降到30,此时大气中的水汽有99%降落到地面,地球上才开始有海洋及江河湖泊。水是生命之源,有了水,地球上才开始有生物。但是,也有科学家认为地球上的水来自冰陨石。什么是冰陨石?就是来自宇宙空间的以冰的形式落到地球上的陨石,它的主要成分是冰。关于冰陨石不仅美国、西班牙等国有发现,而且在我国也有报道。如1983年我国江苏无锡市就有一块直径5060厘米的冰陨石从天而降。落到地面的冰陨石比较小,大多在大气层中融化掉了,它们成了大气水蒸汽的重要来源之一。科学家说,地球一年之中可从冰陨石获得10亿吨水。关于地球上水的来源的三种解释,都有一些事实作为根据,但这三种解释都存在片面性。地球上的水到底是从哪里来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一定能找到答案。1、概括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2.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3.文章划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什么是冰陨石?5.文章第二段加点的“大多数”能不能删去?为什么?三树轮密码在科技考古中,树轮年代学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伐木后的树桩上,常常可以看到一圈圈木质疏密、颜色深浅相间的同心圆圈,这就是树木的年轮。树轮可谓是一部承载了众多信息的科学“巨著”。年轮可以说是树木在生长过程中记载自己年龄的一种独特方式。科研人员说,多数温带树种一年形成一个年轮,因此年轮的数目就表示树龄的多少;年轮的宽窄则与相应生长年份的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干旱年份树木生长缓慢,年轮就窄;在湿润年份年轮就宽。同一气候区域内同种树木的不同个体,在同一时期内年轮的宽窄变化规律是一致的。因此,同种树木的不同个体之间能够交叉定年。与其他定年方法相比,树轮定年是最精确的一种定年方法,可以精确到年,甚至某个季节。”由于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会影响气候,气候的变化又会影响到树木的生长,从而使树木形成宽窄不同的年轮。树木年轮定年准确,时间序列长,样本量多,环境变化指示意义明确,因此被视为推测气候环境的高精度资料。我们通过不同地区的树木年轮能读解出不同的信息,比如对于干旱和半干旱的柴达木盆地来说,较宽的年轮即意味着当年较多的降水;而对于寒冷高海拔的青藏高原上的树木来说,较宽的年轮意味着当年气候的温暖。因此利用树轮这一特点建立长时间序列的年轮年表,可据此总结出过去气候演变的特征和规律。重建过去气候形态,通过所建年表中较多的高频气候变化信息和较多的低频气候变化信息就可以用来预测未来的气候了。科研人员研究重建了青海都兰县1176年上年7月到当年6月的降水量,从古木年轮重建的降水资料可以看出,60%的降水量重建值低于1940年以来的年降水平均值,可以推测过去相对干旱年份发生频率要比现在干旱年份发生的频率高。另外,在样本51ad-375ad和426ad-475ad中,有两个很长的干旱期。吐谷浑部落的大规模迁移和这两个干旱期是基本一致的,这两个干旱期很有可能是当地农业经济转换成畜牧经济的一个环境动力。因此,树轮也储存着大量古代文化的记忆。17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分)18科研人员通过树轮重建过去气候形态有何意义?(2分)19阅读全文,你从“树轮密码”中读出了哪些信息?(3分)20如果通过树轮来研究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应按怎样的思路进行?(3分)( ) ( )( ) 四、地球的外衣大气地球被一层厚厚的空气包围着。这层空气好像地球的外衣,在科学上叫大气层。大气层非常厚,在靠近海面的地方十分稠密,越往高越稀薄,在海拔6到7公里的地方,空气的密度就减少了一半;在500公里的高度,大气已经十分稀薄。大气层可以分成好几层。每一层都有不同的特点。紧贴地面的一层叫对流层,大约11公里,这一层的空气最稠密,总重量占全部大气重量的四分之三还要多。在这一层里,离地面越高空气温度越低,每升高一公里,温度差不多下降摄氏六点五度,低处热,热空气就往上升;高处冷,冷空气就往下降,这就形成了对流,所以这层空气叫对流层。空气对流就形成了风。再说,对流层里有大量的水蒸气和灰尘之类的微粒,因而会形成云、雾、雨、雪。刮风下雨是对流层经常发生的现象。对流层以上是平流层。这一层的顶部离地面大约80公里。在平流层里,高层和低层的大气温度几乎没有变化,差不多都是摄氏零下五十六度,因而空气没有上下方向的对流,所以叫平流层。由于平流层里的水蒸气非常少,没有云雨等现象,所以适宜飞机飞行。从平流层往上,直到800至1000公里的高处,是电离层。这里的空气受到宇宙射线和阳光紫外线的强烈照射,分子被电离成带电荷的离子,所以叫电离层。电离层可以反射无线电波,给无线电通讯带来好处。电波沿地面只能传播100公里远,通过电离层反射回来,可以传送2000公里外,晚上,我们能听到远方的电台广播就是这个原因。电离层还会产生一种美丽的自然现象,就是极光。极光是太阳射来的电子流跟电离层中稀薄的气体分子猛烈冲击引起的发光现象。电子流受地球磁场的影响,总是偏向地球南北两极,所以极光都发生在两极地带。在电离层以上是扩展层,因为这里离地球很远,地球的引力非常小,空气分子就经常逃离散到星际空间去,所以叫扩展层。扩展层并没有明显的边缘,几乎延伸到了3000公里以外,从这里逐渐过渡到宇宙空间。大气层实在是地球得天独厚的一件理想的外衣。大气层里的二氧化碳为植物提供养料。地球有了这件外衣,白天的阳光才不会把地面晒得太热,夜晚太阳落山以后,才不会变得过冷,为人类创造了适宜生存的良好环境。这件外衣还象一件盔甲,可以抵挡陨石和宇宙射线、紫外线的袭击,保护我们的安全。大气层真是一件宝衣啊!1简述大气层和大气层中的“平流层”的主要特点。大气层的主要特点是 (不超过10个字)。平流层的主要特点是 (不超过10个字)。2大气层大体上分为四层,最后一层的名称叫 。这四层是按 顺序来说明的。3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1)从平流层往上,直到800至1000公里的高处,是电离层 ( )(2)大气层实在是地球得天独厚的一件理想的外衣。 ( )4. 对流层中刮风下雨是经常的事,其原因:5大气层对地球的作用,除“大气里的二氧化碳为植物提供养料”一项外,还有两项作用,它们是:五、鸵鸟为什么不能飞翔鸵鸟是现存体型最大的鸟类,体重有100多千克,身高达2米多。要把这么沉的身体升到空中,确实是一件难事,因此鸵鸟的庞大身躯是阻碍它飞翔的一个原因。鸵鸟的飞翔器官与其他鸟类不同,是使它不能飞翔的另一个原因。鸟类的飞翔器官主要有由前肢变成的翅膀、羽毛等,羽毛中真正有飞翔功能的是飞羽和尾羽,飞羽是长在翅膀上的,尾羽长在尾部,这种羽毛由许多细长的羽枝构成,各羽枝又密生着成排的羽小枝,羽小枝上有钩,把各羽枝钩结起来,形成羽片,羽片扇动空气而使鸟类腾空飞起。生在尾部的尾羽也可由羽钩连成羽片,在飞翔中起舵的作用。为了使鸟类的飞翔器官能保持正常功能,它们还有一个尾脂腺,用它分泌油质以保护羽毛不变形。能飞的鸟类羽毛着生在体表的方式也很有讲究,一般分羽区和裸区,即体表的有些区域分布羽毛,有些区域不生羽毛,这种羽毛的着生方式,有利于剧烈的飞翔运动。鸵鸟的羽毛既无飞羽也无尾羽,更无羽毛保养器尾脂腺,羽毛着生方式为全部平均分布体表,无羽区与裸区之分,它的飞翔器官高度退化,想要飞起来就无从谈起了。那么为什么鸵鸟的飞翔器官会退化呢?这要从鸟类的起源说起。据推测大约在两亿年前,由一支古爬行动物进化成鸟类,具体哪一种爬行动物是鸟类的祖先,尚无定论。随着鸟类家族的繁盛以及逐渐从水栖到陆栖环境的变化,在适应陆地多变的环境的同时,鸟类也发生了对不同生活方式的适应变化,出现了水禽如企鹅、涉禽如丹顶鹤、游禽如绿头鸭、陆禽如斑鸠、猛禽如猫头鹰、攀禽如杜鹃和鸣禽如喜鹊等多种生态类型,而鸵鸟是这么多种生态类型的另一种类型-走禽的代表。长期生活在辽阔沙漠,使它的翼和尾都退化,后肢却发达有力,使其能适应沙漠奔跑生活。自然法则是无情的,只能适应而不可抗拒。如果鸵鸟的老祖宗硬撑着在空空荡荡的沙漠上空飞翔,而不愿脚踏实地在沙漠上找些可吃的食物,可能早就灭绝了。退一步讲,如果大自然最早把鸵鸟的老祖宗落户在树林里而不是沙漠上,鸵鸟也许不会成为不会飞的鸟类,但也许它也不会称之为鸵鸟了。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鸵鸟为什么不能飞翔?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回答。指出下面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出现了水禽如企鹅、涉禽如丹顶鹤、游禽如绿头鸭、陆禽如斑鸠、猛禽如猫头鹰、攀禽如杜鹃和鸣禽如喜鹊等多种生态类型。 ( )文中加点的“据推测”能否删去,为什么?六、恐龙之谜科学家们推测,大约在亿年前,地球上到处阳光灿烂。南北两极没有皑皑白雪,赤道带上更无漠漠黄沙。植物欣欣向荣,动物生生不息。主宰这个迷人世界的就是庞大的爬行动物恐龙。恐龙是怎样生活的?这些当时地球上的主宰者,究竟是变温动物还是恒温动物?它们是一些呆头呆脑的傻瓜,还是行动敏捷、精力旺盛的大地骄子? 长期以来,人们总认为,恐龙既然属于爬行动物,自然是变温(冷血)动物。然而,近些年来,美国哈佛大学的巴克等人,经过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后认为,恐龙不是低能的变温动物,而是恒温动物。凡变温动物能量转换速率低,因此骨骼上的的血管密度低,钙磷迅速交换的场所哈弗斯氏血管少。当它们冬眠时,由于生长变得缓慢,就会出现疏密不等的、与树木年轮相似的生长环。显然,恒温动物则没有生长环。巴克的骨组织的研究中发现,恐龙的骨骼中,有较丰富的血管和较多的哈弗斯氏血管,且血管密度比某些哺乳动物还要高,也没有发现过生长环,证明恐龙没有冬眠过。因此,巴克认为恐龙不是低能的变温动物,而是有很高的体温he获得了恒温装备的“内热”动物或者恒温动物。 恐龙的智力恐龙有智力可言吗?现在许多新发现证明,它们并非以往描述的那种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愚笨之物,相反,恐龙中的许多种类是行动敏捷、精力旺盛的大地骄子。那么,恐龙的智力又是如何确定的呢?这是应用数学的方法测量恐龙的“脑量商” (简称e.q.)而求出的。“脑量商”是测量所有恐龙智力高低的一把尺子。 恐龙智力比较研究发现,恐龙 e.q.大小与其食性、行动的敏捷程度息息相关。恐龙和哺乳动物一样,吃肉的总比吃植物的脑量商高。比如雷龙和它的同类是恐龙中有名的庞然大物,但它们的e.q.比较低,只有0.20.35,因而行动迟缓,灵活性差;逃避敌害的惟一办法是依赖其巨大的身躯,或者躲进池沼或湖泊中,免遭皮肉之苦。窄趾龙he恐趾龙的e.q.已经超过5。以恐趾龙为例,这种貌不惊人的小个子,站起来只有1米多高,从头到尾也不过3.5米,但它的前后肢上都装备有个大的利爪,遇到猎物时,只需一条腿直立,三脚齐出,借助利爪,向对方猛扑过去,动作十分迅猛。可见, e.q.不仅是恐龙智力的尺度,也是它们生活习性的具体反映。从e.q.的差异上也使我们相信:恐龙并不是天生的笨蛋,能在地球上度过亿多年的生涯,这最有说服力。1、第一段中加点的“主宰者”指的是什么?2、指出下面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比如雷龙和它的同类是恐龙中有名的庞然大物,但它们的e.q.比较低,只有0.20.35,因而行动迟缓,灵活性差。 ( )( )3、文中画线句子“恐龙中的许多种类是行动敏捷、精力旺盛的大地骄子”中加点的“许多种类”能否删掉,为什么?为什么说恐龙是恒温动物?七、海底金字塔之谜百慕大三角区海域,使无数的船只、飞机和人神秘地失踪,因而也引来了各种科学猜测。其中有一种假设性猜测认为:百慕大三角区海域深处,有一股极强的磁力,可以使船只飞机的罗盘失灵。有人补充说,考虑到此海域的南部就是失踪的玛雅文明的所在地,所以百慕大三角区海底下面一定掩埋着玛雅文明的某些神秘之物,说不定,玛雅文明时代的原子核废料的堆集场就在此海水下面。这种说法听起来很玄,似乎不太可能。可是,一则出乎意料的新闻使人们大为吃惊。1977年4月7日,法新社发自墨西哥的一则电讯说,科学家们在百慕大三角区的海底,发现了一座比埃及胡夫金字塔还要大的金字塔。这真是一件奇事珍闻。人们知道,埃及是以金字塔而著称于世的,而事实上除了埃及以外,在今天的墨西哥、洪都拉斯、秘鲁等地,即古代至玛雅人活动的地区,都先后发现有金字塔式的宏伟建筑。然而,玛雅的金字塔和埃及的金字塔略有不同,埃及的金字塔是尖顶的,而玛雅的金字塔的顶端却是平的,相对而言,玛雅的金字塔大多比埃及的金字塔要小。据称,百慕大三角区海底有一座巨大的金字塔是由一位美国海军上校发现的。尽管当时许多人,包括他本人在内,都不太相信这是真的,但是,声纳探测装置上清楚地显示出这座金字塔位于360米的海面之下,高度约为230米,每边长300米,在金字塔的四周是平坦的海底没有火山喷发过的痕迹,也没有海底山脉从中横过。于是,有关方面便成立一支探险队,到该区从事进一步的探测,使用深水潜艇,水下闭路电视摄像机等先进设备,以期能够揭示海底金字塔的真相。如果百慕大三角区之谜被解开的话,如果证明海底金字塔确实是人工之杰作的话,那么,科学史就将要作修改,甚至人类的历史也要改写。就目前来说,没有人相信,这座金字塔是在海水下面建造起来的。因为以现代科技能力来说,要在360米以下的海底建造如此之大的金字塔,乃是不可能的,况且它又何必修建在海底呢?人们宁愿相信这座金字塔原先是建造在地面上的。而如今金字塔却在海底,想必一定是因为陆地下沉的缘故。科学家们相信其中之理,但不敢贸然接受这样的一个结论,因为仅在短短的数千年中,这块陆地怎么“沉入”得那么深?是因为这块陆地的下面是一块巨大的海底盆地?也就是说,这块原来被用来修建大金字塔的陆地不但沉入海中,而且沉得比原来的海底凹深一些。这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关键的问题是,为什么这个位于海水下面360米的金字塔,会对海上的般只、天上的飞机的失踪产生影响,而且每一次失踪事件发生后为什么都没有留下痕迹?这真是怪事!文章第一段有什么作用?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