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天长市关塘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安徽省天长市关塘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安徽省天长市关塘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安徽省天长市关塘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安徽省天长市关塘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天长市关塘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后汉书中记载:(王景)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是岁,年疫。京师及三州大旱,诏勿收兖、豫、徐州田租、刍稿(汉代的一种税收),其以见谷赈给贫人。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征有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铁犁牛耕精耕细作受制于自然环境,具有脆弱性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的“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反映了当时已有铁犁牛耕,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依据“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可知农业经济精耕细作的特点,“是岁,年疫。京师及三州大旱,其以见谷赈给贫人”,反映了小农经济的脆弱性;均符合题意,选择A项符合题意;B、C和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2.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文明的部分成果,这些成果出现的先后顺序是A. B. C. D. 【答案】C【解析】水排是东汉时期;三星堆青铜是商朝时期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历史;钧窑属于北宋时期;马王堆素纱禅衣属于西汉时期,依据时间排序,C正确。3.“除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以下无法印证全球通史中这一观点的史实是A. “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B. “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C. “蜀人利交子之轻便,一贯有卖一贯一百者”D. “京师五方所聚,其乡各有会馆”【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题干说的是宋朝时期的事情,AB说的是打破时间空间限制,C说的是北宋交子的出现;D中的会馆是明清时期的,所以D无法体现。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北宋商业发展4.学者吴慧指出:“重农抑商,重农是目的,抑商是手段。这一政策的实质是抑商人而存商业,退私商而进官商。”下列各项中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A. “重农”有效提高了农民阶级的社会地位B. “抑商”成功地抑制了古代工商业的发展C. 重农抑商强化了国家对社会经济的控制D. 重农抑商成为历代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答案】C【解析】古代中国农民阶级处于被压迫地位,其社会地位并不高,故A错误;古代工商业的发展并未因为“抑商”政策而停滞,故B错误;材料“抑商人而存商业,退私商而进官商”说明国家加强了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故C正确;材料主旨是强调“存商业、进官商”,即官府对商业的控制,而不是说明历代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是重农抑商,故D错误。故选C。5.西方新航路开辟与中国开通的“海上丝绸之路”两者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改变了世界贸易的格局B. 刺激了商品经济的发展C. 促进了区域文明的交流D. 加速了殖民扩张的进程【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西方新航路开辟与中国开通的“海上丝绸之路”都是方便了不同区域之间文明的交流,故选C;古代中国丝绸之路所卖的丝绸是中国农民作为赋税上缴中央政府的,而不是作为商品卖出的。没有刺激商品经济的发展,ABD均不符合中国开通的“海上丝绸之路”,故排除。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与中国开通“海上丝绸之路”比较 【名师点睛】明清商业发展新特点:1、商业市镇兴起;2、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3、农产品也大量进入市场;4、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经济作物普遍种植。作为农产品加工的副业产品,也都成为商品化的组成部分;5、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实力雄厚,形成徽商、晋商、宁绍商人、闽商等大商帮。(广泛使用贵金属货币白银,便利了商品贸易和商业资本的集聚。)6.英国议会1651年颁布航海条例规定;“凡外国商品输入英国,或英国商品输出到外国,只许用英国船装载或用输入国或输出国的船只装运,否则一律禁止输入英国。该条例A. 促发英西战争B. 导致英法七年战争C. 遭到荷兰反对并引发冲突D. 标志着英国成为海上霸主【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根据所学内容可知,英西战争发生于15851607 年,故排除A;英法战争发生于17561763 年,故排除B;英国成为海上霸主的标志是英国取得英法“七年战争”的胜利,所以D不符合题;航海条例的颁布侵犯了当时海上霸主荷兰的利益,因此遭到荷兰的反对,并最终引发三次英荷战争,故选C。考点: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早期的殖民扩张航海条例7.下图为特里维廉英国社会史中关于18世纪19世纪中期英格兰人口变化示意图,该图反映出英格兰的死亡率和出生率A. 婚育观念更新影响人口出生率B. 医疗水平提高降低人口死亡率C. 技术革命改善了国民生存条件D. 社会转型促进了人口结构改变【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材料图片反映的是18世纪-19世纪中期英格兰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变化曲线:出生率较高且稳定,死亡率则迅速下降。联系所学,这一时期正是工业革命时期,科技的进步使民众的生活条件改善,再加上医疗技术的进步,出现了上述现象。分析选项,C项最为符合题意,所以应选C。考点:工业文明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影响8.下列图表内容与人类工业化进程有关,左侧是史实陈述,右面是对陈述的推论。其中这些推论正确的有史实推论1.英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8世纪的70%下降到1841年的20%。工业革命加速了英国城市化进程。2.德国的现代化伴随着国家的统一进程。国家统一为其提供了统一的市场和强有力的政治保障。3.工业时代初期,许多工厂成为残酷剥削工人的“血汗工厂”。现代工厂制度是工业革命的负面产物。4.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了大企业和垄断资本。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中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C【解析】【详解】英国农村人口比重的减少是由于工业革命导致的城市化进程;德国的统一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由于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出现了垄断组织。因此推论正确的有3个,故答案为C项。现代工厂制度是工业革命的正面产物,是生产力发展的表现,不能因为“血汗工厂”的存在,就否定其进步意义。其他三项均为错误,排除A、B、D项。【点睛】本题的解答应当联系所学,根据有关史实对表格中的史实陈述和推论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确定哪些是符合史实、推论正确的,然后根据分析得出的结果来确定答案。9.下图是“近代以来中国各种经济结构示意图”,其中迈出中国经济近代化第一步的是A. B. C. D. 【答案】B【解析】根据“迈出中国经济近代化第一步的经济形态”,结合所学,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故本题应从近代以来中国经济结构示意图中选出洋务经济的选项,是自然经济,是洋务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故B项正确。点睛:根据关键信息“迈出中国经济近代化第一步的经济形态”,判断得出洋务经济,然后从图示中找出符合洋务经济的图线即可。10.经济学家陈翰笙在20世纪40年代初谈到:“工业上局部或个别之兴隆,在整个民族工业或大规模基本工业未能建立以前,均将如昙花一现,不久即销声匿迹。故提倡国货最根本之办法,在乎奠定民族工业之基础。而建立中国民族工业之前程,厥惟三端:曰民族独立。日政治清明。日农村繁荣”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民族工业的发展影响着某一地区、某一行业的工业发展民族工业发展取决于国家民族独立、政治清明、农村繁荣大规模发展民族工业只有提倡国货排斥洋货当时已经基本具备发展民族工业基础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相关知识的把握。根据题干材料第一句可推断正确。也可从材料中可以得出。而说法明显错误,说法过于绝对化。因为此时中国尚未独立,政治腐败,所以不符合题意。综上,本题选C.考点: 经济结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11.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中和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中A. 革命主要对象前者发生了转变,后者没有发生转变B. 革命指导思想前者没有发生转变,后者发生了转变C. 领导力量前者没有发生转变,后者发生了转变D. 革命的动力前者没有发生转变,后者发生了转变【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所学,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标志。中国革命领导阶级的变化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关键。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的转变的动力的不同。故选D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比较12.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从此,中国的经济体制逐步迈向A.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B.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 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答案】C【解析】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不是以市场为核心,排除A;计划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排除B;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将我国的经济体制逐步推向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正确;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新民主主义制度的结束,排除D。点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之前我国主要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13.1990年邓小平观察上海时指出,如果像深圳经济特区那样,早几年开发就好了。上海过去是金融中心,是货币自由兑换的地方,今后也要这样搞。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首先要靠上海,那要好多年以后,但现在就要做起。据此,中央采取的重大举措是A. 建立上海经济特区B. 设立上海为沿海开放城市C. 在上海设立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D.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答案】D【解析】上海没有设立经济特区,故A项错误;上海属于第一批开放的沿海城市,而不是从1990年才开始,故B项错误;上海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80年代已经开始,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90年代上海开放的具体表现为浦东的开发,故D项正确。14.1919年6月,曾参加过辛亥革命的女子沈佩贞致函国会,陈述了她与议员魏肇文的婚姻情况,对魏肇文登报毁婚表示不满,希望通过法庭解决家庭纠纷。这件事在当时社会引起了轩然大波。对材料理解比较全面的是A. 封建思想,根深蒂固B. 民主法治,深入人心C. 妇女解放,潮流涌动D. 社会观念,碰撞转型【答案】D【解析】材料文字“沈佩贞致函国会”“希望通过法庭解决家庭纠纷”反映了民国初年,妇女的婚姻观念发生变化,开始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在当时社会引起了轩然大波”反映了新旧社会观念的碰撞,故答案选D。ABC三项表述都不是对材料的全面理解,都与题意不符,均排除。d15.19世纪70年代,我国首次打破列强垄断水上交通业的标志是A. 洋务派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在上海的成立B. 蒸汽机的发明C. 西方列强和买办共同投资兴办轮船运输公司D. 各大通商口岸出现一批轮船公司【答案】A【解析】【详解】19世纪70年代初期,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打破了列强在中国的垄断局面。故答案为A项。蒸汽机的发明是英国工业革命的成就,排除B项;C项反映的是外国在中国开展水上运输的状况,与题意无关,排除;D项不符合题干中“首次”的要求,排除。16.2011年9月19日,袁隆平院士指导的超级稻第三期目标亩产900公斤高产攻关获得成功。人们第一时 间获知这一消息主要是通过报纸电视电影互联网A. B. C. D. 【答案】C【解析】注意题目强调的是“第一时间”,相对而言,电影和报纸传递信息的速度较慢,电视和互联网在传递信息的速度方面具有迅速快捷的特点,具有明显的优势,排除,正确,故选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人们第一时间获知这一消息”,联系所学大众传媒发展的史实和特点分析解答。17.1929年10月,一场以股票市场大崩溃为先导的经济危机,在美国本土爆发。这场危机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激化实行“自由放任”政策贫富悬殊狂热的股票投机A. B. C. D. 【答案】D【解析】1929年经济危机的发生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激化,故正确;当时胡佛政府实行“自由放任”政策,助长了经济危机的发生,故正确;社会贫富悬殊也是经济危机的原因之一,故正确;狂热的股票投机,是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之一,故正确。故组合正确,故选D。18.罗斯福总统在就职典礼上发表演说:“我准备在宪法所赋予我职责范围内,提出在一个危难的世界中,一个危难的民族所需要采取的各种措施。这些措施,是我在宪法权限之内力求迅速实施的”。“这些措施”指的是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产量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推行以工代赈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属于基础知识识记层次范畴,而且属于高考重要考点,比较简单,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运用的能力。本题实际上考查对罗斯福新政内容的解读。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项“提高农产品产量”,错误,是“提高农产品价格”,排除。进一步可知,三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本题正确答案选C。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罗斯福新政内容19.对下图表达历史信息解释正确的是A. 社会保险支出比例越高说明该国经济越发达B. 德国、日本在世界经济体系中所占比重较低C. 该现象一定程度上容易造成新的社会不公D. 该现象可以推动各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答案】C【解析】社会保险支出和经济发达之间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图中几个发达国家中,当时日本经济发达程度远远高于意大利,故A项错误;战后经济恢复和发展当中,德国、日本在世界经济体系中所占比重是比较高的,而不是较低,故B项错误;社会保险支出比例过高,一定程度上可能滋生或纵容懒惰者的存在,事实上形成了新的社会不公,故C项正确;社会保险过度发展会导致财政负担严重,可能会不利于国民经济的良性发展,故D项错误。20.1921年苏俄的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从根本上说是由A. 苏俄的社会性质所致B. 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所致C. 苏俄生产力水平所致D. 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所致【答案】C【解析】由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把苏俄面临国内外敌人都打败的前提下继续实行,引发了农民和士兵的不满,所以列宁等人从国情出发,将政策进行调整,实行新经济政策,结果得到农民的支持,巩固了工农联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是调整生产关系,从根本上说是由于适应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故选C;A与题意无关,BD不是根本角度的内容,故排除ABD。21.俄罗斯20世纪祖国史中曾这样评价赫鲁晓夫:“他在苏联历史上作用就像他的黑白两色大理石的墓碑,具有两面性。”这里的“两面性”在其改革上表现为A. 改革取得了成效,但未从根本突破斯大林模式B. 改革废弃了计划经济体制,放手发展市场经济C. 经济改革卓有成效,政治改革偏离社会主义方向D. 涉及经济、政治两个方面,但是重心在政治领域【答案】A【解析】【详解】赫鲁晓夫是第一个对僵化的斯大林体制进行改革的人物,虽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没能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所以后人评价为“两面性”,故A项正确;赫鲁晓夫改革并没有废除原先的计划经济体制,故A项错误;涉及经济、政治两个方面,政治改革偏离社会主义方向的是戈尔把前夫改革,故C和D项错误。22.法国总统戴高乐1965年批评美元:“美国享受着美元所创造的超级特权和不流眼泪的赤字。她用一钱不值的废纸去掠夺其他民族的资源和工厂。”美元能创造“超级特权”主要依靠的国际经济体系是A.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B.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C. 世界贸易组织D. 布雷顿森林体系【答案】D【解析】题干主要批评美元的特权地位。依据所学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起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使美国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D符合题意。AC都是确立了国际自由贸易体制,不符合题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宗旨是稳定国际汇率,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加强国际货币合作通过提供短期贷款缓解成员国国际收支不平衡,B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B项是误选项。题目提出主要依靠的是“主要依靠的国际经济体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不是国际经济体系,而是一个国际经济组织。23.2016年6月24日,英国就是否留在欧盟举行全民公投,投票结果显示支持“脱欧”的票数以微弱优势战胜“留欧”票数,英国在加入欧盟43年后,或将最终与欧盟“分手”对于这段历史解读正确的是A. 英国是欧共体的创始国B. 欧洲一体化进程由此中断C. 英国将同时退出欧元区D. 欧盟的发展道路面临挑战【答案】D【解析】从材料给出的内容来看,英国脱欧代表着欧盟内部出现问题,这表明欧盟发展道路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错误,欧共体创始国中没有英国;B选项错误,欧洲一体化进程依旧在发展,只是道路比较曲折;C选项材料无法反映。24.欧盟委员会宣布为减少碳及其他温室气体和污染气体的排放,对抗全球气候变暖。自2012年1月1日开始征收国际航空碳排放税;2月22日,中、美、俄等国家在莫斯科联合制定反对欧盟航空碳税的一揽子“报复性”方案。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 国际航空业竞争日趋激烈B. 贸易壁垒阻碍经济全球化C. 发展中国家面临科技压力D. 全球气候问题威胁人类生存【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对抗全球气候变暖,自2012年1月1日开始征收国际航空碳排放费;2月22日包括中、美、俄罗斯等26个国家在莫斯科联合制定反对欧盟航空碳税的一揽子报复性方案。”,说明当今世界某些国家在面对共同的利益的时候仍然有矛盾和摩擦,相互设置贸易壁垒。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这样的做法不利于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25. 1909年出版的一个女工的青春记录了当时一位英国女王的陈述:“当我星期天去教堂时,我不愿人们看出我是女工,因为我为自己的地位感到羞耻。我还当学徒时,就总听说女工们轻浮、堕落。人们总是以蔑视的口吻谈论她们。我暂时不再贫穷了。我们星期天的美餐仿佛是皇家的宴会当我涨了工资以后,每顿饭我还喝上一小杯甜葡萄酒。”这段材料表明A. 妇女已成为社会的主要劳动力B. 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较大提高C. 陈述者积极改变自身社会形象D. 陈述者仍未摆脱社会偏见束缚【答案】D【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选项A从题干引文中看不出来,排除。从引文中的“蔑视”等可以看出当时女工在社会上仍旧受到歧视,排除B项。从“我不愿人们看出我是女工”、“我为自己的地位感到羞耻”可以看出作者并未为改变自己的社会形象而斗争,排除C项。只有D项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白居易朱陈村材料二材料三明代隆庆、万历年间,蒲州张四维家族、王崇古家族、马自强家族,均是大商人家庭,三家联姻为亲戚增强了其商业竞争实力。在亲缘集团的基础上,晋商又逐渐发展为地缘组织。张正明明清时期的山西盐商材料四15001800年的三百年间,地方志资料显示这是一段市镇稳定成长时期,尤其在正德、万历年间以迄清代乾隆时代,市镇的数量平均增加一二倍以上,而且有许多市镇达到空前的繁荣。刘石吉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研究材料五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之为贵,崇尚朴实,不为华巧。清世宗实录卷57(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传统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与其相对应的基本土地制度。(2)材料二的图一反映了什么样的农业耕作方式,图一中的农业生产工具最早出现于什么时期?图一和图二反映的经济活动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3)据材料三、四说明明清时期商业发展出现了哪些新现象?(4)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政府推行的主要经济政策?这些经济政策有何消极影响?【答案】(1)基本模式: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或小农户个体经营、自然经济、男耕女织)。土地制度:封建土地所有制(或封建土地私有制)。(2)图一耕作方式:铁犁牛耕。时间:唐朝(或隋唐)。内在联系:农耕经济的发展(和手工业的发展)为商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3)新现象:材料三反映出现商帮或区域性的商人群体;材料四反映出现一批繁荣的工商业城镇。(4)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海禁政策(或闭关锁国政策)。消极影响:妨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导致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使中国与世隔绝,导致中国近代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解析】【详解】(1)材料一中的“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反映了我国古代传统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联系所学可知,与其相对应的基本土地制度是封建土地私有制。(2)材料二中的图一耕织图耕图反映的是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图中的农业生产工具是曲辕犁,联系所学可知,最早出现在隋唐时期的江东地区。图二反映了清代北京城商业的繁荣,联系所学可知,图一和图二反映的经济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同一时期农业和商业之间的关系,即农耕经济的发展为商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3)从材料三中的“在亲缘集团的基础上,晋商又逐渐发展为地缘组织”来看,反映明清时期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即商帮。从材料四中的 “市镇的数量平均增加一二倍以上,而且有许多市镇达到空前的繁荣”来看,反映明清时期繁荣的工商业城镇数量增多。(4)从材料五中的“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来看,反映的是重农抑商政策。除此之外,清政府还推行闭关锁国政策。这两种经济政策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消极影响,应当结合所学从导致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和中国近代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等方面来回答。27.工业革命、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是改变人类命运和世界面貌的三位一体历史过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大工业建立了由美洲的发现所准备好的世界市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马克思共产党宣言(1848年)材料二 只要发展市场经济,全球化趋势就具有不可阻挡之势。19世纪,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发动了第一次经济全球化浪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反思第一次经济全球化利弊得失的基础上,世界进入了“战后秩序”时期。美国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领头羊至今记忆犹新的是,曾经进行过非市场经济发展道路的最辉煌尝试的原苏联东欧国家和中国等亚洲国家,在20世纪实行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制度但最终未能取得成果:或者解体,或者“归顺”市场经济。金碚论经济全球化3.0时代材料三 在新的起点上,文明将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实现更广互利共赢。中国的发展得益于国际社会,也愿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我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同沿线各国分享中国发展机遇,共同繁荣。习近平2016年G20工商峰会主旨演讲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指出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原因。并以中国为例概括世界市场的形成对“未开化和半开化国家”的双重性影响。(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是如何构建世界经济“战后秩序”的?试从全球经济视角分析原苏联东欧等国家经济体制转变的主要影响。(3)据材料三,指出“一带一路”倡议体现了当今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理念是什么?(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推动19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主要因素。【答案】(1)影响:带来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