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石头城在四望山不在鬼脸城? (2)_第1页
【课外阅读】石头城在四望山不在鬼脸城? (2)_第2页
【课外阅读】石头城在四望山不在鬼脸城? (2)_第3页
【课外阅读】石头城在四望山不在鬼脸城? (2)_第4页
【课外阅读】石头城在四望山不在鬼脸城? (2)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外阅读】石头城在四望山不在鬼脸城?昨天上午,笔者在八字山公园发现,山顶上已经修建了一个“四望亭”。而记者同时从南京市鼓楼区了解到,目前,鼓楼区正在酝酿将八字山公园更名为四望山公园。“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熊商灭越,埋金以镇王气,并于石头山筑金陵邑,故南京别称金陵。东汉建安十七年(212年)吴国孙权在金陵邑旧址重筑,改名为石头城。”这是历史上对南京石头城的描述,南京的老百姓都认为现在的鬼脸城位置就是孙吴时期的石头城。日前,研究南京历史的一些知名教授学者齐聚一堂,有专家披露的研究观点认为:石头城不在鬼脸城,而是在挹江门附近的八字山,也就是老百姓所说的四望山,这一说法也引起了南京学界的热议。新论石头城遗址不在鬼脸城而在四望山论据1:根据史料记载,最早叫石头山的就是四望山分析:根据景定建康志、同治上江两县志、石头山志等记载,现在的鬼脸城是五代杨昊将石头城南移而成在这次座谈会上,长期从事南京历史研究的吕武进教授认为,最早叫石头山的就是四望山。吕武进介绍说,根据历史记载,东汉末年,孙权在金陵邑旧址建石头城。六朝时,随着政治和军事上的需要,石头城不断向南扩展。史载“以山名城”“山以城名”,四望、清凉诸山,先后均得“石城山”“石头城”“石头山”之名,从而造成了后世了解孙权所建石头城位置的困难。“现在多以今清凉山鬼脸城所在地为孙吴之石头城,其实这里的城墙是五代杨昊改作昇州城时,将城区南移而建,此时,防卫昇州的任务,已经被城墙和护城河代替。由于孙吴所筑的石头城已经废弃,遂将石头城稍迁近南加以点缀。这一点,景定建康志记得很明白:今之石头城故基,乃杨行密稍迁近南,夹江带淮,以尽地利,其形势与长干相接。”吕武进认为,根据资料记载,现在老百姓所说的石头城,并不是孙权所建的石头城。既然四望、清凉诸山,都曾叫过石城山、石头城。那么,究竟哪座山最早叫石头山呢?吕武进介绍说,在同治上江两县志中,是这样记载的:“自江北以来,山皆无石。至此山始有石,故名。”又说其“山势崭绝,足供远眺,故名四望矣。”石头山志也记载:“金陵有四望山,坡陀而南,皆赤石结成,冈阜崇隆,为大江屏障,故得石头之名。”吕武进认为,这些记载已经很明显,最早叫石头山的是四望山,四望山的名称一直叫到民国时期,后来因为四望山在民国时期被布置了“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八个字,而被更名为八字山。论据2:根据地质分析,孙权所建石头城就在四望山分析:石头城当时是江防要塞,应在秦淮河入江处,而当时的鬼脸城已成陆地和湿地,不能展开排阵布局虽然最早的石头山是四望山,那么,孙权所建的石头城究竟在哪里?是现在的石头城还是四望山?吕武进用军事观点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确定孙权时期的都城是建在四望山上,而非老百姓现在公认的鬼脸城。吕武进介绍说,现在的南京河西地区,六朝前由于长江泥沙沉积,已成陆地和湿地,秦淮河也不在今天的莫愁湖地区入江,而是在现在的定淮门附近入江。“不过,六朝时的莫愁湖,比现在要大几百上千倍。也就是说,在东吴时期,长江距离清凉山很远。公元211年,孙权便把东吴的政治中心从镇江迁到南京,并在石头城金陵邑旧址上建石头城,大力营建江防设施。孙权的主力是水兵,水军统帅是孙权的连襟周瑜。史家有周瑜练水师于石头城下的记载。“历史记载,孙权移居南京时曾说:那里不仅有长江,还有小江(即秦淮河)百余里,可安大船,吾方理水军,当移居之。也就是说,孙权移居的主要因素就是能治理好水军,这样的政治家、军事家,所建的江防要塞石头城,怎么可能不选择在四望山和秦淮河入江处,而深入到水陆参半,不能展开排阵布局的鬼脸城去建呢?”吕武进说。吕武进进一步解释说,古代南京地方志中,常有“涛水入石头”“溺死数百人”等记载,而南京发再大的洪水,哪怕把石头城全部淹没了,也淹不了鬼脸城。而图经说:石头城南抵淮水,当淮之门。南开二门,东开一门,其南门之西者曰西门。又有石头仓城,仓城门曰仓门。汉建安16年,孙权徒治秣陵,明年城石头,贮宝货军器于此“我们从石头城南开二门来分析,清凉山的石头城建在山上,下面是悬崖峭壁,俗称鬼脸城,在山顶开二门有何意义?如何进出?再从史家对唐德宗建中4年镇海军节度使重修石头城,凿石井数百口的记载看,在鬼脸城上如何能凿出百口水井来?其实这些也说明鬼脸城并不是孙权的都城所在地,孙权的石头城是在四望山。”论据3:水兵从四望山顺江而下发现台湾分析:四望山是当时重要的航运码头,商业活动非常兴旺吕武进说,孙权在四望山上修筑石头城,因此四望山当时也是重要的航运码头,商业活动非常兴旺。“东吴时,造船业很发达,那时候就已经能够制造出长达20多丈,高出水面两三丈,可载六七百人,载物500多吨的大海船。周瑜的战舰更是可载兵3000人,有的楼船上下共分5层。公元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率万人大船队,从四望山出发,顺江而下,后来发现了一个岛,也就是后来所说的夷州,现在的台湾。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发现台湾。”吕武进说。四望山在东吴时是“石头城江面,桅樯如林,商船成队。”公元233年,孙权派船到高丽(现在的朝鲜),高丽王赠“上马数百匹”,吴使因“船小载马八十匹而还。”随后,东吴又和扶南(现在的柬埔寨)、林邑(现在的越南)等国家建立贸易关系。公元226年,东罗马帝国商人秦伦,从四望山渡口进入南京,在南京住了七八年才回去。东晋南朝时,外国商人、使者也都是从四望山进入石头城的。可以说,四望山在历史上的地位还是举足轻重的。反对意见四望山与石头城并列,不可能是石头城对于吕武进先生的说法,南京红学家、地方史研究专家严中先生表示了反对意见。“石头城应该在城西清凉山一带,怎么会跑到城北的四望山去呢?在元朝至正金陵新志中曾经介绍过四望山,是这么描述的,东至卢安,西临大海,南连石城,北接卢龙山。在宋代乐史太平寰宇记中也曾经有过同样的记载,在这里四望山与石头城是并列的,怎么可能是石头城呢?”争鸣石头城遗址在哪儿6种观点3种倾向于清凉山一带对于石头城遗址的具体方位,即将出版的南京城墙志一书作者之一、六朝史研究专家王志高向记者表示,石头城毁灭于唐代以后,许多文献资料记载众说纷纭,有自相矛盾的地方。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当代学者又不断进行研究,发表了许多观点。目前,学术界存在6类观点(见下图):在今石头山之北。具体所在又有分歧:一种观点认为在今清凉山北、四望山南一带;一种观点认为在今石头城之北草场门一带,即石头、马鞍二山之间。在今石头山之南。具体所在亦有分歧:一种观点认为在今清凉山与汉中门之间;一种观点认为在今清凉山西南,即今汉中门石城桥西侧一带,其南为莫愁湖。在今清凉山公园与南京国防园一带。在今石头山上。但亦包括山下“缘大江,南抵秦淮口”的营垒、栅栏一类“石头”防御体系。在朝天宫。但这种说法由于缺乏考古资料论证,一直处于争论状态。在四望山。王志高表示,上述6种说法中,第2种、第3种和第4种观点其实较为接近,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