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阅读 一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苏世长,京兆武功人。十余岁,上书周武帝,帝异其幼,问读何书,对“治孝经论语”。帝曰:“何言可道?”答曰:“为国者不敢侮于鳏寡。为政以德。”帝曰:“善。”令于兽门馆读书。 入隋,为长安令 ,数条奏便宜。后为王世充太子太保,与豆卢行褒戍襄阳。高祖与之旧,数遣使者谕降,褒杀之。 洛阳平,世长始与豆卢行褒归,帝诛褒而诮世长,顿首谢曰:“自古帝王受命,为逐鹿之喻,一人禽之,万夫敛手。岂有获鹿后忿同猎者,问争肉罪邪? 且武功旧人,乱离以来,死亡略尽,唯臣得见太平。若杀之,是绝其类。”帝笑释之。授玉山屯监。与语平生,调之曰:“卿自谓佞邪,直邪?”对曰:“愚且直。”帝曰:“若直者,何为背贼归我?”对曰:“洛阳平,天下为一,臣智穷力竭,乃归陛下。使世充不死,臣据汉南,尚为勍敌。”帝大笑,嘲曰:“何名长而意之短,口正而心之邪?”世长曰:“名长意短,诚如圣旨。口正心邪,不敢奉诏。昔窦融以河西降汉,十世侯之;臣举汉南以归,唯蒙屯监。”帝悦,拜谏议大夫。世长有机辩大率如此。从猎泾阳,大获。帝入旌门,顾谓朝臣曰:“今日畋,乐乎?”世长曰:“陛下废万机,事游猎,不满十旬,未为乐也。”帝色变,既而笑曰:“狂态发邪?”曰:“为臣计则狂,为陛下计则忠。” 侍宴披香殿,酒酣,进曰:“此炀帝作邪?何雕丽若此!”帝曰:“卿好谏似直,然诈也。岂不知此殿我所营,乃诡云炀帝邪?”对曰:“臣但见倾宫、鹿台,非受命圣人所为者。陛下武功旧第,才蔽风雨,时以为足。今因隋之侈,民不堪命,以归有道,陛下宜刈奢淫,复朴素。今乃即其宫加雕饰焉,欲易其乱,宁可得乎?”高祖深然之。世长简率无威仪。初在陕,邑里犯法不能禁,乃引咎自挞于市,五伯疾其诡,鞭之流血,世长不胜痛,呼而走,观者咸以为笑,议者方称其诈。贞观初,使突厥,与颉利争礼,不屈,拒却赂遗,朝廷壮之。后出为巴州刺史,舟败,溺死。赞曰:始唐有天下,惩刈隋敝,敷内谠言,而世长仇然献忠,时主方褒听,藉以劝天下,虽触禁忌,而无忤情。及祸乱已平,君位尊安,后者视前人之为,犹以鲠论期荣,故时时遭斥让,为所厌苦。非言有巧拙,所遭之时异也。(选自新唐书有删改)6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帝诛褒而诮世长,顿首谢曰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莫忘B乃诡云炀帝邪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五伯疾其诡 登高而呼,声非加疾也D欲易其乱,得乎 秦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7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世长有机辩”的一组是( )为国者不敢侮于鳏寡。为政以德。岂有获鹿后忿同猎者,问争肉罪邪?为臣计则狂,为陛下计则忠。酒酣,进曰:“此炀帝作邪?何雕丽若此!”何名长而意之短,口正而心之邪?世长仇然献忠,时主方褒听A B C D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 )A苏世长少小爱读书,有胆魄,十余岁就上书皇上,谈治国之道,深受周武帝赏识。后历经隋唐两代,以机辩敢谏著称。B苏世长曾出使突厥,与突厥首领抗争,拒绝对方索礼的要求,朝廷认为他勇敢。C苏世长在陕引咎自挞,围观的人讥笑议论他诡诈,他不能忍受人们的讥笑议论,就逃跑了。D作者认为苏世长敢于进言,且多被采纳,而后来不少人进谏却多遭斥责,是时代情况不同了,而非劝谏技巧有高低。9.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高祖与之旧,数遣使者谕降,褒杀之。 译文: 。昔窦融以河西降汉,十世侯之译文: 。今因隋之侈,民不堪命,以归有道,陛下宜刈奢淫,复朴素。译文: 。二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燕凤字子章,代人也。少好学,博综经史,明习阴阳谶纬。昭成素闻其名,使以礼致之,凤不应聘。及军围代,谓城人曰:“凤不来者,将屠之。”代人惧,遂送凤,昭成待以宾礼。后拜代王左长史,参决国事。又以经授献明帝。尝使苻坚,坚问凤曰:“代王何如人?”对曰:“宽和仁爱,经略高远,一时雄主也。常有并吞天下之志。”坚曰:“卿辈北人,无钢甲利兵。敌弱则进,敌强则退,安能并兼邪?”凤曰:“北人壮悍,上马持三仗,驱驰若飞。主上雄俊,率服北土,控弦百万,号令若一。军无辎重樵爨之苦,轻行速捷,因敌取资。此南方所以疲弊,北方所以常胜也。”坚曰:“彼国人马多少?”凤曰:“控弦之士数十万,见马一百万匹。”坚曰:“卿言人众则可,说马太多。”凤曰:“云中川自东山至西河二百里,北山至南山百余里,每岁孟秋,马常大集,略为满川。以此推之,恐人言犹未尽。”凤还,坚厚加赠遗。及昭成崩,道武将迁长安。凤以道武幼弱,固请于苻坚曰:“代主初崩臣子亡叛遗孙冲幼,莫相辅立。其别部大人刘库仁勇而有智,铁弗卫辰狡猾多端,皆不可独任。宜分部为二,令各统之。两人素有深仇,其势莫能先发,此御边之上策。待其孙长,乃存而立之,是陛下大惠于亡国也。”坚从之。风寻东还。 (北史卷二十一)【注】冲 :同“懂”,幼小。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使以礼致之 致:招引 。B轻行速捷,因敌取资 资:资财。C其势莫能先发 发:发难。D略为满川 略:侵占7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燕凤处事有心计的一组是 ( ) 又以经授献明帝此南方所以疲弊,北方所以常胜也以此推之,使人言犹未尽凤还,坚厚加赠遗两人素有深仇,其势莫能先发,此御边之上策A B C D8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燕凤是代郡人,年轻时就喜爱阅读各种经书史籍,对阴阳之术和谶纬之学特别有研究。昭成帝早就听说过他,便派人以礼相邀,可是燕凤不肯出来做官。B燕凤曾出使到前秦苻坚那里。当苻坚问他代王的情况时,他在苻坚面前将代王大大地吹嘘了一番,说代王是一代雄主,英才盖世,无人可比。C苻坚问燕凤代国有多少人马,燕凤说有“精锐士卒几十万,马一百万匹”,当苻坚不相信马匹的数目时,燕凤巧妙地给予了回答。D昭成帝驾崩时,打算将道武帝迁往长安。燕凤考虑到道武帝年幼弱小,再三向苻坚恳求,希望苻坚帮助代国度过难关,苻坚答应了他的请求。9.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以此推之,恐人言犹未尽。 译文:_ _(2)遗孙冲幼,莫相辅立。 译文:_ (3)待其孙长,乃存而立之,是陛下大惠于亡国也。译文:_ _ 三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燕喜亭记韩愈太原王弘中在连州,与学佛人景常、元慧游。异日,从二人者行于其居之后,丘荒之间,上高而望,得异处焉。斩茅而嘉树列,发石而清泉激,辇粪壤,燔 翳 ,却立而视之。出者突然成丘,陷者呀然成谷,窪者为池,而缺者为洞,若有鬼神异物,阴来相之。自是弘中与二人者,晨往而夕归焉,乃立屋以避风雨寒暑。既成,愈请名之。其丘曰“俟德之丘”,蔽于古而显于今,有俟之道也。其石谷曰“谦受之谷”,瀑曰“振鹭之瀑”,谷言德,瀑言容也。其土谷曰“黄金之谷”,瀑曰“秩秩之瀑”,谷言容,瀑言德也。洞曰“寒居之洞”,志其入时也。池曰“君子之池”,虚以钟其美,盈以出其恶也。泉之源曰“天泽之泉”,出高而施下也。合而名之以屋,曰“燕喜之亭”,取诗所谓“鲁侯燕喜”者颂也。于是州民之老,闻而相与观焉,曰:”吾州之山水名天下,然而无与燕喜者比。经营于其侧者,相接也,而莫值其地。凡天作而地藏之,以遗其人乎?” 弘中自吏部贬秩而来,次其道途所经:自蓝田入商洛,涉浙湍,临汉水,升岘首,以望方城,出荆门,下泯江,过洞庭,上湘水,行衡山之下,由郴逾岭。猿狖所家,鱼龙所宫,极幽遐瑰诡之观,宜其于山水饫闻而厌见也。今其意乃若不足。传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弘中之德,与其所好,可谓协矣。智以谋之,仁以居之,吾知其去是而羽仪于天朝也不远矣。遂刻石以记。 【注】 翳:遮挡阳光的枯树。 ,枯死的树。振鹭:白鹭展翅飞翔。秩秩:秩序井然的样子。鲁侯燕喜:出自诗经鲁颂 宫,原为赞美鲁僖公家庭和美、国家强盛、健康长寿。在此也取祝福的意思。饫闻:听到很多了。饫,饱足。羽:出自易经渐卦,意思是身处高位却不被官职所累。6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学佛人景常、元慧游 游:交游B发石而清泉激 发:发现C次其道途所经 次:依次罗列D智者乐水 乐:喜欢,喜好7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却立而视之 晨往而夕忘归焉B愈请名之 俟德之丘C乃立屋以避风雨寒暑 虚以钟其美D乃立屋以避风雨寒暑 今其意乃若不足8对韩愈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描绘燕喜亭及其周围山水景物之美,借以抒发对大好河山的热爱。 B描绘燕喜亭及其周围山水景物之美,称赞了开发这一景区的王仲舒。 C表面看来是在描绘山水,实质上是在宣扬儒家主张的道德观点。D借此赞美王仲舒的行为品德,表示对他的前程怀有希望和信心。9.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异日,从二人者行于其居之后,丘荒之间,上高而望,得异处焉。译文:_ _(2)出者突然成丘,陷者呀然成谷,窪者为池,而缺者为洞,若有鬼神异物,阴来相之。译文:_ (3)经营于其侧者,相接也,而莫值其地。译文:_ _。四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嵇绍,字延祖,魏中散大夫康之子也。十岁而孤,事母孝谨。武帝发诏征之,起家为秘书丞。绍始入洛,或谓王戎曰:“昨于稠人中始见嵇绍,昂昂然如野鹤之在鸡群。”戎曰:“君复未见其父耳。”累迁汝阴太守。尚书左仆射裴頠亦深器之,每曰:“使延祖为吏部尚书,可使天下无复遗才矣。”沛国戴晞少有才智,与绍从子含相友善,时人许以远致,绍以为必不成器。后为司州主簿,以无行被斥,州党称绍有知人之明。转豫章内史,以母忧,不之官。 元康初,为给事黄门侍郎。时侍中贾谧以外戚之宠,年少居位,潘岳、杜斌等皆附托焉。谧求交于绍,绍距而不答。及谧诛,绍时在省,以不阿比凶族,封弋阳子,迁散骑常侍,领国子博士。太尉、广陵公陈准薨,太常奏谥,绍驳曰:“谥号所以垂之不朽,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文武显于功德,灵厉表于暗蔽。自顷礼官协情,谥不依本。准谥为过,宜谥曰缪。”事下太常。时虽不从,朝廷惮焉。 寻征为御史中丞,未拜,复为侍中。河间王颙、成都王颖举兵向京都,以讨长沙王乂,大驾次于城东。乂言于众曰:“今日西讨,欲谁为都督乎?”六军之士皆曰:“愿嵇侍中戮力前驱,死犹生也。”遂拜绍使持节、平西将军。属乂被执,绍复为侍中。公王以下皆诣邺谢罪于颖,绍等咸见废黜,免为庶人。寻而朝廷复有北征之役,征绍,复其爵位。绍以天子蒙尘,承诏驰诣行在所。值王师败绩于荡阴,百官及侍卫莫不散溃,唯绍俨然端冕,以身捍卫,兵交御辇,飞箭雨集,绍遂被害于帝侧,血溅御服,天子深哀叹之。及事定,左右欲浣衣,帝曰:“此嵇侍中血,勿去。”元帝为左丞相,承制,以绍死节事重,而赠礼未副勋德,更表赠太尉,祠以太牢。及帝即位,赐谥曰忠穆,复加太牢之祠。 (晋书忠义传,选入时有删节)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时人许以远致 许:赞许。 B.大行受大名 受:接受。 C.大驾次于城东 次:驻扎。 D.而赠礼未副勋德 副:符合。7.下列各句中,全都表现嵇绍正直忠义的一项是( )使延祖为吏部尚书,可使天下无复遗才矣 晞后为司州主簿,以无行被斥以不阿比凶族,封弋阳子 时虽不从,朝廷惮焉绍等咸见废黜,免为庶人 唯绍俨然端冕,以身捍卫A. B. C. D.8.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 A.嵇绍不仅气宇轩昂、仪表堂堂,而且善于鉴别人才,因此深受尚书左仆射的器重。戴晞做官后因为行为不端被罢免,证明嵇绍的确有知人之明。 B.嵇绍疾恶如仇,慎于交友,因不与恶人交往而封爵;他又忠于职守,正直敢言,严词批驳太常奏请加给陈准的谥号,在朝臣中树立了威信。 C.嵇绍随大驾讨伐司马颙、司马颖二王,受到士众的拥戴,拜为都督,被罢官后,朝廷为了北征,又恢复了他的官爵,足见嵇绍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D.嵇绍视忠君为天职,北征之役,王师败绩,他奋不顾身,保卫天子的安危,被飞箭攒射而死,使皇帝深为悲伤、感动。死后授太尉,谥忠穆,享用太牢的祭祀,得到了应有的报偿。9.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谧求交于绍,绍距而不答。译文: (2)时虽不从,朝廷惮焉。译文: (3)公王以下皆诣邺谢罪于颖,绍等咸见废黜,免为庶人。译文: 五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周德威,字镇远,朔州马邑人也。为人勇而多智,能望尘以知敌数。其小字阳五,当梁、晋之际,周阳五之勇闻天下。梁军围晋太原,令军中曰:“能生得周阳五者为刺史。”有骁将陈章者,号陈野义,常乘白马被硃甲以自异,欲必生致之。因戒其部兵曰:“见白马硃甲者,当佯走以避之。”两军皆阵,德威微服杂卒伍中。陈章出挑战,兵始交,德威部下见白马硃甲者,因退走,章果奋槊急追之,德威伺章已过,挥铁槌击之,中章堕马,遂生擒之。 天祐七年秋,梁遣王景仁将兵七万人击赵。赵王王熔乞师于晋,晋遣德威先屯赵州。晋兵少,而景仁所将皆梁精兵。德威退而告庄宗曰:“梁兵甚锐,未可与争,宜少退以待之。吾之取胜,利在骑兵,平川广野,骑兵之所长也。今吾军于河上,迫贼营门,非吾用长之地也。”乃退军鄗邑。景仁怒,悉其军以出,与德威转斗数十里,至于鄗南。庄宗策马登高,望而喜曰:“平原浅草,可前可却,真吾之胜地!”乃使人告德威曰:“吾当为公先,公可继进。”德威谏曰:“梁军轻出而远来,其来必不暇赍粮糗,纵其能赍亦不暇食,不及日午,人马俱饥,因其将退而击之胜。”诸将亦皆以为然。至未申时,梁阵动,不可复整,乃皆走,遂大败。十五年,德威将燕兵三万人,从庄宗于河上,以趋汴州。庄宗问战于德威,德威对曰:“梁人家国系此一举。吾以深入之兵,当其必死之战,可以计胜,而难与力争也。”庄宗曰:“吾军河上,终日俟敌,今见敌不击,复何为乎?”遽督军而出。德威谓其子曰:“吾不知死所矣!”兵已接,庄宗率银枪军驰入梁阵,梁军小败,犯晋辎重,辎重见梁硃旗,皆惊走入德威军,德威军乱,梁军乘之,德威父子皆战死。庄宗与诸将相持而哭曰:“吾不听老将之言,而使其父子至此!”庄宗即位,赠德威太师。(节选自新五代史卷二十五唐臣传第十三)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戒其部兵 告戒B梁军轻出而远来 轻装C以趋汴州 逼近D吾军河上,终日俟敌 观察 7下列各组句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德威部下见白马硃甲者,因退走 因人之力而蔽之,不仁B宜少退以待之 敛赀财以送其行C庄宗问战于德威 钩党之捕遍于天下D遽督军而出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8下列对原文的解说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德威部下见到骑白马穿红色铠甲的人假装逃跑,而陈章却挺起长槊急追那白马红衣人,结果没追上,反被周德威活捉了。B与王景仁一战中,周德威两次谏言,劝阻了庄宗的贸然出击,充分利用有利时机,致使敌人不攻自破。C庄宗亲率银枪军进攻梁军,梁军虽遇败却进攻晋的辎重部队,乱兵冲散了周德威部队,梁军乘机反攻,德威父子战死。D周德威勇敢并且足智多谋,在战场上,他善于观察形势、避敌锋芒、发挥己方优势,由于庄宗未采纳他的建议,导致汴州一战失利,周德威父子俱死疆场。9.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常乘白马被硃甲以自异,欲必生致之。(3分) 译文: (2)今吾军于河上,迫贼营门,非吾用长之地也。(3分) 译文: (3)吾以深入之兵,当其必死之战,可以计胜,而难与力争也。(3分) 译文: 六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卢承庆,字子馀,幽州琢人。父赤松,为隋河河东令,与高祖雅故。闻兵兴,迎见霍邑,拜行台兵部郎中。承庆美仪矩,博学而才,少袭爵。贞观初为秦州参军,入奏军事,太宗伟其辩,擢孝功员外郎,累迁民部侍郎。帝问历代户版,承庆叙夏商至周隋增损曲折,引据该详,帝嗟赏。俄兼检校兵部侍郎,知五品选,辞曰:“选事在尚书,臣掌之,为出位。”帝不许曰:“朕信卿,卿何不自信?”历雍州别驾、尚书左丞,高宗永徽时,坐事贬简州司马,阅岁改洪州长史。帝将幸汝汤泉,故拜汝州刺史。显庆四年,以度支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坐调非法,免。俄拜润州刺史,以金紫光禄大夫致仕。卒,临终诫其子曰:“死生至理,犹朝有暮。吾死敛以常服,晦朔无荐牲,葬匆卜日,器用陶漆,棺而木椁,坟高可识,碑志著官号年月,无用虚文。”赠幽州都督,谥曰定。初,承庆典选校百官,有一官督漕运,遭风失米,承庆考之曰:“监运损粮,考中下。”其人容色自若,无言而退。承庆重其雅量,改注曰:“非力所及,考中中。”既无喜容,亦无愧词。承庆嘉之,又改曰:“宠辱不惊,考中上。”其能著人善,类此。 (新唐书卢承庆传) 李笠翁曰:“卢承庆之屡易判语,乃出于怜才热肠,然心可佳,而事不可法,虑开后世展转之门也。”凡有自通贿赂而易下考为中、中考为上者,皆曰:“我欲为卢承庆耳。”是知公者即私之门,得者即弊之窦也。无论私弊不可为,即示公兴利之事,亦不得擅创于成法之外耳。 (清李渔笠翁别集)6下列各句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高祖雅故 雅故:故交,旧友B承庆美仪矩 仪矩:仪表容态C引据该详,帝嗟赏 该详:完备详细D以金紫光禄大夫致仕 致仕:获得官位7下列加点虚词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承庆美仪矩,博学而才 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世B. 以度支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 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C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其人容色自若,无言而退D卢承庆之屡易判语,乃出于怜才热肠 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A卢承庆的父亲在高祖兴兵后,拜官为行台兵部郎中;承庆很小就承袭了父亲的爵位,但他在仕途上并非一帆风顺,几次因事遭贬。B卢承庆任秦州参军时,入朝奏报军事情况,很善于言辞,受到太宗常识,后来被提拔为检校兵部待郎,掌管五品官员的选拔。C卢承庆对生死看得透,临死告诫儿子,他死后丧事从俭,墓志只要写明所任官职生卒年月即可,不要那些虚浮夸耀的言词。D李渔认为卢承庆本心是好的,是为了爱惜人才,这一点与新唐书作者认识是一致的。但是又认为卢承庆做事无视法律,对后世产生了消极影响。9翻译文中画线的三句话。(9分) (1)吾死敛以常服,晦朔无荐牲。(3分)_(2)其能著人善,类此。(3分)_ (3)无论私弊不可为,即示公兴利之事,亦不得擅创于成法之外耳。(3分)_七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相州昼锦堂记欧阳修 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此人情之所荣,而今昔之所同也。盖士方穷时,困厄闾里,庸人孺子,皆得易而侮之。若季予不礼于其嫂,买臣见弃于其妻。一旦高车驷马,旗旄导前,而骑卒拥后,夹道之人,相与骈肩累迹,瞻望咨嗟;而所谓庸夫愚妇者,奔走骇汗,羞愧俯伏,以自悔罪于车尘马足之间。此一介之士,得志于当时,而意气之盛,昔人比之衣锦之荣者也。 惟大丞相魏国公则不然。公,相人也。世有令德,为时名卿。自公少时,已擢高科,登显仕。海内之士,闻下风而望馀光者,盖亦有年矣。所谓将相而富贵,皆公所宜素有。非如穷厄之人,侥幸得志于一时,出于庸夫愚妇之不意,以惊骇而夸耀之也。然则高牙大纛,不足为公荣;桓圭衮裳,不足为公贵。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勒之金石播之声诗,以耀后世,而垂无穷:此公之志,而士亦以此望于公也。岂止夸一时而荣一乡哉? 公在至和中,尝以武康之节夕来治于相,乃作昼锦之堂于后圃。既又刻诗于石,以遗相人。其言以快恩仇、矜名誉为可薄盖不以昔人所夸者为荣而以为戒。于此见公之视富贵为何如,而其志岂易量哉!故能出入将相,勤劳王家,而夷险一节。至于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矣。其丰功盛烈,所以铭彝鼎而被弦歌者,乃邦家之光,闾里之荣也。余虽不获登公之堂,幸尝窃诵公之诗,乐公之志有成,而喜为天下道也。于是乎书。 注昼锦:据汉书载,项羽曾经说过一句话:“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后以衣锦还乡为荣耀的事情。韩琦以武康军节度使身份兼相州知州,因相州是他的故乡,所以取项羽的话改“夜”为“昼”命名厅堂,以示荣耀。 大纛:古代军队或仪仗队的大旗。桓圭:古代公爵所执的礼器,用于朝聘、祭祀、丧葬等场合。衮裳:古代皇帝和三公所穿的礼服。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相与骈肩累迹 累:重叠B岂止夸一时而荣一乡 荣:荣耀C以遗相人 遗:留给D所以铭彝鼎而被弦歌者 铭:铭记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富贵而归故乡 图穷而匕首见B买臣见弃于其妻 侥幸得志于一时 C昔人比之衣锦之荣者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 D乃作昼锦之堂于后圃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8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借魏国公韩琦回家乡相州为官时兴建“昼锦堂”一事,旌扬韩琦有高风亮节。B.主要叙述韩琦年轻时即高中科举,当时很有声望,虽身居高位却不以此自我夸耀。C.文章开头写季子和朱买臣,是为了拿他们的骄矜自夸反衬韩琦的谦逊和不事张扬。D.作者虽未登“昼锦堂”,却为能诵读魏国公之诗而高兴,因钦敬其为人而写此文。9.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盖士方穷时,困厄闾里,庸人孺子,皆得易而侮之。译文: (2)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勒之金石,播之声诗,以耀后世,而垂无穷。译文: (3)其言以快恩仇、矜名誉为可薄,盖不以昔人所夸者为荣,而以为戒。译文: 八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虞延少为亭长,时王莽贵人魏氏宾客放从,延率吏卒突入其家捕之,以此见怨,故位不升。王莽末,天下大乱,延常婴甲胄,拥卫亲族,扞御钞盗,赖其全者甚众。建武初,除细阳令。后去官还乡里,太守富宗闻延名,召署功曹。宗性奢靡,车服器物,多不中节。延谏曰:“昔晏婴辅齐,鹿裘不完;季文子相鲁,妾不衣帛。以约失之者鲜矣。”宗不悦,延即辞退。居有顷,宗果以侈从被诛,临当伏刑,揽涕而叹曰:“ 恨不用功曹虞延之谏!”迁洛阳令。是时阴氏有客马成者,常为奸盗,延收考之。阴氏屡请,获一书辄加篣二百,信阳侯阴就乃诉帝,谮延多所冤枉。帝乃临御道之馆,亲录囚徒。延陈其狱状可论者在东,无理者居西。成乃回欲趋东,延前执之,谓曰:“尔人之巨蠹,久依城社,不畏熏烧。今考实未竟,宜当尽法!”成大呼称枉,陛戟郎以戟刺延,叱使置之。帝知延不私,谓成曰:“汝犯王法,身自取之!”呵使速去。后数日伏诛,于是外戚敛手,莫敢干法。迁南阳太守。永平初,有新野功曹邓衍,以外戚小侯每豫朝会,而容姿趋步有出于众,显宗目之,顾左右曰:“ 朕之仪貌,岂若此人!”特赐舆马衣服。延以衍虽有容仪而无实行,未尝加礼。帝既异之,乃诏衍令自称南阳功曹诣阙。既到,拜郎中,迁玄武司马。衍在职不服父丧,帝闻之,乃叹曰:“知人则哲,惟帝难之。信哉斯言!”衍惭而退,由是以延为明。(选自后汉书虞延传)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宗果以侈从被诛 以约失之者鲜矣B信阳侯阴就乃诉帝 成乃回欲趋东C延陈其狱状可论者在东 赖其全者甚众D尔人之巨蠹 帝乃临御道之馆7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虞延“执法严明”和有“知人之明”的一组是( )A延率吏卒突入其家捕之 汝犯王法,身自取之B宗果以侈从被诛 尔人之巨蠹,久依城社,不畏熏烧C“宜当尽法!”后数日伏诛 延以衍虽有容仪而无实行,未尝加礼D成乃回欲趋东,延前执之 知人则哲,惟帝难之8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虞延年轻时为官勇敢有为,敢抓王莽贵人放纵的门客,也常披甲戴盔,保全了很多人的生命财产。B太守富宗生活奢侈放纵,不听虞延劝谏,结果没过多久被杀。富宗临刑前擦泪叹息,十分悔恨。C阴氏门客马成作恶多端,被虞延收捕审问。阴氏求情不成便到皇帝面前诬陷虞延,虞延还是依法处死了马成。D皇帝认为功曹邓衍长得很像自己,且容貌举止出众而对邓衍宠爱有加;直到向虞延了解了邓衍的为人之后才幡然醒悟。9.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以此见怨,故位不升。译文: (2)季文子相鲁,妾不衣帛。以约失之者鲜矣。译文: (3)帝既异之,乃诏衍令自称南阳功曹诣阙。译文: 九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其先郑君尝为项籍将,籍死,已而属汉。 郑庄以任侠自喜,脱张羽予厄,声闻梁楚之间。孝景时,为太子舍人。每五日洗沐,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庄好黄老之言,其慕长者,如恐不见。年小官薄,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天下有名之士也。武帝立,庄稍迁为鲁中尉、济南太守、江都相,至九卿为右内史。以武安候、魏其时议,贬秩为詹事,迁为大农令。 庄为太史,诫门下:“客至,无贵贱,无留门者。”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庄廉,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然其馈遗人,不过算器食。每朝,候上之间说,未尝不言天下之长者。其椎毂士及官属丞史,诚有味其言之也,常引以为贤于己。未尝名吏,与官属言,若恐伤之。闻人之善言,进之上,唯恐后。山东士诸公以此翕然称郑庄。 郑庄使视决河,自请治行五日。上曰:“吾闻郑庄行,千里不赍粮,请治行者何也?”然郑庄在朝,常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及晚节,汉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费多,财用益匮。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多逋负。司马安为淮阳太守,发其事,庄以此陷罪,赎为庶人。顷之,守长史。上以为老,以庄为汝南大守。数岁,以官卒。 郑庄始列为九卿,廉,内行修洁。中废,家贫,宾客益落。及居郡,卒后家无余赀财。 大史公曰:夫以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下邽翟公有言,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翟公复为廷尉,宾客欲往,翟公乃大署其门,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戏,交情乃见。”郑亦云,悲夫! (史记一二O卷汲郑列传) 注:洗沐:官员休假 算:竹器 推毂:推荐 僦人:这里指承揽运输的人 通负:拖欠款项6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 存:问候 B每朝,候上之间说 间:空闲时 C至其明旦,常恐不遍 不遍:不周全 D及晚节,汉征匈奴 晚节:晚年节操7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明郑庄“廉,内行修洁”的一组是( ) 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 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 未尝名吏,与官属言,若恐伤之 尝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 中废,家贫,宾客益落 及居郡,卒后家无余赀财 A B C D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郑当时曾经担任过项羽的将军,项羽死后,不久也就归顺了汉朝。 B郑当时以行侠仗义为自豪,解救了张羽,名声传扬在梁楚一带。他喜欢结交朋友,常常夜以继日邀请拜谢宾客。 C郑当时喜欢黄帝、老子的言论,仰慕年高有德的人;他年轻,官位卑微,但交游的朋友都是与他祖父同辈的人。 D郑当时曾位列九卿,中途罢官回家,家境贫寒,门庭冷落。晚年,担任汝南郡太守且在任上去世。9.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客至,无贵贱,无留门者。 译文: (2)闻人之善言,进之上,唯恐后。 译文: (3)翟公复为廷尉,宾客欲往,翟公乃大署其门。 译文: 十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杨洪字季休,犍为武阳人也。先主定蜀,太守李严命为功曹。严欲徙郡治舍,洪固谏不听,遂辞功曹,请退。严欲荐洪于州,为部蜀从事。先主争汉中,急书发兵,军师将军诸葛亮以问洪,洪曰:“汉中则益州咽喉,存亡之机会,若无汉中则无蜀矣,此家门之祸也。方今之事,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发兵何疑?”时蜀郡太守法正从先主北行,亮于是表洪领蜀郡太守,众事皆办,遂使即真。先主既称尊号,征吴不克,还住永安。汉嘉太守黄元素为诸葛亮所不善,闻先主疾病,惧有后患,举郡反,烧临邛城。时亮东行省疾,成都单虚,是以元益无所惮。洪即启太子,遣其亲兵,使将军陈曶、郑绰讨元。众议以为元若不能围成都,当由越嶲据南中,洪曰:“元素信凶暴,无他恩信,何能办此?不过乘水东下,冀主上平安,面缚归死;如其有异,奔吴求活耳。敕曶、绰但于南安峡口遮,即便得矣。”曶、绰承洪言,果生获元。五年,丞相亮北往汉中,欲用张裔为留府长史,问洪何如?洪对曰:“裔天姿明察,长于治剧,才诚堪之,然性不公平,恐不可专任,不如留向朗。朗情伪差少,裔随从目下,效其器能,于事两善。”初,裔少与洪亲善,裔流放在吴,洪临裔郡,裔子郁给郡吏,微过受罚,不特原假。裔后还闻之,深以为恨,与洪情好有损。及洪见亮出,至裔许,具说所言。裔答洪曰:“公留我了矣,明府不能止。”时人或疑洪意自欲作长史,或疑洪知裔自嫌,不愿裔处要职,典后事也。后裔与司盐校尉岑述不和,至于忿恨。亮与裔书曰:“君昔在陌下,营坏,吾之用心,食不知味;后流迸南海,相为悲叹,寝不安席;及其来还,委付大任,同奖王室,自以为与君古之石交也。石交之道,举仇以相益,割骨肉以相明,犹不相谢也,况吾但委意于元俭,而君不能忍邪?”论者由是明洪无私。 (选自三国志蜀书) 注:岑述:字元俭。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亮于是表洪领蜀郡太守表:上表B才诚堪之堪:胜任C不愿裔处要职,典后事也典:掌管D同奖王室,自以为与君古之石交也奖:获得褒奖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汉中则益州咽喉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B敕曶、绰但于南安道口遮 不拘于时,学于余C裔后还闻之,深以为恨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D举仇以相益,割骨肉以相明 作二京赋,因以讽谏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杨洪竭力劝谏太守李严,不要搬迁郡府,建制房舍,李严不听,杨洪于是请求辞职。之后李严又想推荐杨洪做蜀郡从事。B汉嘉太守黄元举郡反叛,攻成都不克,占据南中,杨洪启奏太子刘禅,派大将在南安峡口设伏,生擒黄元。C杨洪少年时与张裔关系亲密,但张裔之子犯小错,杨洪也并不特别宽容他,张裔返蜀后,对这件事耿耿于怀。D诸葛亮欲用张裔为长史,杨洪表示不赞同,别人猜疑是杨洪怕张裔身居要职对己不利,最后这些人终于明白杨洪是正直无私的。9. 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先主争汉中,急书发兵,军师将军诸葛亮以问洪。(3分)译文: (2)时亮东行省疾,成都单虚,是以元益无所惮。(3分)译文: (3)及洪见亮出,至裔许,具说所言。裔答洪曰:“公留我了矣,明府不能止。”(3分)译文: 十一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王绂,字孟端,无锡人。博学,工歌诗,能书,写山木竹石,妙绝一时。洪武中,坐累戍朔州。永乐初,用荐,以善书供事文渊阁。久之,除中书舍人。绂未仕时,与吴人韩奕为友,隐居九龙山,遂自号九龙山人。于书法,动以古人自期。画不苟作,游览之顷,酒酣握笔,长廊素壁淋漓沾洒。有投金币购片楮者,辄拂袖起,或闭门不纳,虽豪贵人勿顾也。有谏之者,绂曰:“丈夫宜审所处,轻者如此,重者将何以哉!”。在京师,月下闻吹箫者,乘兴写石竹图,明旦访其人赠之,则贾客也。客以红氍毹馈,请再写一枝为配,绂索前画裂之,还其馈。一日退朝,黔国公沐晟从后呼其字,绂不应。同列语之曰:“此黔国公也。”绂曰:“我非不闻之,是必于我索画耳。”晟走及之,果以画请,绂颔之而已。逾数年,晟复以书来,绂始为作画。既而曰:“我画直遗黔公不可。黔公客平仲微者,我友也,以友故与之,俟黔公与求则可耳。”其高介绝俗如此。昆山夏昶者,亦善画竹石,亚于绂。画竹一枝,直白金一锭,然人多以馈遗得之。昶,字仲昭,永乐十三年进士,后改庶吉士,历官太常寺卿。昶与上元张益,同中进士,同以文名,同善画竹。其后,昶见益石渠阁赋,自谓不如,遂不复作赋。益见昶所画竹石,亦遂不复画竹。(节选自明史王绂、夏昶传)注:楮(ch)一种树皮可以用来造纸的树。氍毹(q sh):一种毯子。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博学写山木竹石,妙绝一时。写:摹画B于书法,动以古人自期。期:要求C晟走及之,果以画请,绂颔之而已颔:点头D昶同以文名,同善画竹名:名声7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王绂“高介绝俗”的一组是( )“以善书供事文渊阁”“于书法,动以古人自期”“虽豪贵人勿顾也”“明旦访其人赠之”“绂索前画裂之,还其馈”“绂颔之而已”A B C D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王绂博学多才,不仅能善于唱歌和作诗,还爱好看书、“写山木竹石”,所以特别被当时的人称赞。B王绂作画不肯轻易下笔,但在游览时,饮酒到了兴头上,就会在长廊的粉壁上借着酒兴尽情地挥洒。C沐晟向王绂求画,过了几年都没有得到,最后沐晟又用自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战略管理流程与风险评估试题及答案
- 掌握网络管理员考试核心内容的试题及答案
- 绿色产业的经济政策支持试题及答案
- 数据管理与战略决策的风险试题及答案
- 2025届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集云实验学校数学七下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社团文化节的举办方案计划
- 法学概论前沿研究的试题及答案
- 2025届大庆市重点中学七下数学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行政管理创新思维试题及答案
- 秘书工作的心理调适技巧计划
- 基层治理现代化视角下“枫桥经验”的实践路径与创新研究
- 通信光缆租用协议合同书
- 医疗救助资金动态调整机制-洞察阐释
- 2025届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二模 政治试题(含答案)
- 公共组织绩效评估-形考任务一(占10%)-国开(ZJ)-参考资料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课件
- 家校共育 静待花开 课件高二下学期学考动员家长会
- 2025陕西氢能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所属单位招聘(10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冠状动脉介入诊断治疗
- 2025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1418题)
- 2024年内蒙古师范大学招聘事业编制人员考试真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