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小学生的一百条建议》心得体会.doc_第1页
《给小学生的一百条建议》心得体会.doc_第2页
《给小学生的一百条建议》心得体会.doc_第3页
《给小学生的一百条建议》心得体会.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给小学生的一百条建议心得体会 最近,读了冰心老人生前题写书名、若木先生编著的给小学生的一百条建议一书,第40条建议树挪死,人挪活-习惯能够改变,颇受启发,好的习惯使人终生受益,我们应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也许大家都学过爱因斯坦小时候这篇课文,他制作小凳的时候,到第五次才做得基本成功。他凭着坚韧不拔的一直,坚定的新年,勤于思维,勤于动手,最后终于成功。他的习惯就是勤,他的习惯就是做事有信心,有恒心。正因为如此,所以他才能成为科学家,他的习惯是从小开始培养的,尔后才慢慢养成。 一位年仅5岁的孩子,在吃饭的时候,让客人先坐,并且很规矩的自己吃,坐的也非常端正。去公园玩,人们习惯顺着斜道从草坪上走过去,而他,一位年仅5岁的孩子却不肯践踏草坪,而是按照人行道一路小跑绕过草坪跟上大人的步伐。碰到红绿灯的时候,前方有很多行人不视红绿灯,直闯红灯,可是他还是等在人行道上,直到出现绿灯。 从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体现出良好的行为习惯,折射出一个人的优良品质。但是,现在不良的行为习惯在我们生活中时常耳闻目睹,虽然教师在校要求学生树立良好的行为规范,一直灌输不能随地乱扔垃圾,不能打架骂人,但是他们一回到家,有的家长不注意自己的行为习惯,比如随地吐痰,随意扔果皮纸屑,满嘴脏话粗话,不讲卫生,不遵守道路安全小学生的模仿能力特别强,虽然学校里有老师约束,但看到大人这么做了,也就跟着学了,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种不良的习惯,直接危寒着孩子的成长。 那么,作为教师,我们该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呢? 一、开展活动,树立新风 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从小培养。现在我们学校分为两种小孩,一种是家中的小皇帝,父母溺爱,孩子任性;另一种是新太仓人,为了生存,对自己的孩子不闻不问,对孩子不管教,造成很多的不良行为。所以,我计划本学期继上学期的讲文明礼仪,树二小新风的活动再次树立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纠正不良行为,比如:礼仪知识竞赛、评选校园小卫士。也可以通过红领巾广播和板报的辐射功能,经常向学生介绍一些科学家、艺术家、伟大和古人是怎样的行为习惯,以及他们有什么良好的行为习惯等。 二、细处抓起,严格训练 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经过严格、反复的训练才行。小学生自制力相对比较差,好习惯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强化就容易消退。所以对他们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直到好习惯得到有效巩固为止。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从细处抓起,有目的有计划地增强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意识。如训练学生正确的站姿、坐姿、写字姿势、举手姿势、读书姿势等五姿时,严格要求学生要做到昂首挺胸眼朝前,身要坐直头要正,一尺一拳一寸高、左手平放举右手、手捧书本眼看字。 三、鼓励上进,逐步实行 为了使学生尽快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大队部建立了一整套评比制度,请导护老师和红领巾监督岗的学生共同评比,每天公布检查细则,每周一升旗仪式开展流动红旗评比活动,每月做好总评一次。给予鼓励或奖励,一步一个脚印,扣紧每一阶段,利用每一件事,用规范行为教育,每一位学生的言行举止,衣着打扮也十分注意,因此,对一些问题学生,教师只能关怀鼓励教育他们,不能疏远打击、冷淡他们,特别是低年级要注意从小事中发现学生的细微变化和刚冒出来的不良习惯,一旦发现就竭尽全力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中,不给学生重复不良行为习惯的机会。 四、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小学教育是人类基础教育的起点,是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早期阶段,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对于人的成长与进步影响巨大。儿童时代是模仿力最强的时期,他们的学习从模仿开始,由于他们的认识能力,分辨是非的能力非常有限,因此,老师要以身作则,做出榜样,正面诱导是十分重要。所以要抓住这一契机,学生的言行,首先从教师开始,身体力行,身教重于言教,学校统一示范,见到老师,如何行礼,见到同学如何问好,看见地上垃圾,教师也要弯腰捡起,这样学生很快就学会了,相信榜样对学生也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有人曾经说过,人的心田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种思想,会有行为的收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