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解析几何第一节 直线与方程本节主要包括3个知识点:1.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两直线的位置关系;2直线的方程;3.直线的交点、距离与对称问题.突破点(一)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基础联通 抓主干知识的“源”与“流” 1直线的倾斜角(1)定义:当直线l与x轴相交时,取x轴作为基准,x轴正向与直线l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叫做直线l的倾斜角当直线l与x轴平行或重合时,规定它的倾斜角为0.(2)范围:直线l倾斜角的范围是0,)2斜率公式(1)定义式:直线l的倾斜角为,则斜率ktan_.(2)两点式:P1(x1,y1),P2(x2,y2)在直线l上,且x1x2,则l的斜率k.3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1)两条直线平行:对于两条不重合的直线l1,l2,若其斜率分别为k1,k2,则有l1l2k1k2.当直线l1,l2不重合且斜率都不存在时,l1l2.(2)两条直线垂直:如果两条直线l1,l2的斜率存在,设为k1,k2,则有l1l2k1k21.当其中一条直线的斜率不存在,而另一条直线的斜率为0时,l1l2.考点贯通 抓高考命题的“形”与“神”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1直线都有倾斜角,但不一定都有斜率,二者的关系具体如下:斜率kktan 0k0ktan 0不存在倾斜角锐角0钝角902.在分析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关系时,要根据正切函数ktan 的单调性,如图所示:当取值在内,由0增大到时,k由0增大并趋向于正无穷大;当取值在内,由增大到()时,k由负无穷大增大并趋近于0.解决此类问题,常采用数形结合思想例1(1)直线xsin y20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A0,)B.C. D.(2)已知线段PQ两端点的坐标分别为P(1,1)和Q(2,2),若直线l:xmym0与线段PQ有交点,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_解析(1)因为直线xsin y20的斜率ksin ,又1sin 1,所以1k1.设直线xsin y20的倾斜角为,所以1tan 1,而0,),故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2)如图所示,直线l:xmym0过定点A(0,1),当m0时,kQA,kPA2,kl.2或.解得0m或m0,b0),因为直线l经过点P(4,1),所以1.(1)12 ,所以ab16,当且仅当a8,b2时等号成立,所以当a8,b2时,SAOBab最小,此时直线l的方程为1,即x4y80.(2)因为1,a0,b0,所以|OA|OB|ab(ab)552 9,当且仅当a6,b3时等号成立,所以当|OA|OB|取最小值时,直线l的方程为x2y60.方法技巧1给定条件求直线方程的思路(1)考虑问题的特殊情况,如斜率不存在的情况,截距等于零的情况(2)在一般情况下准确选定直线方程的形式,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方程(3)重视直线方程一般形式的应用,因为它具有广泛的适用性2与直线有关的最值问题的解题思路(1)借助直线方程,用y表示x或用x表示y.(2)将问题转化成关于x(或y)的函数(3)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或基本不等式求最值能力练通 抓应用体验的“得”与“失” 1.倾斜角为135,在y轴上的截距为1的直线方程是()Axy10 Bxy10Cxy10 Dxy10解析:选D直线的斜率为ktan 1351,所以直线方程为yx1,即xy10.2.已知直线l过点(1,0),且倾斜角为直线l0:x2y20的倾斜角的2倍,则直线l的方程为()A4x3y30 B3x4y30C3x4y40 D4x3y40解析:选D由题意可设直线l0,l的倾斜角分别为,2,因为直线l0:x2y20的斜率为,则tan ,所以直线l的斜率ktan 2,所以由点斜式可得直线l的方程为y0(x1),即4x3y40.3.若直线axbyab(a0,b0)过点(1,1),则该直线在x轴,y轴上的截距之和的最小值为()A1 B2 C4 D8解析:选C直线axbyab(a0,b0)过点(1,1),abab,即1,ab(ab)222 4,当且仅当ab2时上式等号成立直线在x轴,y轴上的截距之和的最小值为4.4.若ab0,且A(a,0),B(0,b),C(2,2)三点共线,则ab的最小值为_解析:根据A(a,0),B(0,b)确定直线的方程为1,又C(2,2)在该直线上,故1,所以2(ab)ab.又ab0,故a0,b0.根据基本不等式ab2(ab)4,从而0(舍去)或4,故ab16,当且仅当ab4时取等号即ab的最小值为16.答案:165.ABC的三个顶点分别为A(3,0),B(2,1),C(2,3),求:(1)BC边所在直线的方程;(2)BC边上中线AD所在直线的方程;(3)BC边的垂直平分线DE所在直线的方程解:(1)因为直线BC经过B(2,1)和C(2,3)两点,由两点式得BC的方程为,即x2y40.(2)设BC边的中点D的坐标为(x,y),则x0,y2.BC边的中线AD过点A(3,0),D(0,2)两点,由截距式得AD所在直线的方程为1,即2x3y60.(3)由(1)知,直线BC的斜率k1,则BC的垂直平分线DE的斜率k22.由(2)知,点D的坐标为(0,2)由点斜式得直线DE的方程为y22(x0),即2xy20.突破点(三)直线的交点、距离与对称问题基础联通 抓主干知识的“源”与“流” 1两条直线的交点2三种距离类型条件距离公式两点间的距离点P1(x1,y1),P2(x2,y2)之间的距离|P1P2|点到直线的距离点P0(x0,y0)到直线l:AxByC0的距离d两平行直线间的距离两条平行线AxByC10与AxByC20间的距离d考点贯通 抓高考命题的“形”与“神” 直线的交点问题例1(1)当0k时,直线l1:kxyk1与直线l2:kyx2k的交点在()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2)已知直线l经过点P(3,1),且被两条平行直线l1:xy10和l2:xy60截得的线段长为5,则直线l的方程为_解析(1)由得又0k,x0,故直线l1:kxyk1与直线l2:kyx2k的交点在第二象限(2)若直线l的斜率不存在,则直线l的方程为x3,此时与l1,l2的交点分别为A(3,4),B(3,9),截得的线段AB的长|AB|49|5,符合题意若直线l的斜率存在,则设直线l的方程为yk(x3)1.解方程组得A,解方程组得B.由|AB|5,得2252.解得k0,即所求的直线方程为y1.综上可知,所求直线l的方程为x3或y1.答案(1)B(2)x3或y1方法技巧1两直线交点的求法求两直线的交点坐标,就是解由两直线方程联立组成的方程组,得到的方程组的解,即交点的坐标2求过两直线交点的直线方程的方法求过两直线交点的直线方程,先解方程组求出两直线的交点坐标,再结合其他条件写出直线方程也可借助直线系方程,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方程,这样能简化解题过程距离问题例2(1)若P,Q分别为直线3x4y120与6x8y50上任意一点,则|PQ|的最小值为()A. B.C. D.(2)已知A(4,3),B(2,1)和直线l:4x3y20,若在坐标平面内存在一点P,使|PA|PB|,且点P到直线l的距离为2,则P点坐标为_解析(1)因为,所以两直线平行,将直线3x4y120化为6x8y240,由题意可知|PQ|的最小值为这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即,所以|PQ|的最小值为.(2)设点P的坐标为(a,b)A(4,3),B(2,1),线段AB的中点M的坐标为(3,2)而AB的斜率kAB1,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方程为y2x3,即xy50.点P(a,b)在直线xy50上,ab50.又点P(a,b)到直线l:4x3y20的距离为2,2,即4a3b210,由联立可得或所求点P的坐标为(1,4)或.答案(1)C(2)(1,4)或易错提醒(1)点P(x0,y0)到直线xa的距离d|x0a|,到直线yb的距离d|y0b|;(2)利用两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要先把两直线方程中x,y的系数化为相等对称问题1中心对称问题的两种类型及求解方法(1)点关于点对称:若点M(x1,y1)及N(x,y)关于P(a,b)对称,则由中点坐标公式得进而求解(2)直线关于点的对称,主要求解方法是:在已知直线上取两点,利用中点坐标公式求出它们关于已知点对称的两点坐标,再由两点式求出直线方程;求出一个对称点,再利用两对称直线平行,由点斜式得到所求直线方程2轴对称问题的两种类型及求解方法(1)点关于直线的对称:若两点P1(x1,y1)与P2(x2,y2)关于直线l:AxByC0对称,由方程组可得到点P1关于l对称的点P2的坐标(x2,y2)(其中B0,x1x2)(2)直线关于直线的对称:若直线与对称轴平行,则在直线上取一点,求出该点关于轴的对称点,然后用点斜式求解若直线与对称轴相交,则先求出交点,然后再取直线上一点,求该点关于轴的对称点,最后由两点式求解例3(1)点P(3,2)关于点Q(1,4)的对称点M为()A(1,6)B(6,1)C(1,6) D(1,6)(2)直线2xy30关于直线xy20对称的直线方程是()Ax2y30 Bx2y30Cx2y10 Dx2y10(3)已知入射光线经过点M(3,4),被直线l:xy30反射,反射光线经过点N(2,6),则反射光线所在直线的方程为_解析(1)设M(x,y),则x1,y6,M(1,6)(2)设所求直线上任意一点P(x,y),则P关于xy20的对称点为P(x0,y0),由得由点P(x0,y0)在直线2xy30上,2(y2)(x2)30,即x2y30.(3)设点M(3,4)关于直线l:xy30的对称点为M(a,b),则反射光线所在直线过点M,所以解得a1,b0.又反射光线经过点N(2,6),所以所求直线的方程为,即6xy60.答案(1)D(2)A(3)6xy60方法技巧解决两类对称问题的关键点解决中心对称问题的关键在于运用中点坐标公式,而解决轴对称问题,一般是转化为求对称点的问题,在求对称点时,关键是抓住两点:一是两对称点的连线与对称轴垂直;二是两对称点的中心在对称轴上,即抓住“垂直平分”,由“垂直”列出一个方程,由“平分”列出一个方程,联立求解能力练通 抓应用体验的“得”与“失” 1.(2016东城期末)如果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两点A(a1,a1),B(a,a)关于直线l对称,那么直线l的方程为()Axy10 Bxy10Cxy10 Dxy10解析:选A因为直线AB的斜率为1,所以直线l的斜率为1,设直线l的方程为yxb,由题意知直线l过点,所以b,解得b1,所以直线l的方程为yx1,即xy10.选A.2.若直线l1:x2ym0(m0)与直线l2:xny30之间的距离是,则mn()A0 B1 C1 D2解析:选A直线l1:x2ym0(m0)与直线l2:xny30之间的距离为,n2,m2(负值舍去)mn0.3.已知定点A(1,0),点B在直线xy0上运动,当线段AB最短时,点B的坐标是()A. B.C. D.解析:选A因为定点A(1,0),点B在直线xy0上运动,所以当线段AB最短时,直线AB和直线xy0垂直,设直线AB的方程为xym0,将A点代入,解得m1,所以直线AB的方程为xy10,它与xy0联立解得x,y,所以B的坐标是.4.若m0,n0,点(m,n)关于直线xy10的对称点在直线xy20上,那么的最小值等于_解析:由题意知(m,n)关于直线xy10的对称点为(1n,1m)则1n(1m)20,即mn2.于是(mn)(522),当且仅当m,n时等号成立答案:5.经过两直线l1:x2y40和l2:xy20的交点P,且与直线l3:3x4y50垂直的直线l的方程为_解析:由方程组得即P(0,2)ll3,直线l3的斜率为,直线l的斜率k1,直线l的方程为y2x,即4x3y60.答案:4x3y606.已知点P(2,1)(1)求过点P且与原点的距离为2的直线l的方程(2)求过点P且与原点的距离最大的直线l的方程,最大距离是多少?(3)是否存在过点P且与原点的距离为6的直线?若存在,求出方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1)过点P的直线l与原点的距离为2,而点P的坐标为(2,1),显然,过P(2,1)且垂直于x轴的直线满足条件,此时l的斜率不存在,其方程为x2.若斜率存在,设l的方程为y1k(x2),即kxy2k10.由已知得2,解得k.此时l的方程为3x4y100.综上,可得直线l的方程为x2或3x4y100.(2)作图可得过点P与原点O的距离最大的直线是过点P且与PO垂直的直线,如图由lOP,得klkOP1,因为kOP,所以kl2.由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得y12(x2),即2xy50.所以直线2xy50是过点P且与原点O的距离最大的直线,最大距离为.(3)由(2)可知,过点P不存在到原点的距离超过的直线,因此不存在过点P且到原点的距离为6的直线.全国卷5年真题集中演练明规律 1.(2016全国甲卷)圆x2y22x8y130的圆心到直线axy10的距离为1,则a()A B C. D2解析:选A因为圆x2y22x8y130的圆心坐标为(1,4),所以圆心到直线axy10的距离d1,解得a.2(2013新课标全国卷)已知点A(1,0),B(1,0),C(0,1),直线yaxb(a0)将ABC分割为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则b的取值范围是()A(0,1) B.C. D. 解析:选B法一:(1)当直线yaxb与AB,BC相交时,如图所示易求得:xM,yN.由已知条件得:1,a.点M在线段OA上,10,0ba.点N在线段BC上,01,b1.由解得b.(2)当直线yaxb与AC,BC相交时,如图所示设MCm,NCn,则SMCNmn,mn1.显然,0n.又0m且mn.m且m1.设D到AC,BC的距离为t,则,1.t,m.而f(m)m的值域为,即2,t.b1CD1t,1b.综合(1)、(2)可得:1bkA1F,即kFD(4,)答案:(4,)三、解答题11正方形的中心为点C(1,0),一条边所在的直线方程是x3y50,求其他三边所在直线的方程解:点C到直线x3y50的距离d.设与x3y50平行的一边所在直线的方程是x3ym0(m5),则点C到直线x3ym0的距离d,解得m5(舍去)或m7,所以与x3y50平行的边所在直线的方程是x3y70.设与x3y50垂直的边所在直线的方程是3xyn0,则点C到直线3xyn0的距离d,解得n3或n9,所以与x3y50垂直的两边所在直线的方程分别是3xy30和3xy90.12已知两条直线l1:axby40和l2:(a1)xyb0,求满足下列条件的a,b的值(1)l1l2,且l1过点(3,1);(2)l1l2,且坐标原点到这两条直线的距离相等解:(1)由已知可得l2的斜率存在,k21a.若k20,则1a0,a1.l1l2,直线l1的斜率k1必不存在,b0.又l1过点(3,1),3a40,即a(矛盾),此种情况不存在,k20,即k1,k2都存在k21a,k1,l1l2,k1k21,即(1a)1.又l1过点(3,1),3ab40.由联立,解得a2,b2.(2)l2的斜率存在,l1l2,直线l1的斜率存在,k1k2,即1a.又坐标原点到这两条直线的距离相等,且l1l2,l1,l2在y轴上的截距互为相反数,即b.联立,解得或a2,b2或a,b2.第二节圆的方程本节主要包括2个知识点:1.圆的方程;2.与圆的方程有关的综合问题.突破点(一)圆的方程基础联通 抓主干知识的“源”与“流” 1圆的定义及方程定义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叫做圆标准方程(xa)2(yb)2r2(r0)圆心:(a,b) 半径:r一般方程x2y2DxEyF0(D2E24F0)圆心:半径:r2.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点M(x0,y0),圆的标准方程(xa)2(yb)2r2.理论依据点与圆心的距离与半径的大小关系三种情况(x0a)2(y0b)2r2点在圆上(x0a)2(y0b)2r2点在圆外(x0a)2(y0b)20),又由圆与直线4x3y0相切可得1,解得a2,故圆的标准方程为(x2)2(y1)21.3.已知圆x2y22x4y10关于直线2axby20(a,bR)对称,则ab的取值范围是()A. B.C. D.解析:选A将圆的方程化成标准形式得(x1)2(y2)24,若圆关于已知直线对称,则圆心(1,2)在直线上,代入整理得ab1,故aba(1a)2,故选A.4.若圆C的半径为1,其圆心与点(1,0)关于直线yx对称,则圆C的标准方程为_解析:根据题意得,点(1,0)关于直线yx对称的点(0,1)为圆心,又半径r1,所以圆C的标准方程为x2(y1)21.答案:x2(y1)215.若圆(x1)2(y3)29上的相异两点P,Q关于直线kx2y40对称,则k的值为_解析:圆是轴对称图形,过圆心的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已知圆的圆心为(1,3),由题设知,直线kx2y40过圆心,则k(1)2340,解得k2.答案:26.求圆心在直线x2y30上,且过点A(2,3),B(2,5)的圆的方程解:设点C为圆心,因为点C在直线x2y30上,所以可设点C的坐标为(2a3,a)又该圆经过A,B两点,所以|CA|CB|,即,解得a2,所以圆心C的坐标为(1,2),半径r.故所求圆的方程为(x1)2(y2)210.突破点(二)与圆的方程有关的综合问题圆的方程是高中数学的一个重要知识点,高考中,除了圆的方程的求法外,圆的方程与其他知识的综合问题也是高考考查的热点,常涉及轨迹问题和最值问题.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考点贯通 抓高考命题的“形”与“神” 与圆有关的轨迹问题例1已知圆x2y24上一定点A(2,0),B(1,1)为圆内一点,P,Q为圆上的动点(1)求线段AP中点的轨迹方程;(2)若PBQ90,求线段PQ中点的轨迹方程解(1)设AP的中点为M(x,y),由中点坐标公式可知,P点坐标为(2x2,2y)因为P点在圆x2y24上,所以(2x2)2(2y)24.故线段AP中点的轨迹方程为(x1)2y21.(2)设PQ的中点为N(x,y)在RtPBQ中,|PN|BN|.设O为坐标原点,连接ON,则ONPQ,所以|OP|2|ON|2|PN|2|ON|2|BN|2,所以x2y2(x1)2(y1)24.故线段PQ中点的轨迹方程为x2y2xy10.方法技巧求与圆有关的轨迹问题的四种方法与圆有关的最值问题处理与圆有关的最值问题时,应充分考虑圆的几何性质,并根据代数式的几何意义,借助数形结合思想求解与圆有关的最值问题,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类型:(1)形如的最值问题,可转化为动直线斜率的最值问题(2)形如taxby的最值问题,可转化为动直线截距的最值问题,也可用三角代换求解(3)形如m(xa)2(yb)2的最值问题,可转化为动点与定点的距离的平方的最值问题例2已知M(m,n)为圆C:x2y24x14y450上任意一点(1)求m2n的最大值;(2)求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解(1)法一:因为x2y24x14y450的圆心C(2,7),半径r2,设m2nt,将m2nt看成直线方程,因为该直线与圆有公共点,所以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2,解上式得:162t162,所以m2n的最大值为162.法二:由x2y24x14y450,得(x2)2(y7)28.因为点M(m,n)为圆上任意一点,故可设即m2n22cos 2(72sin )162cos 4sin 16sin()162sin(),故m2n的最大值为162.(2)记点Q(2,3)因为表示直线MQ的斜率,设直线MQ的方程为y3k(x2),即kxy2k30,则k.由直线MQ与圆C有公共点,所以2.可得2k2,所以的最大值为2,最小值为2.能力练通 抓应用体验的“得”与“失” 1.设定点M(3,4),动点N在圆x2y24上运动,以OM,ON为两边作平行四边形MONP,求点P的轨迹解:如图,设P(x,y),N(x0,y0),则线段OP的中点坐标为,线段MN的中点坐标为.因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所以,整理得又点N(x3,y4)在圆x2y24上,所以(x3)2(y4)24.所以点P的轨迹是以(3,4)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因为O,M,P三点不共线,所以应除去两点和.2.已知实数x,y满足方程x2y24x10,(1)求的最大值和最小值;(2)求yx的最大值和最小值;(3)求x2y2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解:原方程可化为(x2)2y23,表示以(2,0)为圆心,为半径的圆(1)的几何意义是圆上一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所以设k,即ykx.当直线ykx与圆相切时,斜率k取最大值或最小值,此时 ,解得k.所以的最大值为,最小值为.(2)yx可看成是直线yxb在y轴上的截距当直线yxb与圆相切时,纵截距b取得最大值或最小值,此时,解得b2.所以yx的最大值为2,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赤峰学院《建筑设备(暖)》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暨南大学《数字摄像与编辑》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建筑科学研究方法》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阜阳科技职业学院《常微分方程引论》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标准)出轨离婚赔偿协议书
- 邵阳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内燃机原理与结构》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中医药大学《设计构成》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机器学习》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海南职业技术学院《单片机技术及应用》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西南航空职业学院《社会统计与R语言A》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心理危机干预指导手册
- 2022年版初中物理课程标准解读-课件
- 华为MA5800配置及调试手册
- 幼小衔接班20以内加减法练习【完整版】
- 电子秤校准培训课件
- 输配电绝缘子维护与更换
-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存在问题整改情况范文(通用6篇)
- 销售人员要具备的基本素质
- 运维项目进度计划
- 图表作文写作技巧与范文解析
- 设备监理表格使用说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