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级外汉班《古书的注解》.ppt_第1页
2010级外汉班《古书的注解》.ppt_第2页
2010级外汉班《古书的注解》.ppt_第3页
2010级外汉班《古书的注解》.ppt_第4页
2010级外汉班《古书的注解》.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書的注解 第一節古書注解簡史 一 系統地給古書作注起於漢代1 齊 魯 韓 毛 毛亨 注 詩經 2 馬融 鄭玄 服虔等的經書注解 馬融 鄭玄為 詩 易 書 三禮 論語 孝經 作過注解 服虔為 春秋左氏傳 作注 3 高誘等注經以外的古籍 高誘注 戰國策 呂氏春秋 淮南子 服虔 如淳注 漢書 以及王逸的 楚辭章句 等 二 魏晉南北朝時期注書範圍擴大1 魏 王弼 老子注 2 吳 韋昭 國語注 3 晉 何晏 論語集解 晉 郭象 莊子注 晉 杜預 春秋左氏經傳集解 4 劉宋 裴駰 史記集解 劉宋 裴松之 三國志注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 三 唐代人的注書 1 十三經注疏 教材p612 周易 魏王弼 韓康伯注 唐孔穎達等正義 尚書 舊題漢孔安國傳 唐孔穎達等正義 詩經 漢毛亨傳 漢鄭玄箋 唐孔穎達等正義 周禮 漢鄭玄注 唐賈公彥疏 儀禮 漢鄭玄注 唐賈公彥疏 禮記 漢鄭玄注 唐孔穎達等正義 春秋左傳 晉杜預注 唐孔穎達等正義 春秋公羊傳 漢何休注 唐徐彥疏 春秋穀梁傳 晉范甯注 唐楊士勳疏 論語 魏何晏集解 宋邢昺疏 孝經 唐玄宗注 宋邢昺疏 爾雅 晉郭璞注 宋邢昺疏 孟子 漢趙歧注 宋孫奭疏 2 經書以外的注解 1 顏師古 漢書注 2 李善 文選注 3 張守節 史記正義 4 司馬貞 史記索隱 5 楊倞 荀子注 6 成玄英 莊子疏 7 李賢 後漢書注 8 何超 晉書音義 四 宋代人的注書1 邢昺為 論語 孝經 爾雅 作疏 孫奭為 孟子 作疏 2 朱熹 詩集傳 周易本義 楚辭集注 論語集注 孟子集注 大學章句 中庸章句 3 宋 洪興祖 楚辭補注 五 元代人的注書胡三省 資治通鑒注 六 清人注書清人注疏範圍廣 品質高 幾乎每一種重要經典清人都重新作了注 且疏旁徵博引 考核審慎 解決了不少漢唐人留下的疑難 如清人注疏十三經 1 惠棟 周易述 2 孫星衍 尚書今古文注疏 3 馬瑞辰 毛詩傳箋通釋 4 孫詒讓 周禮正義 5 胡培翬 儀禮正義 6 朱彬 禮記訓纂 7 洪亮吉 春秋左傳詁 8 陳立 公羊義疏 9 鐘文烝 穀梁補注 10 劉寶楠 論語正義 11 焦循 孟子正義 12 皮錫瑞 孝經鄭注疏 13 郝懿行 爾雅義疏 第二節古書注解的類型 一 就注解的對象看 分 注 與 疏 注 只解正文 疏 兼釋注文 二 從注解的關係看 除 注 疏 外 還有 集解 和 補注 兩類 集解 是滙集各家之言的注解 補注 是在別人的注解之外 補充遺漏 闡述己見的 1 傳秦漢時期特指解說經文字詞句並闡明其大義的注解 如毛亨 毛詩故訓傳 孔安國 尚書孔氏傳 2 箋對傳文進行補充 訂正或有所闡發的一種注釋 如鄭玄 毛詩箋 後 箋注 之類 多為 注解 之義 3 注東漢以後對古書的注解稱 注 可以是對古書注解 各種名稱的注 的通稱 如鄭玄 禮記注 4 疏不僅對古書原文解釋 同時對前人的釋語也進行解釋的注稱 疏 也叫 義疏 疏通其義 正義 使其義得正 如梁皇侃 論語義疏 宋邢昺 論語正義 5 正義指解釋經傳而得義之正者 與 疏 名異實同 如孔穎達 五經正義 但並非所有正義都是 疏 如張守節 史記正義 是注非疏 6 章句分章析句來解說古書的意義 除解釋字詞外 還串講全句或全章的大意 如漢趙岐 孟子章句 宋朱熹 大學章句 7 集解將各家解說彙集在一起 或兼采諸家之說對經傳進行通釋 如魏何晏 論語集解 集解 亦稱 集釋 集注 集傳 如清郭慶藩 莊子集釋 宋朱熹 論語集注 詩集傳 等 8 音義辨音釋義 吳韋昭 漢書音義 晉徐廣 史記音義 9 補注補充舊注的遺缺 如清王先謙 漢書補注 第三節古書注釋的內容 1 解釋詞義教材p6142 注明讀音1 讀若法用一個同音而較常見的字來比譬另一個字的讀音 2 直音法直接用一個字來注明另一個字的讀音 文選 上書秦始皇 駿良駃決騠啼 不實外廄 3 反切法利用雙聲疊韻的方法 用兩個字來拼合第三個字的讀音 反切法一般寫作 某某反 翻 或 某某切 有時只注出反切上下字 文選 獄中上書自明 昔者司馬喜臏鼻引腳於宋 卒相中山 3 串講大意教材p614 615 4 分析句讀5 說明修辭 詩 關雎 關關雎鳩 在河之洲 毛傳 興也 6 考史說典史書類考史 史 項 項羽者 下相人也 集解 地理志 臨淮有下相縣 索隱 縣名 屬臨淮 集部類明典 文選 獄中上書自明 昔玉人獻寶 楚王誅之 李善注 韓子 曰 楚人和氏得璞玉於楚山之下 7 校勘文字8 辨析古書異例 第四節古書注釋的術語 一 釋義的術語1 曰 為 謂之 2 謂 言 3 貌 4 猶 5 之言 之為言 1 曰 為 謂之義 叫 叫做 既用於一般釋義 又用於辨析同義詞 使用這幾個術語時 被釋詞置於其後 教材p615 2 謂 言 謂 多用於以具體釋抽象 以狹義釋廣義 相當於 此 指 言 相當於 說的是 被釋詞置於術語前 詩 鄘風 君子偕老 鬢髮如云 毛傳 如云 言美長也 3 貌一般加在動詞 形容詞後 用來說明被釋詞所表示的是某種狀態或性質 義 的樣子 被釋詞位於術語前 教材p616 4 猶相當於 等於說 釋詞和被釋詞之間有同義 近義或某種對應關係 被釋詞位於術語前 教材p617 5 之言之為言用於聲訓 除釋義外 釋詞和被釋詞有音同 音近關係 被釋詞位於術語前 教材p617 二 標明虛詞的術語 辭 詞 語助古代把虛詞叫做 辭 或作 詞 東漢以後又叫 語助 語助辭 如 詩經 周南 芣苢 采采芣苢 薄言采之 毛傳 薄 辭也 三 擬 注 音的術語 讀如 讀若它們主要用來標明音讀 又可用來說明假借 讀如 兼帶釋義 教材p618如字 指在特定的上下文裏 這個字要按照它本來的讀音讀 詩 關睢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釋文 好 毛如字 鄭呼報反 教材p622 四 改字的術語 讀為 讀曰它們一般用於以本字解釋假借字 即所謂 破讀 教材p617 618 五 校勘術語 衍文 脫文衍文 指古籍在傳抄刊刻過程中多出來的文字 脫文 指古籍在傳抄刊刻過程中丟失的文字 也叫奪文 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