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鲁人版必修)_第1页
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鲁人版必修)_第2页
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鲁人版必修)_第3页
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鲁人版必修)_第4页
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鲁人版必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鲁人版必修1)一、基础知识(29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槁暴(p) 蛟龙(jio) 跬步(ku)B骐骥 (j) 驽马(n) 中绳(zhng)C经传 (chun) 句读 (du) 苌弘 (chng)D妒忌 ( d) 禁锢 (g) 反省 (shng)2、下边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君子生非异也。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3、为下列各句加点词选出一个恰当的义项。(5分)(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A、假如 B、假装 C、借助,利用 D、假的(2)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A、在那里B、什么C、助词D、代词“之”(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A、欺凌,损害 B、晒 C、又猛又急的 D、暴躁(4)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A、量词;功劳,功勋 B、驾驶;工作,事情C、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程;成功,功效 D、量词;功能(5)假舟揖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A、断,断绝 B、超越,超过 C、拒绝 D、横渡,横穿4、“而”字主要有下列用法,后边句中的“而”属哪种用法,请把相应的用法的序号填在句后的括号里。(6分)a、连词,表并列关系。b、连词,表递进关系。C、连词,表转折关系。d、连词,表因果关系。e、连词,表顺承关系。f、连词,表修饰关系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吾尝终日而思矣(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蟹六跪而二螯( )5、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6、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2分)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C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D箕畚运于渤海之尾7、下列句中“其”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例句: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A其皆出于此乎 B吾未见其明也 C其可怪也欤 D授之书而习其句读8、选出对下列六句中加点的“于”字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 )(2分) 而耻学于师 其皆出于此乎 于其身也 师不必贤于弟子 不拘于时 学于余 A全相同 B各不相同 C只有相同 D只有相同9、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君子生非异也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斯天下之民至焉 D或师焉,或不焉10、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2分)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C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11、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2分)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大王来何操?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不拘于时,学于余 二、课文训练(20分)(一)阅读文本选段,完成1215题。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12、下面句中的“焉”字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 )(2分)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B、子亦有不利焉C、朝济而夕没版焉 D、将焉取之13、指出下列加点字的古今不同的意思(4分)A、蟹六跪而二螯 古义指: 今义指:B、用心一也 古义指: 今义指:14、按照“之”字的意义的用法,选出全是代词的一项( )(2分)青,取之于蓝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冰,水为之君将哀而生之乎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A、 B、 C、 D、15、从文言句式特点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 )(2分)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何陋之有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二)阅读文本选段,完成1619题。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之不存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16下列两组加点词的含义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2分)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圣人之所以为圣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A与的“惑”相同, 与的“所以”不同。B与的“惑”相同, 与的“所以”也相同。C与的“惑”不相同, 与的“所以”也不同。D与的“惑”不相同, 与的“所以”相同。17下面对这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第一段所提出的无论贵贱长幼,有道者皆可为师的择师标准打破了门第观念,很有积极意义。B作者认为那些童子之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只是“小学“而已。C第二段作者接连用了三个对比,层层深入,从不同侧面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D作者对于士大夫看不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反而还比不上他们,给予了强烈的责备和讽刺。18翻译文中画线的语句。(4分)(1)(2)19本文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识?(2分)三、文学常识及名句填空。(15分)20、荀子,名况,字卿, 末期赵国人。其著作有 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 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韩愈,字 , 代散文家,诗人,他与 共同倡导的 是一次影响深远的文体改革运动。师说中的“六艺经传”中的“六艺”指 、 、 、 、 、 六种儒家经典著作。故 ,无以至千里; ,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 , , 。 青,取之于蓝, ;冰, , 。故木受绳则直, , ,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 。是故弟子 , , , ,如是而已。四、语言运用:(6分)21仿照下面一段话的句式,选择一个具体对象,展开联想,写一句话表达你对生活的思考。(3分)梅,一片玉瓣,是一滴生命;剥落了生命,你召来了燕语和莺啼。仿写:22当代文艺批评家叶延滨对当代文学的“肥胖病”有如下形象的比喻:现在的文学,很像当今的人,发福了,尤其是小说与报告文学,越写越长,越写越厚,而且,封面上缠上一根腰带,上面印着介绍内容的文字,比方说:“大师推荐/大奖得主/大时代巨著”云云,只是缠在书本的腰上,感觉就是大腹便便怕散了架,只好加上一根腰带了。请你将叶延滨的话用平易朴实的语言重新表述。(不超过40字)(3分)五、作文(30分)23、以“读书”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1、A(B中读音为zhng C传读音为zhun D省读音为xng)2、C 3、(1)C (2)A (3)B (4)C (5)D 4、c b f d f a 5、B 6、B 7、B 8、C(是介词“向”, 介词“被”, 介词“比”, 介词“对” ,由于) 9、C 10、C(其余三项为动词) 11、B(A为判断句,C为定语后置,D为被动句,B和例句为宾语前置)二、课内阅读(一)12、B 13、A蟹钳;两膝弯曲,使一个或两个膝盖着地B因为用心;集中注意力或居心14、B 15、A(其余为宾语前置) (二)16C(疑难问题。糊涂。的原因。用来的)17B(非“童子之师”是“小学”)18(1)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吧?(2)巫医.乐师和各种手工业者,是所谓上层人士所看不起的,现在所谓的上层人物的智慧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奇怪啊!19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三、文学常识及名句默写20、战国 荀子 语录 退之 唐 柳宗元 古文运动诗书礼易乐春秋 不积跬步 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无贵无贱, 无长无少, 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而青于蓝 水为之 而寒于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四、语言运用:221.(4分)答案示例:书:一页历史,是一面镜子;擦亮了镜子,你呼唤着理性与良知。蚌:一颗沙砾,是一种苦痛;历经了苦痛,你孕育了圆润与晶莹。路:一道辙印,是一段历史;尘封了历史,你迷蒙着今日和未来。船:一片归帆,是一缕乡情;倾注着乡情,你满载着沧桑和希望。泉:一股细流,是一曲欢歌;汇聚了欢歌,你成就为大江与汪洋。叶:一片嫩绿,是一份自然;呼吸着自然,你孕育出果实与丰收。22(5分)现在的某些文学作品常以炒作(或“唬人”“抢眼”)的封面书条来掩饰其冗长.松散的弊病。语言平易朴实,分;语言简洁.表意清楚,分;语句通顺,无语病,分。五、作文 解题古人对读书很在意,尽管读书人在社会上位置不高。但读书与读书人是两回事。看不起读书人,但看得起读书。于是留下了许多发愤读书的故事。如“萤入疏囊”(晋书车胤传:“(胤)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如“雪映窗纱”(尚友录卷四:“孙康,晋京兆人,性敏好学,家贫无油,于冬月尝映雪读书。”)。如“凿壁偷光”(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还有“头悬梁,锥刺骨”之类,不胜枚举。但是古人对读书的益处,认识似乎并不深刻。在某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