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达标·为政以德 一.doc_第1页
课时达标·为政以德 一.doc_第2页
课时达标·为政以德 一.doc_第3页
课时达标·为政以德 一.doc_第4页
课时达标·为政以德 一.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圆学子梦想 铸金字品牌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课时达标达标巩固区一、基础巩固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B.居其所而众星共之C.道之以政D.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解析】选D。A.“道”通“导”,治理。B.“共”通“拱”,环抱,环绕。C.“道”通“导”,训导。2.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齐之以刑齐:平等B.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攻:批判,指责C.年饥,用不足年:收成D.使民敬、忠以劝劝:努力【解析】选A。齐:整治,整顿。3.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A.为政以德后世必为子孙忧B.既富矣,又何加焉既来之,则安之C.民信之矣敬事而信D.道之以德以就有道【解析】选B。均为时间副词,已经。A.动词,治理/动词,成为;C.动词,信任/动词,守信;D.介词,用/连词,来。4.下列句式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项是()A.齐之以礼B.又何加焉C.哀公问于有若曰D.季氏富于周公【解析】选B。B项为宾语前置句,其他各项均为状语后置句。【知识延伸】宾语前置句三条件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才可前置。条件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例如:“沛公安在?”(鸿门宴)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例如:“臣是以无请也。”(扁鹊见蔡桓公)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条件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例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条件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至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或“是”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例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例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于斯三者何先A.冉有仆B.则修文德以来之C.民免而无耻D.足食,足兵【解析】选A。A项与例句都是名词作动词。B项,动词的使动用法;C项,形容词作名词;D项,形容词的使动用法。6.翻译下面的句子。(1)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译文:_(2)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译文:_答案:(1)自古以来人都有一死,(无粮顶多饿死,)没有百姓的信任,国家根本站不住。(2)如果能平均就无所谓贫穷,如果能和睦就无所谓人少,如果能安定就不会倾覆。二、拓展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8题。材料一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材料二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里仁)材料三台湾学者萧民元先生对材料二有过怀疑,他认为“刑”是一个音误字(声音相近,写的人写时误听而错写),正确的应该是“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信,小人怀惠。”7.请指出材料一所体现出的孔子的思想。答:_答案:主张统治者为政以德,养民以礼,反对用刑罚来整顿百姓。8.你同意萧民元先生的观点吗?请结合上面三则材料和孔子的有关思想说说相关理由。答:_答案:(1)认同萧民元先生的观点,如材料一所讲,孔子反对惩罚性的行为,“怀刑”同前面的“怀德”也对应不上。真正心里想的是“刑”的是小人,而不是君子。而“怀信”就符合君子的行为,告诉我们君子不像一般百姓一样只关注物质功利的现实世界,而是关注精神和道德的层面。(2)反对萧民元先生的观点,这里的“怀刑”意思是“君子关怀刑罚当否”,能够同后面的“小人关怀利益足够否”对应;义同“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要尊重经典文本,不能随意篡改。(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三章)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论语)【注】先:引导。劳:勤劳。益:增加。倦:懈怠、厌倦。9.根据以上材料,在为政上,老子和孔子各自的主张是什么?答:_【解析】从材料中的“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的语句中可以判断老子的主张是无为就会无不治。从材料中“先之,劳之”“无倦”可以看出孔子的主张是引导百姓做事,不懈怠。答案:老子:无为而治。孔子:勤政。10.对于孔子和老子各自的为政主张,你有什么看法?请结合材料作出评价。答:_答案:示例一:赞成孔子的勤政主张,老子的无为而治缺乏现实可能性。理由:执政者必须勤政才能有为,执政者不率先垂范,事情就得不到解决,也就不能发挥百姓的积极性。历朝历代鞠躬尽瘁、勤政为民而又善于发挥民智的人才能干一番事业,才能为百姓所拥戴,名垂青史。历朝历代,懒于政事,不理朝政,不用民智者往往身死国灭,生灵涂炭。示例二: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有一定的合理性。理由:勤政为民和无为而治,两者相结合才能把政事搞得更好,在这里儒道两家的思想可以互补,做到扬弃。老子一味“绝圣弃智”当然不对,但其主张的对民智中奸猾的一面加以约束是有道理的。执政者顺应民意,因势利导,让百姓自己觉得干什么怎么干由自己做主,自己去做想做的事,比起逼迫他们去做,效果要好得多。况且,开发民智利用民智引导百姓做事不等于自己不做事,这里需要智慧,需要勤奋,需要垂范。所以合理的无为而治加勤政,则能更好地治理国家。附【译文】不崇尚贤才异能,使人民不至于炫技逞能而争名逐利;不看重稀贵之物,使人民不做盗贼;不显露足以引起贪欲的事物,使人民的心思不至于被扰乱。因此,圣人治理天下的原则是:排弃充斥于人民心中的各种成见,满足人民的温饱需求,削弱人民的意志,强健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