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庄子教学设计.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庄子教学设计.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庄子教学设计.doc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庄子教学设计.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故事两则教学设计秦皇岛市七中学 孙一楠【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庄子及庄子生平、思想。 2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丰富文言知识。 能力目标:1欣赏惠子相梁的趣味性,把握比喻的喻意。2提高自学文言文的能力。 3感受“游濠梁”中反映的庄子生活的诗意,了解庄子的志趣。 情感目标: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提高文化品位。【教学重点】翻译课文,理解惠子相梁中的比喻,把握故事的主旨。【教学难点】自学课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结合两则故事,感知惠子和庄子思想、性格、气质上的差异,理解庄子的志趣。理解两则故事的寓意。【学法指导】自学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过程记录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曾有人这样说:“如果你想入世,请读一读论语吧,它完全可以作为修身治国的教科书;如果你人生失意,无路可走,请读一读庄子吧,它会让你的生命从世俗的尘网中挣脱出来,不为智累,不为情牵,不为名扰,帮助你重建精神的家园。”这部作品为何人所作,其中又有哪些精彩故事给我们以启迪呢?现在我们就一同走进庄子的世界。二、文学常识积累1、认识庄子庄子其人:庄子(约前369前286年),名周,战国时期宋国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他是继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曾做过宋国蒙地方的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相传,庄子自幼聪明好学,曾南游楚越,探访古风,一生率性,崇尚自然,傲视王侯。楚威王曾以厚礼聘其为相,被他拒绝, 从此终身不仕,退隐江湖,以编草鞋为生,寓言传道,著书十余万言。 庄子思想:他继承了老子道德经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精髓,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在人类生存方式上,他崇尚自然,主张返璞归真,提倡“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并且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逍遥自得,是绝对的精神自由,而不是物质享受与虚伪的名誉。2、了解庄子庄子的政治主张、哲学思想通过一个个生动形象、幽默机智的寓言故事,通过汪洋恣肆的语言文字,巧妙活泼地表达出来,具有石破天惊、振聋发聩的艺术感染力。庄子又名南华经,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到了汉代以后,便尊之为南华经,且封庄子为南华真人。其书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 庄子一书主要反映了庄子的哲学、艺术、美学与人生观、政治观等。 被誉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鲁迅 三、学习惠子相梁1、庄子与惠子一位是道家的一代宗师,一位是名家的大腕人物;一位穷得叮当响,一位是贵为相国;一位视名利如敝屣,一位却汲汲于富贵;一位喜欢深居简出,一位则不甘寂寞。两人的出身与个性如此的不同,却偏偏结交成了朋友。 2、结合课下注释自读课文,并在文中注音。3、齐读课文。4、翻译课文结合注释自学,把不理解的句子记录下来。组内研讨,解决不会的问题。班内提问,教师讲解,处理共性问题。5、感知文意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插入了一个什么故事?其含义是什么? 6、探究写法本文最突出的写法特征是什么? 巧妙地采用了 的形式。(寓言)提示:庄子往见惠子,表明自己的清高,无意功名利禄,指责惠子为保住官位而偏狭猜忌的心态,但这些并没有直接道出,而是寓于一个虚构的故事中,使人感到意味深长,具有更强的讽刺性。了解寓言: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该词最早见于庄子,在春秋战国时代兴起,后来成为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 善于运用 。(比喻)教师小结:文章生动形象地把鸱吓鹓鶵的情景刻画出来,惟妙惟肖,活画出了惠子因怕丢掉相国的官职而猜忌的丑态,也显示了庄子高超的生活情趣和人生境界。 四、自学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自学提示1:梯度一:解决字音,做到我会读。梯度二:疏通文意,做到我理解。梯度三:体会精髓,做到我能懂。自学提示2:二人辩论的核心问题是:(鱼之乐)双方交锋的关键句子是: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自知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三句对话中,词义发生改变的词语是 ,词义由 变为 。(安、怎么、哪里)结合庄子的思想,你从中领悟到了庄子怎样的心境?五、板书设计庄子 惠子(无意) (追逐) 相位 腐鼠 (功名利禄)鹓鶵 鸱(志向高洁之人) (追逐名利之人) 附:故事两则学习过程记录惠子相梁1、通读课文,给不常见的字注音,消除朗读障碍。2、通译课文,弄清重点词语的意思,找出自己不会的地方。不理解的词语:不会翻译的句子:3、感知课文文意感知: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插入了一个什么故事?其含义是什么?写法感知:本文最突出的写法特征是什么?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1、 解决字音,做到我会读。2、 疏通文意,做到我理解。不理解的词句:3、 体会精髓,做到我能懂。二人辩论的核心问题是:双方交锋的关键句子是:惠子曰:庄子曰:惠子曰:庄子曰:三句对话中,词义发生改变的词语是 ,词义由 变为 。六、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故事两则是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的内容,两则故事篇幅都比较短小,故事性又比较强,便于学生理解。在设计之初,我希望孩子们通过学习惠子相梁来掌握这类文章的学习方法。因此我把教学重点放在了“翻译课文,理解惠子相梁中的比喻,把握故事的主旨”上。孩子们通过自学,初步了解文章大意;再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互帮互助,解决个性问题;对于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再拿到全班来讨论。这样有些浅显的问题、大家都会的知识点就可以不讲,能够节省出更多的时间让孩子们独立思考、交流讨论,从而提高孩子自学的能力。毕竟中考已经不再考察课内文言文,因此独立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必须提高。孩子们在真正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再去探究写法,进而把握文章的比喻意义,自然水到渠成。 在学习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这一则故事时,我根据班级的整体学习情况设计了三个梯度:解决字音,做到我会读;疏通文意,做到我理解;体会精髓,做到我能懂。这便让班里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都能有目标,有事做,有收获。孩子们再通过回答问题的方式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有些学习能力较弱的同学开始可能没有明白文章的含义,但在聆听其他同学回答时就会豁然开朗。纵观整节课,感觉还是有些前松后紧,总是怕那些不太会自学的孩子们跟不上。班级内学生的语文能力相差较大,有的学生轻轻松松就完成了学习任务,还有点“吃不饱”,可是有的孩子能读就不错了,或者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