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布依族 苗族 侗族的异同 高一 1 班YJR 布依族 苗族 侗族的异同 布依族 高一 1 班杨军瑞 布依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 现有2545059人 其中贵州省有200多万人 占布依族人口的95 以上 主要聚居在黔南和黔西南两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以及贵州的都匀 独山 平塘 镇宁等10个县 市 其余散居于云南 四川 广西等省 布依族地区山清水秀 自然风光多姿多彩 著名的黄果树瀑布 贵阳花溪 安顺 龙宫 溶洞 盘江铁索桥等十几处旅游景点 每年迎接成千上万的游客 除旅游资源外 野生动植物资源及矿产资源也很丰富 布依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 没有本民族文字 20世纪50年代创制了布依文 但未能普遍推广 现在通用汉文的较多 布依族以农业为主 种植水稻的历史较为悠久 享有 水稻民族 之称 红水河流域还是中国最重要的林区之一 苗族 苗族 在2000年的人口普查中 苗族总人口为 894 0116万人 主要分布在贵州 湖南 云南 湖北 海南 广西等省 区 苗族聚居的苗岭山脉和武陵山脉气候温和 山环水绕 大小田坝点缀其间 出产水稻 玉米 谷子 小麦 棉花 烤烟 油菜 油桐等 除此 还蕴藏着丰富的木材资源和矿产资源 苗族的历史悠久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 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 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 商周时期 苗族先民便开始在长江中下游建立 三苗国 从事农业稻作 苗族在历史上多次迁徙 大致路线是由黄河流域至湘 湖南 至黔 贵州 至滇 云南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 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 原先无民族文字 20世纪50年代后期创制了拉丁化拼音文字 现今大部分人通用汉文 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 群众喜爱的芦笙舞 技艺很高 苗族的挑花 刺绣 织锦 蜡染 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 瑰丽多彩 在国际上享有盛名 苗族节日较多 较隆重的节日有过 苗年 四月八 龙船 节等 苗族曾经自称 牡 蒙 摸 毛 有的地区自称 嘎脑 果雄 带叟 答几 等 他称 长裙苗 短裙苗 红苗 白苗 青苗 花苗 等等 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为苗族 侗族 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省 湖南省及广西省交汇处 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 侗族人口数为2960293 侗族的名称 最早以 仡伶 见于宋代文献 明 清两代曾出现 峒蛮 峒苗 峒人 洞家 等他称 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侗族 民间多称 侗家 侗族使用侗语 属汉藏语系 分南 北部两个方言 原无文字 沿用汉文 1958年设立了拉丁字母形式的侗文方案 现在大部分通用汉文 主要从事农业 兼营林木 林业以产杉木著称 以生产鱼粳稻为主 善用稻田养鱼 有自己的民间戏曲 侗戏 鼓楼 风雨桥 风雨亭是侗族的主要标志 风雨桥因桥上建有长廊式 可遮蔽风雨的桥屋而得名 三江著名的程阳风雨桥 被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 桥上建有五座多脚宝塔 通道两侧有栏杆 形如游廊 桥梁结构不用一根铁钉 只在柱子上凿穿洞眼衔接 斜穿直套 结构精巧 十分坚固 令人叹为观止 侗族的箫与笛是中国传统的乐器之一 侗族还以建筑艺术见长 每个寨子都有造型别致的木楼 这种不用一钉一铆的木结构建筑吸收了中国古代亭台 楼阁建筑的部分精髓 民族相同点1 主食多以大米为主2 蜡染久负盛名 侗族 苗族 布依族姑娘从十二三岁起 便开始跟母亲学习蜡染技术 先把蜜蜡加热熔为蜡汁 然后用三角形的铜制蜡刀蘸蜡汁 在自织的白布上精心描绘各种漂亮生动的图案 再放入蓝靛缸中渍染成蓝色或浅蓝色 最后将布入锅煮掉蜜蜡 捞出后到河水中反复荡涤 晾干 就成独具特色的蜡染工艺品 3 民族节日 四月八 六月六等4 民族信仰 几乎都信仰万物有灵 崇拜自然 祀奉祖先 布依族礼仪习俗 布依族人好客 热情 大方 真诚 凡来到山寨的 亲朋故旧 素不相识的 一律会以酒相待 布依人很讲礼 不欢迎满嘴脏话 举止粗鲁的客人 布依族家庭都是分居另住的 但尽管兄弟分居 在分配财产时 要留给父母养老田 由兄弟轮流耕种 父母去世后 养老田转为上坟田 供清明时节扫墓之用 使子孙后代永远铭记长辈们的谆谆嘱托和养育之恩 民族服饰 布依族多居住在平坝或靠近河谷的村寨里 男女多喜欢穿蓝 青 黑 白等色布服装 青壮年男子多包头巾 穿对襟短衣 或大襟长衫 包头巾 长裤 老年人大多穿对襟短衣或长衫 妇女的服饰各地不一 有的穿右衽大襟衣 着长裤或褶子裙 戴银质手镯 耳环 项圈等首饰 有的喜欢在衣服上绣花 有的喜欢用白毛巾包头 布依族姑娘从小就有制作蜡染的灵气 她们所穿的服装大都是亲手缝制 合身得体 古朴典雅 族称的起源苗族族称古老 最早见于甲骨文中 唐宋以前 曾有 三苗 南蛮 荆蛮 五陵蛮 等称呼 这些称呼把苗和其他族称混同在一起 宋以后 苗才从若干混称的 蛮 中脱离出来 作为单一的民族名称 历史上的五次大迁徙第一次大迁徙 苗族首次由西向东的大迁徙 大迁徙的原因是远古羌人南下 迫使苗族先民向东迁徙 时间约在若干万年以前 原始初民社会 第二次大迁徙 这次由南向北的迁徙 时间约在4300 4600年之前 远古到黄帝 第三次大迁徙 这是由北向南的迁徙 时间约4200 4100年之前 黄帝到唐尧 第四次大迁徙 这次是分途迁徙 迁徙的方向各不相同 如三苗是由南向西 北迁徙 其中部分是向东迁徙 欢兜是基本未动 即从洞庭 彭蠡之间转移到今湖南西部 时间大约在4100年之前 虞舜 夏禹时期 第五次大迁徙 这次迁徙是分途回归 大体是由东向西 迁徙时间 大约在 1200年以前 约从周到宋时期 除以上几次大迁徙外 还有很多小迁徙 但宋代前后 绝大部分苗人都先后到现在的居住地域定居 但元 明 清各代的统治者仍不断 进剿 湘西 黔东南等地的苗民四处迁逃 但都不离开湘西 黔东南和川黔滇地域 总之 历史上苗族的迁徙 经历了很多地方 历尽了千辛万苦 直到十九世纪 近百年 才定居下来 特别是近几十年来 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 才过上民族平等 安居乐业的生活 侗寨鼓楼在贵州 广西的侗乡 有许多久负盛名的鼓楼和风雨桥 因桥上建有廊和亭 既可行人 又可避风雨 故称风雨桥 这些兴时于汉末至唐代的古建筑 结构严谨 造型独特 极富民族气质 整座建筑不用一钉一铆和其它铁件 皆以质地耐力的杉木凿榫衔接 全长64 4米 宽3 4米 高16米 五个石墩上各筑有宝塔形和宫殿形的桥亭 逶迤交错 气势雄浑 侗寨鼓楼 外形像个多面体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网络通信java面试题及答案
- 消化内科面试题库及答案
- 2026届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大专阿语考试题及答案
- 校车安全操作培训内容
- 浙江初会考试试题及答案
- 家电公司拓展训练组织规定
- 2026届山东省昌邑市文山中学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答案
- 保安理论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保安理论培训知识课件
- 旅游景区反恐管理制度
- 安全总监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潜伏性结核感染(LTBI)测试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县级医院运营管理制度
- XX学校(幼儿园)食堂管理各岗位廉政(廉洁)风险点及防控措施一览表
- 钢结构钢爬梯包工包料合同范本
- 2025届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21排列组合与概率必刷小题100题教师版
- 家庭房屋财产协议书
- 股东决策协议书模板
- 2025年家畜饲养员及繁殖学职业技能资格知识考试题与答案
- NB/T 11525-2024气动、电动调度单轨吊车技术条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