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通信]通信-传输基础知识.ppt_第1页
[信息与通信]通信-传输基础知识.ppt_第2页
[信息与通信]通信-传输基础知识.ppt_第3页
[信息与通信]通信-传输基础知识.ppt_第4页
[信息与通信]通信-传输基础知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输基础知识 1 二零零八年十二月 传输系统在通信网中的位置 传输系统作用 为需要进行信息交互的设备之间提供信息传递的通道广义 连接各种终端设备和交换设备之间的通道 例如 手机至交换局之间所有的路径 狭义 只包括传输设备和传输线路 设备 如MSTP设备 光电收发器等 不含路由器 网络交换机等线路 光缆 管道 杆路等 传输系统 用户终端 交换系统 传送网的分层结构 电信传送网分层各层的组成和作用 城域传送网的层次结构 常见的有线传输介质 双绞线 同轴电缆 光纤 有线 通过一定的实物介质传输信号 无线 信息主要是通过自由空间进行传输的微波通信 卫星通信 无线传输方式 传输技术介绍 光纤通信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传输方式优点 1 通信容量巨大目前一根光纤可传送的信号速率数量级在千吉比特每秒 比传统同轴电缆 微波等高出几千乃至几十万倍 2 传输距离长光纤具有极低的衰耗系数 配以适当设备和技术等 可达数千公里以上3 保密性能好4 适应能力强具有不怕外界强电磁场的干扰 耐腐蚀等优点5 体积小 重量轻6 原材料来源丰富 价格低廉 光纤通信 应用场合 在传输网的各个层面上光纤通信都有广泛应用 各级干线 城域核心层 汇聚层上应用 大容量的光传输设备 MSTP 波分设备 城域接入层面 用户综合接入部分的应用 MSTP PDH 光电收发器 PON PTN 未来 各类光纤通信技术 同样以光纤为物理通道 但在网络的不同层面上 因为信息量 传输速率等不同 采用了不同的传输技术 不同规则使得各种光传输技术之间差异巨大 SDH和PDH 同步数字系列 SynchronousDigitalHierarchy 准同步数字系列 PDH PlesiochronousDigitalHierarchy 相同点 SDH和PDH系统都是为传输语音信号设计 其特性符合传输语音信号的规律 2M为基本单位 单路信号的带宽要求不高 带宽固定 实时性好 SDH和PDH的区别 速率 PDH目前常用的设备一对光纤上传输8Mb s的信号SDH在一对光纤上传输速率为155Mb s的倍数 155M 622M 2 5G 10G 接口PDH 2M E1 电接口SDH 2M E1 电接口 155M电 光接口等更高速率接口 SDH和PDH的区别 网管 PDH可网管性差SDH因为制定了一套复杂的规则 在传输的信号中插入许多网管信息 网管性很好应用场景SDH在传输网各级都有广泛使用PDH一般在用户接入到接入点一段使用 作为SDH设备的延伸 设备简单 低成本 带宽需求较小的用户 SDH和PDH的区别 组网 PDH只能点对点链型组网 无保护SDH可环型 链型灵活组网 环型网有保护 MSTP 传统电信业务以语音业务为主 数据业务占据的比例越来越大 传统的SDH设备不能支持数据业务传输比喻 SDH 货车 2M的货物 以太网的货物 14 MSTP MSTP Multi ServiceTransferPlatform 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平台 提供基于SDH平台语音业务 数据业务的传输MSTP的兼容性是它最大的优点 一方面它支持各种速率从155Mb s到10Gb s甚至更高的各种速率话音业务 同时它又满足数据业务的汇聚 整合的需要 15 MSTP的应用场景 对电路安全性 可靠性要求较高 对带宽需求不大 几个2M 的业务 电路提供的成本较高主要提供以太网接口和2M接口 如须提供其他接口则需要协议转换器 16 MSTP设备介绍 华为OptixMetro100 OptixMetro500 OptixMetro1000OptixMetro100和OptixMetro500常用于用户端接入 100可提供若干8 2M 4 FE接口OptixMetro1000常用于基站 也可用于用户接入 可提供若干2M FE接口 各型设备主要在于处理能力 提供端口数量 价格的区别价格 端口数量 处理能力 100 500 1000 17 光电收发器 协转 多业务光猫 18 作为MSTP网络的向用户端的延伸 点对点方式开通几种设备组合优点 灵活 开通方便 上层MSTP 电路安全性较高缺点 不易网管 故障点多 保护能力弱 MSTP 设备介绍 19 光电收发器 可实现一个或多个以太网电信号到光信号的转换传输例 1 4 8 16个FE协转 提供以太 E1 V 35 E1 以太 V 35例 1FE 1E1 1FE N E1 1FE 1V 35 1V 35 1E1多业务光猫 用户端可提供E1接口 以太网接口 V 35接口例 8E1 1V 35 1FE16 32E1 1 4 8FE PON技术发展的背景 传输网上层由于光纤网络的广泛敷设 以及新技术的大量使用 带宽得到很大提高 传统基于MSTP的业务提供方式无法实现客户侧带宽的最大化目标 以更低的价格 向用户提供更高的带宽 更好的服务质量 20 传统的专线接入方式 用户端MSTP 优点 可靠性 安全性高 可网管缺点 带宽小 带宽固定 成本高用户端协转 光电收发器 上层MSTP优点 成本相对MSTP低 缺点 受上层MSTP网络带宽限制 可靠性低 不易网管 转接点多 21 22 PON技术 网络结构 PON系统由OLT 光线路终端 ONU 光用户单元 和ODN 光分配网 组成 其网络组织结构如下图所示 OLT1 一般放置在城域网核心层 汇聚层机房里2 向上接入到各类业务网 向下将信号发送到ONUONU1 一般放置在用户端 楼道 办公室 家庭2 提供用户接入 ODN1 为OLT与ONU之间提供光传输手段 就是传输线路 2 光分路器作用 将一路光信号分为若干路 到用户端 可节省主干光纤 PON接入方式 PON端口 连接OLT和ONU之间的光口 OLT 最多可提供几十个PON口 每个PON口的上下行带宽均可达到1 25G 随着技术发展 这个速率还有提升空间 ONU 连接到同一个OLT的PON口的ONU共享带宽 每个ONU享有的带宽是可灵活配置的 ONU向用户提供各种常见的接口 以太网口 E1 POTs 电话接口 ADSL CABLE和WLAN等接口 主流的PON技术 实际应用中 每个PON口可到1 32的分路比 最大传输距离20Km1个PON口带32个ONU 每个ONU下挂16个宽带用户 平均带宽 1250Mbps 32 16 2 44M如需要增加带宽 可限制低端客户带宽 增加高端客户带宽 通过减少每个PON口下带的ONU数量或每ONU接入的用户数来实现 PON的每用户带宽计算 不同的专线接入方式 SDH 协议转换器 光猫 从基站SDH网络中提取2M带宽 转换成以太网或光纤接到客户 以基站为支节点 PON接入方式 方案一 现网 方案二 未来 投资对比 暂不考虑所有技术因素 只进行价格比较 本场景设定16个用户 则方案二价格低于方案一 说明 在业务密集区 PON造价较低 用户数 优点带宽大 带宽共享且可灵活分配可网管ODN使用无源光器件 且网络组件数量少 故障也将相应减少 各接入点直接不互相影响 维护成本显著降低 无源光网络是纯介质网络 彻底避免了电磁干扰和雷电影响 极适合在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使用缺点安全性不如MSTP高保护能力相对较弱 PON的优缺点 PON的优势 相对成本低 维护简单 容易扩展 易于升级 PON结构在传输途中不需电源 没有电子部件 因此容易铺设 基本不用维护 长期运营成本和管理成本的节省很大无源光网络是纯介质网络 彻底避免了电磁干扰和雷电影响 极适合在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使用 PON系统对局端资源占用很少 系统初期投入低 扩展容易 投资回报率高提供非常高的带宽 带宽分配灵活 服务有保证 适用于用户密集分布的场所 如小区用户 政府 工业园区 个体商户 学校等 可有效提高设备利用率 降低投资 业务类型 语音类业务数据类业务 对安全性要求不高的互联网业务 对于安全性要求较高的Intranet业务 如金融机构的资金网 则不推荐使用 PON的应用场景 应用模式 家庭用户FTTH 高档公寓楼 别墅 高档小区 对高端住宅用户 直接采用光纤入户 开展IPTV 高速上网 互动游戏 IP语音等多重业务 利用差异化接入手段发展高端用户 OLT 应用模式 密集商业用户FTTB Building FE GE下挂LANSWITCH提供密集用户高速宽带专线下挂IAD 提供IP语音业务 E1提供DDN专线PBX接入 酒店 写字楼 光纤到楼 配合楼内布线 实现密集商业用户的宽带 语音 数据接入 分光器 OLT ONU 应用模式 小商业客户的FTTB Business 对于小商业客户 SOHO 光纤到楼 在楼内根据用户需求 通过分光器进行选择性接入 提供高速宽带专线 E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