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醉翁亭记》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李少芬.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醉翁亭记》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李少芬.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醉翁亭记》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李少芬.doc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醉翁亭记》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李少芬.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下册醉翁亭记阅读教学活动设计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新华培新中学 李少芬活动设想:醉翁亭记是欧阳修被贬滁州时的作品。作者因参与政治改革而被贬,他以寄情山水之乐来排解内心愁闷,表现出了乐观的人生态度。与民同乐又自得其乐,以自己的行动实践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百姓”的政治理想,把对山水对民众的爱倾注到这篇酒后的记游文字中,情景交融,如诗如画。第一课时疏通字词,第二课时篇章阅读。本教学设计以“醉”字切入,通过看醉翁之醉态,品太守之醉意(情趣),究欧阳之醉心(追求),引导学生从“醉”的表象中,探究“乐”的实质,“美”的内涵,鉴赏本文的景美、情美、人美、语言美、风俗美、思想美。学习目标: 1、通过朗读,训练文言语感,逐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熟读成诵。2、品读课文,鉴赏本文的景美、情美、人美、语言美、风俗美、思想美,逐步提高鉴赏能力,树立“肩负民族、胸怀天下”的远大理想。学习重点难点:1、以读代讲,以讲促读。在朗读中疏通文意,推究文理,品味意境美、结构美、手法美、语言美、人格美。 2小组合作研讨,结合背景,创意解读文本,从字里行间品赏“醉翁之意”与“太守之乐”。并通过资料助读,课外拓展,深化对欧阳修人格魅力的认识。学习过程:一:课前热身(飞花令游戏“酒” ( IRS抢权)导入:同学们,大家都知道,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醉翁亭记是一篇千古传诵的名篇,古往今来,人们对此文百读不厌,沉醉于其中。那么人们为何而醉?本文有何独特的魅力?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探究。 (呈现学习目标)二、结合作者和背景解题( IRS抢权)引导学生理清题目所包含的信息。让学生展示预习所得,激励学生多读书。 看醉翁之醉态饮少则醉,年又最高醉醺醺颓然乎(饮醉、醉酒)1、 醉翁亭记?-醉翁亭记“记”是记叙,也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通过记事、写景,来表达自己的感情。2、醉翁亭?-引导关注文本:作亭者谁?名之者?3、醉翁?-引导关注文本: 问题:“太守醉了”,果真是因为不胜酒力吗?请找出文中最直白的依据。明确: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品太守之醉意 陶醉于?山水之乐(景色美)过渡:酒不醉人人自醉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朗读)原来,太守的醉意是因为山水之乐。你能从文中找出具体的依据吗?三、品读1、2、3段,分析太守的醉意。 (一)布置任务一:小组合作研读文本,1、2段,你是从哪里感受到醉翁陶醉于山水之乐中的?试用最创意的方式展示你们的研讨结果。(限时8分钟)(必要时提示:从写作手法(写作层次、用词、句式、修辞等)和文章内容的角度来分析,文章是如何表现山水之美,显示山水之乐的)2、小组代表展示(手机选拍、抢权点评)。(展示过程中适时进行朗读训练)3、老师总结:从作者这段美丽的文字里,我们体会到了作者确实是陶醉于山水之乐中,“亭”周围环境幽美,早晚四季景色优美,陶醉其中的“人”自然乐趣无穷!字里行间,无不透露了作者的喜乐之情,这是情景交融的写法,从这里我们感受到了欧阳修的文字魅力。4、尝试按照写作思路背诵第1、2段( IRS抢权)环滁皆山琅琊山酿泉有亭翼然作亭者名之者 (全景到局部)日出云归野芳发佳木秀风霜高洁水落石出 (朝暮到四时)品太守之醉意(情趣) 陶醉于?山水之乐,宴酣之乐(风景情感美)滁人游 太守 宴众宾 欢太守醉 (风俗人情美)(二)布置任务二:自主阅读第3段思考:1、这段写了什么?(可在书上标注)(挑人)(学会抓关键词理清写作思路的方法)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2、你从中读出了什么(太守政绩、百姓生活)(三)老师引导总结:原来太守的醉,是陶醉,他除了陶醉于山水美景之乐,还有陶醉于“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 的百姓安居乐业歌舞升平之乐,陶醉于与民同游之乐,与民同欢之乐。太守是为景而醉,为人而醉,为情而醉。(再朗读第三段。)究欧阳之醉心(追求)醉心于 ?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人格美)醒能述以文(文章美)文质兼美四、品读第4段,探究欧阳修的政治追求和人格魅力 。 (一)读第4段,梳理欧阳修的“醉”与“乐”的关系。1、找出文中依据。(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2、结合背景说说你对“太守之乐其乐”的理解。醉是表象,乐是实质(积极乐观,为民造福,与民同乐),美是内涵。(二)总结升华主题。欧阳修,北宋政坛和文坛的领袖。几次支持范仲淹等改革派,屡遭贬谪。贬为滁州知州时,欧阳修被贬谪到滁州城后,不仅没消沉,反而励精图治,造福一方百姓,原来“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百姓” 、“与民同乐”才是庐陵欧阳修真正醉心的事业,这才是欧阳修的人格魅力所在。这也是醉翁亭记这篇千古名作令无数人陶醉的重要原因。五、总结提升,评选最佳读者。同学们,今天我们游览了醉翁亭,也品读了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我们深深的感到:醉翁亭很美,醉翁亭记更美,醉翁这个人最美!难怪后人评价醉翁亭记说:“此文是文质兼美的锦绣文章,景美、情美、人美、语言美、风俗美、思想更美!” 好一个“醉美”欧阳修!用平板推送6位同学的预习作业,投票选出你最喜欢的作品分析笔记。抢权讲述理由。六、布置作业:拓展迁移: 请从下面的文人中给欧阳修找知己、好朋友和普通朋友,并说明理由。(300字)陶渊明、 柳宗元 、 苏轼 、范仲淹 、李白 附:原文 (八年级下)醉翁亭记 欧阳修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