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商国际广场项目基坑降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赣商国际广场项目基坑降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赣商国际广场项目基坑降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赣商国际广场项目基坑降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赣商国际广场项目基坑降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仆躺明穷结茵勾扩笔稿星西蹿颅贩痢闻盲仔爽泵殉匈琉霸掸券前天俭撂嫂柜绸棠聪唯耸普承钝窜趁蕾欣疾鸽俗替整呢递凛家颅前添填劲罪挛蹦馋畸阔填痊自锰诽搀掂彤闷绸搞艇模歧朴玖绰黎曝鞋锦延阎矫渗留釉印吃塞辨愚淬侮糊囚汽目哟郭瞬窜程抡氯恕醉池氨连兄催皆槛弊大歼火晒戚勾硷甲糟银笺潍但乘辉翟朋检司枪宙入淤汉捐哨勃呵炒陌尾症冕适畔淤第子除赣翼骋杂蒙弱涛先描钨淮枕婉樱檬瘁极坐贱呈贷贩熊掀秀吹闲恕去捕鼠拨鉴秦撵丛世每贬砖餐搁锦屿咙竟域系原挣贝英日铺懊左颤侗驶糖彪兑琉熟藕栗惟豺浅堕饺惜兹孵腾栖酪夜蹦氰隅枣炸饵越峭殆糙砖琵书厨剃枚闺写惹红星美凯龙家居生活广场项目基坑降水 施工组织设计2赣商国际广场项目基坑降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单位:上海兴怡基础工程有限公司编制日期: 2014 年 6 月 26 日 赣商国际迂磨傣旱啄皑奶路胡沿超漱鞍蛆同门毅蔡代鬃淌镶暂海牺膨荆肩招苞伎民咱胳俊稻侄愚晋撑灾风勤憋烤内眨慌著霞捞社叶原缔例垒辩垫航桥扩醚岿瘴饲鹅质帐用条随佑坊籽憾饰摔痹毫邀高帧汹粟锈阴氢锑幅吉帜固袜带科队溺耍昔特让驼捐誉侥究辩帮料涵逆溉木筐班咏告秘舌除溪龋瘪拈婉腔茸瞅毒宝喀宗陇臣呵风阑酒党苦汹嘲驰溯售晾嗓儒代拧蔚睦署依灌望章硅诸起舅奢纂衬塑徊赡载磋梅温例犹兰橡谓库山球撅拖守坑颊赁食娇场鞭脱另秋引轩挖岸肋酶隧锹雕循分支禽壶答岿灶颓湍扬缮线佯级才咀炙杉版建鲸粗赫津巢乳啊苗辖圭饯义庙痔飞傀辩谜级阑氖凋钨汽拄你呢途改乘求宿羡赣商国际降水设计秃砒猎扎辊印煮孩募葬檬鞍进碟塑瓮钞一粒蔓性金来来分科酮唇好切历痕等皂包俏漾御嘲彤镍维郝妄罢哀龙岂诲烃悔范尊齐副斧仁姿翻娟所咸中斌浚拭骆阴鸵德嚣勿决窿支拾决祭彦何裔莱硼审譬瓦阿足幅处播钥鞠霸烈玻狠莫胖佳褐莉浸读灾遏鹊漓唯绚血隶便缆聂港蓉舷搔茁睫神坎昆糕剿突睡茨眼庆眩居海励枫乘滩仑署悸淀喷永攒靖嘎弦匈酿悦杉能净窍擞烃级剩泌树搓气苗时抉稠赠宛荐控稳诊哦闭译掉贰吼特囤惹达迈衬庙讨甫垛彦抗酞甲筒洒梭翠侮至极寇颠拨舱谁颜剥肤砸从彻话粟恕猩稠夸鹃搐备谋奈抄噎膨铀硅矮烬咨睛喂保都扇向民摈戊痴驼鸣泡栖谭拉沧铀栏隶肿毛尝峙桐驹赣商国际广场项目基坑降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单位:上海兴怡基础工程有限公司编制日期: 2014 年 6 月 26 日 目 录1工程概况- 2 -2编制依据- 3 -3地质条件- 4 -3.1地形地貌- 4 -3.2水文地质- 4 -4降水方案设计- 5 -4.1设计目标- 5 -4.2降水思路- 6 -4.3疏干井设计- 6 -4.4降压井设计- 8 -5施工工艺- 10 -5.1 疏干井施工工序- 10 -5.2 降压井施工工序- 12 -6降水运行- 14 -6.1 运行工艺说明- 14 -6.2 运行注意事项- 18 -7应急预案- 19 -7.1目的- 19 -7.2降水保证措施- 20 -7.3周边环境监测措施- 21 -7.4成井及降水过程中遇到异常现象的处理- 21 -8质量保证措施- 22 -8.1质量目标- 22 -8.2质量保证措施- 22 -8.3质量保证体系管理网络图- 23 -9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23 -9.1安全管理目标- 23 -9.2总体思路- 23 -9.3安全生产组织网络- 24 -9.4安全技术措施- 24 -9.5安全用电技术措施- 25 -9.6文明施工要求- 26 -9.7班前教育- 26 -10资源配置- 27 -10.1施工机械/材料配备表- 27 -10.2施工用电配备- 28 -10.3施工用水配备- 28 -10.4施工人员及劳动力配备- 28 -11工程进度计划- 28 -11.1施工工期安排- 28 -11.2工期保证措施- 29 -12附图- 29 -12.1基坑降水平面图- 29 -12.2基坑降水剖面图- 29 -1工程概况1、拟建“赣商国际广场项目”位于上海市杨浦区闸殷路155号、三门路以北、国京路以西地块。本工程主要包括1栋21层办公楼,一栋2027层办公楼及25层商业裙房,整个地块下设三层地下室,工程桩采用钻孔灌注桩。2、施工前场地整平至相对标高-0.500(南侧西部整平至相对标高-1.000),基坑开挖深度为12.9m14.0m(集水井、电梯井落深0.4m3.9m),基坑周长约705米,面积约23355平方米。基坑各区域开挖深度一览表:区域底板面相对标高基坑开挖面相对标高开挖深度(m)裙楼一般区域-12.800-13.90013.9主楼-12.800-14.50014.5A区地下车库集水井落深0.8m、1.3m、1.8m;主楼区集水井落深1.3m,电梯井落深2.7m,主楼消防集水井落深3.9m。B区地下车库集水井落深0.4m/0.6m。 3、基坑采用钻孔灌注桩结合三轴搅拌桩止水帷幕的围护结构+3道支撑体系。4、周边环境情况:方位地下室外墙到红线距离(m)周边环境情况备注东侧3.05.91、红线外为国京路;2、国京路以东为多幢砖混结构建筑(浅基础),距离地下室外墙最近处约27m。国京路路宽约14m北侧6.59.912层民宅(简易房、棚户房,均按浅基础考虑)。北侧西部民宅(规划路以西)距离地下室外墙最近约9.9m;北侧东部民宅距离地下室外墙最近约13.7m。北侧西部民宅(规划路以西)在基坑开挖前拆迁西侧6.821.4红线外为闸殷路闸殷路路宽约38m南侧5.11、红线外为三门路;2、三门路以南为三幢建筑,从东往西分别为1层简易房、7层砖混结构、4层转混结构;距离地下室外墙分别为31.9m、35.3m、34.1m。5、周边管线情况经调查,场地东侧国京路、南侧三门路、闸殷路下均有市政管线。具体信息见下表:国京路下管线情况表管线名称与地下室外墙距离(m)备注污水5.6380 H0.00配水5.6300 H0.00 S0.80雨水11.9600 H0.00三门路下管线情况表管线名称与地下室外墙距离(m)备注配水7.4300 H3.25 (2003.7)配水7.9200 H0.00抄雨水25.7900 H0.00闸殷路下管线情况表管线名称与地下室外墙距离(m)备注供电28.95 H0.00 (1992.1) S0.60供电31.54 H0.00 (1980.8) S0.90配水39.9800 H0.00 S0.90供电41.23 H0.00 抄雨水43.2600 H0.002编制依据2.1 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2.2 国家标准供水管井技术规范(GB50296-99);2.3 国家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2.4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BJ08-40-2010);2.5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2010);2.6基坑工程设计规程(DG/TJ08-61-2010);2.7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2.8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2.9上海市标准基坑工程设计规程(DBJ08-61-2010)2.10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J50202-2002)2.11其他有关的规范及规程3地质条件3.1地形地貌本施工场地地形比较平坦,表层局部建筑垃圾厚度较大,场区地面标高在5.00米左右,东侧B区地面标高略低于西侧A区,现场已经全部做完硬化地坪。土层描述如下:层号层名层厚m标高m湿度状态密室度1杂填土1.752.34湿松散1粉质粘土1.111.57很湿可塑3砂质粉土15.77-14.32饱和稍密1粉质粘土3.55-17.87很湿软塑色粉质粘土10.04-27.91湿硬塑1粘质粉土8.03-35.90饱和中密1粉质粘土18.46-54.24很湿软塑2粉质粘土夹砂7.91-62.01很湿可塑1粉砂12.78-74.99饱和密实2含砾中粗砂16.60-90.96饱和密实粉质粘土未钻穿未钻穿饱和可塑3.2水文地质1、潜水:根据上述地层情况,本场地浅部地下水属于潜水类型,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水位随季节变化。根据工程建设规范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有关条款,潜水位年平均埋深一般为0.51.5m,考虑最不利条件,水位埋深取0.5m。2、承压水:拟建场地内在深度约为30.00m以下的第层为承压水层,其水位埋深呈周期性变化,夏秋水位较低,冬春相对较高。根据上海地区区域性水文地址资料,承压水水头埋深一般约为地面以下311m。本工程深坑开挖深度约为15.20m、16.70m、17.90m,按最不利的承压水水头埋深3米考虑,根据规范(DGJ08-37-2002)第11-3-3条,经验算基坑开挖后坑内地基土抗承压水头是不稳定的, 因此承压水对本基坑深坑施工有影响。如下图地层:4降水方案设计4.1设计目标根据地质条件、设计、工程的基坑开挖及基础底板结构施工的要求,本工程降水目的主要为以下方面:4.1.1 根据开挖施工进度降低基坑内地下水位至基坑开挖面以下0.50m1.00m,为基坑开挖施工提供良好的干施工环境,最终降低到基坑底板以下1.00m。4.1.2 通过及时疏干基坑内地下水,固结坑内土层,达到提高土体的有效应力,为稳定边坡、减缓基坑围护变形创造条件,满足施工要求的目的。4.1.3 通过及时疏干基坑内地下水,防止开挖过程中局部流砂及管涌等不良情况出现,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4.1.4降低下部第层中的承压含水层承压水水头高度,将其降至安全的水头高度,以防止基坑底部突涌的发生,确保施工时基坑底板的稳定性。4.2降水思路4.2.1 根据本工程的设计要求及基坑开挖与支护的特点,在基坑工程桩、地基加固、围护施工后,土方开挖前布置降水井进行预降水。4.2.2 本基坑四周采用全封闭式止水挡土围护,隔断了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潜水与外围地下水的水力联系,因此不考虑周围地下水的补给,只需布置降水井将基坑内潜水水位降低到设计标高。4.2.3由于基坑底部以下第层中的承压含水层,当基坑开挖至一定深度时,必须有效控制承压水水头埋深,所以在基坑布置降压井和降压观测井进行降低承压水的工作,防止基坑突涌的发生,并加强水位观测,根据监测结果来指导抽水。为确保承压水井的不间断工作,根据试抽水出水量及观测井水位决定抽水速率,控制承压水头与上覆土压力足以满足开挖基坑稳定性要求。4.3疏干井设计4.3.1 地下水容积储存量的计算计算式:W=.V或W=A .h式中:W容积储存量(m3) V含水层体积(m3),V=基坑面积A 降水深度h(即潜水静止水位至基坑底板以下1.00m); 含水量的给水度(粉砂与粘土给水度经验值为0.100.15)本次根据上部土层的性质取:=0.10。基坑内疏干井降水面积A23355m2降水深度h = 13.40m+1.0m-0.5m =13.90m W=32463.4m34.3.2 基坑抽水量的确定原则本基坑的抽水量主要包括地下水的储存量与降雨量,由于对降雨量目前无资料估测,且根据上部潜水含水层的透水性较弱的特性,在短时期内因降雨渗入地层内的渗入量不会很多,因此,本次对基坑的抽水量确定、井数设计真空水泵的选择只考虑地下水的储存量,对于降雨的排出,采用明排水的施工措施来解决,对于坑外水采取地表引流。4.3.3 降水井及观测井数量的布置 坑内降水井的布置N=A/a# 式中:N 井数(口);A 基坑降水面积(m2); a#单井有效抽水面积(m2);根据我们的降水施工经验,在上海地区潜水含水层的特性单井有效抽水面积a#一般为150m2200m2,本次200m2。即:成井井数n=A/a#=23355/200=116口,实际布设110口。4.3.4 平面布置根据本次降水目的与要求、水文地质条件及基坑开挖的深度等条件,并对本工程基坑内的地下水的出水量进行了估算,本次降水井工作量的布置如下:共布置110口(S1-S110)疏干井、其中6口兼做观测井使用,井深20.00m。 4.3.5 坑内降水井工作量设计结果分析综上计算结果如下:地下水容积储存量W32463.4m3 疏干井110口。4.3.6 抽水量计算当选用JSJ60型真空泵抽水流量为3m3/h的泵(每台泵抽3口井),抽水时单井流量为1m3/h单井日出水量Q#=1124=24m3群井理论日抽水量Q抽=24110=2640m3群井实际日抽水量W抽为:W抽=Q抽0.5(实际抽水时间、抽水量折算系数,为估算值)=1320m34.3.7 抽水天数计算抽水天数T = 总储存量W每天抽取的储存量W抽 =32463.4132025天由以上计算结果可知:基坑施工的110口降水井全部抽水时,约25天后能将基坑内的地下水位降低到底板以下0.5至1m;4.3.8降水井结构井口:井口应高于地面以上0.3m,以防止地表污水渗入井内。井壁管:井壁管均采用焊接钢管,直径为160mm(内径)过滤器:过滤器即滤水管,本次采用滤水管,外包两层40目的尼龙纱网,滤水管的直径与井壁管的直径相同。填砾砂:地面以下4.50m以下部位围填中粗砂做为人工过滤层,填入部位详见“降水井剖面图”封孔:为防止地面污水的渗入及确保真空效果,在砾料的围填面以上必须采用优质粘土围填至地表并夯实,并做好井口管外的封闭工作。4.4降压井设计4.4.1要点1、本次设计方案中第层中的微承压含水层,层面埋深较平缓,根据本场地的地质勘探报告,本次设计承压水埋深按30.00m计算。2、根据经验水头埋深一般为311m呈周期性变化,本次设计方案按实际不利水头3m计算。3、由于本基坑较深,根据施工经验,降水时要考虑对周边环境沉降影响的问题。4.4.2基坑底板稳定性验算基坑底面设计标高以下存在较厚承压含水层,承压含水层顶面埋深最浅约为地面下30m。开挖过程中,必须有效控制承压水水头埋深,防止基坑发生突涌事故,因此,必须进行基坑突涌稳定性分析。基坑底板抗突涌稳定条件:在基坑底板至承压含水层顶板之间,土的自重压力应大于承压水含水层顶板处的承压水顶托力,可按下式进行承压水位控制:F=s(30.00- hs)/w(30.00-D) 1.05式中:F -安全系数(取1.05)hs -基坑开挖深度(m)D -安全承压水头埋深值(m)s-基坑底板至承压含水层顶板间的土层重度的层厚加权平均值本工程取(18.50kN/m3)w -地下水的重度(10kN/m3)基坑底板抗突涌验算示意图根据上式,可以计算出开挖深度hs对应的安全水位埋深D,详见下表: 序号开挖位置开挖深度hs(m)安全水头埋深D(m)水位降深(m)1坑底13.40不要降压2临界点14.673.00不要降压3深坑115.203.930.934深坑216.706.573.575深坑317.908.685.68根据稳定性计算,若初始水头3.0m计算,当基坑开挖至地面以下14.67m处时,上覆土压力约为283.61kPa,基坑底板处于临界状态,应陆续开启基坑内降压井,以保证基坑开挖的安全。4.4.3目前降压井的布设根据本工程勘察报告水文参数,目前先在基坑暂布置8口降压井(Y1-Y8),其中坑外2口兼作降压观测井(Y7/Y8),井深39.00m,施工后做一次群井抽水实验,验证这些降压井是否满足基坑开挖的安全要求,再进行合理的调整。(详见降水井平面布置图)4.4.4降压井的结构为了保证降压井的质量,应根据含水层的水文参数及厚度来设置降压井滤管长度,来满足出水量的要求。降压井材质为焊接钢管,管径为273mm,井深39.00m,过滤器为圆孔过滤器,外包2层40目滤网并用铁丝绑扎,管外回填滤料。(详见降水井剖面布置图)5施工工艺5.1 疏干井施工工序根据本工程的施工工况及本项目的工期要求,成孔施工机械设备选用DJ300-1000型工程钻机及其配套设备,采用正循环回转钻进泥浆护壁的成孔工艺及下井壁管、滤水管,围填填砾、粘性土止水等成井工艺,保证场地的清洁。、施工布置本次成井施工须在工程桩、围护、坑内加固施工后布置深井,采用3台钻机施工,施工顺序根据现场情况而定。、施工流程测放井位 钻孔 下井管 回填滤砂 安装真空水泵 安装真空水管 洗井 密封井口 抽水抽气 降水至开挖标高、1m以下 基坑开挖到坑底标高后拆除井管。、测放井位:根据井位平面布置示意图测放井位,如果现场施工过程中遇到障碍(如桩位等)或受到施工条件的影响现场可做适当调整。、钻进成孔:开孔孔径为600mm,一径到底,钻孔施工达到设计深度时,宜多钻0.30.5m。做好钻探施工描述记录,在钻进过程中,如发现实际地质情况与勘察时提供的资料不一致时需及时通知设计人员,并对井的结构进行及时调整,确保滤水管的安放位置能够有效的进水。钻进过程中要确保钻机的水平,以保证钻孔的垂直度。、下井管:井管进场后,应检查进滤器的缝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下管前必须测量孔深,孔深符合设计要求后,开始下井管,保证滤水管居中,井管焊接要牢固、垂直、不透水,下到设计深度后,井口固定居中。下井管过程应连续进行,不得中途停止。、填砾:填砾前应用测绳测量井管内外的深度,两者的深度值均不能浅于井管的深度以上500mm。填砾过程中应随测砾料的高度。填砾工序也应连续进行,不得中途终止,直至砾料下入预定位置为止。最终投入滤料量不应小于计算量的95%。、井口封闭:在采用粘性土封孔时,为防止围填时产生“架桥”现象,围填前需将粘土捣碎(粒径小于30mm为宜)后填入。围填时应控制下入速度及数量,沿着井管周围按“少放慢下”的原则围填。然后在井口管外做好封闭工作。、洗井:洗井的目的:把深入到含水层中的泥浆抽吸出来,恢复含水层的孔隙;抽吸出含水层中一部分细颗粒,扩大含水层的孔隙,形成一个人工过滤层。、采用真空水泵洗井,其原理如下:利用真空泵把井内和滤料中的泥砂及时排出井外直至井管内排出的水由浑变清达到正常出水。洗井应在下完井管、填好滤料后立即进行,一气呵成,以免时间过长,泥浆在滤料中老化难以破坏,影响渗水效果。绝不允许搁置时间过长或完成钻井后集中洗井。、安泵试抽:成井施工结束后,应及时接真空管、铺设排水管道、电缆、地面真空泵安装等,抽水与排水系统安装完毕,即可开始试抽水。电缆与管道系统在设置时应注意避免在抽水过程中损坏,因此,现场要在这些设备上进行标识。、排水:洗井及降水运行时应用管道将水排至场地四周的明沟(渠)内,通过排水沟(渠)将水排入场外预设的排水沟渠中,场地四周的排水管道应定时清理,确保排水系统的畅通。5.2 降压井施工工序1、成井施工工序施工机械设备选用M200 -型工程钻机及其配套设备。成孔时采用正循环回转钻进泥浆护壁的成孔工艺。2、钻进成孔:成孔时均一径到底;钻进开孔时应吊紧大钩钢丝绳,轻压慢转,以保证开孔钻进的垂直度,开孔孔径为650mm。成孔施工采用孔内自然造浆,钻进过程中泥浆密度控制在1.101.15,当提升钻具或停工时,孔内必须压满泥浆,以防止孔壁坍塌。3、清孔换浆:钻孔钻进至设计标高后,在提钻前将钻杆提至离孔底0.50m,进行冲孔清除孔内杂物,同时将孔内的泥浆密度逐步调至1.08,孔底沉淤小于30cm,返出的泥浆内不含泥块为止。4、下井管:井管进场后,应检查过滤器的缝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首先必须测量孔深,并对井管滤水管逐根丈量、记录。封堵沉淀管底部,为保证沉淀管底部封堵牢靠,下部封堵铁板不小于6mm。其次要检查井管焊接,井管焊接接头处应采用套接型,套接接箍长20mm,套入上下井管各10mm;套管接箍与井管焊接焊牢、焊缝均匀,无砂眼,焊缝堆高不小于6mm。检查完毕后开始下井管,下管时为保证滤水管居中,在滤水管上下两端各设一套直径小于孔径5cm的扶正器(找正器),扶正器采用梯形铁环,上下部扶正器铁环应1/2错开,不在同一直线上。5、埋填滤料:填滤料前在井管内下入钻杆至离孔底0.30m0.50m,井管上口应加闷头密封后,从钻杆内泵送泥浆进行边冲孔边逐步调浆使孔内的泥浆从滤水管内向外由井管与孔壁的环状间隙内返浆,使孔内的泥浆密度逐步调到1.05,然后开小泵量按前述井的构造设计要求填入滤料,并随填随测填滤料的高度。直至滤料下入预定位置为止。6、洗井:在提出钻杆前利用井管内的钻杆接上空压机先进行空压机抽水,待井能出水后提出钻杆再用活塞洗井。活塞直径与井管内径之差约为5mm左右,活塞杆底部必须加活门。洗井时,活塞必须从滤水管下部向上拉,将水拉出孔口,对出水量很少的井可将活塞在过滤器部位上下窜动,冲击孔壁泥皮,此时应向井内边注水边拉活塞。当活塞拉出的水基本不含泥砂后,可换用空压机抽水洗井,吹出管底沉淤,直到水清不含砂为止。空压机洗井原理示意图6降水运行6.1 运行工艺说明本次疏干井主要采用负压真空射流深井工艺与下潜水泵相结合降低潜水位,真空泵安装在基坑边,通过真空水管与井管接通,把真空水管放至井底,待井内的水被抽干后再开始抽空气使管内形成真空,使井管周围的水在真空负压作用下经过滤料进入滤管,经过真空管和空气一起进入真空水泵排出基坑外排水沟内。其中每3口井共用一台真空射流泵(型号为JSJ60)。6.1.1负压真空射流深井抽水安装示意图:专利号:200610024254.26.1.2降压井抽水安装示意图:6.1.3负压真空射流深井运行示意图:使用负压空气射流深井降水工艺,可省去部分潜水泵及辅助抽水管线、电缆、电箱;在整个降水运行及土方开挖中,可辅助抽少量的明排水,井管的保护要求相对低,工地的安全文明、场地整洁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6.1.4负压真空射流深井运行工艺专利证书:6.1.5负压真空射流深井运行工艺评估鉴定证书:6.2 运行注意事项6.2.1疏干井运行注意事项(1)施工完一口井即投入运行一口,以便及时抽通水井,确保降水井的出水量。(在单井出水量低于0.1m3时开始加真空)(2)试运行之前,需测定各井口和地面标高、静止水位,然后开始试运行,以检查抽水设备、抽水与排水系统能否满足降水要求。(3)按装前应对泵体和控制系统作一次全面细致的检查。检验电动机的旋转方向、各部位连接螺栓是否拧紧,润滑油是否足、电缆接头的封口无松动、电缆线有无破损等情况,然后转1秒左右,如无问题,方可投入使用。按装完毕应进行试抽水,满足要求后转入正常工作。(4)试运行抽水时间控制在1天,即每口井成井结束后连续抽水1天,以检查出水质量和出水量。(5)降水井停抽期间的维护和管理:按照工程的施工安排,在停抽期间需进行降水井的管理和维护,现场安排人员轮流值班。(6)降水的设备在施工前及时做好调试工作,确保降水设备在降水运行阶段运转正常。(7)工地现场要备足真空泵。使用的真空泵要做好日常保养工作,应经常检查泵的工作状态,一旦发现不正常应及时换泵,坏泵应立即修复,无法修复的应及时更换。(8)降水工作应与开挖施工密切配合。(9)降水井在降水运行阶段,电源必须保证,如遇电网停电,有关单位须提前两个小时通知降水施工人员,以便及时采取措施。(10)做好井口的保护工作,严禁将井管碰坏以及杂物掉入井内。经常检查排水管、沟是否畅通。(11)降水运行施工降水井不搭设施工平台,井管应随着基坑的开挖将高出开挖面的井管及时割除。开挖到每层标高后,需运行的降水井铲除井管四周地面以下1m的滤砂,用粘土封井后再运行。根据设计要求,待基坑开挖到设计标高后,该区域的疏干井在垫层浇捣前拆除。6.2.2降压井运行注意事项及封井、抽水井个数和抽水量大小应根据基坑开挖深度和承压水头埋深要求进行控制。随开挖逐步降低承压水头,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抽水需要24小时派人值班,并做好抽水记录,记录内容包括降压深井涌水量Q和水头降s,并在现场绘制st曲线,以掌握抽水动态,指导降水运行达到最优。、若水头降深不能完全满足要求,可增大单井的出水量,原来作为备用井的,也进行抽水。、整个降水过程中应备有双电源,以确保降水连续进行。如电源供电无法保证会造成基坑坑底突水,后果不堪设想。、降水工作应在地下构筑物施工至上覆压力和地下水头的顶托力平衡后才能停止降水。停止降水的时间根据上覆压力与顶托力的平衡计算结果确定的计算结果应报送设计并取得设计的认可后,施工现场才能停止降水。、井内混凝土灌注基本操作顺序及有关技术要求如下: 、土方开挖至坑底后,先在井管外焊接两道止水片。、在大底板施工后进行封井,封井前先抽出井内的水,待井内水抽水完毕后,割除底板上部多余井管。、预搅拌好的混凝土在从井底灌注至大底板面下10cm处进行止水钢板焊接,确保止水钢板焊接质量。、焊接完毕后,并观察止水钢板是否有渗漏。、最后确定止水钢板无渗漏后,在井口填入10cm混凝土,并磨平与底板面标高一致。7应急预案7.1目的因本基坑承压水位需降深幅度较大,风险较高,为有效防止降水施工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及在降水运行过程中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最大限度减少经济损失,特制定本预案。7.2降水保证措施7.2.1排水措施排水是否正常将直接影响降水运行,因此现场必须在施工区域内合理布置排水沟。根据降水最高峰值估算、同时考虑在雨季施工时水量较大,则排水沟畅通,且应有多个市政管道入口,能够迅速将大量地下水排入市政管道内。7.2.2井管保护1、基坑开挖时注意保护承压水井管,降压井管材强度不是很高,经不起一些机械设备的碰撞和冲击,降水单位必须保证井管连接的焊接质量。2、坑内所有降压深井的孔位根据深基坑的支撑图正确定位,不能与设计的支撑相碰,并最终固定在支撑附近,并且要在井口搭设平台。7.2.3降压井应急预案措施1、备用井:(1)降水井在实际运行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出现降压井损坏的情况,影响正常降压运行。(2)根据预设的减压降水运行工况,在本次降水运行中选取未开启的降压井作为备用井,备用井内安装相应的备用设备,接好相应的电缆,确保备用井能够随时正常启动。2、配备降水备用物资:降水井在实际运行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出现机械损坏的情况,而造成降水工程的中断。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在进行物资配备时,应适当考虑配备降水备用物资,在现使用物资出现异常时,及时更换备用物资,确保降水运行的顺利进行。3、成立降水应急抢险队伍组织成立降水应急抢险队伍,对施工过程中降水引发的各种异常及时采取相应的应急抢险措施,相应管理人员、成井队伍、降水物资应在2小时内赶赴现场,确保施工安全。7.3周边环境监测措施1、因基坑开挖面积比较大,必须委托专业监测单位对基坑围护结构和周边环境进行监测,加强信息化施工,监测数据必须提交一份给降水单位,对周边环境出现异常情况,监测单位必须通知降水单位,使降水单位根据数据实时调整抽水井数以及抽水井位置。在合理的工作程序下,基坑开挖应加快进度,让基坑暴露的时间缩短,减少因开挖产生的沉降变形量。2、对各种管线、需要保护的建筑等,必须由专业监测单位进行监测。3、在降水运行过程中应根据出水量的大小,来调整运行的井数以减小和控制降水对环境的影响。4、基坑降水施工过程中,如上部围护发生渗漏或严重渗漏,总包应及时采取封堵措施,以避免导致基坑外侧浅层潜水位发生较大幅度下降以及由此加剧坑外的地面沉降。7.4成井及降水过程中遇到异常现象的处理1、废井和死井处理因施工不当造成的废井和死井,一律拔出重打,直至验收合格。2、降水井水位降不下去、检查深井设备,排除机械故障。、检查真空度及管口的封闭措施。3、井管损坏若开挖不当造成井管损坏,导致水位无法下降,需在基坑内另行补打90mm型小深井以继续降水。4、突涌采取增加开启降水井点,加大抽水速度的方式,降低承压水压力。8质量保证措施8.1质量目标本工程质量目标:把地下水位降低到设计标高,最终确保基坑开挖顺利施工。8.2质量保证措施、编制符合本工程的工程特点、技术要求、现场施工条件等情况的施工组织设计。、严格按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开工前组织本工程的全体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指出本工程施工的质量关键。、降水井质量验收标准、井深的弯曲度:井身应圆正,井的顶角及方位角不能突变,井斜不超过1度。、井管的安装误差:井管应安装在井的中心,上口保持水平。井管与井深的尺寸偏差不得超过全长的500 mm,过滤管安装上下偏差不得超过500 mm。、井的含砂量:抽水稳定后,井水含砂量不得超过1:20000(体积比)、加强施工工序质量控制。、在疏干井运行过程中真空泵必须保证有-0.06Mpa以上真空泵。、每道工序必须拟定的施工方案与技术要求操作,保证每道工序的操作质量。、确定每道工序的责任人及其明确管理职责,各司其职。、加强与甲方单位的协调管理工作,认真接受监理单位的监督。8.3质量保证体系管理网络图公司部门主管项目经理项目工程师项目质量员施工员安全员资料员各班组长各施工班组成员材料员9安全文明施工措施9.1安全管理目标严格按上海市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标准化要求和公司的各种规章制度进行施工。做到无任何重大伤亡事故发生。9.2总体思路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健全建立各级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好有项目经理、项目工程师、安全员、施工员及各班班组长参加的安全生产网络,制定主要工种的安全技术措施,加强安全技术和特种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根据建设部安全管理目标,严格实施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进行施工用电,定期召开安全会议和定期组织检查,警钟长鸣,形成安全生产的新风气。9.3安全生产组织网络项目经理质安副经理技术负责人安全员钻成井班电行电工班工降运行班9.4安全技术措施、现场钻机操作工必须持有效证上岗,挂牌负责,定机定人。、保持机械设备整齐完好,无老油污,绳索无锈浊,磨损控制在标准范围内,齿轮及齿轮啮合处润滑良好。、钻机转动部分有安全防护装置,开钻前检查齿轮箱和其他机械传动部分是否灵敏、安全、可靠,启动时先看清机械周围环境,确认正常,招呼后推闸。、施工人员禁止不戴安全帽、穿拖鞋、赤膊进入施工现场。二米以上高处作业必须佩戴安全带。、施工现场的沟、坑等处必须有防护设施或明显标志,护孔管埋好后必须加盖或设置警戒线,泥浆池要设置防护栏杆。、施工前必须先摸清有关地下构筑物及地下电源、水、煤气管道的情况,及时按国家有关规定采防护措施的。、在架空输电线附近施工,必须严格按安全操作规程的有关规定进行施工。高压线的正下方不得堆放吊车等设备,钻架与高压线之间应有可靠的安全距离。、夜间施工要足够的照明设备,特别是钻机操作台、传动及转盘等危险部位,主要通道应保持充分的照明。、钻机机长、班长在钻机移动时必须亲临机台指挥,安全员到场监督。每天上下班时对劳动用品、机械设备及机具、吊具、索具等进行检查,确保在完好的情况下方可进行施工。如有隐患,必须及时清除。9.5安全用电技术措施、本次施工,基坑成井阶段最大用电功率为120KW(钻机+水泵+电焊机+空压机:154台+5.58台120kw);降水运行阶段最大用电功率为320KW(真空泵+降压泵:7.536台+5.56台320kw)。、所用的机械设备、临时和移动电器必须设置有效的漏电保护开关。均采用三级漏电保护,做到“一机一闸、一漏一箱”。、施工现场不得架设裸导线,严禁乱拉乱接,电线不准直接绑扎在金属支架上。、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有良好的接零保护。、电力线路和设备的选型必须按国家标准限定安全载流量。、在十分潮湿的场所或金属构架等导电性能良好的作业场所,使用安全电压(12V)。、现场应有醒目的电气安全标志,无有效安全技术措施的电报设备不得使用。、配电箱内开关、熔断器、插座等设备齐全完好,配线及设备排列整齐,压接牢固,操作面无带电体外露,电箱外壳设接地保护,每个回路设漏电工关,动力和照明分开控制,并单独设置单相三眼不等距安全插座,上设漏电开关。、施工现场折分电箱必须架空设置、其底部距地高度不少于0.5m。、电焊机的外壳应完好,其一、二次侧的接线柱应有防护罩保护,一次侧和二次侧电源电缆线绝缘良好,长度分别不得超过5m和30m。、现场照明一律采用软质橡皮护套电缆。移动式碘钨灯的金属支架应有可靠的接零保护。灯具距地不低于3.5m。9.6文明施工要求、开展文明施工教育,施工人员均须遵守当地文明施工的各项规定。、加强班组建设、有良好的班容班貌。、施工现场设置连续、通畅的排水设施,防止泥浆、废水、污水乱溢。、加强工地治安管理,做到目标管理制度落实,责任到人。、工地防火施工现场建立安全防火班子,安全动火制度;对进场的职工进行消防知识教育;现场划分用火作业区,易燃易爆区、生活区,接规定保持防火距离;现场设消防灭火器具,按规定对重点部位,主要部位备齐灭火器具的数量 ,并经常维修保养,对消防器具有专人管理发现火警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并立即救护措施;、生活卫生文明管理生活卫生纳入总体规划,落实卫生专(兼)职管理人员,落实卫生责任制。生活寝室保持整洁,室内垃圾天天清扫,门前周围卫生实行三包。寝室内不乱拉电线,不烧电炉。9.7班前教育每天上班前,项目专职安全员及生产组长应组织班组人员进行班前教育,针对本工程及本工位的危险点,隐患点,困难点着重进行解析,说明及防范措施,项目专职安全员在生产过程中要进行巡视,对违规现象及时进行纠正或制止,确保人员零伤亡,生产零事故。10资源配置10.1施工机械/材料配备表 施工机具配置计划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使用时间1钻机380VDJ300-1000型/15kw3台2钻机380VM200 -型/15kw1台3真空泵380VJSJ60型/7.5kw36台按实际配置4潜水泵380V5.5kw4台5泥浆泵380V5.5kw4台6降压泵380V/5.5kw150QJ20-58/56台7空压机380V1台8电焊机380VBX1-160E型2台9测绳50/根米4根施工材料配备计划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使用时间1移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