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诗词曲五首》课件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诗词曲五首》课件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诗词曲五首》课件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诗词曲五首》课件_第4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诗词曲五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词曲五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字梦得 唐代诗人 河南洛阳人 自幼好学 二十一岁中进士 官至监察御史 永贞元年 和柳宗元等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运动 失败后 王叔文被杀 刘禹锡被贬 晚年回到洛阳 官为太子宾客 刘禹锡简介 题解 选自 刘梦得文集 宝历六年 826 作者在扬州 遇到白居易 在酒宴上白居易作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对刘禹锡被贬的遭遇表示同情和不平 于是作者以此诗酬答 白居易 字乐天 酬 以诗相答 酬乐天 扬州初逢 席上见赠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白居易 为我引杯添酒饮 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 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 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 二十三年折太多 酬乐天 扬州初逢 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 凄凉地 二十三年 弃置身 怀旧空吟 闻笛赋 到乡翻似 烂柯人 沉舟侧畔 千帆过 病树前头 万木春 今日听君 歌一曲 暂凭杯酒 长精神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写自己无罪而长期被贬的遭遇定下全诗基调 辛酸 愤懑 首联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颔联 怀旧空吟闻笛赋 表达对受害战友王叔文的悼念 到乡翻似烂柯人 抒发对岁月流逝 人事变迁的感叹 用典 两个典故 闻笛赋 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舟 病树 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 千帆 万木 比喻在诗人贬谪之后的仕途得意的新贵 颈联 对比自己的沉沦与新贵的得势 愤懑之情达到顶点 蕴含哲理 这两句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 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意思是说 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 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 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长精神 表现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精神 尾联 点睛之笔 回应题目 点明酬赠题意 思想感情 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 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 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赤壁 杜牧 803 852 晚唐杰出的诗人 字牧之 京兆万年 今陕西西安 人 大和进士 历任监察御史 史馆修撰 中书舍人 世称 杜舍人 为人刚直 不逢迎权贵 在仕途上不很得意 其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 诗 赋 古文都足以名家 尤长于七绝 人称 小杜 以别于杜甫 与李商隐齐名 并称 小李杜 有 樊川文集 杜牧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作者经过赤壁这个著名古战场 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 诗人以地名为题 实则是咏古咏史之作 赤壁 山名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 孙权 刘备联军在这里大败曹操 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咏史诗 古代诗歌一个重要类型 不仅是对历史的歌咏 更包含了作者的认识和感情 名为咏史 实为咏怀 前两句是叙事 交代兴感之由 借一件事物来兴起对前朝的慨叹 为下文作铺垫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诗作分析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后两句发议论感慨 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方便 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 历史将要重写 二乔的命运在这里代表了东吴的命运 以小见大 一 结构 二 特点 三 主题 句议论感慨 借物咏叹 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 表现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句写兴感之由 小结 四 历史观点 不以成败论英雄 对曹操的评价有异于史家历史上英雄的成败都有某种机遇 过零丁洋文天祥 一 作者简介 文天祥 1236 1283 字履善 自号文山 浮休道人 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 爱国诗人 20岁中进士第一名 官至刑部郎官 1275年被任命右丞相 派往元营谈判 遭扣留 后脱险 到福建坚持抗元 课文选自 文山先生全集 二 写作背景 祥兴元年 1278 十二月 文天祥兵败被俘 第二年元月 元军出珠江口 进攻南宋最后据点崖山 文天祥被押解同行 过零丁洋时写了这首诗 文天祥和他的 正气歌 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 起一经 干戈寥落 四周星 山河破碎 风飘絮 身世浮沉 雨打萍 惶恐滩头 说惶恐 零丁洋里 叹零丁 人生自古 谁无死 留取丹心 照汗青 诗意赏析 首联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两件大事 一是受到皇帝的选拔 经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 二是元军入侵时 起兵抗元 回顾自己一生的主要经历 颔联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风飘絮 比喻国势危急 雨打萍 比喻自己个人命运动荡不安 惶恐滩 零丁洋 暗示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颈联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具体概括自己的抗元经历 表忧愤之情 惶恐滩头 说惶恐 追忆过去 零丁洋里 叹零丁 感叹现在 小结前三联 叙事 为下文作铺垫 情感悲苦欲绝 直抒胸臆 表明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 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情感高亢激昂千古传诵的名句 尾联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主题 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 表现诗人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 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整理含有哲理的诗句 1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2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3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4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 5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6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7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 水调歌头 苏轼 苏轼 1037一l101 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 眉州 今四川眉山 人 他与父亲苏洵 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