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专用 生化习题集.doc_第1页
考试专用 生化习题集.doc_第2页
考试专用 生化习题集.doc_第3页
考试专用 生化习题集.doc_第4页
考试专用 生化习题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蛋白质化学一、选择题(从给出的几个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1、为获得不变性的蛋白质,常用的方法有A、用三氯醋酸沉淀 B、用苦味酸沉淀 C、用重金属盐沉淀 D、低温盐析 2、人体非必需氨基酸包括A、蛋氨酸 B、酪氨酸 C、亮氨酸 D、苯丙氨酸 E、异亮氨酸3、对于蛋白质的溶解度,下列叙述中哪一条是错误的?A、可因加入中性盐而增高 B、在等电点时最大 C、可因加入中性盐降低 D、可因向水溶液中加入酒精而降低 E、可因向水溶液中加入丙酮降低4、芳香族必需氨基酸包括A、蛋氨酸 B、酪氨酸 C、亮氨酸 D、苯丙氨酸 E、脯氨酸5、含硫的必需氨基酸是A、半胱氨酸 B、蛋氨酸 C、苏氨酸 D、亮氨酸 E、色氨酸6、蛋白质变性时不应出现的变化是:A、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 B、失去原有的生理功能C、蛋白的天然构象破坏 D、蛋白质分子中各种次级键被破坏 E、蛋白质分子个别肽键被破坏7、一蛋白质分子中一个氨基酸发生了改变,这个蛋白 A、二级结构一定改变 B、二级结构一定不变 C、三级结构一定改变 D、功能一定改变 E、功能不一定改变8、在电场中,蛋白质泳动速度取决于 A、蛋白质颗粒的大小 B、带净电荷的多少 C、蛋白质颗粒的形状 D、(A)+(B) E、(A)+(B)+(C) 9、某蛋白质的等电点为7.5,在PH6.0的条件下进行电泳,它的泳动方向是: A、原点不动 B、向正极移动 C、向负极移动 D、向下移动 E、无法预测10、典型的-螺旋中每圈含氨基酸残基数为: A、4.6个 B、3.6个 C、2.6个 D、5.6个 E、10个 11、茚三酮与脯氨酸反应时,在滤纸层析谱上呈现( )色斑点A、蓝紫 B、红 C、黄 D、绿12、用凝胶过滤柱层析分离蛋白质时,一般讲都是A、分子体积最大的蛋白质首先洗脱 B、分子体积最小的蛋白首先洗脱 C、没有吸附的蛋白质首先洗脱 D、不带电荷地先洗脱13、蛋白质的别构效应A、总是和蛋白质的四级结构紧密联系的 B、和蛋白质的四级结构关系不大 C、有时与蛋白质的四级结构有关,有时无关 D、有时和蛋白质的二级机构也有关14、定性鉴定20种氨基酸的双向纸层析是A交换层析 B亲合层析 C分配层析 D薄层层析15、双缩脲反应主要用来测定A、DNA B、RNA C、胍基 D、肽16、胰蛋白酶专一水解多肽键中A、碱性残基N端 B、酸性残基N端 C、碱性残基C端 D、酸性残基C端17、通常( )使用测定多肽链的氨基末端A、CNBr B、丹磺酰氯 C、6mol/HCl D、胰蛋白酶18、下列哪一种是目前研究蛋白质分子空间结构最常用的方法A、X光衍射法 B、圆二色性 C、荧光光谱 D、电泳法19、根据下列数据,经某一凝胶过滤柱后, 最先被流洗出的样品是A、肌红蛋白(分子量16.900) B、血清清蛋白(分子量68.500) C、过氧化氢酶(分子量221.600). D、血红蛋白(分子量64200)20、典型的球蛋白在pH7水溶液中,其分子中下列哪些残基常处在分子内部?A、Asp B、His C、Val D、Glu21、血红蛋白的氧合曲线呈S形是由于A、氧与血红蛋白各亚基的结合是互不相关的独立过程 B、第一个亚基与氧结合后增加其余亚基与氧的亲合力C、第一个亚基与氧结合后降低其余亚基与氧的亲合力 D、氧使亚铁变为正铁22、关于蛋白质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链内二硫键不是蛋白质分子构象的决定因素 B、带正电荷的氨基酸侧链伸向蛋白质分子的表面,暴露在溶剂中 C、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决定高级结构的重要因素 D、只有极少数氨基酸的疏水侧链埋藏在分子内部23、测定蛋白质分子量的方法A、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 B、SDS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 C、紫外分光光度法 D、纸层析24、利用蛋白质颗粒带电荷性质进行的操作技术有A、电泳 B、超速离心与超滤 C、凝胶过滤 D、紫外吸收 25、维系球蛋白三级结构稳定的最重要的键或作用力是A、肽健 B、盐键 C、氢键 D、范德华力 E、疏水键26、下列关于蛋白质的-螺旋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属于蛋白质的三级结构 B、多为右手-螺旋,3.6个氨基酸残基升高一圈C、二硫键起稳定作用 D、盐键起稳定作用 E、以上都不对27、下列那种分离蛋白质技术与蛋白质的等电点无关?A、亲和层析 B、等电点沉淀 C、离子交换层析 D、凝胶电泳法 E、等电聚焦法28、蛋白质变性是由于A、蛋白质一级结构的改变 B、蛋白质亚基的解聚C、蛋白质空间构象的破坏 D、辅基的脱落29、不直接参入维系蛋白质三级结构的化学键是A、氢键 B、盐键 C、疏水键 D、二硫键 E、肽键30、在中性溶液中下列那些氨基酸带正电荷A、谷氨酸 B、谷氨酰胺 C、丝氨酸 D、赖氨酸 E、酪氨酸二、填空题1、胰蛋白酶专一性地切断_和_的羧基端肽键。2、蛋白质分子中的-螺旋结构靠氢键维持,每转一圈上升_个氨基酸残基。3、一般说来,球状蛋白_性氨基酸残基在其分子内核,_氨基酸残基在分子外表。4、丝酪丝甲硫谷组苯丙精色甘用胰蛋白酶彻底水解后可得_个肽段。5、最早提出蛋白质变性理论的科学家是_。6、精氨酸的pKl(C00H)值为2.17,pK2(NH3+)值为9.04,pK3(胍基)值为12.98,其pI(等电点时的pH值)为_。天冬氨酸的pK1(COOH)值为1.88,pK2(COOH)H)值为3.65,pK3(NH3=)值为9.60,其pI值为_。7、在某一特定pH之下,蛋白质带等量的正电荷与负电荷,该pH值是该蛋白的_。8、蛋白质中主要两种二级结构的构象单元是_和_。9、用分光光度计在280nm测定蛋白质有强烈吸收,主要是由于_,_和_等氨基酸侧链基团起作用。10、维持蛋白质构象的次级键主要有_、_和_。11、已知某种氨基酸的pK1和pK2分别是234和969,它的pI是_。12、肽链的N末端可以用_法、_法、 _法和_法测定,而_法和_法则是测定C末端氨基酸最常用的方法。13、分离蛋白质混合物的各种方法主要根据蛋白质在溶液中的下列性质_,_,_,_。14、蛋白质是两性电介质,当溶液的pH在其等电点以上时蛋白质分子带_电荷,而pH在等电点以下时,带_电荷。15、已知蛋白质存在的超二级结构有三种基本组合形式_、_、_。16、当蛋白质和配基结合后,改变了该蛋白质的构象,从而改变该蛋白质的生物活性的现象称为_。17、蛋白质主链构象的结构单元_,_,_,_。18、蛋白质变性时_结构不变。19、用凯氏定氮法, 测定正常人血清含氮量为11.584mg/ml, 则此人血清蛋白含量为mg/100ml_。20、可以按蛋白质的分子量,电荷及构象分离蛋白质的方法是_。三、名词解释:1、肽键;2、蛋白质的亚基;3、等电点(PI);4、蛋白质的四级结构;5、蛋白质的变性;6、蛋白质的沉淀;7、肽;8、活性肽;9、必需氨基酸;10、结合蛋白;11、Edman反应;12、两面角;13、超二级结构。四、复习思考题:1 组成蛋白质的元素有哪几种?哪一种为蛋白质分子中的特征性成分?测其含量有何用途?2 何为蛋白质的两性解离?这种性质对于蛋白质的分离纯化有何意义?3 沉淀蛋白质的方法有哪些?各有何特点?4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只有20种,为什么蛋白质的种类却极其繁多?61个氨基酸残基能形成多少不同的多肽(以上氨基酸属于20种天然氨基酸)?5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空间结构与功能的关系?6 蛋白质的一级、二、三、四级结构及维持各级结构的力是什么?7 什么是蛋白质的变性作用?举例说明实际工作中应用和避免蛋白质变性的例子。8 蛋白质能协助生物体维持它的PH,为什么它具有这种功能?9 某一多肽:经完全水解得Gly,Ala,VaL2,Leu2,Ile,Cys4。Asp2,Gln2,Tyr2;FDNB处理后用酸水解得到DNP-Gly,C-未端分析得Asp,部分水解得到下列的小肽:、Cys、Cys、Ala;、Glu、AsP、Tyr;、Gllu、Glu、Cys;、Glu、len、Glu;、Cys、Asp;、Tur、Cys;、Ser、Val、Cys;、Gllu、Cys、Cys;、Ser、leu、Tyr;、Leu、Tyr、Glu;、Gly、Ile、Val、Glu、Glu;这个多肽用写蛋白酶水落石出解后产生的产物中,有一个肽再经水解得到Ser、Val、(12)和Ser、Len(13);请写出这条多肽的氨基酸排列顺序。10从氨基本的PK值计算Gly(PK=2.34 PK2=9.60)、Ser(PK1=2.21 PK2=9.15)、Gln(PK1=2.9 PK2=4.25 PK3=9.67)、Lys(PK1=2.18 PK2=8.95 PK3=12.48) 的PI。11有一个氨基酸的混合物,它含有Lys、Arg、Asp、Gln、Tyr和Ala,在PH时加到一个 阴离子交换树脂是,如果用逐步降低洗脱液PH的方法来进行洗脱,请指出氨基酸洗脱下来的顺序(ArgPI=10.76、LysPI=9.74、ThrPI=6.18、AlaPI=6.0、GluPI=3.22、AspPI=2.77)。12E有浓度为1.0mol/L-1的Gly溶液1000ml,在职它等电点时加入0.5mol的HCl,问此溶液的PH是多少?(GlyPKa=2.34)核酸化学一、选择题1、绝大多数真核生物mRNA5端有:A、帽子结构 B、polyA C、起始密码子 D、启动子 E、SD序列2、Sanger的双脱氧末端终止法DNA序列测定中不需要下列哪种物质A、ddNTP B、dNTP C、-32PdATP D、-32PddATP E、DNA聚合酶3、DNA的变性是指:A、DNA降解 B、3,5-磷酸二酯键断裂 C、DNA双股链解离 D、DNA超螺旋化 E、DNA一级结构的破坏4、核酶(ribozyme)的底物是 A、DNA B、RNA C、核糖 D、细胞核膜 E、核蛋白5、RNAA、为线性双链分子 B、为环状单链分子 C、电泳时移向正极 可与互补的DNA杂交 E、通常在序列中A与U浓度相等6、脱氧核糖核酸(DNA)分子中碱基配对主要依赖于A、二硫键 B、氢键 C、共价键 D、盐键7、证明DNA是遗传信息携带者的科学家是 A、Meselson和Stahl B、Watson和Crick C、Avery、MacLeod和McCarty D、Berg和Cohen8、将RNA转移到硝基纤维素膜上的技术叫 A、Southem印迹法 B、Northern印迹法 C、Western印迹法 D、Eastem印迹法9、在适宜条件下,核酸分子两条链通过杂交作用可自行形成双螺旋,取决于 A、DNA的融点 B、序列的重复程度 C、核酸链的长短 D、碱基序列的互补10、RNA经NaOH水解,其产物是 A、5核苷酸 B、2核苷酸 C、3核苷酸 D、2和3核苷酸混合物11、热变性的DNA分子在适当条件可以复性,条件之一是 A、骤然冷却 B、缓慢冷却 C、浓缩 D、加入浓的无机盐12、用寡聚脱氧胸苷酸(oligodT)纤维素柱层析分离mRNA是属于 A、分配层析 B、交换层析C、亲和层析 D、薄板层析13、下列双链多核苷酸中,那些Tm最低A、CATGTAGCTATT B、CCCGATGTACCA GTACATCGATAA GGGCTACATGGT C、CGTAATCCGTAAG D、GATACGATGTTAT GCATTAGGCATTC CAATGCTACAATA14、5GGCAACGG3的互补链碱基顺序应该是A、3GGCTTGCC5 B、3CCGTTGCC5 C、3CCGGTGCC5 D、3GCGTTGCG5 E、3CCGAAGCC515、大多数真核生物mRNA 5端含A、二氢尿嘧啶 B、3甲基尿嘧啶 C、6甲基腺嘌呤 D、7甲基鸟嘌呤 E、不含上述组分18、下列物质中只存在于DNA而不存在于RNA分子中的是A、Uracil B、ThymineC C、ytosine D、Adenine E、Deoxyribose19、DNA上的内含子(intron)是A、不被转录的序列 B、被转录但不被转译的序列 C、被转录也被转译的序列 D、编码序列20、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转运氨基酸的RNA是A、tRNA B、mRNA C、rRNA D、HnRNA E、7sRNA21、用苔黑酚法可以鉴定A、RNA B、DNA C、所有核酸 D、蛋白质E还原糖22、hnRNA是下列那种RNA的前体A、tRNA B、真核rRNA C、真核mRNA D、原核rRNA E、原核mRNA23、在一个DNA分子中,若A所占摩尔比为32.8%,则G的摩尔比为A、67.2% B、32.8% C、17.2 D、65.6% E、16.4%24、下列核酸变性后的描述,那一项是错误的A、共价键断裂,分子量变小 B、紫外吸吸值增加 C、碱基对之间的氢键被破坏 D、粘度下降 E、比旋值减少25、下列对tRNA一级结构的叙述,那一项是正确的A、几千个、甚至几千万个核苷酸组成的多核苷酸链 B、单核苷酸之间是通过磷酸一酯键相连的C、RNA分子中A不一定等于U,而G不一定等于C D、RNA分子中含有稀有碱基E、mRNA的一级结构决定了DNA的核苷酸序列二、填空题1、真核生物mRNA转录后的成熟步骤主要包括_、_、_、_。2、一般来说,DNA分子中GC含量高,分子比较稳定,融解温度(Tm)_。3、真核生物mRNA的5,-帽子结构通式是_。4、DNA变性后,紫外光吸收能力_,沉降速度_,粘度_。5、B型DNA双螺旋的螺距为34,其中有_对碱基,每对碱基间的转角是_。6、Tm值常用于DNA的碱基组成分析,(GC)_244。7、pH3.5电泳时,Ap、Gp、Cp、Up四种单核苷酸都是从_极走向另一极。8、tRNA的三级结构为_型。9、维持DNA双螺旋结构的力,主要有_和_。10、核酸在_nm处有最大吸收峰。11、Tm是DNA具有的一个重要特性,其定义为_。12、引起核酸变性的因素很多,其中有_、_、_等。13、核酸分子中含有_,所以对波长_有强烈的吸收。14、无论DNA或RNA都是由许许多多的_组成,通过_连接而成的。15、己知一种DNA样品的碱基组成中,A占16%,那么G应占_%,T应占_%,C应占_%。16、tRNA的主要功能是_。各种tRNA在其_末端有一段共有的顺序,即_,该末端的主要功能是与_结合。17、核酸的变性可使紫外光的吸收能力_,这一现象称为_。18、Z-DNA是_手螺旋,每周由_bp构成。19、核酸杂交技术主要是利用碱基配对原理,经_和_两个操作过程以检查核酸的同源型。20、进行DNA碱基序列分析时(双脱氧法),人工合成引物与待测DNA的_端互补,由引物按_方向延长,形成互补链。三、名词解释:核苷 单核苷酸 磷酸二酯键 磷酸一酯键 核酸 DNA的一级结构RNA的一级结构 DNA的二级结构 信便RNA 转移RNA 核糖体RNA碱基互补规律 稀有碱基 环化核苷酸 A-DNA Z-DNA DNA的解链温度 DNA的复性 增色效应 减色效应 三联体密码 转录 翻译(或转译) 结构基因 调节基因 高度重复顺序 中度重复顺序 单拷贝DNA 内含子 外显子 半保留复制 生物学的“中心法则” 密码子 反密码子 互补链 冈崎片段 有意义反意义链 前异链 滞后链 单顺反子 多顺反子四、复习思考题:1、 将核酸完全水解后可得到哪些组分?2、 DNA和RNA的水解附有何区别?3、 DNA与RNA的一级结构有何异同?4、 简棕DNA双螺旋结构的特点?5、 简述DNA和RNA的区别?6、 RNA有几种?每种的功能是人什么?7、 根据Watson和Crick双螺旋结构学说,试计算含有12万个碱基对的DNA双螺旋的长度为多少毫米?8、 试计算1mm长的DNA双螺旋大约含有多少个碱基对?9、 酵母DNA摩尔计算含有32%的胸腺嘧啶,求其他碱基的百分含量?10、 一种DNA的分子量为2.8109,一个互补对的氧核糖核苷酸的平均分子量为670,试计算这个DNA有多长,含有多少螺圈?11、 有哪三类RNA,它们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有什么作用?12、 试述Watson和Crick双螺旋结构模型的特点?13、 试述碱基配对的配比规律?14、 试述tRNA二级结构(三叶草形)的结构特点?15、 根据下面给出的DNA分子中一段反意义键的核苷酸顺序,回答所提出问题(1)、写出DNA有意义链的核苷酸顺序?(2)写出转录生成的RNA的核苷酸顺序?5ATGGCATGGCATAG316、 试述生物细胞DNA复制分子机制的基本特点?17、 在DNA复制过程中如何保证的准确性?18、 大肠杆菌是如何转录的?19、 试述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肽链的延长过程?20、 试述蛋白质合成的起始复合物的形成过程?21、 试述肽链合成的终止和释放过程?22、 试述遗传密码的特点?23、 什么是逆转录作用?24、 什么是RNA特异的RNA的合成?25、 真核生物细胞质中的RNA的结构特点?酶化学一、选择题1、酶竞争性抑制作用的特点是A、Km Vmax不变 B、Km Vmax不变 C、Km不变 Vmax D、Km不变 Vmax E、Km Vmax2、合成辅酶A所需要的维生素是A、遍多酸 B、VitppNAD C、VitBFAD D、VitBTPP E、VitB3、催化某些蛋白中谷氨酸残基羧化反应后的酶含哪种维生素?A、生物素 B、VitC C、VitA D、VitE E、VitK4、酶加速反应速度是通过A、提高反应活化能 B、增加反应自由能的变化 C、改变反应的平衡常数 D、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E、减少反应自由能的变化5、在NAD+或NADP+中含有哪种维生素A、尼克酸 B、尼克酰胺 C、吡哆醇 D、吡哆醛 E、核黄素6、酶的变构调节是A、是一种共价调节 B、是调节亚基上发生磷酸化 C、是不可逆的D、其反应动力学不符合米氏方程 E、所有的变构酶都有一个调节亚基和一个催化亚基7、酶的最适温度A、都低于65 B、全部在37 左右 C、比酶的变性温度低5 D、不是特征性常数,与反应条件有关 E、全部在25 左右8、米氏常数Km是一个用来衡量A、酶和底物亲和力大小的常数B、酶促反应速度大小的常数C、酶被底物饱和程度的常数D、酶稳定性的常数E、酶变构效应的常数9、催化单一底物反应的酶的米氏常数(Km)是A、底物和酶之间反应的平衡常数 B、酶催化能力的一个指标C、引起最大反应速度的底物浓度的一半 D、引起最大反应速度一半的底物浓度E、只有用纯酶才能测定10、某一符合米曼氏方程的酶,当S=2Km时,其反应速度V等于:A、Vmax B、2/3Vmax C、3/2Vmax D、2Vmax E、1/2Vmax11、下列哪个过程是酶原的激活过程A、前胶原原胶原 B、胰岛素原胰岛素 C、凝血因子IIa D、凝血因子IIIIa E、糖原合成ab12、丙二酸对于琥珀酸脱氢酸的影响属于 A、反馈抑制 B、非竞争性抑制 C、竞争性抑制 D、底物抑制13、欲使某酶促反应的速度等于Vmax的80,此时底物浓度应是此酶的Km值的 A、4倍 B、2倍 C、8倍 D、5倍14、非竞争性抑制剂使 A、Vmax不变,Km变大 B、Vmax变小,Km不变 C、Vmax变小,Km变小D、Vmax不变,Km不变15、辅酶与酶的结合比辅基与酶的结合更为 A、紧 B、松 C、专一 D、以上都不对16、胰蛋白酶专一水解多肽键中 A、碱性残基N端 B、酸性残基N端 C、碱性残基C端 D、酸性残基C端17、二异丙基磷酰氟专一地不可逆抑制 A、丝氨酸蛋白酶 B、巯基蛋白酶 C、天冬氨酸蛋白酶18、酶的转换数是当底物大大过量于酶时 A、每个酶分子每秒钟将底物转化为产物的分子数 B、每个酶的亚基一秒钟内催化得到的产物分子数C、每个酶的催化中心一秒钟内催化产生的产物分子数D、每秒钟使1mol底物转化为产物所需要的酶量19、测定酶活性时,通常以底物浓度的变化在底物起始浓度 以内的速度为初速度A、05 B、1 C、5 D、1020、酶反应速度对底物浓度作图,当底物浓度达一定程度时,得到是零级反应,对此最恰当解释是 A、形变底物与酶产生不可逆结合 B、酶与未形变底物形成复合物C、酶的活性部位为底物所饱和 D、过多底物与酶发生不利于催化反应的结合20、在酶的双倒数作图中,只改变斜率不改变横轴截矩的抑制剂属于 A、非竞争性抑制剂 B、竞争性抑制剂 C、反竞争性抑制剂21、下列关于同工酶的概念的叙述那一项是正确的A、是结构相同而存在部位不同的一组酶 B、是催化相同化学反应而酶的一级结构和理化性质不同的一组酶C、是催化反应及性质都相似而发生不同的一组酶D、是催化相同反应的所有酶 E、以上都不是22、在变构调节中A、变构酶必须经磷酸化作用才有活性 B、所有变构酶都有一个调节亚基和催化亚基C、变构酶的动力学特点是酶促反应与底物浓度关系呈S形而不是双曲线形D、变构酶抑制与非竞争性抑制相同 E、变构酶抑制与竞争性抑制相同 23、一个酶作用于多种作用物时,其天然作用物的Km值应是A、最大 B、与其他作用应相同 C、最小 D、居中 E、与Ks相同24、对于一个符合米氏方程的酶来说:当SKm;IKI时,I为竞争性抑制剂,则v为:A、Vmax2/3B、Vmax1/3C、Vmaxl/2D、Vmaxl/4E、Vmax1/625、如果要求酶促反应vVmax90,则S应为Km的倍数是:A、4.5 B、9 C、8 D、5 E、9026、在测定酶活力时,用下列哪种方法处理酶和底物才合理?A、其中一种用缓冲液配制即可B、分别用缓冲液配制,然后混合进行反应C、先混合,然后保温进行反应D、其中一种先保温,然后再进行反应E、分别用缓冲液配制,再预保温两者,最后混合进行反应27、酶分子经磷酸化作用进行的化学修饰主要发生在哪个氨基酸上A、Phe B、Cys C、Lys D、Trp E、Ser28、下面关于酶的描述,哪一项不正确?A、所有的蛋白质都是酶B、酶是生物催化剂C、酶是在细胞内合成的,但也可以在细胞外发挥催化功能D、酶具有专一性E、酶在强碱、强酸条件下会失活29、下列哪一项不是辅酶的功能?A、转移基团B、传递氢C、传递电子D、某些物质分解代谢时的载体E、决定酶的专一性30、下列关于酶活性部位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活性部位是酶分子中直接与底物结合,并发挥催化功能的部位B、活性部位的基团按功能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结合基团、一类是催化基团C、酶活性部位的基团可以是同一条肤链但在一级结构上相距很远的基团D、不同肤链上的有关基团不能构成该酶的活性部位E、酶的活性部位决定酶的专一性31、下列哪一项不是酶具有高催化效率的因素?A、加热 B、酸碱催化C、“张力”和“形变” D、共价催化E、邻近定位效应32、下列哪一种抑制剂不是琥珀酸脱氢酶的竞争性抑制剂?A、乙二酸 B、丙二酸C、丁二酸 D、酮戊二酸E、碘乙酸33、磺胺药物治病原理是:A、直接杀死细菌B、细菌生长某必需酶的竞争性抑制剂C、细菌生长某必需酶的非竞争性抑制剂D、细菌生长某必需酶的不可逆抑制剂E、分解细菌的分泌物34、有机磷农药作为酶的抑制剂是作用于酶活性中心的:A、琉基 B、羟基C、羧基 D、咪唑基E、氨基36、酶的不可逆抑制的机制是由于抑制剂:A、使酶蛋白变性B、与酶的催化中心以共价键结合C、与酶的必需基团结合D、与活性中心的次级键结合E、与酶表面的极性基团结合37、谷丙转氨酶的辅酶是:A、NAD+ B、NADP+C、磷酸吡哆醛 D、烟酸E、核黄素38、酶的活性中心是指:A、酶分子上的几个必需基团B、酶分子与底物结合的部位C、酶分子结合底物并发挥催化作用的关键性三维结构区D、酶分子中心部位的一种特殊结构E、酶分子催化底物变成产物的部位39、酶促反应的初速度:A、与E成正比B、与S无关C、与Km成正比D、与I成正比E、与温度成正比40、测定酶活性时要测定酶促反应的初速度,其目的是为了:A、为了节约底物B、为了使酶促反应速度与酶浓度成正比C、为了尽快完成测定工作D、为了防止出现底物抑制E、为了使反应不受温度的影响41、下列哪一项不能加速酶促反应速度?A、底物浓集在酶表面B、利用肽键的能量降低反应活化能C、使底物的化学键有适当方向D、提供酸性或碱性侧链基团作为质子供体或受体E、以上都不是42、下列哪一项符合“诱导契合”学说:A、酶与底物的关系如锁钥关系B、酶活性中心有可变性,在底物的影响下其空间构象发生一定的改变,才能与底物进行反应C、底物类似物不能诱导酶分子构象的改变D、底物的结构朝着适应活性部位方向改变而酶的构象不发 生改变E、底物和酶不直接接触,而是以辅酶为桥梁进行接触,底物与酶的结构发生一定变化并联结在一起43、酶的分离提纯中不正确的方法是:A、全部操作需在低温下进行,一般在0一5之间B、酶制剂制成干粉后可保存于一般的4冰箱C、经常使用巯基乙醇以防止酶蛋白二硫键发生还原D、可采用一系列提纯蛋白质的方法如盐折、等电点沉淀等方法E、提纯时间尽量短44、在下列pH对酶反应速度的影响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所有酶的反应速度对pH的曲线都表现为钟罩形B、最适PH值是酶的特征常数C、pH不仅影响酶蛋白的构象,还会影响底物的解离,从而影响ES复合物的形成与解离D、针对pH对酶反应速度的影响,测酶活时只要严格调整pH为最适PH,而不需缓冲体系E、以上都对45、下列有关温度对酶反应速度的影响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温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不仅包括升高温度使速度加快,也同时会使酶逐步变性B、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在最适温度时,酶反应速度最快C、最适温度是酶的特征常数D、最适温度不是一个固定值,而与酶作用时间长短有关E、一般植物酶的最适温度比动物酶的最适温度稍高46、关于酶的激活剂的叙述错误的是:A、激活剂可能是元机离子,中等大小有机分子和具蛋白质性质的大分子物质B、激活剂对酶不具选择性C、Mg2+是多种激酶及合成酶的激活剂D、作为辅助因子的金属离子不是酶的激活剂E、激活剂可使酶的活性提高47、关于酶的抑制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的抑制剂中一部分是酶的变性剂B、酶的抑制剂只与活性部位上的基团结合C、酶的抑制剂均能使酶促反应速度下降D、酶的抑制剂一般是大分子物质E、酶的抑制剂都能竞争性地使酶的活性降低48、L-氨基酸的氧化酶只能催化L-氨基酸氧化,此种专一性属于:A、几何异构专一性B、旋光异构专一性C、结构专一性 D、键专一性E、绝对专一性49、测定某种酶活力时,得到下列数据:S最初=1mmol/1ml;反应时间为10分钟;反应10分钟后产物=50mol/10;蛋白质浓度10mg/10mol。在10分钟内反应速度与酶浓度呈一直线,此时酶的比活力是:A、150mol/mg蛋白B、15mol/mg蛋白C、0.5molmg蛋白D、5mol/mg蛋白E、50molmg蛋白50、酶的比活力是指:A、以某种酶的活力作为l来表示其他酶的相对活力B、每毫克蛋白的酶活力单位数C、任何纯酶的活力与其粗酶的活力比D、每毫升反应混合液的活力单位E、一种酶与另一种酶的活力比二、填空题1、构成辅酶I和辅酶II的维生素是_构成辅酶A的维生素是_。 2、琥珀酸脱氢酶在有和无丙二酸存在下的催化反应,按LineweaverBurk作图,所得的作用物浓度和反应速度关系的两条曲线相交于_。而不交于_。若和无丙二酸时相比较,有丙二酸时该酶的Vmax_而Km_。3、研究酶反应动力学时常用Lineweaver-Burk作图法, 其纵座标和横座标分别为_和_。4、位于酶活性中心的必需基团有_和_。5、胰凝乳蛋白酶专一性地切断_和_的羧基端肽键。6、当底物浓度等于025Km时,反应初速度与最大反应速度的比值为_。7、酶可分为六大类。它们是氧化还原酶,_,水解酶,_,_ _和_。8、磺胺药物抑制_酶,最后导制对细菌生长繁殖的抑制。9、蛋白质磷酸化是可逆的,蛋白质磷酸化时,需要_酶,而蛋白质去磷酸化需要_。10、若一个酶有多个底物,判断其最适底物要根据酶底物的_值的大小。11、测定酶活力的主要原则是在特定的_、_条件下,测定酶促反应的_速度。12、使酶具有高催化效应的因素是_、_、_、_、和_。13、酶对_的_性称为酶的专一性,一般可分为_、_、和_。14、L-精氨酸酶只作用于L-精氨酸,而对D-精氨酸无作用,因为此酶具有_专一性。16、对于某些调节酶来说,v对S作图呈S形曲线是因为底物结合到酶分子上产生的一种_效应而引起的。17、同工酶是一类_相同、_不同的一类酶。18、维生素B1的衍生物Tpp是催化_反应的一种辅酶,又称_酶。19、维生素PP的化学本质是_,缺乏它会引起_病。20、生物素是_的辅酶,在有关催化反应中起_作用。三、名词解释:酶、酶原、酶活性中心、辅酶、辅基、同工酶、竞争性抑制作用、非竞争性抑制作用、多酶体系、酶活力、激活剂、抑制剂、酶的必需基团、单纯酶、维生素、维生素缺乏症四、复习思考题:1、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试说明之?2、何为酶作用的专一性?目前有几种学说可解释?3、举例说明竞争性抑制的特点和实际意义?4、何谓酶的活性中心?包括哪些必需基团?5、酶的Km有何意义?6、酶的非竞争性抑制有何特点?7、结合酶中的辅酶、辅基以及酶Pr各起什么作用?8、什么是酶、酶促反应有何特点?9、酶原激活作用的实质是什么?有何意义?10、以LDH为例说明同工酶有何特点?11、已知某酶的Km为0.15mM/L,若V=90%Vmax时,底物浓度应是多少?生物氧化一、填空题1、代谢物在细胞内的生物氧化与在体外燃烧的主要区别是_、_、和_。2、典型的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物氧化体系是由_、_、和_三部分组成的。3、典型的呼吸链包括_和_两种,这是根据接受代谢物脱下的氢的_不同而区别的。4、填写电子传递链中阻断电子流的特异性抑制剂: NADFADCoQCytbCytclCytcCytaa3O2 ( ) ( ) ( )5、解释氧化磷酸化作用机制被公认的学说是_,它是英国生物化学家_于1961年首先提出的。6、化学渗透学说主要论点认为:呼吸链组分定位于_内膜上。其递氢体有_作用,因而造成内膜两侧的_差,同时被膜上_合成酶所利用、促使ADP十PiATP。7、呼吸链中氧化磷酸化生成ATP的偶联部位是_、_和_。8、体内C02的生成不是碳与氧的直接结合,而是_。9、线粒体内膜外侧的-磷酸甘油脱氢酶的辅酶是_;而线粒体内膜内侧的-磷酸甘油脱氢酶的辅酶是_。10、动物体内高能磷酸化合物的生成方式有_和_两种。11、在离体的线粒体实验中测得-羟丁酸的磷氧比值(P/O)为2.42.8,说明-羟丁酸氧化时脱下来的2H是通过_呼吸链传递给02的;能生成_分子ATP。12、用特殊的抑制剂可将呼吸链分成许多单个反应,这是一种研究氧化磷酸化中间步骤的有效方法,常用的抑制剂及作用如下:1、鱼藤酮抑制电子由_向_的传递。2、抗霉素A抑制电子由_向_的传递。3、氰化物、CO抑制电子由_向_的传递。13、呼吸链中细胞色素的排列顺序(从底物到氧)是_。14、氧化磷酸化P/O比值是指_。15、线粒体的氧化_与磷酸化_的偶联是通_来实现的。二、名词解释:生物氧化、呼吸链、底物水平磷酸化、氧化磷酸化、高能键、高能化合物、P/O比值、解偶联剂、化学渗透学说三、复习思考题:1何谓生物氧化?有哪些特点?2生物氧化涉及哪些酶?各有何特点?3呼吸链组成成分有哪些,各有何作用?4细胞色素有哪些种类,各有何作用?5能量是如何生成的,又是如何调节的?6细胞质中的NADH是通过哪些途径云送到线粒体的,这些转运途径有什么特点?对最终的能量形成有何影响?糖代谢一、选择题1、一摩尔葡萄糖经糖的有氧氧化过程可生成的乙酰CoA:A、1摩尔 B、2摩尔C、3摩尔 D、4摩尔E、5摩尔2、由己糖激酶催化的反应的逆反应所需的酶是:A、果糖二磷酸酶B、葡萄糖-6-磷酸酶C、磷酸果糖激酶ID、磷酶果糖激酶IIE、磷酸化酶3、糖酵解的脱氢反应步骤是:A、l,6-二磷酸果糖、3-磷酸甘油醛十磷酸二经丙酮B、3-磷酸甘油醛磷酸二羟丙酮C、3-磷酸甘油醛1,3-二磷酸甘油酸D、1,3-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E、3-磷酸甘油酸2-磷酸甘油酸4、反应:6-磷酸果糖1,6-二磷酸果糖,需哪些条件?A、果糖二磷酸酶、ATP和Mg2+B、果糖二磷酸酶、ADP、Pi和Mg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