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创作的文化批判精神_第1页
老舍创作的文化批判精神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老舍创作的文化批判精神 王晓琴老舍是个非激情状态的文化型作家。他认为文化乃民族的命脉,是立国之本,提出“有文化的自由生存,才有历史的繁荣与延续人存而文化亡,必系奴隶”,因此,他总是从文化视角探讨民族的命运。文化批判成为贯穿老舍创作的精神纲领。老舍创作中的文化批判精神,主要特征为:其一,以全球眼光,通过文化比较,进行多元文化的互识互证。他一方面反对封建复古派的中国中心论,以充满竞争活力的西方现代文明为参照,深刻批判中国传统文化中因循守旧的反进化倾向。他以笔下的“老民族中的老分子”,揭示中国传统文化使中国人一生下来就“出窝老”,走出国门,就只能“给外国人当笑话用”,遇到危险,便只会闭目受死,“就像三期梅毒似的,一下子溃烂到底”。另一方面,他又反对全盘西化派的西方中心论,以追求和谐圆融的东方文明为参照,敏锐指出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体系金钱至上,物欲横流的弊端。他通过作品中“没人性”的洋鬼子和“失了根”的假洋鬼子,卑鄙自私,散发铜臭的灵魂,指出西方文化的偏狭冷漠,倚强凌弱,“强国的人是人,弱国的呢?是狗”,痛感这样的文化模式正使人异化为商品,变成金钱的奴隶。这样经过多元文化的互识互证,老舍提出文化具有精神与物质的双重内涵。中国传统文化特重精神,便忽略了物质,造成民族的落后挨打;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崇尚物质,而失其精神,则导致人的异化。两种文化各有偏至,都存在危机。因此,他在创作中,以双向逆反心态,进行双重批判,既反中国传统文化的窠臼,又反西方现代文明弊端。 其二,以人类意识,通过多元文化的互补融合,预见世界“和而不同”的发展前景。老舍在考察中外历史文化过程中,深刻认识到“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过去已被多次证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能激发人类的灵感和创造性。因此,他在20年代,通过一个新加坡华侨儿童小坡的梦境,预言了多民族和谐发展的花园城市远景。在40年代初创作的戏剧大地龙蛇中,又进一步勾画了实现中国文化创造性转化的蓝图。那就是人类消灭法西斯毒蛇后,将西方的“注重科学”,与东方的印度“佛法”,西域“可兰”,中国“老庄”、“孔孟”、“总理的大同”等文化精华,“道理相融,渗入人生”,把古老的中国建设成繁荣昌盛的现代“乐土”。他笔下的理想人物,也都是将“东方的义气,西方的爽直,农民的厚道,士兵的纪律,掺到一块儿不太偏”。由此可见,老舍是以开放的眼光,博大的胸怀,超越封闭的文化体系,构筑起多元文化互识、互证、互补,“和而不同”的发展模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