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与昆虫(简单版).ppt_第1页
花卉与昆虫(简单版).ppt_第2页
花卉与昆虫(简单版).ppt_第3页
花卉与昆虫(简单版).ppt_第4页
花卉与昆虫(简单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花卉昆虫 一 月季昆虫 二 菊花昆虫 三 君子兰昆虫 一 月季昆虫 1 黄刺蛾2 日本龟蜡蚧3 蚜虫类4 朱砂叶螨5 铜绿金龟子6 月季虫害综合治理 1黄刺蛾Cnidocampaflavescens Walker 鳞翅目刺蛾科 1 形态特征雌蛾体长15 17mm 雄蛾体长13 15mm 体橙黄色 前翅黄褐色 自顶角有1条细斜线伸向中室 斜线内方为黄色 外方为褐色 在褐色部分有1条深褐色细线自项角伸至后缘中部 卵扁椭圆形 长1 4 1 5mm 淡黄色 老熟幼虫体长19 25mm 头部黄褐色 隐藏于前胸下 胸部黄绿色 体自第二节起 各节背线两侧有1对枝刺 蛹椭圆形 粗大 长13 15mm 淡黄褐色 茧椭圆形 质坚硬 黑褐色 有灰白色不规则纵条纹 极似雀卵 茧 2 发生与为害特点寄主 苹果 梨 桃 柿 栗 杨 柳 一些花卉等 为害 幼虫食性杂 初孵幼虫先食卵壳 然后取食叶下表皮和叶肉 形成圆形透明小班 此后小班连接成块 4龄时取食叶片形成孔洞 5 6龄幼虫能将全叶吃光仅留叶脉 繁殖与习性 5月中旬开始化蛹 下旬始见成虫 5月下旬至6月为第一代卵期 6 7月为幼虫期 7月下旬至8月为成虫期 第二代幼虫8月上旬发生 10月份结茧越冬 成虫多在傍晚羽化 以17 22时为盛 成虫夜间活动 雌蛾产卵多在叶背 卵单产或数粒在一起 每雌产卵49 67粒 成虫寿命4 7天 幼虫多在白天孵化 共7龄 结茧的位置 在高大树木上多在树枝分叉处 苗木上则结于树干上 每年发生2代 越冬 老熟幼虫在枝干上结茧过冬 传播 成虫飞翔产卵传播为主 天敌 上海青蜂 刺峨广肩小蜂 一种姬蜂Cmptussp 螳螂 核型多角体病毒等 3 防治要点人工防治 及时摘除带虫枝 叶 加以处理 树干绑草等方法清除下树化蛹幼虫 采用敲 挖 剪除等方法清除虫茧 可集中放入刺蛾茧保护器 使害虫天敌羽化外出 将茧埋入30cm深土坑内 踩实埋死 物理防治 成虫具较强的趋光性 可在成虫羽化期于19 21时用灯光诱杀 生物防治 注意保护利用各种天敌 应用刺蛾茧保护器将采下的虫茧放入其中 使羽化后的青蜂飞出寄生刺峨 将感染核型多角体病毒幼虫粉碎 于水中浸泡24小时 离心10分钟 以粗提液20亿PIB ml的病毒稀释1000倍液喷杀3 4龄幼虫 化学防治 可选用 90 敌百虫晶体1500倍液 80 敌敌畏乳油2000倍液 50 马拉硫磷乳油2000倍液 2 5 溴氰菊酯乳油4000倍液 此外 也可用50 杀螟松乳油 50 辛硫磷乳油2 5 敌百虫粉剂及3 西维因粉剂进行防治 2日本龟蜡蚧CeroplastesjaponicasGreen同翅目蜡蚧科 1 形态特征雌成虫体背有较厚的白蜡壳 椭圆形 长4 5mm 似半球形 中央隆起较高 表面具龟甲状凹纹 雄成虫体长1 1 4mm 淡红至紫红色 眼黑色 触角丝状 翅l对白色透明 具2条粗脉 卵椭圆形 长0 2 0 3mm 初淡橙黄后紫红色 若虫初孵体长0 4mm 椭圆形扁平 腹末有1对长毛 7 10天形成蜡壳 12 15个蜡角 后期蜡壳加厚雌雄形态分化 雄蜡壳长椭圆形 仅雄化蛹 2 发生与为害特点寄主 菊花 杜鹃 阴香 月季 含笑 木瓜 月桂 无花果 悬铃木 苹果 柿 柑橘等 为害 若虫和雌成虫刺吸枝 叶汁液 排泄蜜露常诱致煤污病发生 削弱树势重者枝条枯死 繁殖与习性 春季 初孵若虫多爬到嫩枝 叶柄 叶面上固着取食 8月初雌雄开始性分化 8月中旬至9月为雄化蛹期 蛹期8 20天 羽化期为8月下旬至10月上旬 雄成虫寿命1 5天 交配后即死亡 雌虫陆续由叶转到枝上固着为害 至秋后越冬 可行孤雌生殖 子代均为雄性 年生1代 产卵盛期 山东6月上中旬 河南6月中旬 山西6月中下旬 每雌产卵千余粒 多者3000粒 卵期10 24天 越冬 以受精雌虫在1 2年生枝上越冬 传播 初孵若虫随风传播 人工带虫苗木传播 天敌 红点唇瓢虫 蜡蚧扁角跳小蜂 蜡蚧黑小蜂 夏威夷软蚧蚜小蜂 长盾金小蜂等 3 防治要点人工防治 剪除虫枝或刷除虫体 冬季枝条上结冰凌或雾凇时 用木棍敲打树枝 虫体可随冰凌而落 生物防治 保护利用各类天敌 化学防治 刚落叶或发芽前喷含油量10 的柴油乳剂 初孵若虫分散转移期喷洒50 马拉硫磷乳油600 800倍液 也可用矿物油乳剂 夏秋季用含油量0 5 冬季用3 5 或松脂合剂夏秋季用18 20倍液 冬季用8 10倍液 3 棉蚜 瓜蚜 AphisgossypiiGlover同翅目蚜科 1 形态特征干母体长1 7mm 无翅 暗绿色 复眼红褐色 无翅胎生雌蚜体长1 5 1 9mm 夏季黄绿色 春秋季深绿色 腹管长圆筒形 具瓦纹 尾片黑色 具刚毛4 7根 有翅胎生雌蚜体长1 2 1 9mm 黄色或浅绿色 前胸背板黑色 背面两侧有3 4对黑斑 腹管 尾片同无翅胎生雌蚜 无翅若蚜 体长1 63mm 夏季体黄色或黄绿色 春 秋季蓝灰色 复眼红色 有翅若蚜 秋季为灰黄色 后半部为黑色 其他同无翅蚜 2 发生与为害特点寄主 见蔬菜虫害 为害 见蔬菜虫害 繁殖与习性 见蔬菜虫害 越冬 见蔬菜虫害 传播 见蔬菜虫害 天敌 见蔬菜虫害 3 防治要点见蔬菜虫害 4 朱砂叶螨Tetranychuscinnabarinus Boisduval 蜱螨目叶螨科 1 形态特征雌成螨 体长0 48 0 55mm 体红至紫红色 在身体两侧各具一倒 山 字形黑斑 体呈卵圆形 雄成螨 体长0 35mm 体色常为绿色或橙黄色 较雌螨略小 体后部尖削 卵 圆形 初产乳白色 后期呈乳黄色 产于丝网上 2 发生与为害特点寄主 棉花 黄麻 苎麻 烟草 玉米 豆类 木槿 月季 向日葵 瓜类等100多种 为害 以成若螨在叶背吸取汁液 叶面初现灰白色小点 后变灰白色 有的形成枯黄色细斑 严重时全叶干枯脱落 繁殖与习性 3月下旬成虫出蛰 首先在田边的杂草取食 生活并繁殖1 2代 然后由杂草上陆续迁往作物上为害 成螨产卵前期1天 产卵量50 110粒 成虫平均寿命在6月为22天 7月为19天 9 10月为29天 低温年份 发生的晚 常于7月后进入猖獗发生期 但下降的也晚 常可为害至8月中旬以后 高温年份6月上旬即可进入盛期 盛期至7月中下旬结束 越冬 以授精的雌成虫在土块下 杂草根部 落叶中越冬 传播 爬行 吐丝飘移 风力以及人 畜活动等 天敌 长毛钝绥螨 德氏钝绥螨 异绒螨 塔六点蓟马 小花蝽 七星瓢虫 异色瓢虫 深点食螨瓢虫 草蛉 草间小黑蛛等 3 防治要点农业防治 清除田梗 路边和田间的杂草及枯枝落叶 耕整土地以消灭越冬虫源 合理灌溉和施肥 促进植株健壮生长 增强抗虫能力 生物防治 保护或引进释放天敌 当田间的益害比为1 10 15时 一般在6 7d后 害螨将下降90 以上 化学防治 加强田间害螨监测 在点片发生阶段注意挑治 40 菊杀乳油2000 3000倍液 或40 菊马乳油2000 3000倍液 或20 螨卵脂800倍液 也可用波美0 1 0 3度石硫合剂 25 灭螨猛可湿性粉剂1000 1500倍液 5铜绿金龟子AnomalacorpulentaMotsch鞘翅目丽金龟科 1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9 21mm体背铜绿色 有光泽 前胸背板两侧为黄绿色 鞘翅铜绿色 有3条隆起的纵纹 卵 长约2 4mm 椭圆形 初时乳白色 后为淡黄色 幼虫 蛴螬 长约30 33mm 头黄褐色 体乳白色 身体弯曲呈 C 形 蛹 裸蛹18 21mm 椭圆形 淡褐色 2 发生与为害特点寄主 杨 核桃 柳 苹果 榆 葡萄 海棠 山楂 桑 梅 樱花 茶树 花卉等近百种植物 为害 幼虫为害植物根系 使寄主植物叶子萎黄甚至整株枯死 成虫群集为害植物叶片 成虫为害花蕾 繁殖与习性 每年发生一代 春季土壤解冻后 越冬幼虫开始上升移动 5月中旬前后继续为害一段时间后 取食农作物和杂草的根部 然后 幼虫作土室化蛹 6月初成虫开始出土 为害严重的时间集中在6 7月上旬 7月份以后 虫量逐渐减少 为害期为40天 成虫多在傍晚6 7时飞出进行交配产卵 8时以后开始为害 直至凌晨3 4时重新到土中潜伏 成虫喜欢栖息在疏松 潮湿的土壤中 潜入深度一般为7cm左右 成虫有较强的趋光性和较强的假死性 雌虫每次产卵20 30粒 7月间出现新一代幼虫 取食寄主植物的根部 10月中上旬幼虫在土中开始下迁越冬 越冬 3龄幼虫在土中越冬 传播 成虫飞翔产卵传播为主 天敌 格氏线虫 大斑土蜂 臀钩土蜂 白僵菌 乳状菌 病毒 鸟类 青蛙等 3 防治要点农业防治 尽量不与大豆 花生 甘薯 苜蓿等间作 不施未经腐熟的有机肥 诱杀防治 用黑光灯诱杀 晚间8 10时开灯 利用糖酒醋液和酸菜汤诱杀成虫 化学防治 用50 辛硫磷1000倍液处理土壤 防治土中幼虫 90 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 80 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40 乐果乳油喷洒中上部嫩叶防治成虫 6 月季虫害综合治理 使用抗性品种 不论盆栽 地栽和切花栽培都要选用抗病虫品种 培育健康植株 通风透光好 地势高爽 通风透光良好 要进行虫情预测预报 制定虫害防治指标 人工防治 及时除去病虫枝 弱枝 退化枝 尽量积极采用农业防治方法减少虫害发生 一旦出现虫害尽量采用物理及化学诱杀防治和生物防治方法 只是在上述方法不走奏效时或应急情况下才采用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要用低毒 低残留农药 要注意交替用药 控制使用次数和使用浓度 二 菊花昆虫 1 叶螨类 朱砂叶蟥 二斑叶螨 2 棉蚜3 棉铃虫4 铜绿金龟子5 菊花虫害综合治理 1 叶螨类 二斑叶螨雌成螨椭圆形 体长0 42 0 59mm 体色多变 有浓绿 褐绿 深绿等色 体背两侧各有一个褐色斑 外侧三裂 朱砂叶螨雌成螨 呈卵圆形 体长0 48 0 55mm 体红至紫红色 在身体两侧各具一倒 山 字形黑斑 体末端圆 二斑叶螨 朱砂叶螨 2 发生与为害特点寄主 两叶螨分别见苹果和月季部分 为害 两叶螨分别见苹果和月季部分 繁殖与习性 两叶螨分别见苹果和月季部分 越冬 两叶螨分别见苹果和月季部分 传播 两叶螨分别见苹果和月季部分 天敌 两叶螨分别见苹果和月季部分 3 防治要点两叶螨分别见苹果和月季部分 2 棉蚜AphisgossypiiGlover同翅目蚜科 1 形态特征干母体长1 7mm 无翅 暗绿色 复眼红褐色 无翅胎生雌蚜体长1 5 1 9mm 夏季黄绿色 春秋季深绿色 腹管长圆筒形 具瓦纹 尾片黑色 具刚毛4 7根 有翅胎生雌蚜体长1 2 1 9mm 黄色或浅绿色 前胸背板黑色 背面两侧有3 4对黑斑 腹管 尾片同无翅胎生雌蚜 无翅若蚜 体长1 63mm 夏季体黄色或黄绿色 春 秋季蓝灰色 复眼红色 有翅若蚜 秋季为灰黄色 后半部为黑色 其他同无翅蚜 2 发生与为害特点寄主 见蔬菜昆虫部分 为害 见蔬菜昆虫部分 繁殖与习性 见蔬菜昆虫部分 越冬 见蔬菜昆虫部分 传播 见蔬菜昆虫部分 天敌 见蔬菜昆虫部分 3 防治要点见蔬菜昆虫部分 3 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 Hubner 鳞翅目夜蛾科 1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4 18mm 灰褐色 前翅肾纹前方的前缘脉上有二褐纹 肾纹外侧为褐色宽横带 端区各脉问有黑点 卵约0 5mm 半球形 乳白色 具纵横网格 老熟幼虫体长30一42mm 体色变化很大 常见为绿色型及红褐色型 头部黄褐色 背线 亚背线和气门上线呈深色纵线 气门白色 腹足趾钩为双序中带 蛹长17 21mm 黄褐色 腹部第5 7节的背面和腹面有7 8排半圆形刻点 臀棘钩刺2根 2 发生与为害特点寄主 见番茄部分 为害 见番茄部分 繁殖与习性 见番茄部分 越冬 见番茄部分 传播 见番茄部分 天敌 见番茄部分 3 防治要点见番茄部分 4 铜绿金龟子AnomalacorpulentaMotsch鞘翅目丽金龟科 1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9 21mm体背铜绿色 有光泽 前胸背板两侧为黄绿色 鞘翅铜绿色 有3条隆起的纵纹 卵 长约2 4mm 椭圆形 初时乳白色 后为淡黄色 幼虫 蛴螬 长约30 33mm 头黄褐色 体乳白色 身体弯曲呈 C 形 蛹 裸蛹18 21mm 椭圆形 淡褐色 2 发生与为害特点寄主 见月季部分 为害 见月季部分 繁殖与习性 见月季部分 越冬 见月季部分 传播 见月季部分 天敌 见月季部分 3 防治要点见月季部分 5 菊花虫害综合治理 使用抗性品种 不论盆栽 地栽和切花栽培都要选用抗病虫品种 培育健康植株 通风透光好 地势高爽 通风透光良好 要进行虫情预测预报 制定虫害防治指标 人工防治 及时除去病虫枝 弱枝 退化枝 尽量积极采用农业防治方法减少虫害发生 一旦出现虫害尽量采用物理及化学诱杀防治和生物防治方法 只是在上述方法不走奏效时或应急情况下才采用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要用低毒 低残留农药 要注意交替用药 控制使用次数和使用浓度 三 君子兰昆虫 1 吹绵蚧壳虫2 软体动物类 蛞蝓 蜗牛 3 君子兰虫害综合治理 1 吹绵蚧壳虫LceryapurchasiMaskell同翅目硕蚧科 1 形态特征雌成虫体长6 7mm 身体橙黄色 椭圆形 无翅 触角11节 腹部扁平 背面隆起 腹部周缘有小瘤状突起10余个并分泌遮盖身体的绵团状蜡粉 雄成虫体长3mm 翅长3 3 5mm 虫体橘红色 触角11节 每节轮生长毛数根 胸部黑色 翅紫黑色 腹部8节 末节有瘤状突起2个 卵长0 7mm 位于卵囊中 若虫椭圆形 体末有4根长毛 蛹3 5mm椭圆形 橘黄色 覆盖白色蜡质粉 2 发生与为害特点寄主 见柑橘部分 为害 见柑橘部分 繁殖与习性 见柑橘部分 越冬 见柑橘部分 传播 见柑橘部分 天敌 见柑橘部分 3 防治要点见柑橘部分 2 1黄蛞蝓LimaxfiavusL 腹足纲柄眼目蛞蝓科 1 形态特征头部具有2对浅蓝色的触角 大触角顶端具眼点 无外壳 体柔软 呈黄褐色或深橙色 具有分散淡黄色的斑点 跖足为淡黄色 贝壳退化为内壳 包在外套膜内 为一薄而透明 椭圆形的石灰质板 背部具有明显的生长纹 在活动时 最大者体长可达120mm 体宽12mm 2 发生与为害特点寄主 蔬菜 瓜果 植物叶及幼苗等 也食人们食物的残渣 为害 取食幼苗 叶片和其他幼嫩器官 形成较大的缺刻和空洞 粪便污染叶片 并能分泌粘液污染 影响品质 繁殖与习性 一年繁殖2 5代 喜阴暗潮湿的环境 雌雄同体 异体受精或同体受精繁殖 产卵量400多粒 卵堆产在潮湿的土内 蛞蝓夜间活动 白天潜伏 气温11 5 18 5 土壤含水量20 一30 对其有利 气温高于25 即迁移至土缝或土块下停止活动 越冬 以成体或幼体在作物根部湿土下 河沟边 草丛中及石板下越冬 传播 爬行产卵传播 人工带虫枝条传播 天敌 笄蛭 扁形动物 寄生蝇 鸡 鸭 鸟等 3 防治要点农业防治 种植前彻底清除田间及周边杂草 耕翻晒地 恶化它的栖息场所 种植后及时铲除田间 地边杂草 清除蛞蝓的孽生场所 诱杀 于傍晚撒菜叶作诱饵 翌晨揭开菜叶捕杀 或将菜叶做成毒饵诱杀 化学防治 在沟边 苗床或作物间于傍晚撒石灰带 每亩用生石灰7 7 5公斤 阻止蛞蝓为害叶片 撒毒土 种子发芽时或苗期 在雨后或傍晚每亩用6 密达杀螺颗粒剂0 5一0 6kg 拌细砂5 10kg 均匀撒施 若蛞蝓为害面积不大 可用200倍盐水喷于叶面或根系附近防治 为害严重的地块可用灭蛭灵900倍液喷雾防治 2 2灰巴蜗牛Bradybaenaravidaravida Benson 腹足纲柄眼目巴蜗牛科 1 形态特征贝壳中等大小 呈圆球形 壳高19mm 宽21mm 有5 5 6个螺层 壳面黄褐色或琥珀色 并具有细致而稠密的生长线和螺纹 壳顶尖 缝合线深 壳口呈椭圆形 口缘完整 略外折 锋利 易碎 轴缘在脐孔处外折 略遮盖脐孔 脐孔狭小 呈缝隙状 个体大小 颜色变异较大 卵圆球形 白色 2 发生与为害特点寄主 黄麻 红麻 苎麻 棉花 豆类 玉米 小麦 花卉 蔬菜等 为害 齿舌刮食蔬菜的叶茎 造成孔洞和缺刻 麻叶 咬断幼苗 造成缺苗断垄 严重时可将作物全部吃光 繁殖与习性 3月上中旬开始活动 该蜗牛白天潜伏 傍晚或清晨取食 遇有阴雨天多整天栖息在植株上 4月下旬到5月上中旬成贝开始交配 后不久把卵成堆产在植株根茎部的湿土中 初产的卵表面具粘液 干燥后把卵粒粘在一起成块状 初孵幼贝多群集在一起取食 长大后分散为害 喜栖息在植株茂密低洼潮湿处 温暖多雨天气及田间潮湿地块受害重 遇有高温干燥条件 蜗牛常把壳口封住 潜伏在潮湿的土缝中或茎叶下 待条件适宜时 如下雨或灌溉后 于傍晚或早晨外出取食 11月中下旬又开始越冬 每年发生一代 越冬 以成贝和幼贝在田埂土缝 残株落叶 宅前屋后的物体下越冬 传播 爬行产卵传播 人工带虫枝条传播 天敌 萤火虫 步甲 粉螨 寄生蜂 鸡 鸭 鸟 蟾蜍 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