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假如没有灰尘》教学设计.doc_第1页
12.《假如没有灰尘》教学设计.doc_第2页
12.《假如没有灰尘》教学设计.doc_第3页
12.《假如没有灰尘》教学设计.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益阳市2014年小语阅读教学生本高效课堂展示研讨活动假如没有灰尘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假如没有灰尘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四篇课文,这是一篇非常吸引人的说明文,语言准确、生动,知识性、趣味性很强。文中运用了作假设、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向我们介绍了人见人烦的“灰尘”原来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晰,采用总分结构,26自然段以设问架构全文。第4、5、6自然段的结构相似,都是以“事实+假设”的说明方式介绍了灰尘的特点和作用。学情分析 通过本单元前3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学习说明文的基本方法,即抓住课文的要点,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体会其表达效果,并能试着加以运用。“事实+假设”的表达方式是本课表达上的一大特点,但学生并不熟悉,因此,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认识、领悟、运用。设计理念1. 把握学情。 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将本课字词教学、理解诗句“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了解文章结构特点、把握课文要点等内容,都设计在导学卡上,让学生课前预学,教师只作检测。2. 关注文体。 在小学阶段阅读教学中,强化文体意识,针对不同的文体采取相应的阅读策略,以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说明性文章的教学就是要做到抓要点,学表达,会运用。3. 注重语用教学。 语文课应该是学语文,而不是学课文,应变“阅读核心”为“读写并重”。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2对比阅读,领悟“事实+假设”的说明方式,并学习运用。教学重点、难点领悟“事实+假设”的说明方式,并学习运用。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话说灰尘1观看视频, 结合生活实际,谈谈灰尘有哪些危害?2理解诗句“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的意思。3读阅读提示,明确学习目标。1.灰尘有什么特点和作用?(抓要点)2.作者是怎样说明这些特点和作用的?(学表达)设计意图:作者以“假如没有灰尘”这个假设作为文题,目的就是从一个全新的角度介绍灰尘这种司空见惯的东西,以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引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因此教学的导入部分,我们与作者的步伐一致,也采取了这种形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对作者命题的巧妙进行了渗透。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一)抓要点检查预学,了解灰尘的特点和作用。(二)明结构1交流课文结构上的特点。相机点拨:(1)快速浏览课文,搜集文中的“假如没有灰尘”的结果(用“”标出)。(2)出示句子,指导朗读。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强烈的阳光将使人无法睁开眼睛。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由于只存在气体对阳光的散射,整个天空将始终是蔚蓝色的。假如空中没有灰尘,地面上的万物都将是湿漉漉的。假如空中没有灰尘,大自然将多么单调啊!(3)了解课文运用设问架构全文及总分的结构特点。设计意图: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目标明确要求:“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略读课文以学生的自学为主,但是这种自学不是漫无目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引领下,通过有效速读搜集信息,使学生在获取相关知识、发展思维的同时,提高阅读速度,提高捕捉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策略,掌握方法,学会学习。 三、品读课文,学习表达(一)范例引路,学习第4自然段。1.对比读“事实”和“假设”,了解“作假设”的写法。2.比较句子,体会“作假设”的表达效果。A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强烈的阳光将使人无法睁开眼睛。B大气层中的灰尘能对百分之六十的光线进行散射,让阳光变得柔和。(二)方法迁移,学习第5、6自然段。 1.默读第5、6自然段,找出与第4自然段在结构上的相似之处。 2.同桌练读“事实”和“假设”部分,在读中体会“作假设”的表达效果。3.练习说话:采用“假如没有灰尘, ”的句式说说第、自然段的内容。(三)创设语境,学习运用1.选择句子。细菌很微小,一般肉眼看不见,但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十分密切。在广阔的自然界中,每天都有大量动植物死亡,但它们的遗体会“消失”,这都是细菌的功劳。 A细菌能把动物植物的死体分解为简单物质,直到变为水、二氧化碳等。B.假如没有了细菌,枯枝烂叶、动物的尸体,将不能分解,世界上将是尸体的海洋。 2.仿照课文第4、5、6段,用“事实+假设”的写法写一段话。 。假如没有树木, 。材料提示:1.树木是氧气制造厂,一亩树林放出的氧气够65人呼吸。2.树木是吸尘器,能吸收各种粉尘。 3.树木是鸟儿赖以生存的家园。设计意图: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本文以“假设式的表达”最为特别,通过假设,把灰尘与人类的重要关系表述得不仅清楚明白,而且生动形象。针对文本这一特点,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对比品析、揣摩,让学生渐渐感觉到假设的不可思议,“假如将”的句式也渐渐从句段中凸显出来。然后针对“事实+假设”的表达方式设计有梯度的语言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内化文本的“言语形式”,实现了从读到写,从学习到运用的迁移。学生不仅收获了作者这样表达所要实现的“意”,也收获了“假设式”表达的“言”,更收获了作者“事实+假设”表达的“法”。四、归纳整理,课堂实践1. 学习了本组课文,你一定体会到了说明性文章的一些特点,学到了一些说明方法。那我们回忆一下,学到了哪些说明方法?2.俗话说得好“知识贵在学以致用”,想想说说,下面习作题目可以仿照本单元哪篇课文来写,能用上哪些说明方法。简单谈谈理由。(可爱的小白兔;我的文具盒;假如没有冬天)3.小结:今天通过对这一课的学习,我们对灰尘有了全新的认识,从灰尘的危害和作用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知道灰尘原来也有这么大的作用。生活中处处有科学,以后我们应该多看这些科学方面的书。 推荐书目十万个为什么可怕的科学等。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