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实习报告.doc_第1页
测量实习报告.doc_第2页
测量实习报告.doc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9 页2019-11-15测量实习报告班级 姓名 学号 组别 19 11/15/2019目录1. 测量实习的目的22. 测量实习的内容和方法22.1 实习地点22.2 实习要求32.3 实习所用设备32.4 基本方法32.4.1 高程测量32.4.2 距离测量5 2.4.3 全站仪的操作与使用.7 2.4.4 水平角测量原理.82.4.5 闭合导线测量原理102.5 内容及步骤152.5.1 实习动员和踏勘、选点152.5.2 测图控制测量外业:导线测量(测角、量边)162.6 测量数据误差分析183. 测量实习心得与体会19附录 1,全圆测回法观测水平角记录表 2,水准测量记录表 3, 导线高程计算表 4,导线坐标计算表 5,控制点成果表(一) 实习目的 (1) 通过完成控制测量实际任务的锻炼,提高独立从事测绘工作的计划、组织与管理能力,培养良好的咱也品质和职业道德。 (2)熟悉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的工作原理。 (3)巩固课堂教学知识,加深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理论的理解,能够用有关理论指导作业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内容得到一次实际应用,使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深化。 (4)通过实习,熟悉并掌握三、四等控制测量的作业程序及施测方法。 (5)掌握用测量平差理论处理控制测量成果的基本技能。 (二)测量实习的内容和方法2.1 实习地点扬州大学扬子津校区2.2实习要求(1)掌握主要仪器(DS3型水准仪及DJ6型经纬仪)的性能和使用。 (2)掌握地形测图的基本方法,初步具有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工作能力。 (3)掌握施工放样及路线测量的基本方法。 (4)认识了解现代测量仪器用途与功能。在教学实习中要注意使每个学生都能参加各项工作的练习。注意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加强劳动观点、集体主义和爱护仪器的教育,使学生得到比较全面的锻炼和提高。 2.3 实习所用设备经纬仪、水准仪、全站仪、罗盘、尺垫、测钎、水准尺、皮尺、标杆、半圆仪、绣花针、三角板、铅笔、橡皮、小刀、计算器、油漆、毛笔、记录板、记录表格、稿纸等。2.4 基本方法 2.4.1 高程测量 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借助于带有分划的水准尺,直接测定地面上两点间的高差,然后根据已知点高程和测得的高差,推算出未知点高程ABabHAHBhABHi大地水准面前进方向图1 高程测量原理A、B两点间高差为 (1-1)设水准测量是由A向B进行的,则A点为后视点,A点尺上的读数a称为后视读数;B点为前视点,B点尺上的读数b称为前视读数。因此,高差等于后视读数减去前视读数。水准测量原理: 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借助于带有分划的水准尺,直接测定地面上两点间的高差,然后根据已知点高程和测得的高差,推算出未知点高程。设水准测量的进行方向为从A至B,A称为后视点,a为后视读数;B称为前视点,b称为前视读数。如果已知A点的高程HA,则B点的高程为: HB=HA+hab HA+a=HB+b HA=HB+a-b B点的高程也可以通过水准仪的视线高程Hi来计算,即 Hi=HA+a HB=Hib(1)水准仪架在两个控制点的中间,距离两点大致相等。在前后两点各立水准尺一把。(2)望远镜对准水准尺并推动,再将水准仪调平,调节三个脚螺旋,使得圆水准器旗袍居中,然后微调倾螺旋,从左边的窗口看到水准管的气泡闭合。(3)调水平微动螺旋,使得十子丝在水准尺上测得后视读数和前视读数并记录下来。三脚架架腿抬高或降低,重新测量后视读数和前视读数并记录下来,测得高差不得超过5mm,否则重测。2.4.2距离测量121113nmlinmpnmf dlvhABDF图2 视线水平时的视距测量原理由图2中的相似三角形可以得出 由图2可以看出,仪器中心离物镜前的距离点F的距离为f + ,其中为仪器中心至物镜光心的距离,故仪器中心至视距尺的水平距离为式中和分别称为视距乘常数和视距加常数。令则上式可改写为 通常令l视距间隔;f物镜焦距;p十字丝分划板上两视距间的固定距离。由图4也可以看出,A、B两点间的高差h为 i仪器高(m);v十字丝中丝在视距尺上的读数,即中丝读数(m) 1)用前面的方法将经纬仪对中整平,再进行定线。2)然后用钢尺沿着路线测出导线长度。3)往返各测一次,两次距离的相对误差不能超过三千分之一,否则重测。2.4.3全站仪的操作与使用 不同型号的全站仪,其具体操作方法会有较大的差异。下面简要介绍全站仪的基本操作与使用方法。1.全站仪的基本操作与使用方法 1)水平角测量 1)按角度测量键,使全站仪处于角度测量模式,照准第一个目标A。(2)设置A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为00000。(3)照准第二个目标B,此时显示的水平度盘读数即为两方向间的水平夹角。2.距离测量 1)设置棱镜常数 测距前须将棱镜常数输入仪器中,仪器会自动对所测距离进行改正。(2)设置大气改正值或气温、气压值 光在大气中的传播速度会随大气的温度和气压而变化,15和760mmHg是仪器设置的一个标准值,此时的大气改正为0ppm。实测时,可输入温度和气压值,全站仪会自动计算大气改正值(也可直接输入大气改正值),并对测距结果进行改正。(3)量仪器高、棱镜高并输入全站仪。(4)距离测量 照准目标棱镜中心,按测距键,距离测量开始,测距完成时显示斜距、平距、高差。 全站仪的测距模式有精测模式、跟踪模式、粗测模式三种。精测模式是最常用的测距模式,测量时间约2.5S,最小显示单位1mm;跟踪模式,常用于跟踪移动目标或放样时连续测距,最小显示一般为1cm,每次测距时间约0.3S;粗测模式,测量时间约0.7S,最小显示单位1cm或1mm。在距离测量或坐标测量时,可按测距模式(MODE)键选择不同的测距模式。应注意,有些型号的全站仪在距离测量时不能设定仪器高和棱镜高,显示的高差值是全站仪横轴中心与棱镜中心的高差。2.4.4水平角测量原理水平角的定义:地面上一点到两个目标点的方向线垂直投影到水平面上的夹角。在过测站点中心的铅垂线上任意高度水平地安置一个度盘,则空间视线在其上的投影线分别截取读数a、c,则水平角。导线转折角的测量采用测回法观测用DJ6经纬仪测两测回,当盘左、盘右两半测回角值的较差不超过36时,取其平均值。操作步骤如下:(1)经纬仪架在控制点上,用脚螺旋进行对中,再伸缩架腿调节圆水准气泡居中,然后调节脚螺旋使得水准管气泡也居中。通过对中器观察是否对中,否则反复调平。(2)望远镜调成盘左,对准左面的目标并制动,调节微倾和微动螺旋,使得十字丝瞄准目标,把配置度盘的按钮拔出,记下读数。顺时针转动照准部,对准右面的目标并制动,读出右面的读数,记录读数。(3)望远镜调成盘右,对准右面的目标并制动,调节调节微倾和微动螺旋,是的十字丝瞄准目标,把配置度盘的按钮拔出,记下读数。逆时针转动照准部,对准左面的目标并制动,读出左边的读数,记录读数。(4)两次测量角之差不能超过40秒,否则重测。2.4.5 闭合导线测量原理1)、导线测量概述: 导线从一组已知控制点出发,经过几个点,又回到起始点上,形成一闭合多边形,成为闭合导线。由于测量了多边形的各内角及边长,闭合导线也具有检核作用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包括: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测角,量边等。2)、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在选点前,应先收集测区已有地形图和已有高级控制点的成果资料,将控制点展绘在原有地形图上,然后在地形图上拟定导线布设方案,最后到野外踏勘,核对、修改、落实导线点的位置,并建立标志。选点时应注意下列事项:相邻点间应相互通视良好,地势平坦,便于测角和量距。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便于安置仪器和保存标志的地方。导线点应选在视野开阔的地方,便于碎部测量导线边长应大致相等。导线点应有足够的密度,分布均匀,便于控制整个测区。3)、角值说明 图中控制点1、2、3用折线连接起来,测量各边的长度和各转折角。这种控制点称为导线点,进行这种测量称为导线测量。闭合导线计算方法是由导线点组成的多边形,必须满足角度闭合条件和坐标闭合条件闭合导线测的是内角,所以角度闭合条件是要满足n多边形内角和条件:角度闭合差各级导线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f容。对于图根导线f容=60n1/2。ff容,则说明所图3 闭合导线示意图测角度不符合要求,应重新检测角度。若ff容,可将闭合差反符号平均分配到各观测角中。改正后之内角和应为(n-2)180,以作计算校核。正后的导线左角或右角推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前=后+180+左 适用于测左角前=后+180-右 适用于测右角4)、导测量内业计算方法:导线测量内业计算的目的就是计算各导线点的平面坐标x、y。计算之前,应先全面检查导线测量外业记录、数据是否齐全,有无记错算错,成果是否符合精度要求,起算数据是否准确。a.准备工作将校核过的外业观测数据及起算数据填入“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中。b.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计算角度闭合差计算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计算水平角改正数计算改正后的水平角c.推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计算检核:最后推算出起始边坐标方位角,它应与原有的起始边已知坐标方位角相等,否则应重新检查计算。d.坐标增量的计算及其闭合差的调整计算坐标增量 根据已推算出的导线各边的坐标方位角和相应边的边长,计算各边的坐标增量。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 计算导线全长闭合差WD和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WK调整坐标标增量闭合差计算改正后的坐标增量5)、坐标增量的计算6)、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闭合导线的起、终点是一个点,所以坐标增量理论值为零。坐标增量闭合差为: 若,则说明符合精度要求,可以进行调整,即将、反符号按边长成正比分配到各边的纵、横坐标增量中去。改正后纵、横坐标增量之代数和应分别为零,以作计算校核 7)、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根据起点的已知坐标及改正后的增量,依次推算各点的坐标。最后还应推算起点的坐标,应与原有的数值相等,以作校核。2.5 内容及步骤2.5.1 实习动员和踏勘、选点 8月29号老师组织我们在教室讲解了此次测量实习的具体时间安排和测量步骤和注意点,随后我们按组领取仪器,并且踏勘、选点,我们所测量的具体区域以图书馆为界北校区的所有的建筑设施。在踏勘的过程中我们朗月湖被许多植被包围,并且在东面是众多高楼,随后我们注意到在文津楼附近的主干道发现不易布置点位,过往车辆人员较多,最终我们选择在道路的拐角处布置控制点。通过对校区的观察,校区的主要到在建筑物周边布点,相邻点间通视良好,地势较平坦,便于测角和量距,地为混凝土所以土质坚实处,便于保存标志和安置仪器,视野开阔,便于施测碎部,我们共选择了14个控制点,之间的距离大致相等,导线点之间也有足够的密度,分布比较均匀。2.5.2 测图控制测量外业:导线测量(测角、量边)2.5.2.1水准仪的认识与使用 安置仪器:先将三脚架张开,使其高度适中,架头大致水平,并将架腿踩实;再开箱取出仪器,将其固定在三脚架上。认识仪器:指出仪器各部件的名称和位置,了解其作用并熟悉其使用方法。同时弄清水准尺的分划注记。粗略整平:双手食指和拇指各拧一个脚螺旋,同时对向(或反向)转动,使圆水准器气泡向中间移动;再拧另一个脚螺旋,使气泡移至圆水准器居中位置。若一次不能居中,可反复进行,到水准仪转向任意方向,水准气泡都居中为止。水准仪的操作:瞄准 转动目镜调焦螺旋,使十字丝清晰;松开制动螺旋,转动仪器,用照门和准星瞄准水准尺,拧紧制动螺旋;转动微动螺旋,使水准尺位于视场中央;转动物镜调焦螺旋,消除视差使目标清晰。精平 转动微倾螺旋,使符合水准器两端的半影像吻合。读数 从望远镜中观察十字丝横丝在水准尺上的分划位置,读至毫米。普通水准测量选定一条闭合水准路线,安置14个控制点为测站。确定起始点及水准路线的前进方向。在起始点和第一个待定点分别立水准尺,在距该两点大致等距离处安置仪器,分别观测得后视读数和前视读数,计算第一个测站的实测高差。将仪器搬至第一、第二点中间设站观测,求出第二个测站的实测高差。依次测出第三、第四测站的实测高差。根据各测站的实测高差,计算水准路线的高差闭合差,并检查是否超限,对闭合差进行分配,推算个待定点的高程。2.5.2.2 经纬仪的认识与使用 经纬仪的操作:对中 挂上垂球,平移三脚架,使垂球尖大致对准测站点,并注意架头水平,踩紧三脚架。稍松连接螺旋,在架头上平移仪器,使垂球尖精确对准测站点(应符合限差要求),最后旋紧连接螺旋。整平 转动照准部,使水准管平行于任意一对脚螺旋,同时相对旋转这两个脚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将照准部绕竖轴转动90,再转动第三个脚螺旋,使气泡居中。如此反复调试,直至照准部转到任意方向,气泡在水准管内的偏移都不超过分划线的一格为止。瞄准 用望远镜的照门和准星瞄准目标,使目标位于视场内,旋紧望远镜和照准部的制动螺旋;转动望远镜的目镜螺旋,使十字丝清晰;转动物镜调焦螺旋,使目标影像清晰;转动望远镜和照准部的微动螺旋,使目标被十字丝的单根纵丝平分,或被双根纵丝夹在中央。读数 调节反光镜的位置,使读数窗亮度适当;旋转读数显微镜的目镜套,使度盘及分微尺的刻划清晰;读取度盘刻划线位于分微尺所注记的度数,从分微尺上该刻划线所在位置的分数估读至0.1(即6的倍数)。 角度测量在初始点A点架设经纬仪时,在A点相邻的B、F点插钎杆。一名同学握住钎杆使其尖端顶住测站点。转动望远镜,使其大致对准钎杆尖端部。当大致瞄准时锁定望远镜,用微调螺旋使对准准确。同时转动目镜螺旋使成像清晰。首先使用盘左为止,由于读两次数,所以起始读数为0和90,将望远镜指向F点记录下盘读数,然后将望远镜转向B点,记录下盘读数,两读数之差就是导线夹角位置。再转成盘右读数,读四组数据。其他点同上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