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宣城市2019届高三语文第二次调研测试试题(含解析)第I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这个时代,很多作家的名字在报刊和新媒体上频频出现,人们却想不起他写过什么,而有的作家名字一出现,唤醒的则是作品的名字及相关想象,这是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与写作意义上的成功的区刖,双雪涛的“好”显然属于后者。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他的名字将一直与平原上的摩西(以下简称摩西)捆绑在一起。通读双雪涛的作品,不难发现,他对大历史变革与个体、群体日常生活之间的密切关联是极其敏感的,只是他不愿意把这些故事变成关于历史进程的肤浅论证材料。事实上,当我们意识到历史从未在他的故事中缺席时,才会发现,他早已把历史与人的关系编织进故事的纹理中。很显然这里挺立着由精湛技艺所支撑的鲜明的小说观和历史观,即只有在精心编制的好故事的罗网中,历史这只“怪兽”才能被一种具体、丰富也更具说服力的方式诱捕、显形。就小说中的“虚构”来说,这里并不存在特别复杂的地方。一代又一代的人的尊严、前途和命运如何成为历史怪兽的养料,双雪涛心知肚明且有切身体会,只是他不相信历史只有一种抽象的表情,哪怕只是狰狞和吞噬,也会有具体的姿势和形态,更何况历史事件的发生,最终要由一个个具体的人来承担。所以,在双雪涛的小说中,故事不仅是目的,也是手段,而历史不只是背景,也是以各种形态渗进故事的有机成分。两者之间如何有机融合,也就成为需要依靠智慧和技艺来成全的事情。历史发生的时刻,最初必然表现为人的遭遇,并最终物化为文字和器物,这是历史消散后留下的痕迹。从这个意义上讲,“虚构”介入历史的方式,便是用器物和文字对人进行招魂,在这个过程中历史逐渐脱离抽象意义上的神秘性和匿名性,逐渐呈现出具体可感的形态,这正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历史祛魅,即重建历史表情,或日历史显形。帕慕克坚持一个观念:“物品既是小说中无数离散时刻的本质部分,也是这些时刻的象征或符号。”这句话虽然并未明确指向“虚构”与历史的关系,却能贴切说明双雪涛在设置历史的“诱饵”(物品或器物)时所体现出的非凡匠心和能力。摩西无疑是一篇杰作,这里暂且只分析其中的一个细节,一种名为“平原”的香烟烟盒的作用。“烟盒”最显而易见的功能,就是解决了情节设计的基本逻辑问题。故事里每个人的声音都是一条线索,众声喧哗,彼此纠缠,直到“烟盒”出现,错综复杂的线索才建立一种比较牢靠的逻辑关系。由此,故事冲出迷局,开始进入令人期待的“解密”程序。我无意宣称摩西必将成为未来的经典,但“诱饵”的精心设置让历史在一个好看的故事中不断具象化,于是,历史表达便言之有物,现实描绘又有纵深感。做到这一点,一部充满意义张力的小说至少成功了一半。(摘编自方岩诱饵与怪兽双雪涛小说中的历史表情)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双雪涛的小说在故事纹理中渗透着历史与人的关系,但他不愿意把故事当作表现历史进程的材料。B. 双雪涛的作品体现了他的小说观和历史观,他以自己精湛的技艺重新诠释历史,让历史怪兽显形。C. 双雪涛认为历史是有具体姿势和形态而不是抽象的,最初表现为人的遭遇,最终物化为文字和器物。D. 摩西中“平原”香烟盒解决了情节设计的基本逻辑问题,是双雪涛精心设置的具有典型意义的“诱饵”。2. 下列对文中观点及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指出双雪涛得到人们的认可与他的作品尤其是摩西密不可分,属于写作意义上的成功。B. 文章以摩西为例,说明双雪涛极为重视个体、群体的日常生活与大历史变革之间的密切关联。C. 引用帕慕克关于小说“物品”的见解,意在肯定双雪涛具有设置器物或物品这些历史“诱饵”的能力。D. 文章给予摩西很高的评价,认为作者精心设置的“诱饵”,让故事与历史相互印证,小说因此而更加好看。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一旦提及双雪涛的名字,唤醒的是平原上的摩西,他的艺术成就超过那些世俗意义上成功的作家。B. 历史不能虚构,但是介入历史的“诱饵”却可以虚构,它使历史逐渐脱离抽象意义上的神秘性和匿名性。C. 双雪涛的小说中,故事不仅是写作的目的,也是一种手段,而历史也以各种具体的姿态有机渗进了故事里。D. 在双雪涛的小说中,“诱饵”的设置使历史在小说的故事中不断被具象化,让小说充满了意义的张力。【答案】1. D 2. D 3. A【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的是“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A选项曲解文意,“不愿意把故事当作表现历史进程的材料”错误,原文是“不愿意把这些故事变成关于历史进程的肤浅论证材料”。B选项于文无据,“重新诠释历史”原文没有提到。C选项,“历史不是抽象的”错误,原文“只是他不相信历史只有一种抽象的表情”可知认可了历史的抽象性。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D选项“让故事与历史相互印证”错误,根据原文“但诱饵的精心设置让历史在一个好看的故事中不断具象化”可知,“故事与历史”两者不是“印证关系”。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A 选项,“超过”不正确,原文没有做这样的比较。故选A。【点睛】解答此题时要在原文中找对应句。先在选项中选定需要“定位”的关键词语,依据选定的“关键词”寻找、确定选项在原文中的对应句。然后首先将题干与选项进行对比,看题干问的是什么,选项回答的是什么,看看是不是考查答非所问类试题。如果题干中出现“不属于”“不能说明”这类词,考查的就是这类题;如果题干中仅出现“不符合原文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则可以不考虑此步骤。其次将选项与对应句进行比较,比较选项和对应句时,应找到二者表述存在差异的地方,符合原文意思的是正确选项,否则是错误选项。最后选项与选项进行比较,选出错误或者最恰当的一项。(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与美国相比,中国智能企业无论是萌芽、发展和高速成长阶段出现的时间都落后5年。中国智能企业创建时间主要集中在2010-2016年之间,占比为53.8%,智能企业创建的峰值出现在2014年,占比为15.4%。截至2017年6月,全球人工智能企业总数达到2542家,其中美国为1078家,中国为592家,占比分别为42.4%和23.3%,其余的872家企业分布在瑞典、新加坡、日本、英国、澳大利亚,以色列和印度等国家和地区。从地域分布看,中国智能企业主要分布在北京、广东、上海、浙江、江苏、湖北、四川、天津、湖南和山东。其中,北京占比最高,为43.9%,主要分布在海淀区;其次是广东,占比为16.9%,主要分布在深圳和广州;排名第三的是上海,占比为15.9%,主要分布在浦东新区;排名第四的是浙江,占比为8.8%,主要集中在杭州。从产业层次上看,应用层智能企业占比最高,达到77.7%;其次是技术层企业,占比为17.9%;第三是基础层企业,占比为5.4%。与美国智能企业产业层次分布的比较看,中国在应用层的企业数占比远高于美国,而在基础层和技术层企业数占比则明显低于美国。从企业核心技术的分布看,机器学习占比最高,为25.3%;其次是大数据和云计算、机器人技术、计算机视觉技术,占比分别为19.3%、13.6%、10.3%;自然语言处理、智能硬件、生物识别和智能芯片技术的占比分别为9.1%、8.8%、5.3%、2.4%。中国智能企业广泛分布在17个应用领域,其中企业技术集成与方案提供、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平台两个应用领域的企业占比最高,分别为16.7%和13.2%。智能硬件、智能制造、智能商业和零售、智能机器人、科技金融、新媒体和数字内容领域的企业数占比相对较高,分别为8.1%、7.6%7.6%、7.1%、6.6%、6.6%.(摘自2018年06月14日光明日报)材料二: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交通拥堵等“大城市病”日益突出。“通过大数据分析,我们发现拥堵往往起源于个别节点,如果在苗头出现时,控制该路段车辆的汇入量,就可以避免堵车,保障路网有序畅通。”浙江工业大学沈国江教授介绍,他的团队将人工智能中的强化学习理论应用于交通信号控制,精准识别预测多源异构交通数据,切分拥堵区、消散区、缓冲区、常态区,从而有效缓解拥堵。“车牌摇号、车辆限行、提倡公共交通都有成效,但交通需求持续增加,道路供给不可能无限增加,而人工智能可以让路网利用更高效。”据沈国江教授介绍,该成果过去两年在绍兴柯桥、杭州萧山等地进行了推广应用,新增产值5000万元,在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我们国家还处于工业化的转型期,工业化正在进行产业转型以及城镇化所出现的问题会创造出大量的人工智能应用的新空间,这些空间大概是发达国家所不曾具备的。这种不完备性、需要发展的洪流和人工智能一交汇,我们就能以一种新的方式进行发展,这就是大力发展人工智能的意义所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说。(摘自2018年06月11日光明日报)材料三:9月5日,科技部网站公开发布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2018年度项目指南从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础理论、面向重大需求的关键共性技术、智能芯片与系统三个方向部署实施,实施周期为3年(2018-2020年)。指南征求意见稿指出,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础理论设7个研究方向,每个方向拟支持1-2个项目,主要聚焦人工智能重大科学前沿问题,以突破人工智能基础机理、模型和算法瓶颈为重点。面向重大需求的关键共性技术设7个研究方向,每个方向拟支持1-2个项目。主要围绕提升我国人工智能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求,面向重大需求,突破新一代人工智能关键共性技术,全面提升感知识别、知识计算、认知推理、协同控制与操作、人机交互等能力。智能芯片与系统设3个研究方向,每个方向拟支持1-2个项目,围绕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和应用生态基础建设,从人工智能创新平台和基础支撑角度,重点研究新型感知器件与系统,人工神经网络的关键技术标准以及人工智能开源开放平台。(摘自2018年09月06目科技日报)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中国智能企业创建时间虽然落后于美国5年,但是企业数量发展较快,已位居世界第二。B. 中国绝大部分智能企业集中在应用层,这些企业的核心技术主要服务于日常生活领域。C. 通过大数据精准预测,能让交通路网利用的效率更高,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D. 为提高人工智能的国际竞争力,中国正在积极开展面向重大需求的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中国智能企业广泛分布在企业技术集成与方案提供、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平台两个应用领域。B. 交通拥堵时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交通信号控制,能有效解决交通拥堵问题。C. 随着我国产业转型和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发展进程中的不完备性将给人工智能创造新的发展空间。D. 人工智能基础理论、面向重大需求的关键共性技术、智能芯片与系统是未来人工智能三大研究方向。6.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前景如何?请根据材料概括说明。【答案】4. B 5. C 6. 现状: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在企业发展上起步迟,企业数明显少于美国;在产业层次上,应用层企业数占比远高于美国,但基础层和技术层企业数占比明显低于美国;我国人工智能企业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北京、深圳、广州、上海、杭州等少数城市。前景:随着我国产业转型和城镇化建设的推进,人工智能应用将出现大量的新空间;2018年起实施的为期3年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创新项目研究,将会改变我国人工智能基础层和技术层产业的薄弱现状。【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B 选项“主要服务于日常生活领域”错误,由原文“从企业核心技术的分布看,机器学习占比最高,为25.3%;其次是大数据和云计算、机器人技术、计算机视觉技术,占比分别为19.3%、13.6%、10.3%;自然语言处理、智能硬件、生物识别和智能芯片技术的占比分别为9.1%、8.8%、5.3%、2.4%。”可知,“日常生活领域”只占一部分。故选B。【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要在原文中找对应句。先在选项中选定需要“定位”的关键词语,依据选定的“关键词”寻找、确定选项在原文中的对应句。然后将选项与对应句进行比较,比较选项和对应句时,应找到二者表述存在差异的地方,符合原文意思的是正确选项,否则是错误选项。A选项,“两个应用领域”概括不全,由材料一“中国智能企业广泛分布在17个应用领城企业数占比相对较高”可知,还有智能硬件和智能制造等领城。B选项,“有效解决交通拥堵问题”不正确,由材料二“从而有效缓解拥堵。”可知,应该是“有效缓解”。D选项,“未来”不准确,由原文“当下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三大研究方向”可知是“当下”。故选C。【6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归纳能力。解答此类题型,考生通读所有材料,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对材料进行筛选整合。此题要求结合材料分析,由原文“与美国相比,中国智能企业无论是萌芽、发展和高速成长阶段出现的时间都落后5年。”可知,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现状是人工智能产业在企业发展上起步迟,企业数明显少于美国;由原文“从产业层次上看,应用层智能企业占比最高,达到77.7%;其次是技术层企业,占比为17.9%;第三是基础层企业,占比为5.4%。与美国智能企业产业层次分布的比较看,中国在应用层的企业数占比远高于美国,而在基础层和技术层企业数占比则明显低于美国。”可知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现状是在产业层次上,应用层企业数占比远高于美国,但基础层和技术层企业数占比明显低于美国;由原文“从地域分布看,中国智能企业主要分布在北京、广东、上海、浙江、江苏、湖北、四川、天津、湖南和山东。其中,北京占比最高,为43.9%,主要分布在海淀区;其次是广东,占比为16.9%,主要分布在深圳和广州;排名第三的是上海,占比为15.9%,主要分布在浦东新区;排名第四的是浙江,占比为8.8%,主要集中在杭州。”可知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现状是人工智能企业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北京、深圳、广州、上海、杭州等少数城市。由原文“我们国家还处于工业化的转型期,工业化正在进行产业转型以及城镇化所出现的问题会创造出大量的人工智能应用的新空间,这些空间大概是发达国家所不曾具备的。”可知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的前景是随着我国产业转型和城镇化建设的推进,人工智能应用将出现大量的新空间;由原文“2018年度项目指南从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础理论、面向重大需求的关键共性技术、智能芯片与系统三个方向部署实施,实施周期为3年(2018-2020年)。”可知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的前景是2018年起实施的为期3年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创新项目研究,将会改变我国人工智能基础层和技术层产业的薄弱现状。【点睛】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归纳,首先浏览选项标敏感点,敏感点就是题干要求的“内容”“艺术特色”等。其次回归原文找对应句,根据选项内容回归原文寻找对应句,筛选信息类要注意是否改变了原文判断,评价赏析类的选项要特别关注标注的敏感点是否有原文依据。最后排除定答案,根据“知识性错误”优先的原则,先将有“知识性错误”的选项挑选出来,然后再考虑赏析不当的选项,最后确定答案。(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舞者朱以撒飞絮时节是一棵树最浪漫的时光。我正赶上了这样的时光,在遥远的晋南,仰着脸任飞絮拂过,轻柔的、不可捉摸的、梦幻一般的,在眼前、身后。当地人说,这是一些柳树的、杨树的飞絮,每年夏初总要折腾一阵,满城皆白。一捧柳絮,或者杨絮,要落在哪里是难以自主的,当它离开枝条,流浪倾向就形成了。风是它的主宰,把它带到哪里,它就到哪里。风很多,风向又不一,往往就忽此忽彼没有定性。这条古街的两边都是老房子,成为不少电视剧的老旧背景。朝街一面都辟为店面,店面又以照相馆居多。主人弄来一大堆旧时代服装、头饰,让人一套上就成了牡丹亭或白蛇传里的人物,或者是军队里的一名气宇轩昂的将领。一对少男少女,正在照相馆主人极力怂恿下,拍一张有张生和崔莺莺意味的古装照,他们摆了好几个姿势,似乎张生和崔莺莺当年就是如此缠绵的,斜阳影里,隔花微羞,只不过今日,多了几分不管不顾我行我素。飘絮下的古街,真有几分让人疑真疑幻了,远古的、现代的、未来的、太空的、冥界的,纷纷登场,以供游人体验。这些原本擅长稼穑的农耕者,而今在家中巧设机关,制造悬念,跨越时空,已使古街不今不古。如果说农耕生活还有很多天性天趣,而如今则更多的是雕情镂意了。一个外乡人,在他的家乡从来没有见过如此游移不定的场景。迎面而来,御风而行,终日无绝,就是到了夜晚,黑暗也不能使它们停歇。我看到它们轻盈地从半开的窗户中闪了进来,落在一摊水渍上,此时它们才真的飞不动了。柔和之物总是让人心中有些蓬松,想起委婉、缱绻、氤氲这些词。如果有与之相匹配的形态,也就是孤云淡月、疏影暗香、逸怀闲情了。这当然是一种向下的心思,不争的,随时的,有一些世外的气味。人太像飞絮了,前几天还在明净的南方,今天却在这里被飞絮裹挟着,是那架坚硬且刻板的航空器把我带到这里。同样是飞行,或者是非常明确的目的,或者是漫无边际的优游。人选择了前者,使到达的线路直接、迅捷。不过,那些纡徐迟缓的趣味就没有了,曾经的西窗剪烛,折柳相赠,长亭执手,灞桥伤别,或者更近一步的香囊暗解,罗带轻分,眉梢眼角风情,这些慢动作、柔动作都过去了,代之以直截了当。要我说,在这么一个旧日的土地上,也只有漫天飞舞的柳絮,和过往没有什么差别。石必村这个地方,家境转好的人家几年前已经搭盖起两层的砖楼他们以前的命运都是一样的,富者穷者相距不远,只不过多几头牲畜多几亩地,却都一样地住在窑洞里。变化是慢慢产生的,村子的不平静气味开始浓郁,连进出的脚步也急促起来,有的人的身影在村里已经见不到了。比黄土坚硬的楼房拔地而起。每每随着一家人搬入楼房,相应的几孔窑洞就荒废了。一对老年夫妇仍然住在窑洞里,窑洞的表面已经局部鼓起、脱皮。让人惊讶的是窑洞上方竟然是一条路,汽车经过,纷纷柳絮扬起,正好是窑洞的上方。窑洞是柔软之物这当然是与水泥高楼相比而言的不是浇捣出来的,而是一锨一镐给挖出来的。人居于洞穴之中,任地气裹满一身,如果是夏日,它沁出凉意,而冬日却又能最充分地含纳热量,边听窑洞外北风紧,边喝酒吃肉。一个窑洞老了,面上的光泽和棱角都没了,黄土里边的韵味都出来了,很像老人皮肤上的沟壑纹路,时间把外表处理成这个样子,让我看着,想着奄忽而过的日子,想回南方老家了。这和我见过的客家土楼人家一样,里边又住人又住牲口,杂乱而又味重,脚都踩不进去。却有人住了一辈子,他们柔软的身体、柔软的心,都被外人看来不适宜的空间拥抱着,不会放弃。人间四月的晋南,开始了干燥的日子,飞絮和窑洞,都在渐渐热起来的阳光底下,动或不动。从潮湿南方来的人,在新奇中用笔把动的飞絮和不动的窑洞拢到一处说道,它们都属于一种自然的存在状态,令人遐想。(人民日报2012年11月21日,有删改)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第段运用拟人手法描写四月晋南的飞絮情景,展现了飞絮轻柔、飘忽、难有定性的特点。B. 第段描写晋南古街日渐商业化的现状,暗示传统的农耕生活已渐行渐远,令人痛惜不已。C. 第段将人与飞絮对比,人的“飞行”目的明确、直接,但却失去了旧时优游的诗意的心态。D. 本文借物抒怀,思路开阔,今昔相接,虚实结合,表达了对当下人生存状态的感悟与思考。8. 文章结尾说“它们都属于一种自然的存在状态,令人遐想”,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种“自然的存在状态”的理解。9. 简要分析本文语言上的特点。【答案】7. B 8. 动的飞絮,御风而行,谦卑无争,纡徐迟缓,不管时代变迁,仍一如旧时葆有着自己的优游之态;不动的窑洞,是人利用自然创造的成果,让地气裹满一身,伴岁月老去,积淀出黄土里的韵味,而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已渐趋荒废之境。动与不动,自主与不自主,变与不变,都昭示着物与人的自然存在状态。 9. 运用拟人、比喻、想象等手法,使语言生动传神,富有情趣;引用诗文词曲典故,使语言典雅精致,富有诗意与文化内涵;句式长短结合,整散相间,参差错落,使语言灵动自如,富有变化。【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B 选项,“暗示传统的农耕生活渐行渐远,令人痛惜不已”错误,原文没有这个意思。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作品内容和情节作用的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句子的含义,表达的感情,然后再从主旨方面分析其作用。根据原文“一个外乡人,在他的家乡从来没有见过如此游移不定的场景。迎面而来,御风而行,终日无绝,就是到了夜晚,黑暗也不能使它们停歇。”可知,自然的存在状态是动的飞絮,御风而行,谦卑无争,纡徐迟缓,不管时代变迁,仍一如旧时葆有着自己的优游之态;由原文“一个窑洞老了,面上的光泽和棱角都没了,黄土里边的韵味都出来了,很像老人皮肤上的沟壑纹路,时间把外表处理成这个样子,让我看着,想着奄忽而过的日子,想回南方老家了。”可知,自然的存在状态是不动的窑洞,是人利用自然创造的成果,让地气裹满一身,伴岁月老去,积淀出黄土里的韵味,而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已渐趋荒废之境。由原文“人间四月的晋南,开始了干燥的日子,飞絮和窑洞,都在渐渐热起来的阳光底下,动或不动。”可知,自然的存在状态是动与不动,自主与不自主,变与不变,都昭示着物与人的自然存在状态。【9题详解】本题考查品味文学作品精彩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语言的赏析点主要有:语句的含意;语言的特点,一般从准确简洁、清新明快、生动形象、浅显质朴等方面思考;语言的风格,有幽默、辛辣、含蓄、深刻、自然和谐等;语言的技巧,多从修辞角度思考;语言的作用,表达了什么意义,有何表达效果,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本题考查品味文学作品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语言的赏析点主要有:语句的含意;语言的特点,一般从准确简洁、清新明快、生动形象、浅显质朴等方面思考;语言的风格,有幽默、辛辣、含蓄、深刻、自然和谐等;语言的技巧,多从修辞角度思考;语言的作用,表达了什么意义,有何表达效果,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一捧柳絮,或者杨絮,要落在哪里是难以自主的,当它离开枝条,流浪倾向就形成了。”此句运用拟人;“似乎张生和崔莺莺当年就是如此缠绵的,斜阳影里,隔花微羞,只不过今日,多了几分不管不顾我行我素。” 此句运用想象;“一个窑洞老了,面上的光泽和棱角都没了,黄土里边的韵味都出来了,很像老人皮肤上的沟壑纹路,时间把外表处理成这个样子,” 此句运用比喻,使语言生动传神,富有情趣;原文“柔和之物总是让人心中有些蓬松,想起委婉、缱绻、氤氲这些词。如果有与之相匹配的形态,也就是孤云淡月、疏影暗香、逸怀闲情了。这当然是一种向下的心思,不争的,随时的,有一些世外的气味。” 句式长短结合,整散相间,参差错落,使语言灵动自如,富有变化。“曾经的西窗剪烛,折柳相赠,长亭执手,灞桥伤别,或者更近一步的香囊暗解,罗带轻分,眉梢眼角风情”此句引用诗文词曲典故,使语言典雅精致,富有诗意与文化内涵;【点睛】若赏析人物语言,就要从表现手法、语句含意、人物性格等方面入手,视具体的情境而定,若赏析作品的语言,就要综合考虑表现手法、语句含意、语言风格、语言作用等。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刘之遴,字思贞南阳涅阳人也。之遴八岁能属文,十五举茂才对策,沈约、任防见而异之。起家宁朔主簿。吏部尚书王瞻尝候任昉,值之遴在坐,昉谓瞻日:“此南阳刘之遴,学优未仕,先生所宜甄擢。”瞻即辟为太学博士。之遴笃学明审博览群籍时张稷新除尚书仆射托昉为让表防令之遴代作操笔立成。累迁中书侍郎,鸿胪卿,复兼中书舍人。出为征西鄱阳王长史、南郡太守,高祖谓曰:“卿母年德并高,故令卿衣锦还乡,尽荣养之理。”后转为西中郎湘东王长史,太守如故。丁母忧,服阕,征秘书监,领步兵校尉。出为郢州行事,之遴意不愿出,固辞,高祖手敕日:“朕闻妻子具,孝衰于亲;爵禄具,忠衰于君。卿既内足,理忘奉公之节。”遂为有司所奏免。久之,为太府卿,都官尚书,太常卿。之遴好古爱奇,在荆州聚古器数十百种。有一器似瓯,可容一斛,上有金错字,时人无能知者。时鄱阳嗣王范得班固所上汉书真本,献之东宫,皇太子令之遴与张缵、刘溉、陆襄等参校异同。之遴具异状十事。好属文,多学古体,与河东裴子野、沛国刘显常共讨论书籍,因为交好。是时周易、尚书、礼记、毛诗并有高祖义疏,惟左氏传尚阙。之遴乃著春秋大意十科,左氏十科,三传同异十科,合三十事以上之。高祖大悦。太清二年,侯景乱,之遴避难还乡,未至,卒于夏口,时年七十二。前后文集五十卷,行于世。(节选自梁书刘之遴列传)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之遴笃学明审博览群籍时张稷新除尚书仆射托昉为让表昉令之遴代作操笔立成B. 之遴笃学明审博览群籍时张稷新除尚书仆射托昉为让表昉令之遴代作操笔立成C. 之遴笃学明审博览群籍时张稷新除尚书仆射托昉为让表昉令之遴代作操笔立成D. 之遴笃学明审博览群籍时张稷新除尚书仆射托昉为让表昉令之遴代作操笔立成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茂才,和秀才同义,东汉时为避光武帝刘秀的名字,将秀才改为茂才,后来有时也称秀才为茂才。B. 博士,古今词义相近,标志一个人精通一门学问或具备出原创成果的能力,是古代最高级别的学位。C. 丁母忧,古代官员遭遇父母丧事,须辞官回家守丧,称作丁忧,母亲去世称丁母忧,或称丁内忧。D. 义疏,本指我国古代疏解经义的书,其名源于六朝佛家解释佛典,后泛指补充和解释旧注的疏证。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刘之遴好学能文。八岁即能写出像样的文章,十五岁被举荐入仕时,所作对策令沈约、任昉都感到惊异。B. 刘之遴颇受恩顾。当他母亲年岁已高时,高祖为了让他尽到赡养母亲的孝心,令他衣锦还乡,任南郡太守。C. 刘之遴好古爱奇。他在荆州收聚几十上百种古器,其中一古器像瓯,上有嵌饰的金字,他都认识。D. 刘之遴学问渊博。当时左氏传独缺高祖的义疏,刘之遴便写春秋大意等共三十事上奏。高祖非常高兴。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l)值之遴坐,昉谓瞻日:“此南阳刘之遴,学优未仕,先生所宜甄擢。”(2)朕闻妻子具,孝衰于亲;爵禄具,忠衰于君,卿既内足,理忘奉公之节。【答案】10. C 11. B 12. C 13. (1)适逢刘之遴在座,任昉对王瞻说:“这是南阳人刘之遴,学问出众却没有做官,先生您应当甄别擢用他。”(2)我听说妻子儿女都健在,(那么)对父母的孝心就减退了;爵位与俸禄双全,(那么)对君主的忠诚就减退了。你内心已得到满足,(可)依公理却忘记了奉公的节操。【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时抓住句子中的重要名词和虚词,根据其在句子文中充当的成分和在句子中所起到的作用,可以判断出断句的正确划分;同时注意句子中对仗的地方,根据句式特点断句是最简洁的方法。根据文意,“笃学明审”不能分开,而且和“博览群籍”句子结构一致,所以“明审”后断句,排除选项AD,“书仆射”做“除”的宾语,不能断开,“时”修饰“张稷”,所以“时”前,“尚书仆射”后断句。“让表”是“辞让官职的奏章”的意思,中间不能断开,所以排除选项B,故选C。句子翻译:刘之遴笃学明审,博览群书。当时张稷刚被授任尚书仆射,委托任昉写辞让官职的奏章,任昉让刘之遴代作,执笔立成。【11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B选项“古今词义相近,标志一个人精通一门学问或具备出原创成果的能力,是古代最高级别的学位。”错误,博士,古今异义,古代指专门精通某一门学问或传授经学的官名。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选项内容多是命题者对原文的概括、转述和分析,所以首先要理解文意,通过对比法把选项与原文进行细致的对比、分析,从中发现选项与原文意思不一致的地方,进而找出选项的干扰之处。C选项无中生有,“他都认识。”错误,根据原文“有一器似瓯,可容一斛,上有金错字,时人无能知者。”可知,是“时人无能知者”,并没有说“他都认识”。故选C。【13题详解】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赋分点:(1)值:适逢。仕:做官。甄擢:甄别擢用。(2)妻子:妻子儿女。衰:减退。具:双全。【点睛】文言文翻译记清两原则,一是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不可凭大意去翻译。所谓“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要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词都落实到译文中去,这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的要求。“直译为主”是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保证达到“字字落实”这一基本要求的最佳方法。“直译为主”是说对于大多数句子、大多数词语,可以采取直接翻译的方式来进行。二是意译为辅,文句通顺。所谓“意译为辅”就是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难以表达原文意蕴的时候,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文句通顺是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凡是语言表达都必须遵从。考生一定要养成推敲语句的习惯。翻译成现代汉语以后一定要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如果不通顺、不流畅,就要对它进行修改、润色,适当的进行意译。翻译:刘之遴,字思贞,是南阳涅阳人。刘之遴八岁就会写文章,十五岁举茂才的对策,沈约、任昉看了都很惊异。初出仕任宁朔主簿。吏部尚书王瞻曾探望任昉,适逢刘之遴在座,任昉对王瞻说:“这是南阳人刘之遴,学问出众却没有做官,先生您应当甄别擢用他。”王瞻立即征召他任太学博士。刘之遴笃学明审,博览群书。当时张稷刚被授任尚书仆射,委托任昉写辞让官职的奏章,任昉让刘之遴代作,执笔立成。累经升迁任中书侍郎,鸿胪卿,兼中书舍人。出任征西鄱阳王长史、南郡太守,高祖对他说:“你母亲年高德重,因此让你衣锦还乡,尽赡养母亲的孝心。”后转任西中郎湘东王长史,照旧任太守。居母亲丧,服丧期满除服,征入任秘书监,领步兵校尉。出任郢州行事,刘之遴本意不想出任,便坚决推辞,高祖亲笔诏书说:“我听说妻子儿女都健在,(那么)对父母的孝心就减退了;爵位与俸禄双全,(那么)对君主的忠诚就减退了。你内心已得到满足,(可)依公理却忘记了奉公的节操。”于是被有关部门上奏免去他的职务。很长时间,才任太府卿,都官尚书,太常卿。刘之遴喜好古玩,在荆州收聚几十上百种古器。有一古器像瓯,容量为一斛,上有嵌饰的金字,当时人们都不知道这是什么。当时鄱阳嗣王萧范得到班固进呈的汉书真本,将它献给皇太子,皇太子让刘之遴与张缵、刘溉、陆襄等人检校它与现行本的异同。刘之遴列举十条不同之处。刘之遴喜好写文章,多学古体写法,与河东人裴子野、沛国人刘显常共同讨论书籍,因此彼此友好。当时周易、尚书、礼记、毛诗均有高祖的义疏,惟有左氏传尚缺,刘之遴便写春秋大意十科,左氏十科,三传同异十科,共三十事上奏。高祖非常高兴。太清二年,侯景叛乱,刘之遴避难返回家乡,未到,在夏口去世,时年七十二岁。前后有文集五十卷流传于世。(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北山王安石北山输绿涨横陂,直堑回塘滟滟时。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注】北山:即今南京东郊的钟山。这首诗作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王安石变法失败后,辞职退居江宁(今南京)。陂(bi):池塘。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作者退居江宁,春日到北山游玩,为春水潋滟、花落草长的美景所陶醉而流连忘返。B. 作者笔下春水多情,或直流无碍,或曲流迂回,带着粼粼波光,以种种秀姿漫映着北山。C. 诗的三、四句对仗工整,同时又富于变化,叙述自己的行动,巧寓主观情绪,境界全出。D. 全诗前两句写所见之景,着笔雄浑壮阔;后两句叙事寓情,情感纡徐平缓,韵味悠长。15. 本诗“北山输绿涨横陂”与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句皆着一“绿”字,请结合诗歌赏析其妙处。【答案】14. D 15. 两句诗皆着一“绿”字,赋予静态色彩以流动感,极为传神写出了眼中之景,寄寓着强烈的感情色彩。“北山输绿涨横陂”运用拟人手法,活化了静态的绿色。春天到来,北山绿意正浓,似乎主动将自己的绿色输送给水塘,映得满陂春水也是一片绿色,随着春水上涨,绿色仿佛又要满溢出来。绿色的流动营造出一派春意盎然之境,表达了诗人对北山满心的喜爱。“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写出了春风吹绿江岸的动态,把无形的春风转换成满眼流动的绿色,写出了春风的活力,显示了春天的生机,增强了诗的韵味。绿满江岸之景与诗人奉召回京的喜悦之情正相谐合。【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主要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从诗歌的结构内容方面进行具体分析,重点把握诗歌的表达意蕴 。D选项“着笔雄浑壮阔”错误,是“细腻工巧”。故选D。【15题详解】本题考查对诗歌语言鉴赏。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所炼之字在诗歌中的位置,进而揣摩其在谋篇布局中的作用;其次结合所用手法,分析其所写内容,分析这个字对诗歌表情达意的作用;最后组织答案时要注意分条作答,使答案条理清晰。解答本题先答出两首诗中“绿”字的相同点,都赋予静态色彩以流动感。然后再分别分析“绿”字,分析两首诗的不同之处,首先是手法不同,“北山输绿涨横陂”运用拟人手法,“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活用成动词,所以作用也不一样,表达的感情也不一样。【点睛】许多诗中都有一些特别值得重视的词,这些词通常使全诗增色不少甚至成为诗眼。不同的诗歌有时候也会运用同一个词语,但是其表情达意的作用及效果会有所不同,因此在对比中鉴赏,体会其不同的用法,就显得非常重要。(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阿房宫赋中的“_,_ ”,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极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2)登高中“_,_”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情景交融,诗意深沉,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_,_”。【答案】 (1). 覆压三百余里 (2). 隔离天日 (3). 万里悲秋常作客 (4). 百年多病独登台 (5). 海日生残夜 (6). 江春入旧年【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本题属于情境型默写题,解题时必须注意语意的提醒,从理解内容方面入手,不要死记硬背。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覆”“隔”“作”“生”。【点睛】考生默写名句名篇时,容易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一时回忆不起来(背诵不出);二是顺序错乱,张冠李戴;三是书写错漏。因此,答题时要沉着认真,要善于借助出处和引导句去回忆,万一一时记不起来,可以先放一放,不要急躁,做完其他题后可能又会突然记起来。答完题一定要反复默念,包括引导句在内,进行“全程回放”,这样,语序不当和书写错漏的问题一般都可以被发现并纠正。第卷(表达题 共80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生肖文化助推民间艺术传承传播。剪纸、糖画、面塑、柳编、葫芦雕刻、传统制香、传统木工当这些传统手工艺与生肖文化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昨天,“2019己亥猪年虹口区迎春(元宵)民俗风情展”通过图片、实物、现场手工艺等方式为市民们带来了一顿生肖文化大餐。涉及广泛的中华文化的各个领域的生肖文化是重要的中国文化符号。正是由于这种普遍性,生肖文化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和喜爱。2010年,生肖文化被列入了上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中国的生肖文化_。在原始时代,先民们在寒暑交替的 中发现,丈量时光长短,天干需要地支为伴,日月相对,天地相应,并且用动物的活跃时间与之相匹配,生肖属年就此而生。新春佳节到来之际,运用生肖来讲故事、说历史,能够迅速让“非遗”走近生活,传播民间艺术的博大精深。从剪窗花、扎灯彩、绘年画,到新年唱大戏,都是节庆必不可少的民俗文化内容。各社区街镇一如既往地将生肖文化融入新春佳节的联欢联谊,奉献一台台 的戏曲表演,( )这样,借助传统节庆彰显民间艺术的 ,传播“非遗”的来龙去脉和深远历史,既符合传承要求,又选对了传播的时机。生肖文化作为中国民俗文化的特色内容,利用新春到来之际的传播良机,安排和组织多种活动,赢得市民广泛的参与和积极互动,让更多的市民能够了解传统而又古老的生肖文化内涵,知晓其中孕育的传统民俗民间文化样式,从而赢得全社会各界的普遍关心,形成传承的良好氛围。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积厚流光 周而复始 美妙绝伦 丰富多彩B. 源远流长 循环往复 美轮美奂 多姿多彩C. 源远流长 循环往复 美妙绝伦 丰富多彩D. 积厚流光 周而复始 美轮美奂 多姿多彩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被称作中国重要文化符号的生肖文化,广泛地涉及中华文化的各个领域。B. 生肖文化是重要的中国文化符号,涉及广泛的中华文化的各个领域。C. 生肖文化是中国重要的文化符号,广泛地涉及中华文化的各个领域。D. 被称作中国重要文化符号的生肖文化,涉及中华文化广泛的各个领域。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处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让市民和青少年在观赏民间艺术的非遗样式中,接触和了解民俗文化的内容,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B. 在观赏民间艺术的非遗样式中,了解和接触民俗文化的内容,让市民和青少年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C. 在观赏民间艺术的非遗样式中,让市民和青少年了解和接触民俗文化的内容,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D. 让市民和青少年了解和接触民俗文化的内容,在观赏民间艺术的非遗样式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答案】17. C 18. C 19. A【解析】【17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成语的正确运用。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积厚流光:积累的功业越深厚,则流传给后人的恩德越广。源远流长:河流的源头很远,水流很长。常比喻历史悠久,根底深厚。根据后文“原始时代”,可知此处的语境为“中国的生肖文化” 历史悠久,所以应该用成语“源远流长”。 周而复始:转了一圈又一圈,一次又一次地循环。循环往复:转了一圈又一圈,不断循环。美妙绝伦:多用来形容风景美丽,无与伦比。美轮美奂:原本多形容建筑物雄伟壮观、富丽堂皇。也用来形容雕刻或建筑艺术的精美效果。此处形容的是“戏曲表演”,不能用“美轮美奂”,所以应该用“美妙绝伦”。 丰富多彩:形容花样很多,内容丰富。多姿多彩:指丰富多彩,形容颜色形态多样,很多种形状,很多种颜色。根据语境可知此处是“彰显民间艺术的” 花样很多,内容丰富,所以应该用成语“丰富多彩”。故选C。【18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注意病句的常见类型。命题这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题题型新颖,但是,只是在词语搭配这个考点上设置陷阱,难度不大。A选项,添加词语“被称作”,改变了原来句子的结构、意思。B选项语序不当,“涉及广泛”错误,应该为“广泛地涉及”。D选项,添加词语“被称作”,改变了原来句子的结构、意思;“涉及中华文化广泛”语序不当,应改为“广泛地涉及中华文化”。故选C。【19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命题者在题干所给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选出最恰当的一项。B选项,“了解”“接触”的语序不当,先“接触”,后“了解”。C选项,“了解”“接触”的语序不当,先“接触”,后“了解”。D选项,“了解”“接触”的语序不当,先“接触”,后“了解”;状语“在观赏民间艺术的非遗样式中”的位置不当,应放在“市民和青少年”后面。故选A。【点睛】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一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物业公司绩效咨询方案
- 超市内部文明施工方案
- 游乐场双节活动策划方案
- 塑行店庆周年活动策划方案
- 蚌埠市读书月活动方案策划
- 石材结晶处理的施工方案
- 铝板保温板材施工方案
- 2025年交通运输行业智慧交通与城市智能交通建设研究报告
- 2025年智慧城市行业智慧城市建设投资分析研究报告
- 设计之光创新之路-设计艺术教育的新视野
- 2025中国半钢轮胎市场白皮书
- 2025年人教版8年级数学上册《三角形》章节练习试卷
- 金缕玉衣教学课件
- 岗前安全教育培训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SMS安全管理体系培训课件
- 电子商务运营推广数据化分析模板
- 北京外汇交易知识培训课件
- 喷漆技师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学堂在线 遥测原理 章节测试答案
- 一级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
- 学堂在线 中国建筑史-史前至两宋辽金 章节测试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