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州区颜店镇工业新城规划环评报告书_第1页
兖州区颜店镇工业新城规划环评报告书_第2页
兖州区颜店镇工业新城规划环评报告书_第3页
兖州区颜店镇工业新城规划环评报告书_第4页
兖州区颜店镇工业新城规划环评报告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总论1.1编制依据1.1.1 环境保护法律(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修订通过,2015年1月1日起实施);(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年7月2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2016年9月1日起实施);(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5年8月29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修订通过,2016年1月1日起实施);(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7修正);(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于通过,1997年3月1日起实施);(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5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等七部法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自公布之日起实施);(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0年12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修订通过,2011年3月1日起施行);(8)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年2月29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于通过,自2012年7月1日起施行);(9)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通过,自公布之日起实施);(10)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08年8月29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2009年1月1日实施);(1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16年7月2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等六部法律的决定修改,2016年9月1日起实施);(12)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年8月30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2007年11月1日起实施);(13)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7.12.29修订);1.1.2 行政法规及国务院发布的规范性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2000年3月);(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国务院第588号令,2010年12月29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653号,2014年7月9日);(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5)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11年3月2日,国务院第591号令);(6)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规范新开工项目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764号,2007年11月);(7)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0036号,2000年11月);(8)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2005年12月);(9)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2005年7月);(10)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安委办200826号);(11)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12)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国发20123号);(13)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14)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033号);1.1.3 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1)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2006年2月14日);(2)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35号,2015年9月1日);(3)关于推进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指导意见(环发201448号,2014年5月22日);(4)关于发布环境保护部直接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目录(2015年本)的公告(环境保护部公告2015第17号);(5)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通知(环发201298号);(6)关于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国经贸资源20001015号,2000年10月);(7)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2012年7月);(8)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39号,2016年8月1日);(9)关于开展涉及易燃易爆危险品建设项目环境风险排查和整改的通知(环办2010111号,2010年7月);(10)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1年第9号令);(11)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关于修改有关条款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3年第21号令);(12)关于印发的通知(环发2011128号);(13)关于切实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环办2013104号);(14)关于印发的通知(环发2013104号);(15)关于发布的通知(环办201433号);(16)关于印发(环办201434号);(17)关于加强企业环境信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环发2015161号);(18)关于印发的通知(环发2015162号);(19)关于印发的通知(环发2015163号);(20)关于印发的通知(国发201337号);(21)关于印发的通知(国发201517号);(22)关于印发的通知(国发201631号);1.1.4 地方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1)山东省环境保护条例(山东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修订通过,2001年12月7日);(2)山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分;(3)山东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山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2016年7月22日);(4)山东省水污染防治条例(山东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2000年10月26日);(5)山东省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山东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2003年12月28日);(6)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的通知(鲁政发2003119号,2003年12月26日);(7)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段水污染防治规划(鲁政办发2003106号,2003年12月23日);(8)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三同时”管理工作的通知(鲁政办发200660号,2006年7月10日);(9)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发200539号文件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实施意见(鲁政发200672号,2006年6月29日);(10)山东省南水北调工程沿线区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山东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2006年11月30日);(11)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鲁政发200739号,2007年6月27日);(12)关于加强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有关问题的通知(鲁环发2007108号);(13)山东省环境保护局关于对环保突发问题处理应掌握的主要原则(试行)(2007年12月,鲁环发2007178号);(14)关于加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管理的意见(鲁水政字20127号,2012年4月17日);(15)山东省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248号,2012年3月1日);(16)山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安全应急管理工作的通知(鲁环发20134号);(17)山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特征污染物监管和绿色生态屏障建设的通知(鲁环评函2013138号);(18)山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开展重大建设项目环境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意见(鲁环发2013172号,2013年12月29日);(19)关于开展建设项目环境信息公开和环境影响评价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通知(鲁环办201410号,2014年2月21日);(20)关于批准发布等4项标准增加全盐量指标限值修改单的通知(鲁质监标发20147号);(21)关于贯彻落实的通知(鲁环办函201412号);(22)山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的通知(鲁环发2014126号);(23)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落实实施方案的通知(鲁政发201531号);(24)鲁环发201548号山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引发的通知;(25)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的通知(鲁政字2015170号);(26)山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贯彻鲁政字2015170号文件的通知(鲁环办201536号);(27)山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发布山东省环境保护厅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目录(2015年本)的通知(鲁环发201580号,2015年7月20日);(28)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的通知(29)鲁政发201637号山东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30)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固体废物环境管理的通知(鲁环办函2016141号); (31)关于进一步加强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鲁环办函2016147号);(32)山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严格执行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值的通知(鲁环发201437号);(33)济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宁市扬尘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济政字201515号);(34)关于加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济宁段)环境安全防控工作的通知(济环字2012102号);(35)关于转发的通知(济水政字201210号);(36)济宁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16年8月31日济宁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四次会议通过2016年9月23日山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批准);(37)济宁市人民政府关于明确适用控制区范围的通知;(38)山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建设项目涉及生态保护红线有关事项的通知鲁环发2018124号。1.1.5 产业技术政策及相关规划(1)关于印发的通知(国经贸技术2002444号);(2)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1年3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9号令); (3)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修改(2011年本)有关条款的决定(2013年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21号令);(4)关于印发的通知(发改环资200473号);(5)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16年11月14日);(6)山东省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规划纲要(2001年9月23日);(7)山东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2003年12月26日);(8)山东省2013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规划(2013年7月);(9)全国生态保护“十三五”规划纲要(2016年10月28日);(10)环评估发201480号关于印发的通知(2014.6.30);(11)山东省生态保护红线规划;(12)山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方案;(13)山东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14)山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2017年4月7日);(15)山东省“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2017年6月30日);(16)“十三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工作方案(2017年9月19日)。1.1.6 评价技术规范(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2.1-2016);(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2.3-93);(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011);(7)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131-2003)(8)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9)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HJ589-2010);(10)环境监测技术规范;(11)环境空气细颗粒物污染综合防治技术政策;(12)大气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HJ2000-2010);(13)水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HJ2015-2012);(14)环境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技术导则(HJ2034-2013);(15)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技术导则(HJ2035-2013);(16)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996);(17)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防治技术政策(2013-05-24);(18)排污许可证管理暂行规定;(19)兖州区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1.1.7项目依据(1)颜店工业新城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2)兖州区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3)兖州区颜店镇总体规划(2017-2030)(4)兖州区环保局关于对颜店工业新城环评执行标准的函;(5)济宁市兖州区人民政府关于同意颜店工业新城的批复(济兖政字201759号)。1.2 评价目的与指导思想1.2.1 评价目的1、从宏观角度分析论证区域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的矛盾,提出现在与未来一个时期内潜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找出解决办法,并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力求使园区建设与外部经济发展格局,区域总体环境建设格局相协调。2、通过对现有污染源、环境质量现状的监测与调研,以及对涉及到的各类污染物产生、排放和变化规律分析,确定园区建成后的污染物产生及其排放情况,为本次环评和入区项目的专项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基本参数和技术指导。3、结合颜店的产业定位,预测污染物年排放情况及污染物排放浓度空间分布格局,论证颜店工业新城建成后对周围各环境因子的影响程度和范围;以环境功能达标为基础,通过分析颜店镇所在地水、气环境因子的容量,论证颜店工业新城建成后的污染负荷与所在地区环境因子容量间的相容性,研究提出合理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方案。4、对颜店工业新城功能分区的合理性及各功能区之间的衔接和相容性进行分析,提出合理性建议。5、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论证本区域环境保护方案,包括污染物集中治理设施的规模、工艺和布局的合理性,优化污染物排放口及排放方式。6、分析区域政策及规划的符合性,为筛选入园项目提供决策依据。7、根据有关法律法规,针对区域可能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提出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环境管理体系和生态环境恢复方案等。1.2.2 指导思想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是一项兼有环境规划性质的评价工作,将遵循统一评价、总量控制、定期监测、科学管理的原则来开展工作,切实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的有关环保政策和法规。在评价工作中始终坚持科学、公正、求实、服务的态度,力求做到工作深入、内容完备、数据准确、论据充分、措施具体。突出区域评价的特点,注意宏观性、整体性、区域性、科学性及实用性,力求做到:1、现状调查要注意采样具有代表性;2、污染源调查与源强核算要力求其准确性;3、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要力求数据充分,模式准确可靠;4、明确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5、污染防治措施做到方案具体、措施可行,并使之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6、对颜店镇规划、工业布局及环保方案的分析与论证做到论据充分并具有针对性,使环境影响报告书具备应有的功能;7、对资源、能源的保证性和环境容量的可承载性进行实事求是的论证,为颜店镇的建设规模和入区行业的选择提出指导性建议。1.3 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1.3.1 识别程序遵照HJ/T131-2003“环境影响识别”规定,本次环评的环境影响识别依照如下程序进行,具体见图1.3-1:图1.3-1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影响识别流程图产业园规划分析当地社会经济总体发展规划分析环境保护规划分析调查环境敏感目标确定环境制约因素分析环境问题与预测发展趋势环境影响分析社会经济影响分析自然环境影响分析资源与利用产业结构土地利用就业与收入交通运输景观等水资源利用环境空气声环境地表水生物多样性地下水等影响矩阵分析影响因子确定1.3.2 主要影响因素简述根据颜店工业新城规划,从建设期、营运期及其相关联的社会经济三个方面进行影响因素分析。1.3.2.1 建设期的影响因素建设期的污染源主要来自于区域市政基础工程(征地或借地、地面开挖、布设管线)和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动拆迁、打桩、施工、设备安装)等。1、水污染因素(1)施工机械跑、冒、滴、漏的污油及露天机械被雨水等冲刷后产生的污水;(2)露天堆放的建筑材料、废弃物被雨水冲刷或淋溶产生的污染;(3)雨水对地面冲刷形成的径流;(4)部分建筑材料、砂石在水路运输过程中洒落产生的污染;(5)临时生活设施产生的生活污水。2、大气污染因素(1)运输车辆引起的道路扬尘及汽车尾气;(2)建筑材料的装卸、运输、搅和过程中的大量粉尘和扬尘;(3)临时生活设施产生的废气。3、噪声(1)运输车辆产生的交通噪声及施工机械产生的机械噪声和振动;(2)打夯加固地基产生的噪声和振动。4、固体废物(1)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2)土建工程中产生的渣土和建材包装物等。5、生态(1)土方开挖造成地表破坏,导致区域内生物种类的减少和生物量的减少;(2)各种建筑及道路修建导致地面硬化;(3)地表裸露导致暂时性的水土流失。1.3.2.2 运营期的影响因素运营期污染主要来自工业项目的排污。1、水污染因素(1)各类工业项目排放的工艺废水;(2)生活污水。2、大气污染因素(1)工厂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废气;(2)道路车辆排放的燃油废气。3、噪声(1)各类生产机械设备噪声;(2)车辆产生的交通噪声;(3)社会生活噪声。4、固体废物(1)生产垃圾;(2)生活垃圾;5、生态(1)区域绿化和生境的变化改变了原有生物种类和生物量;(2)项目建设改变了原有的地貌类型,从而对景观产生影响。1.3.2.3 社会影响1、区域开发活动对当地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2、对兖州区总体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本次区域开发环评的环境影响识别结果具体见表1.3-1。表1.3-1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与识别结果一览表影响类别影响因素影响因子影响性质直接累积长期社会环境区域经济发展工业增加值能源及利用方式集中供热(汽)-产业结构一、二、三产业构成交通运输路网密度土地利用土地开发利用居民生活质量居民人均收入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区域景观多样性协调性生动性自然环境水环境地表水地下水水土流失率空气环境大气质量声环境区内噪声交通噪声生态环境绿化覆盖率固体废物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处置1.3.3 区域开发主要污染因子根据区域开发的不同时段,确定工业新城建设施工期和运营期的主要污染因子,具体见表1.3-2。表1.3-2 区域开发主要污染因子开发时段主要污染因子水气噪声固体废物建设期pH、SS、BOD5、COD、石油类、NH3-N等SO2、NO2、TSP、粉尘中、高频噪声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渣土运营期pH、CODCr、BOD5、悬浮物、氨氮、总氮、总磷、含盐量、DO、石油类、挥发酚、氯化物、粪大肠菌群、硫酸盐、硝酸盐、甲苯、二甲苯等SO2、NOx、TSP、PM10 、PM2.5、臭气浓度、VOCs等中、高频噪声生活垃圾、一般工业固废、危废1.3.4 评价因子筛选本次环评确定的区域环境质量评价因子与预测因子见表1.3-3。表1.3-3 评价与预测因子类别影响因子(现状监测因子)预测因子标准水环境黄狼沟、北跃进沟pH、CODcr、BOD5、DO、NH3-N、SS、总氮、总磷、硫酸盐、氟化物、氯化物、石油类、挥发酚、硫化物、总铬、全盐量、铅、砷、镉、汞、镍、锌、粪大肠菌群COD、NH3-NGB3838-2002类环境空气SO2、NO2、TSP、PM10、PM2.5、甲苯、二甲苯、VOCs、氨、硫化氢、HCL、臭气浓度SO2、NOXGB3095-2012 二级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声环境区内居住区、商业区Leq(A)Leq(A)GB3096-2008 2类工业区GB3096-2008 3类交通干线两侧GB3096-2008 4a类固 废分类收集率、清运率、处理率分类收集率、清运率、处理率GB16889-2008地下水pH、总硬度、耗氧量、溶解性总固体、硫化物、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氨氮、硫酸盐、挥发酚、六价铬、氟化物、氯化物、石油类、砷、镉、铅、铜、汞、总大肠菌群GB/T14848-2017类土 壤pH、Cd、Pb、Cu、总铬、锌、As、Hg、镍、阳离子交换量GB15618-1995 二级生态环境生物量、物种多样性、绿化率绿化率环境风险社会环境居民生活质量、区域经济发展等居民生活质量、区域经济发展等1.4 环境影响评价标准1.4.1 环境功能区划根据兖州区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评价区内大气环境属于类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区域内地表水属淮河水系,最终流入南四湖,处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段水质要求范围内,区域内地表水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标准;地下水环境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类水质标准;区域环境噪声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3类、4a类。1.4.2 评价标准根据兖州区环境保护局关于兖州区颜店工业新城环评执行标准的确认函,本次评价采用以下标准:1.4.2.1 环境质量标准本次评价应执行的环境质量标准详见表1.4-1。表1.4-1 环境质量标准项目执行标准执行级(类)别备注环境空气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表1.4-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地表水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表1.4-3地下水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类表1.4-4环境噪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3类、4a类表1.4-5土壤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2级表1.4-6表1.4-2 环境空气质量评价采用标准(单位:mg/m3)评价因子评价标准标准来源小时均值日均值SO20.50.1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NO20.200.08PM100.15PM2.50.075TSP0.30NH30.2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H2S0.01甲苯0.6二甲苯0.3氯化氢0.05臭气浓度20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C GB 14554-93)厂界二级标准值乙醇5.0前苏联居民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大允许浓度(CH245-71)VOCs0.6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8小时平均浓度限值表1.4-3 地表水评价标准 单位:mg/l pH无量纲序号评价因子类标准来源1pH69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2COD303BOD564DO35氨氮1.56总氮1.57总磷0.38石油类0.59挥发酚0.00110氯化物25011氟化物25012硫化物0.513硫酸盐25014砷0.115汞0.00116铬(六价)0.0517铅0.0518镉0.00519锌2.020粪大肠菌群1000021SS100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22全盐量1000表1.4-4 地下水质量评价标准 单位:mg/l pH无量纲序号污染物单位评价标准值执行标准1pH6.58.5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类2CODMnmg/L3.03溶解性总固体mg/L10004挥发酚mg/L0.0025总大肠菌群MPN/100mL3.06细菌总数CPU/100mL1007氨氮mg/L0.58总硬度mg/L4509硫酸盐mg/L25010硝酸盐mg/L2011亚硝酸盐mg/L1.012氟化物mg/L1.013氯化物mg/L25014铜mg/L1.015砷mg/L0.0116汞mg/L0.00117铬(六价)mg/L0.05表1.4-5 声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dB(A)类别适用区域昼间夜间2居住、商业区60503工业区65554a交通干线两侧7055表1.4-6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值序号项目和单位二级标准(pH7.5)1镉(mg/kg)0.602铬(mg/kg)250(岸地)3铜(mg/kg)100(农田等)4汞(mg/kg)1.05铅(mg/kg)3506锌(mg/kg)3007镍(mg/kg)608砷(mg/kg)25(旱地)9六六六(mg/kg)0.510滴滴涕(mg/kg)0.51.4.2.2 污染物排放标准本项目应执行的污染物排放标准见表1.4-7。表1.4-7 污染物排放标准项目执行标准执行级(类)别废气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二级山东省区域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7/2376-2013)表1废水山东省南水北调沿线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37/599-2006)及其修改单一般保护区域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 31962-2015)B等级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 18920-2002)道路喷洒、绿化噪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3类、4类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固体废物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修改单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01)及修改单1.5 评价基准年、评价等级与评价范围1.5.1 评价基准年及评价时段区域环境评价应根据评价阶段、区域特点及实际建设情况,来明确规划的现状基准年和预测基准年。本次评价以2017年作为本次评价的现状基准年。1.5.2 评价等级本次评价参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2.3-93、HJ/T2.4-1995、HJ/T19-1997)和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131-2003)以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130-2014)中推荐的方法,结合镇域规划项目污染物排放的情况,根据区域环境规划和功能要求,确定本次环境影响评价的等级。具体见表1.5-1。表1.5-1 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确定项 目判 据评价等级地表水地面水水质要求类二级废水排放量2030年3.24万m3/d黄狼沟流量季节性河流,流量Q15m3/s(属小河)废水水质复杂程度简单噪 声声环境功能类别以3类(工业区)为主三级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3dB(A)受影响人口数量变化不大生 态项目占地面积面积17.10km220km2三级影响区域生态敏感性一般区域地下水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分级敏感二级项目类别类环境风险由于入区项目尚未确定,且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131-2003)中对环境风险评价无具体技术要求,本次评价将对工业新城环境风险做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二级1.6 评价重点与重点保护目标1.6.1 评价重点根据颜店工业新城发展目标,结合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城市总体规划和区域环境特征,立足镇域开发现状和总体规划,客观地、全面地分析工业新城建设对环境的影响程度,采用合理的预测模式计算工业新城纳污环境的容量,从环境管理的角度对颜店工业新城规划进行综合论证,并提出合理的、切实可行的环保措施或建议。在正确识别有关环境影响因子的基础上,确定本次评价的重点为:1、工业新城选址、布局合理性分析; 2、污染源分析及源强预测;3、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 4、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5、规划方案综合论证及环境保护方案分析。1.6.2 重点保护目标据实地调查,结合以上划定的评价范围,本次评价的环境保护目标详见表1.6-1和图1.6-1。表1.6-1 重点保护目标影响因素序号重点保护目标相对工业新城方位距离人口户数环境空气、环境风险1翟村一村工业新城内村庄10861452翟村二村工业新城内村庄20351443翟村三村工业新城内村庄19851884翟村四村工业新城内村庄18972685大张庄村工业新城内村庄17742546大嵫阳村工业新城内村庄14223407嵫山村工业新城内村庄922/8西嵫阳村工业新城内村庄10303229红庙村工业新城内村庄14004710史村工业新城内村庄135642411南阁村工业新城内村庄149246612颜村工业新城内村庄165616213刘胡村工业新城内村庄69921214颜店尚城工业新城内村庄230026015袁庄一村工业新城内村庄158423816袁庄二村工业新城内村庄71311317袁庄三村工业新城内村庄-117026418袁庄四村工业新城内村庄-6967819孔家屯村工业新城内村庄-20257920颜店镇中心小学工业新城内-500环境空气、环境风险21史村西邻-135642422马海村W220181124023张刘村WN36076119024耿北村S78087122025北尧村S1200125731526北杨庄村S85080019527耿南村S160084521128北郑庄村S150094523629屯头一村S20076219030屯头二村S74087121831屯头三村S120069717532天齐庙村E1050165841433胡街村E11002577834关路村E80087221835前海村E60087121636丁郗村N1270125731437薛郗村N1620180045038陈街村N1250871210地表水1黄狼沟W1260GB3838-2002 类2北跃进沟S25003杨家河E-1.7 评价程序及工作路线根据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131-2003)的有关要求,本次评价共分为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评价实施方案编制阶段和报告书编写阶段。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线路见图1.7-1。收集相关规划、环保政策、法规等有关资料识别主要环境影响、拟定评价范围、评价内容、评价重点、评价方法公众参与环境容量与总量控制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现状环境质量调查和现场监测编制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大纲工业园发展规划初步分析现场踏勘、初步环境现状调查规划方案分析污染源分析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规划合理性分析综合论证图1.7-1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路线图2 区域环境概况2.1 自然环境概况2.1.1 地理位置兖州区地处黄淮海平原,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北邻宁阳县,南接邹平市,东临孔孟之乡曲阜,西连济宁市,西南靠近南阳湖;地理坐标东经11635211165136,北纬352331354317。境内地势平坦,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兖州区城区坐落在市境东部,素有“军事重镇、九省通衢、齐鲁咽喉”之称,是济宁地区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交通十分便利。该市属全国八大铁路枢纽之一,京沪铁路纵贯南北,新石铁路横跨东西,是鲁西南最大的货运集散地和客运中转站。兖州区公路交通十分发达,东临京福高速公路和104国道,日(照)东(明)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出入口距市区仅3.5km;境内有327国道、汶邹公路等数十条国家级、省级高等级公路干线穿过。本次规划地理位置图详见附图2.1-1。2.1.2 地形、地貌兖州区地处鲁中山地泰沂山区西南部的山前倾斜平原。西部由于汶水南泛,洪水冲积地貌明显;东部泗水西南向宣泄,地形东北向西南倾斜;中部洸府河、杨家河二水并行,地势低洼。地面高程6038m,高差22m,平均海拔49m,平均坡降1/5000。东北部受构造影响,为第四系浅埋区,地面坡降较大。拟建项目所在地属于冲洪积扇地貌单元,微地貌形态有岗地、洼地、河流及塌陷地等。兖州区全市平原面积64670hm2,占总面积的99.77%。分为微斜平地、洼地、缓岗3个类型。拟建项目选址处地形平坦,属微斜平地,黄海高程为46.37m47.15m,东北高,西南低。2.1.3地质及水文地质2.1.3.1 地质兖州位于汶、泗河冲洪积扇的中东部地带,兖西断块郭里集单斜岩溶水系统的北部。兖西断块郭里集单斜岩溶水系统是一个由东部峄山断裂、北部郓城断裂、西部孙氏店断裂和南部凫山断裂控制,具有独立的地下水补、径、排、存储条件的较为完整的岩溶水系统。根据岩溶水的补给、径流、排泄及区域存储特点,可划分为南、北两个相对独立又存在水力联系的水文地质子单元,即郭里集单斜水文地质单元和兖西断块水文地质单元。区域地层的分布、岩相、厚度明显受构造控制,地层发育比较齐全,按其地质年代由老到新分布有寒武奥陶系,石炭、二叠、侏罗系及第四系。评价区附近隐伏构造较发育,主要有北东向及南北向两组断裂构造,北东向的断裂规模均较小,均为正断裂,断裂构造在评价区形成一地垒,不仅为沈官庄西南富水地段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岩溶条件,也为该地段岩溶地下水提供了良好的径流通道。2.1.3.2 水文地质根据区内含水介质地层岩性组合特征及地下水赋存条件、富水程度,可将含水岩组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岩组、碎屑岩类孔隙裂隙含水岩组和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含水岩组。(1)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岩组该含水岩组包括第四系各时代不同成因的松散堆积物,地下水主要赋存于各类砂层、砂砾石层的孔隙中。本区松散层在埋深40m左右发育有较稳定的弱透水层,厚度一般为515m,据此将区内的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岩组划分成两个含水亚组,自上而下分别为浅层孔隙含水亚组和中深层孔隙含水亚组。浅层孔隙含水亚组区域内该亚组底板埋深在40m左右,地表岩性多为粉土、粉质粘土,发育有2-3层含水层,岩性一般为中粗砂、中细砂,累计砂层厚410m不等。地下水位埋深612m,水位年变幅24m,地下水径流条件好,单位涌水量一般为5001000m3/(dm),局部地段大于1000 m3/(dm)。中深层孔隙含水亚组该含水亚组底板埋深在110130m,其分布受物质来源、沉积的水动力条件的严格控制,埋藏特征、岩性组合、水理特征具有明显的规律性。评价区位于泗河冲洪积扇的扇间地带,区域孔隙含水层发育34层,累计厚度为2025m,局部达30m。岩性为中粗砂、中砂、细砂,含少量砾石,分选性好,富水性强,单位涌水量一般大于400m3/(dm),地下水位埋深在615m左右,年变幅为4m。(2)碎屑岩类孔隙裂隙含水岩组该含水岩组分布于徐家营氧化塘南部和杨家河湿地北部地区,全部隐伏于第四系松散岩层之下。根据其岩性、赋水特征、岩性组合等因素分为两个含水亚组。侏罗系碎屑岩类孔隙裂隙含水亚组该含水亚组分布于杨家河湿地北部的罗家庄一带,不整合于石炭系或二迭系之上,顶板埋深 160200m。岩性由灰绿色、灰白色的砂岩、粉砂岩、砾岩组成。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砂岩、砾岩的孔隙裂隙中,富水性很弱,井孔单位涌水量小于10 m3/(dm)。 石炭二叠系碎屑岩类夹碳酸盐岩类岩溶裂隙含水亚组本含水亚组主要分布于徐家营氧化塘的南部区外的含煤区,假整合于奥陶系之上,与隐伏碳酸盐岩含水岩组以断裂接触,顶板埋深160180m,岩性以泥岩、砂岩为主,夹有数层石灰岩。该含水亚组的孔隙裂隙发育较差,富水性弱,井孔单位涌水量小于50 m3/(dm)。含水层发育深度一般在150430m。水位埋深由南向北逐渐变深,一般在1220m,水位年变幅35m。(3)岩浆岩类裂隙含水岩组该含水岩组分布于评价区北部西葛家店及其以北一带,主要沿郓城断裂和滋阳断裂侵入,其裂隙发育差,富水性很弱,井孔单位涌水量小于10m3/dm。(4)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含水岩组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含水岩组由寒武奥陶系的碳酸盐岩组成,岩性主要有灰岩、白云岩、白云质灰岩、泥质灰岩、泥质白云岩等。该含水岩组分布于杨家河湿地两侧,除西部滋阳山呈残丘状出露外,其余皆隐伏于第四系之下,根据区内钻孔资料显示埋藏深度由南向北渐深,一般为120140m,东北部最深处达160m。该含水岩组的碳酸盐岩地层厚度大,裂隙岩溶发育,地下水主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