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墨子概说.doc_第1页
墨家:墨子概说.doc_第2页
墨家:墨子概说.doc_第3页
墨家:墨子概说.doc_第4页
墨家:墨子概说.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墨家:墨子概說【墨家學派的創始人】 【學說綱領】【一代顯學】 【諸子之評論】 【驟衰之緣由】【墨學重振清季】 【附錄:墨子選讀】一墨家學派的創始人韓非子顯學:世之顯學,儒、墨也。漢司馬遷:蓋墨翟,宋之大夫;善守禦,為節用;或曰並孔子時,或曰在其後。(附見史記孟子荀卿列傳)淮南子泰族訓: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還踵。中國學術名著提要:墨翟一生主要事講學和政治活動,他創建的墨家學派,既是學術團體,也是政治組織。其成員稱為墨者,多來自社會中下層,其首領為鉅子;墨者成員要服墨家宗旨和聽從鉅子指揮,是一個有組織有紀律的團體。墨家學派的創始人墨翟,活躍於戰國初期,大約西元前479年至西元前438年,年代稍後於孔子。墨家很重視紀律和組織,以鉅子為領袖,墨翟是第一代鉅子,墨者追隨他實行非攻等主張,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還踵。墨翟之後,別為三系。孟子稱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韓非仍以儒、墨並顯學,然而,秦、漢之時,墨學驟衰,故史記中沒有有墨翟的傳記,僅在孟子、荀卿列傳中附載二十餘字。二學說綱領(一)十論:墨子魯問:子墨子曰:凡入國必擇務而從事焉。國家昏亂,則語之尚賢尚同;國家貧,則語之節用節葬;國家熹音湛緬,則語之非樂非命;國家淫僻無禮,則語之尊天事鬼;國家務奪凌,即語之兼愛非攻。故曰務而從事焉。(二)宗旨:義興天下之利周富美墨子的實學:墨子屢言:仁人之所以為事者,必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這是墨子立說的出發點,也是他的學說的宗旨。(三)三表法墨子非命上:何謂三表?子墨子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於何本之?上本之於古者聖王之事。於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實。於何用之?發以為刑政,觀其中國家百姓人民之利。此所謂有三表也。三一代顯學孟子滕文公下:大禹治水,周公制禮樂,孔子作春秋,三聖既歿之後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楊氏為我,是無君也;墨氏兼愛,是無父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驅猛獸而百姓寧,孔子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詩云:戎狄是膺,荊舒是懲;則莫我敢承。無父、無君,是周公所膺也。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說、距詖行、放淫辭,以承三聖者。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能言距楊、墨者,聖人之徒也。孟子盡心上孟子曰: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墨子兼愛,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子莫執中,執中為近之。執中無權,猶執一也。所惡執一者,為其賊道也,舉一而廢百也。呂氏春秋當染:孔墨之後學,顯榮於天下者眾也,不可勝數。從屬彌眾,弟子彌豐,充滿天下,王公大人從而顯之,有愛子弟者隨而學焉,無時乏絕。韓非子顯學:自墨子之死,有相里氏之墨,有相夫氏之墨,有鄧陵氏之墨,墨離為三。莊子天下:相里勤之弟子,五侯之徒,南方之墨者苦獲、已齒、鄧陵子之屬,俱誦墨經,而倍譎不同,相謂別墨。以堅白同異之辯相訾,以奇偶不仵之辭相應,以巨子為聖人。皆願為之尸,冀得為其后世,至今不決。錢穆:儒者,譬今之所謂紳士;墨者,譬今之所謂勞工也。必貴族階級既壞,而後儒、墨之爭論乃起。彼墨徒,本天志,倡兼愛,廢禮樂,節喪葬,凡所謂貴族階級之生活,將盡情破壞,而使人類一以刑徒役夫為例,是非人情也。墨學之興,尤足為平民階級覺醒之特證也。陳榮捷:儒家整體的倫理體系都是奠定在仁的概念上,墨子卻築基於義的概念。雖然兩者都注重人文的價值,但儒者基本上是將仁視作人真正的價值所在,墨子卻追朔義的根源直至天志。墨子極力譴責禮、樂、厚葬以及定命的觀念;這些卻是孔子及其從者的主張。儒、墨兩家最大的歧異,終究是在人倫的問題。墨家運動最顯著的特色,厥為兼愛的主張:對待他人的雙親、家庭、邦國,當如同自己的一般。此種觀念當然與儒家有等差之愛的根本主張大相逕庭。這也是何以孟子攻擊墨家不遺餘力的緣故。四諸子之評論荀子:墨子蔽於用而不知文。(解蔽)墨有見於齊,無見於畸;有齊而無畸,則政令不施。(天論)莊子天下:不侈於后世,不靡於萬物,不暉於數度,以繩墨自矯,而備世之急。古之道術有在於是者,墨翟、禽滑厘聞其風而說之。為之大過,已之大順。作為非樂,命之曰節用。生不歌,死無服。墨子泛愛兼利而非鬥,其道不怒。又好學而博,不異,不與先王同,毀古之禮樂。黃帝有咸池,堯有大章,舜有大韶,禹有大夏,湯有大濩,文王有辟雍之樂,武王、周公作武。古之喪禮,貴賤有儀,上下有等。天子棺槨七重,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今墨子獨生不歌,死無服,桐棺三寸而無槨,以為法式。以此教人,恐不愛人以此自行,固不愛己。未敗墨子道。雖然,歌而非歌,哭而非哭,樂而非樂,是果類乎?其生也勤,其死也薄,其道大觳。使人憂,使人悲,其行難為也。恐其不可以為聖人之道,反天下之心。天下不堪。墨子雖獨能任,奈天下何!離於天下,其去王也遠矣!墨子稱道曰:昔禹之湮洪水,決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名川三百,支川三千,小者無數。禹親自操橐耜而九雜天下之川。腓無胈,脛無毛,沐甚雨,櫛疾風,置萬國。禹大聖也,而形勞天下也如此。使后世之墨者,多以裘褐為衣,以屐蹻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為極,曰:不能如此,非禹之道也,不足謂墨。相里勤之弟子五侯之徒南方之墨者苦獲、已齒、鄧陵子之屬,俱誦墨經,而倍譎不同,相謂別墨。以堅白同異之辯相訾,以奇偶不仵之辭相應,以巨子為聖人。皆願為之尸,冀得為其后世,至今不決。墨翟、禽滑釐之意則是,其行則非也。將使后世之墨者,必以自苦腓無胈、脛無毛相進而已矣。亂之上也,治之下也。雖然,墨子真天下之好也,將求之不得也,雖枯槁不舍也,才士也夫!周富美:這是莊子對於墨家批評得最完整最客觀最中肯的一段文字。可以分析為七點:1.他說墨子慕不侈於后世,不靡於萬物,不暉於數度,以繩墨自矯,而備世之急的古之道術,而倡節用之說。2.他說墨子泛愛兼利而非鬥,這是墨子兼愛非攻之說。3.他說墨子毀古之禮樂,作為非樂。又生不歌,死無服,桐棺三寸而無槨,倡為節葬之說。4.他說墨子效法夏禹治水之精神,因使墨者也多以裘褐為衣,以屐蹻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為極。5.他墨者之流別,有相里勤之弟子五侯之徒南方之墨者苦獲、已齒、鄧陵子之屬。謂之別墨。6.他說墨家以巨子為聖人。皆願為之尸,冀得為其後世,至今不絕。7.他稱讚墨子真天下之好也,將求之不得也,雖枯槁不舍也,才士也夫。莊子對於墨子兼愛非攻說未加厚非。其於節用非樂則有批評。墨子的節財,使勤勞之餘,不能稍為享受人生;墨子的非樂,使刻苦的生活之外,不能稍有心靈的調劑,這樣不是太違反人性,太違逆人心了嗎?莊子對於墨子的理想是敬佩的,但對於他的作法,卻不敢贊同。漢司馬談論六家要旨:墨者儉而難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彊本節用,不可廢也。墨者亦尚堯舜道,其送死,桐棺三寸,舉音不盡其哀,教喪禮,必以此為萬民之率。使天下法若此,則尊卑無別也。夫世異時移,事業不必同,故曰儉而難遵。要曰彊本節用,則人給家足之道也。此墨子之所長,雖百家弗能廢也。五驟衰之緣由蕭公權:墨學衰微乃秦漢思想史中最引人注目之一事。孫詒讓(1848-1906)謂墨氏之學亡於秦季。故墨子遺事在西漢時已莫得其詳。桓寬曰:昔秦以武力吞天下,而斯、高以妖孽累其禍。廢古術,隳舊禮,專任刑法,而儒墨既喪焉。雖當淮南成書之時,尚有墨徒,而史遷猶及獵儒墨之遺文,然墨家顯學之地位至武帝時殆已失去。故建元元年(前140)丞相衛納奏罷郡國所舉賢良治申商韓蘇張之言者不及墨徒。漢初數十年中儒道法三家互爭雄長為勢頗烈,而墨徒不預。此後則宗風愈微,幾乎息絕。夫以言盈天下之顯學,不及百年而一蹶不振,此誠至可驚異之事。學者推考質,意見不一。綜其要點,不外他家之攻擊,環境之改變,與墨學本身之困難三端,而後二者似較重要。門戶相攻,為學派間無可避免之現象。勝負之分不必擊於攻擊之強弱。秦皇用法而抑百家,儒道卒未消滅,漢武爭儒而黜百家,道法依然存在。墨氏一宗獨趨式微,則其非由他家攻擊所致,事甚顯明。吾人欲得較確之原因,當於歷史環境與思想內容中求之。莊子天下篇評墨子謂其道大觳,反天下之心,天下不堪。墨子雖獨能任,奈天下何? 王充亦謂墨議不以心而原物,苟信聞見。雖得愚民之欲,不合知者之心。又曰:儒道傳而墨法廢者,儒之道義可為而墨之法義難從也。何以驗之? 墨家薄葬右鬼,道乖相反。今墨家謂鬼審人之精也。厚其精而薄其屍。此於其神厚而於其体薄也。人情欲厚惡薄,神心猶然。用墨子之事鬼求福,福罕至而禍常來也。以一況百,而墨家為法皆若此類也。廢而不傳,蓋有以麗。此皆純就墨學之本身以推求其衰廢之故,持論尚近公平,並非門戶之偏見。抑又有進者,儒墨二家思想之內容,實有根本相合之處。漢人每以儒墨並舉,而二家思想亦偶相混。然儒家論政總括古今,淵雅贍博,足以合文通治,動君長士大夫之聽,固非墨學立言淺近,僅得愚民之欲者所及。而儒者與時遷徙,與世俯仰,更非墨徒謹守師說,不肯變通者之所及。挌墨政治思想中兼愛尚賢諸要義附儒學以流傳,而其門戶則因其特殊之平民色彩而消滅。雖然,墨家衰亡之最大原因,似在乎環境之改變,而墨徒不能修改師說以適應之。嬴氏統一封建易為郡縣。諸侯盡滅,皇帝獨尊。銷天下兵器以為鐘鐻金人。如是則尚同非攻之說無所用矣。始皇每破諸侯,寫故其宮室,作之咸陽北叛上,南臨滑,自雍門以東至涇渭,殿屋複道,周閣相屬,所得諸侯美人鐘鼓以充入之。穿治山,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徙滿藏之。則節用、節葬、非樂不能行矣。宗法久亡,世卿絕跡。白屋出公卿,亭長為天子,則蕩平階級之尚賢主張,為既陳之芻狗矣。神仙方士五行陰陽符命災異之迷信盛行,其說週密動聽,則天志明鬼之神道設教,必以簡單樸扭而見摒矣。墨家政治思想本鍼對晚周之歷史背景而產生,其不能昌明於一統之專制天下,誠勢所必至。至於思想內容之優劣,乃另一問題,吾人殊不必據成敗以定之也。由春秋戰國轉入秦漢帝國,政治型態劇變,在時代轉變之際,墨家受創最為嚴重。蓋墨家重視紀律和組織,甚至具備軍事功能(防禦守城),這樣的組織必然不見容於統一之後的秦帝國。一旦賴以凝聚發展的組織無法持續運作,墨學遂迅速式微。而且,非攻節用等主張,如錢穆所言,原持平民階級之立場,針對當時諸侯相爭、貴族階層生活奢靡等現象而提出,一旦世異時移,時代改變,則其學說主張之對應性或針砭的效果也相對減低。墨家雖尚實用,現實感強,可惜未能適應時勢變遷自我調整。六墨學重振清季戴璉璋:孫詒讓之墨子閒詁俞樾推許為自有墨以來所未有。而其時已及光緒矣。俞樾序孫氏書云:墨子惟兼愛,是以尚同。惟尚同,是以非攻。惟非攻,是以講求備禦之法。近世西學中,光學重學,或言皆出於墨子。然則其備梯、備突、備穴諸法,或即泰西機器之權輿乎!嗟乎!今天下一大戰國也,以孟子反本一言為主,而以墨子之書輔之,儻足以安內而攘外乎?勿謂仲容之為此書,窮年兀兀,徒敝精神於無用也。以兼愛而尚同,以尚同而非攻,以非攻而講求備禦之法,以講求備禦之法,而接引泰西之科學工技。一面反本於仁義以安內,一面兼愛非攻以攘外。俞序此說大略可以推見當時人看重墨學心理之一斑。陳榮捷:晚近中國對墨家復感興趣,是緣於它功利主義的精神;而西方對它的關懷,則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