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大17春秋学期《书法艺术赏析》在线作业二.doc_第1页
地大17春秋学期《书法艺术赏析》在线作业二.doc_第2页
地大17春秋学期《书法艺术赏析》在线作业二.doc_第3页
地大17春秋学期《书法艺术赏析》在线作业二.doc_第4页
地大17春秋学期《书法艺术赏析》在线作业二.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谋学网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作品是( )。A. 中秋帖B. 鸭头丸帖C. 兰亭序D. 洛神赋2. ( )指重视汉、魏南北朝碑版石刻的书法史观、审美主张以及主要以碑为取法对象的创作风尚。A. 帖学B. 碑学C. 台阁体D. 八大体3. ( )的笔势开放俊明,结构严谨,成为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A. 王羲之B. 王献之C. 颜真卿D. 柳公权4. 祝允明的书法艺术中,艺术成就最高、个人风格最鲜明、对前人有较大突破的是( )。A. 草书B. 小篆C. 楷书D. 隶书5. 狂草在什么时候产生?( )A. 魏晋南北朝B. 秦代C. 唐代D. 清代6. ( )书法尚意,此乃朱氏大倡理学所致,意之内涵,包含有四点:一重哲理性,二中重书卷气,三重风格化,四重意境表现。A. 唐代B. 宋代C. 秦代D. 汉代7. 唐代出现一位与秦李斯篆书相提并论的书家是( )。A. 褚遂良B. 李阳冰C. 邓石如D. 赵之谦8. 诸上座帖是( )为友人李任道录写五代金陵僧人文益的语录,全文系佛家禅语。A. 王献之B. 王羲之C. 黄庭坚D. 赵孟頫9. ( )并不是篆书的开拓者,但却是继李斯之后的第二位篆书家,与李斯并称。篆书七言联是其代表作。A. 吴昌硕B. 邓石如C. 杨沂孙D. 吴熙载10. 每个时代因社会环境不同、审美欣赏角度不同,书法就有了明显的区分度,以下对各朝代的书法特点表述错误的是( )。A. 晋代书法流美妍媚,风流潇洒,反映了士大夫阶级的清闲雅逸,流露出一种娴静的美。B. 唐代书法法度严谨、气魄雄伟,表现出封建鼎盛时期国力富强的气派和勇于开拓的精神,具有力度美。C. 清代书法纵横跌宕、沉着痛快的书风,正是在“国家多难而文运不衰”的局面下,文人墨客不满现实的个性表达。D. 元、明以来,中国封建社会停滞不前,江河日下,反映在书法上则是崇尚法古,所创有限。11. ( )指的是秦统一六国之前的文字,主要包括甲骨文、金文、籀文及古文字等。A. 大篆B. 小篆C. 楷书D. 隶书12. ( )开创了一种新的书体,即“瘦金体”。A. 宋徽宗B. 唐太宗C. 秦始皇D. 武则天13. ( )书法法度严谨、气魄雄伟,表现出封建鼎盛时期国力富强的气派和勇于开拓的精神,具有力度美。A. 唐代B. 宋代C. 秦代D. 汉代14. 秦统一六国后的官方通用篆书称为( )。A. 大篆B. 小篆C. 楷书D. 隶书15. “明书尚态”,这个“态”,有人崇尚美的,有人追求丑的。唯美的书风,后被文徽明、( )发展到极致。A. 董其昌B. 张瑞图C. 徐渭D. 倪元璐16. 以下不是王羲之的楷书作品的是( )。A. 乐毅论B. 黄庭经C. 东方朔画赞D. 中秋帖17. 熹平石经是( )的作品。A. 王羲之B. 颜真卿C. 苏轼D. 蔡邕18. 浪漫豪迈的古诗四帖是( )的作品。A. 陆机B. 张旭C. 怀素D. 黄庭坚19. 以下不是张旭的作品的是( )。A. 古诗四贴B. 肚痛帖C. 郎官石拄记D. 祭侄文稿20. ( )指宋、元以来形成的一种书写风尚,此派书家崇尚王羲之、王献之以及属于二王系统的唐、宋诸大家书风的书法史观、审美理论,并以晋、唐以来书家墨迹、法帖为取法对象。A. 帖学B. 碑学C. 台阁体D. 八大体 二、多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关于汉字起源的几种说法包括( )。A. 结绳说B. 八卦说C. 书契说D. 仰观俯察、画 成其物说BCD2. 以下对盛唐书法表述正确的是( )。A. 盛唐行楷书,以李邕最为著名。B. 盛唐篆书,则首推李阳冰。C. 盛唐草书,以张旭、怀素为代表。D. 盛唐书坛盛行姿态雅丽、风格清柔新美的“台阁体。BC3. 以下对王羲之评价正确的是( )。A. 王羲之的作品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B. 王羲之对真书、草、行等各体法书造诣都很深。C. 王羲之的作品笔势开放俊明,结构严谨。D. 王羲之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BCD4. 宋朝书法尚意,此乃朱氏大倡理学所致,意之内涵,包含:( )。A. 重哲理性B. 重书卷气C. 重风格化D. 重意境表现BCD5. 以下人物属于元代的少数民族书家的是( )。A. 赵孟頫B. 耶律楚材C. 康里巙巙D. 倪瓒C6. 以下属于李斯的传世书迹的是( )。A. 泰山刻石B. 琅琊台刻石C. 峄山刻石D. 会稽刻石BCD7. 被清乾隆皇帝敬称为三希堂法帖的是( )。A. 王珣的伯远帖B. 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C. 王献之的中秋帖D. 苏轼的黄州寒食帖BC8. 以下对祭侄稿描述正确的是( )。A. 祭侄稿全称祭侄季明文稿。B. 其作者是颜真卿。C. 书于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墨迹,麻纸本,行书纵28.16厘米,横72.32厘米。25行,共234字。D. 在书写中,颜真卿非以技术驾驭毛笔,而以情驾驭笔,情兴笔动,笔行情致,毫端一路铺陈,待回过神来才发现写错之处,所以满纸留下诸多的增删涂改的墨迹。BCD9. 以下属于赵孟頫作品的是( )。A. 三门记B. 胆巴碑C. 九成宫醴泉铭D. 化度寺碑B10. 以下对唐代书法的发展历程表述正确的是( )。A. 初唐是对前朝书法的继承和吸收的时期,处于准备阶段。B. 盛中唐是真正意义上唐代书法风格的确立和成熟期,达到了书法艺术美的极致。C. 晚唐则是对唐代书法艺术的延伸与反思。D. 唐代文化艺术的最高成就在盛中唐,书法的最高成就也在盛中唐。BCD11. 拟古为尚的三宋书法,“三宋”是指( )。A. 宋克B. 宋璲C. 宋广D. 宋江BC12. 以下对欧阳询的书法评价正确的是( )。A. 欧阳询的书法在隋代就颇有名气,入唐之后书艺日渐精湛,声誉更是远播海外。B. 欧阳询的楷书骨气劲峭、法度严整,被后代书家奉为圭臬,以“欧体”之称传世。C. 欧阳询身后传世的墨迹有仲尼梦奠帖、卜商帖、张翰帖等,碑刻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等。D. 欧阳询是一位书法理论家,所撰传授诀、用笔论、八诀、三十六法等都是他自己学书的经验总结。BCD13. 被称为“天下三大行书”的是( )。A. 王羲之的兰亭序B. 颜真卿的祭侄稿C. 苏轼的黄州寒食帖D. 王献之的中秋帖CD14. 以下对李阳冰的崔祐甫志评价正确的是( )。A. 字距与行距并无明显的区分,单字所占面积大小也差别不大,整个章法上呈现出一片疏朗之气。B. 在单字结体上,李阳冰并没有遵循秦代小篆重心上移的结字规律,而是使字的重心居于字之中央,字势向横向发展,增强字的宽博之气。C. 在用笔上,李阳冰依旧采用小篆笔法,中锋行笔,藏头护尾,笔力雄强,线条浑然遒劲。D. 笔画转折处多圆中寓方,劲利豪爽,淳劲冲融,不愧为一件篆书佳作。BCD15. 以下属于清代篆书名家的是( )。A. 邓石如B. 吴让之C. 赵之谦D. 徐三庚BCD 三、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楷书”也叫“正书”、“真书”。因其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做楷模,故名。A. 错误B. 正确2. 金文是铸刻在钟鼎彝器等各种金属器物上的文字,也可称铭文。A. 错误B. 正确3. 在秦始皇统治中国短短的15年里,却进行了两次文字改革:一是统一六国文字,由大篆改为小篆;二是推行隶书。A. 错误B. 正确4. 光绪二十五年(1899)国子监祭酒王国维因患疟疾,派人到药店抓药,在一味叫龙骨的药中偶然发现了甲骨文。A. 错误B. 正确5. 书法艺术为唐代举足轻重的一种文化艺术形式,再加之皇帝的爱好与推崇、科举制度以书取仕、宗教普及写经等等因素的影响,唐代书法笔以往任何朝代都要兴盛。A. 错误B. 正确6. 文房四宝是指笔、墨、纸、砚。A. 错误B. 正确7. 泰山刻石,又名封泰山碑,刊立于始皇二十八年。原碑高约1.6米,铭文144字。A. 错误B. 正确8. 中国文字由小篆转变为隶书,叫做“隶变”,隶变是中国文字发展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A. 错误B. 正确9. 沈尹默认为,书法的境界应当是“以再现古典书法艺术美境界为艺术创作最高理想,其核心内容是遵循古代法书名作在形式造型方面所建立的规范,努力再现在书法艺术发展史上曾经盛极一时、在书法史上具有历史奠基意义的一代宗师的艺术风采。”A. 错误B. 正确10. 行书是介于草书,正楷之间的一种字体,兼有楷草两体的某些特色。既较楷书书写自由,又较草书之整,如形如走故名。A. 错误B. 正确11. 历史上因擅长草书而被称为“颠张醉素”的是书法家张旭和怀素。A. 错误B. 正确12. 小篆指的是秦统一六国之前的文字,主要包括甲骨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