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13.《牛郎织女》_第1页
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13.《牛郎织女》_第2页
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13.《牛郎织女》_第3页
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13.《牛郎织女》_第4页
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13.《牛郎织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牛郎织女(第一课时)尧渡镇董冲小学 陶琼【教材分析】:牛郎织女是一个民间故事。它有一个特点,它透过平淡的语言,反映了人物丰富的精神内涵。课文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孤儿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认识了美丽的姑娘织女。他们男耕女织,过着美满的生活。王母娘娘知道后,拆散了他们,带着天兵天将抓走了织女。牛郎急忙披上老牛的皮,用竹筐挑着两个孩子去追赶织女,被王母娘娘用玉簪划的天河隔开。从此,牛郎织女只能隔河想望,天长日久,他们就成了天河边上的牵牛星和织女星。故事表达了勤劳善良的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破坏美好生活的专制者的憎恨。还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善良的人们的深深同情。【学情分析】:牛郎折射了我国农业社会中男性吃苦耐劳的品德,织女折射了我国农业社会中妇女贤惠淑德的精神。王母娘娘则代表了封建保守势力,折射了专制狡猾的丑恶嘴脸。我们让学生读民间故事的目的是透过故事情节,引发对价值观的正确判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2、会写本课田字格中7个生字,会认“舔”,“拽”两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过程与方法:1、学生能够会用“心急如焚”、“霎时间”造句。2、通过精读课文,初步学习作者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的描写,反映出人物性格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品读课文,初步感受到民间故事的美好熏陶,引导学生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和为之奋斗的精神。【教学重、难点】:学生能够体会整个故事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初步感受到民间故事的美好熏陶,从而引导学生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和为之奋斗的精神。【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1、兴趣导入问:“同学们喜欢过节吗?”答:“喜欢”问:“为什么啊?”答:“因为过节有好吃的和好玩的。”老师:“对了!那同学们清不清楚每个民间节日的日期?下面老师就来考考你们,看谁做得又快又准!”。出示:请同学们为它们连线:七夕节 五月初五端午节 正月十五重阳节 七月初七元宵节 八月十五中秋节 九月初九 “现在同学们知道了,每个民间节日都有不同的习俗,为什么会不一样呢?这可跟他们产生的缘由有密切的关系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们之中的一个:七夕节的由来。”2、人物认识放下一张幻灯片:课文中的插图,让同学们观察,图中有哪些人物?初步介绍文章的主要人物:牛郎和织女。(板书课题:牛郎织女)二、介绍文体:牛郎织女是民间故事。民间故事的一般特点是有完整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性格,语言口语化,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三、初读课文,完成目标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学习生字词语,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3、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脉络,梳理人物关系。四、检查自学情况1、检查生字(出示生字:嫂、棚、衰、趁、挣、扎、汹)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2、(出示词语:嫂子 牛棚 衰弱 趁机 汹涌舔东西 拽住挣扎)指名读,开火车读。3(出示句子)指名读,齐读。五、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自由读课文,请你读准字音、读顺课文,并按课文叙述的顺序排列下列句子。出示课件:( )写牛郎与织女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但老牛死了. ( )写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认识了织女,并结为夫妻。( )写王母抓走织女,牛郎带着孩子追赶,王母划出天河阻隔。( )写牛郎织女隔河相望,只能在七月初七夜晚在鹊桥相会。( )写牛郎是个孤苦伶仃的穷孩子,与老牛相依为名。(1)小组讨论,交流(2)汇报。2、根据排列的句子给课文分段,并汇报分段情况3、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出示课件)牛郎织女是一则民间故事,课文主要讲述了孤儿牛郎在 的帮助下认识了 。他们 的生活。王母娘娘知道后, 。牛郎 用竹筐挑着两个孩子去追赶织女。被王母娘娘 。从此, ,天长日久,他们 。小组讨论,汇报,完成填空.六、课堂小结这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牛郎织女这篇课文的内容,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进文本,感受民间故事中人物的象征意义及七夕节的由来。牛郎织女教学反思牛郎织女是一个民间故事,故事语言通俗易懂,但却寄托了劳动人民美好的愿望。备课的时候我在想,学生们都早已知道这个故事了,在教学中,我应该怎么教才能更有效果?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显然不能停留在简单的了解故事、指导朗读的环节上了。所以我想应该引导他们透过故事情节,引发对价值观的正确判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了解课文脉络后,我想让学生自己质疑,进行自主学习。在品读相关语句的过程中理解人物形象,理清牛郎与老牛、牛郎与织女、织女与王母娘娘的关系。在理清了故事情节,了解了人物关系后,我设计了人物评论这个环节,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故事中的人物的看法。这个问题的提出对课文的理解更有效果,我放手让学生来讲,从文本中理解,把品味、感悟还给学生。学生的发言能够结合课文里的内容谈自己的理解,他们认为牛郎是个勤劳善良的人;老牛是个位善解人的人;织女是个心地善良的人。学生在评论王母娘娘这个人物角色时,有的学生认为王母娘娘心狠手辣,破坏了牛郎织女的美好生活,可恨;有的认为王母娘娘残暴,不顾织女两个年幼的小孩,狠狠地推倒他们,可恶;也有的认为王母娘娘法力无边,划出天河把牛郎织女活生生的隔开。从他们身上寄托了劳动人民美好的愿望,对我国传统道德文化进行了一个折射。牛郎折射了我国农业社会中男性吃苦耐劳的品德,织女折射了我国农业社会中妇女贤惠淑德的精神。王母娘娘则代表了封建保守势力,折射了专制狡猾的丑恶嘴脸。教学由浅入深、照顾到不同程度的学生。每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