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养猪业的发展摘要:养猪业是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养猪的历史久远。猪肉是人类生存,延续不可缺少的动物性营养食品,是世界消费最广泛的红肉。所以,养猪生产在畜牧业乃至整个农业生产中始终占居重要位置。我国是个农业大国,有78千年之久的养猪历史,猪为“六畜之首”,猪肉是我国人民的主要肉食。随着经济改革和市场发展,我国养猪业生产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与国外先进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关键词:养猪业 发展正文:一、 全球养猪业发展概况世界养猪生产的发展是随人类的文化、经济和人们生活水平的发展而不断提高的。现代家猪都是从人类狩猎所余的野猪驯化而来,我国在距今约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前就已驯养猪;埃及于三千五百年前才开始养猪;欧洲于罗马时代后,猪才成为主要家畜;美洲大陆本来没有猪,是十六世纪欧洲移民带入的。现在养猪业主要分布在亚洲(中国、日本),欧洲(丹麦、荷兰、法国、德国、英国、西班牙等),北美和中美洲(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南美洲(巴西大洋洲、澳大利亚),非洲(养猪业欠发达)。并且,驯养成具有一定特色的品种猪:2000多年中国两汉古代优良猪种,欧洲罗马猪,18世纪英国巴克夏、约克夏猪,欧美等杜洛克、波中猪,20世纪60年代丹麦瘦肉型长白猪。现代养猪生产的发展起始于西方,二次大战后的40年代国外逐步形成了规模化、专业化的商品猪生产,至70年代开始了趋向于集中化、集约化、专业化和工厂化,并随动物科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养猪生产从种猪繁育到肥育,从屠宰到产品加工逐步形成了完整的现代养猪生产体系。所以,养猪界认为,19711981年是养猪存栏数大发展期,增加了9.11%,猪肉产量增加34.31%,而19821992年为养猪生产效益提高期,存栏数增加21.3%,猪肉产量却增加了99.84%,几乎翻一番。这以后至今,养猪业继续朝着高产、高效、优质的方向不断的发展。二、世界各国养猪情况1、近几年世界各国养猪水平发展从1990年到2003年,全球猪肉产量稳步上升,1990年约为7000万吨,到2003年达到了近1亿吨。其中亚洲占56%,欧盟占25.6%,美国占17.1%,非洲占0.80%,大洋洲占0.5%。以中国为主的亚洲占了世界猪肉产量的一半以上。OFUVAL FAOSTAT提供的数据显示,世界肉类的消费比例分别为:猪肉39%,鸡肉31%,牛肉25%,羊肉5%。猪肉的人均消费量,欧盟最高,达到46.2kg,中国为36.6kg。美国是全世界猪肉生产大国之一,也是全世界第二大猪肉出口大国,每年出口的猪肉占世界出口总量的10以上。 2000年全美国存栏生猪5934万头,屠宰生猪9793万头,并以Iowa州最多,年生产肉猪1450万头。 二十多年来,美国养猪业的显著变化之一就是养猪规模不断扩大,养猪生产者不断减少,从而保证在养猪经营者数量减少的同时,仍能维持一定的猪肉生产量。有数据显示,2004年,欧盟15国的猪屠宰量为20228万头,其中约70%来自德国、西班牙、荷兰、法国、丹麦等5个主要养猪生产国。从世界养猪生产的发展趋势看,今后的猪肉主要产地仍是西欧、北美和中美洲、亚洲主要是中国、日本、台湾等,但大多数发达国家猪的生产力已相当高,猪肉生产趋于稳定,而发展中国家猪肉生产和消费正在快速增加,这是因猪肉的产量和消费主导因素是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养猪生产力的水平提高。2、发达国家生猪生产的发展特点(1)养猪业趋向工业化:养猪场数量逐年减少,养猪规模不断扩大,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如美国从80年到86年间猪场总数从67.04万个减少到34.7万个(减少48%),每场平均猪数从96头增加到147头。在美国,最大的养猪公司(在科罗拉多州),圈存母猪28万头,年出栏肉猪达500多万头。日本平均每户生猪饲养量,1985年129头,1989年236.4头,1996年618.8头,1999年上升到790头,且饲养千头以上的肥育猪场数量逐年上升。在追求生产效率和规模经济效益的同时,养猪的现代化水平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从而实现了高效、低成本的养猪生产。(2)猪品种和类型的转变:脂肪型猪种趋向消亡,而肉用型和瘦肉型猪种在不断增加扩大,这也是国外养猪生产水平高的表现。世界上第一个瘦肉型猪种丹麦长白猪的育成和推广是在1961年,至今世界上已有67个品种,且发达国家饲养和出栏的生猪85-95%以上都为瘦肉型品种,如德国长白猪占90%左右;法国约克夏占63%、长白占14%以上;丹麦、荷兰等长白猪占85%以上;日本纯种公母猪中,四个主要瘦肉型猪种占97%。丹麦、荷兰、英国、德国、美国、加拿大、比利时等,把以前脂肪型猪改良培育成瘦肉型猪的成绩显著。(3)饲料工业发达:为适应和促进集约化养猪生产的发展,各国都在研制开发能符合猪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标准和全价配合饲料,并从原粮的选择、加工配合、营养的需求、饲料的运输等各方面入手,来调制和提高饲料的营养水平,提高饲料的质量和转化效率。目前世界饲料工业最先进的国家美国的饲料工业发展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已形成了一个成熟的工业体系,成为美国十大工业产业之一,年产值220亿美元以上,无论在动物营养、饲料添加剂的开发运用、全价配合饲料的生产等方面都超过世界各国的水平。(4)高效益的饲养管理新技术:种猪的繁育体系、杂交优势的利用、猪的人工授精、肥猪的全进全出饲养、仔猪的早期隔离断乳和理想蛋白质理论等新的技术理论都被迅速推广运用,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三、国内养猪水平我国是个农业大国,有78千年之久的养猪历史,猪为“六畜之首”,猪肉是我国人民的主要肉食。但长期以来都是传统饲喂方式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从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改革和市场发展,我国养猪业才真正走出家庭副业,向商品经济转化,促使养猪生产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目前正向着质量型和效益型的方向发展。1、我国生猪养殖的发展及与国外的差距自80年以来,我国猪的年存栏数和年出栏头数及年产肉量基本呈逐年增长趋势,我国是生猪生产、消费和贸易大国,多年来生猪出栏量保持在6亿头以上,市场规模在5000亿元以上,猪肉产量占世界一半。1979年中国猪肉产量仅为1001.4万吨,1995年达到4037万吨,2001年为4240万吨,2009年达4889多万吨。我国是世界生猪养殖大国,2006年出栏生猪达6.81亿头,世界每10头生猪中我国便占5头,猪肉产量达5000多万吨,位居世界第一。2009年,全国生猪存栏约4.7亿头,出栏6.45亿头;全国种猪场4500个,年存栏220万头种子母猪,年提供1200万头种猪。2010年,9月、10月生猪存栏保持在45400万头左右,能繁母猪存栏基本稳定在4700万头,每月可提供仔猪5850万头。2010年前三季度生猪出栏47556万头,同比增长2.7%,短期、长期供应均有保证。由于生猪存栏量和母猪存栏量没有得到恢复, 2011年生猪价格以持续上涨为主。虽然,我国是公认的生猪大国,但不是生猪强国,和美国等先进技术的养猪强国还有一定的差距。每头母猪每年平均分娩胎数,美国为2.28胎,我国仅有1.7胎;每头母猪每年提供断奶仔猪,美国为20头,我国仅为16头;仔猪存活率,美国为95%,我国仅84%;提高肉猪出栏率,世界先进水平为160%,我国平均仅为125%左右。2、我国生猪产销区域明显四川、湖南、湖北、山东、江西、安徽、江苏、河南、广西及河北为十大生猪主产省,辽宁、吉林及黑龙江三省为生猪生产的新产区。猪肉供应由1991年以前的每年调入170万头变为自给有余。北京、上海、天津、广东、福建及浙江等省、市是生猪的主要销区,每年都要调入相当数量的生猪。我国猪肉出口主要供俄罗斯、香港和澳门地区,对新加坡、荷兰也有少量供应。进口猪肉主要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丹麦等国。进口猪种主要来自美国、加拿大、丹麦。二、我国生猪产销区域明显四、我国养猪业发展趋势综合分析国内外养猪业发展的趋势,我国养猪业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规模养猪数量增大,依靠规模饲养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与畜牧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养猪经营规模处于劣势,虽然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规模养猪数量和水平都在增大和提高,但是猪肉的供给主力依然是分散农户。在规模化养猪方面,横向比我国和畜牧业发达国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纵向比每年都有很大的提高。但是必须注意我国有自己的国情和客观情况,各地又有各地的特殊情况,在发展规模养猪方面千万不可盲目攀比,要因地制宜,确定发展的规模大小,饲养方式,要以当地的实际情况为依据,以经济效益为前提,稳步发展。另外还要注意规模饲养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关系,在确定发展规划的同时首先要考虑好环境保护,否则会走弯路。2、养猪的科技含量得到很大的提高,基本上摆脱了传统的养猪方法,向高新技术要效益迈进为了适应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实现我国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当在科技应用方面做好以下几点:(1)提高养猪的饲料报酬,目前英国料重比为2.85,丹麦为3.2,日本为3.26,美国中西部为3.37,我国为3.9-4.5。(2)提高母猪的繁殖能力,目前每头母猪每年平均分娩胎数,美国为2.28胎,我国仅有1.7胎;每头母猪每年提供断奶仔猪,美国为20头,我国仅16头;仔猪存活率,美国为95%,我国仅84%。(3)提高肉猪出栏率,世界先进水平为160%,我国平均仅125%左右。(4)人工授精技术(AI)的应用,这项技术具有避免传染疫病,增加优良公猪的利用机会,减少公猪的使用数量等优点,已在养猪业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致力于新设备的开发与使用。我国只有部分猪场使用这项技术。(5)超早期隔离断奶技术(SEW)的应用,其实质内容是母猪在分娩前按常规程序进行有关免疫注射,在仔猪出生后保证吃到初乳后按常规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注射后,根据本猪群需要根除的疾病,在lO-21天之间进行断乳,然后将仔猪在隔离条件下进行保育饲养。保育仔猪舍要与母猪舍及生产猪舍隔离开,隔离距离约从250m到10km,具体要根据隔离条件来确定。这项技术于美国1993年开始试行并逐渐成熟,1994年正式在生产上大量推广,1999年美国已有40%-60%的养猪者采用这种方法。我国的一些规模比较大、管理比较好的养猪场也在逐步试行这一技术,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6)多位点生产(场外生产)技术的使用,这在养猪发达国家的大型养猪联合企业迅速普及,其主要做法是使断奶仔猪与分娩环境相分离、育肥猪与育成环境相分离,这是减少疾病传染及维持猪只较高健康水平的一种有效措施。(7)计算机管理技术的应用,这项技术在养猪业发达国家已经得到了普遍使用,这对于猪场各类数据的记录、保存及分析,生产管理,疫病监测,经营决策,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与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等等都有很大的作用。猪场应用后可以提前发现问题、减少损失、节约劳动开支、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企业盈利。 (8)猪的饲养管理自动化技术应用,有利于减少疫病的传播途径,降低各个环节猪的死亡率,准确的记录便于科学的管理,减少劳动力及饲料等资源的浪费等等,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猪的生产性能,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9)养猪的新工艺与猪舍的环境控制技术应用,通过人为的改善工艺和环境条件,以最大限度满足猪生长发育对环境需求,使其更大限度的发挥遗传潜力,提高生产性能,增加养猪生产者的经济效益。3、育种新技术在养猪业上的应用育种新技术在养猪业上的应用,不但提高了种猪的整体质量,而且还不断培育出了适应不同市场需求新品种、配套系和新品系,以满足养猪业对优良种猪的需求。(1)关于分子生物学技术主要包括:猪基因组计划、数量性状主效基因的检测与利用、数量性状的标记辅助选择、转基因技术。(2)关于计算机信息技术主要包括:遗传评估系统、讨算机图像分析系统的应用、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3)关于系统工程理论的应用。4、食品安全,绿色养猪已是人心所趋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高品质、高安全性的猪肉需求越来越强烈,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逐渐形成绿色养猪生产。1986年以来,瑞典在全球率先禁止使用促生长剂,并已形成“瑞典模式”的绿色养猪生产。同时,在猪遗传改良方案中,加强对种猪使用寿命的选择。所有这些为世界各国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树立了榜样。“瑞典模式”主要体现在:(l)饲料中禁止使用促生长剂;(2)死猪的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医学试题库及答案
- 2025江西赣州大余县左拔镇招聘基层公共服务专岗人员1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部编版2025-2026学年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五、六单元 检测卷(含答案)
- 农业开发担保合同会计核算标准
- 环保设施施工劳务分包合同主体资格审核与环保标准
- 生态旅游度假区建设项目追加景观建设补充协议
- 喜迎二十年课件
- 群众观点整合致辞素材
- 养老服务协议的法律要求
- 保安服务合同的要点
- 高级考评员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题库(含答案)
- 抗艾滋病药物介绍
- 8《荷花淀》《小二黑结婚》《党费》群文阅读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 编钟教学课件教学课件
- DL∕ T 1060-2007 750KV交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导则
- 电子元器件的焊接知识大全
- (2024年)羊水栓塞完整版pptx
- 非法侵入住宅谅解书范本
- (高清版)TDT 1071-2022 园地分等定级规程
- 救助管理机构护送服务规范
- 薪酬管理体系建设中的公务员薪酬和绩效奖金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