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教学设计.doc_第1页
《迟到》教学设计.doc_第2页
《迟到》教学设计.doc_第3页
《迟到》教学设计.doc_第4页
《迟到》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鄂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迟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能自主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运用已经掌握的品词析句的阅读方法,理解作者因为体会到了父亲的严和疼中含着的爱,改掉迟到习惯的过程,感受父亲这份既严厉又深沉的爱,及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3、通过学习,能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认识改正错误、从小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感受父亲这份既严厉又深沉的爱,及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略)第二课时 一、承上启下,复习:导语: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爸爸因发怒而打了“我”,而当我哭号、躲避、冒着大雨上学去之后,爸爸又有怎样的表现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二、导读父亲慈爱部分:(一)自主探究:1、出示“自学要求”:先朗读1315自然段,然后:(1)用“”画出“我”见到来校的爸爸时心里所想的句子,用“ ”画出描写爸爸行动的句子,并想想读了这些句子你体会到什么?(2)联系上下文思考:爸爸对“我”的态度前后有什么不同?你是从哪些重点句段体会到的?这两种态度说明了什么?如果你是课文中的“我”,你会想些什么?2、学生对照“自学要求”读书、自学。(师提示:着重写了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什么?你是怎样体会到的?)(二)小组合作学习:师过渡:同学们学得很认真,相信一定会大有收获,是不是很想把自己的学习成果与大家分享?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提出不懂的问题大家讨论。小组长做好安排,要让每一个同学都有机会发言。(三)班级交流:1、讨论第1个问题,议中引出重点句子,并解读意思,分层朗读。(1)过渡:看到大家讨论得这么热烈,张老师也想来分享你们的学习成果了!(2)“害怕为什么追到学校来?”(害怕;没想到会来)指名学生读、说齐读(用害怕、惊讶的语气)师过渡:是啊!作者完全没想到爸爸会追到学校来,但是,爸爸怎么能不来呢?看着女儿痛苦的背影,听着女儿哽咽的哭声,想起女儿红肿的伤痕,爸爸哪里放得下心呀!问:爸爸来了,他是怎么做的?(3)“爸没说什么又拿出两块钱”(生读,师板书:送夹袄,给钱)师问:这两句是描写爸爸行动的句子,你从中体会到什么?(爱女儿;是一位慈祥的爸爸)师又问:你能具体说说你是怎样体会到爸爸爱女儿的吗?预设1:你能抓重点词语来谈体会,真会学习!预设2:你真是一个细心的孩子,能从“看着”这一细微的动作体会到爸爸很负责任,对女儿很有耐心、很关心。预设3:这些动词具体描写了爸爸送夹袄、给钱的情景。爸爸到学校来送夹袄,是怕孩子冻着;爸爸给了孩子两块钱,是怕孩子饿着。这些都是实实在在地关心孩子身体健康的举动啊!这些举动如此平凡、如此普通,却无不体现出爸爸深沉的爱呀!联系实际:请同学们闭上眼,静下心来想一想:我们平时有过类似的经历吗?我们感受到了父母对我们的爱吗?(生答,师引导:从细微之处见真情。)指导读:可怜天下父母心,所有的父母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呀!我们再来看看这两句话该如何读,才能读出爸爸对“我”的关心,对“我”的爱。请带着自己的体验,试着读一读这两句话。练习读指名读、评议齐读烘托:让我们想着父母对我们的关心,对我们的爱,一齐有感情地读读这两句话。2、讨论第2个问题,对比读9、15自然段,归纳全文内容和思想感情。(1)过渡:听着大家的朗读,一位慈祥的父亲形象出现在老师眼前,而这之前,父亲的态度截然不同。问:谁来说一说:爸爸对我的前后态度有什么不同?你是从哪些重点句段体会到的?(指名说、读,板书:严厉、气极了、挨打)(2)指导读:(出示9、15自然段)你找出的这两段话都是写了爸爸的行动。我们来看看第9自然段,爸爸打我时动作快、下手重、打得很,可真够厉害的。这一段,我们该怎样读才能读出爸爸的严厉呢?请大家自己试着读一读。(3)师问:请男、女生分别读这两个自然段,注意读出两种不同的态度,并且边读边想:爸爸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说明了什么?(齐读后,指名说:爸爸“爱”我。)(4)归纳升华,体会感情:你的回答,让老师觉得你是一个懂事的孩子,看来,你能理解爸爸严厉的爱。是啊!爸爸打“我”,是关注“我”良好品质的形成;爸爸送衣送钱给“我”,是关心“我”的身体健康。这些都有助于“我”茁壮成长,都是父爱的体现,是一种至爱亲情呀!同学们,你们都能理解吗?(5)问:如果你是课文中的“我”,你会想些什么呢?(6)导读16自然段:师过渡:同学们,你们都能理解爸爸严厉的爱,可是文中的小女孩理解了她爸爸严厉的爱吗?(16自然段告诉了我们答案)让我们齐读16自然段,边读边想:作者的表现有什么变化?你从中体会到什么?(生回答)师小结:(你体会得多好啊!你体会得很深刻)对照第2自然段,我们会发现,作者的变化真大啊!每天早晨,她不再是“看到阳光照到玻璃窗上,心里就是一阵愁”,而是“站在学校门口,等着开大门的一个学生。”并且,不论是寒冷的“冬天的早晨”,还是炎热的“夏天的早晨”,她都是“站在学校门口,等着开大门的一个学生。”这就是父亲“严爱”的成果呀!三、领悟写法,学习表达:1、师问:让我们回顾全文,我的爸爸是一位严厉又慈祥的爸爸,作者除了通过描写他的行动来表现他的这一特点,还通过描写他的什么来表现这一特点呢?你能从课文中举例说明吗?(生回答)师小结:看来,把人们的外貌、语言、动作写具体了,这个人的特点就鲜明了,就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2、体会心理描写及作用:(1)师:作者不仅通过描写爸爸外貌、语言、行动来表现他严厉而又慈祥的特点,还着意描写了“我”的心理活动,请在课文18自然段中找画出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小声读一读,想一想这些心理活动的描写起什么作用?能不能删去?(2)交流体会:复杂心理:明知赖床的毛病不好,却故意找理由不起床;明知做错了事,却又不愿改正,存侥幸心理,企图用“赖”蒙混过关。(3)小结:看来,“我”这赖床的毛病还挺严重的,爸爸不狠狠地打“我”一顿,“我”是很难改正的。心理活动的描写一方面细致地刻画了我幼稚的想法,一方面为下文的挨打作了铺垫。是不能删去的。3、体会用词的准确性,学以致用:(1)师:作者不仅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细腻、传神,而且用词十分准确。请看大屏幕:“想到竟”“一个字的命令居然”(师提示:怎么体会呢?先读读,再删去带点词读读,比较一下:有无这个字,句子意思有什么不同?试一试吧!)(2)指名回答:“竟”竟然,意想不到,出乎意料之外。具体说说,“我”做出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举动:爸爸如此严厉,而“我”却敢赖在床上不起来。真让人意想不到!居然表示意想不到,出乎意料之外。具体说说,“我”又做出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举动:爸爸生气了,而“我”还敢不起床。这种行为真令人不可思议!(3)学以致用:问:两个词都有转折的意思,都表示出乎之外,为什么两句话不用同一个词呢?(生回答)师小结:作者用词准确又有变化。同学们,汉语的词汇是很丰富的,同一个意思可用不同的词来表达。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写作中,能学习本文作者遣词造句准确而又生动。那好,我们学习作者,用这两个词分别说一句话。(生造句)四、总结全文,渗透教育:学习了本课,你有些什么收获?可以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谈思想认识上的提高;也可以联系课文谈谈在文章表达方法上受到的启发。小结1:你能像本文作者那样,正确体会父母的良苦用心,老师很高兴。相信大家在以后的生活中,都会朝着父母希望的方向努力!小结2:“爱的形式不同,但能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