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析化学复习题第 57 页 共 59 页一、判断题11-1-1.分析化学是测定物质组成的一门学科。 11-1-2.分析化学的组成分析包括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 11-1-3.利用物质能发光的性质建立的分析方法属发射光谱分析。 11-1-4.化学分析法的测定灵敏度高,因此常用于微量分析。 11-1-5.仪器分析法是依据物质的物理性质或物理化学性质建立的分析方法,因此不能测定有机化合物。 11-1-6pH=3.05 的有效数字是三位。 ()11-1-7欲配置一升0.02000 molL-1 K2Cr2O7(摩尔质量294.2 g.mol-1)溶液,所用分析天平的准确度为0.1mg 。若用相对误差要求为 0.2% ,则称取K2Cr2O7时应称准至0.001g。 ()11-1-8在分析数据中,所有的“0”均为有效数字。 ()11-1-9由计算器算得: 的结果为12.004471,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应将其结果修正为12.00 ()11-1-10偏差是指测定值与真实值之差。 ()11-1-11随机误差影响测定结果的精密度。 ()11-1-12相对误差%= ()11-1-13精密度是指在相同条件下,多次测定值间相互接近的程度。 ()11-1-14对某试样进行三次平行测定,得的平均含量25.65%,而真实含量为25.35%,则其相对误差为0.30%(25.65-25.35)。 ()11-1-15系统误差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度。Key: 1.;2.; 3.;4. ;5.;6; 7;8;9;10; 11;12; 13; 14;15;二、选择题11-2-1下列论述中错误的是( D )A方法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B.系统误差具有单向性C系统误差又称可测误差 D系统误差呈正态分布11-2-2下列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C)A偶然误差具有随机性 B.偶然误差服从正态分布C.偶然误差具有单向性 D.偶然误差是由不确定的因素引起的11-2-3下列情况中引起偶然误差的是( A )A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数字估计不准 B.使用腐蚀的砝码进行称量C.标定EDTA溶液时,所用金属锌不纯 D.所用试剂中含有被测组分11-2-4可减小偶然误差的方法是( D )A进行仪器校正 B.作对照试验 C.作空白试验 D.增加平行测定次数11-2-5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 A )A.准确度高,一定要精密度高 B.精密度高,准确度一定高C.精密度高,系统误差一定小 D.准确度高,随机误差一定小。11-2-6从精密度就可以判断分析结果可靠的前提是( B )A.偶然误差小 B.系统误差小C.平均偏差小 D.标准偏差小11-2-7下列结果应以几位有效数字报出( B )A.5 B.4 C.3 D.211-2-8常量分析的试样用量为( B )A.1.0gB.1.010gC.0.1gD.0.1g11-2-9试液体积10mL的分析称( A )A.常量分析 B.微量分析C.半微量分析 D.痕量分析11-2-10用失去部分结晶水的Na2B4O710H2O标定HCl溶液的浓度时,测得的HCl浓度与实际浓度相比将( A )A.偏高 B.偏低 C.一致 D.无法确定11-2-11下列标准溶液可用直接法配制的有(C )A.H2SO4 B.KOH C.Na2S2O3 D.K2Cr2O711-2-12用来标定NaOH溶液的基准物质最好选用( A )A.邻苯二甲酸氢钾 B.H2C2O42H2OC.硼砂 D.As2O311-2-13将Ca2+沉淀为CaC2O4,然后用酸溶解,再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H2C2O4,从而求算Ca的含量,所采用的滴定方式为( B )A.直接滴定法 B.间接滴定法C.返滴定法 D.氧化还原滴定法11-2-14. 某一试样,被测组分质量分数为0.5,对此试样进行的分析属于 AA. 常量成分分析 B. 微量成分分析 C. 痕量成分分析 D. 超微量分析 11-2-15. 根据测定原理和操作方法不同,分析化学可分为BA. 无机分析和有机分析 B. 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C.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D. 定量分析和结构分析11-2-16. 下列有关随机误差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A. 随机误差在分析中是不可避免的; B. 随机误差出现正误差和负误差的机会均等; C. 随机误差具有单向性; D. 随机误差是由一些不确定的偶然因素造成的。 11-2-17. 以加热驱除水分法测定CaSO4H2O中结晶水的含量时,称取试样0.2000g;已知天平称量误差为mg,分析结果的有效数字应取: A. 一位; B. 四位; C. 两位; D. 三位。 11-2-18. 已知某溶液pH值为0.070,其氢离子浓度的正确值为: A. 0.85 molL-1; B. 0.8511 molL-1; C. 0.8 molL-1; D. 0.851 molL-1。 11-2-19. 如果要求分析结果达到0.1%的准确度,使用灵敏度为0.1 mg的天平称取试样时,至少应称取: A. 0.1g; B. 0.2g; C. 0. 05g; D. 0.5g。 11-2-20. 下列有关置信区间的定义中,正确的是: A. 以真值为中心的某一区间包括测定结果的平均值的几率; B. 在一定置信度时,以测量值的平均值为中心的包括总体平均值的范围; C. 真值落在某一可靠区间的几率 D. 在一定置信度时,以真值为中心的可靠范围。 11-2-21. 某试样含Cl-的质量分数的平均值的置信区间为36.45%0.10%(置信度为90%),对此结果应理解为: A. 有90%的测定结果落在36.35%36.55%范围内; B. 总体平均值落在此区间的概率为90%; C. 若再做一次测定,落在此区间的概率为90%; D. 在此区间内,包括总体平均值的把握为90%。11-2-22. 用Na2CO3作基准试剂标定盐酸溶液的浓度,其三次平行测定的结果为:0.1023molL-1 ;0.1026 和0.1024 molL-1 ,如果第四次测定结果不为Q检验法(n=4时,Q0.90=0.76)所舍去,则最低值应为:()(A) 0.1017(B)0.1012(C)0.1008(D)0.0101511-2-23.由两种不同分析方法分析同一试样得到两组数据,判断这两种方法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时,若按以下五个步骤进行,则其中有错误的一步是:()A) 求出两组数据的标准偏差S1及S2; B) 以下检验法比较F= 值与相应F表的大小;C) 若FF表值,说明两组数据的精密度无显著差异,可计算合并标准偏差S合;D) 按下式值计算: E) 将t值与相应的t表值比较,若tt表,则两种方法无显著性差异。11-2-24.某分析工作者拟定了一种分析矿石中Cu含量的新方法,他用对某含Cu量为9.82%的标准样品分析5次,分析结果的平均值为9.94,标准偏差为0.10%,问新方法在置信度为95%时,是否存在系统误差?(t0.05,4=278,t0.05,5=257)A) t=2.402.57,无系统误差; B) t=2.402.78,有系统误差; D) t=2.682.57,有系统误差。Key:1.D ,2.C,3.A ,4.D ,5.A ,6.B,7.C,8.C ,9.A ,10.B,11.D,12.A ,13.B14.B,15.B,16.C,17.D,18.A,19.B,20.B,21.D.22.C,23.D,24.D,三、填空题11-3-1. 按照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下列计算式的结果各应包括几位有效数字:(1)213.64+4.402+0.3244 ( )位;(2)( )位;(3)pH=0.03求H+浓度 ( )位。 11-3-2. 在分析过程中,下列情况各造成何种(系统,随机)误差。(1)称量过程中天平零点略有变动( );(2)分析用试剂中含有微量待测组分( );(3)重量分析中,沉淀溶解损失( );(4)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数值估测不准( )。 11-3-3. 某次测量结果平均值的置信区间表示为:,它表示置信度为( );测量次数为( );最低值为( );最高值为( )。 11-3-4. 置信区间的定义应当是:在一定置信度下,以( )为中心,包括( )的范围,分析结果的置信度要求越高,置信区间越( ) 11-3-5. 检验分析结果的平均值与标准值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应当用( )法,判断同一试样的两组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应当先用( )法判断两组分析数据的精密度是否有显著性差异,再进一步判断平均值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Key: 1(1)五位, (2)四位, (3)两位。 2(1)随机误差,(2)系统误差,(3)系统误差,(4)随机误差。 30.95;9;10.76%;10.82 4平均值 x;总体平均值 ;窄。 5t检验法;F检验法。四、计算题14-4-1. 某试样中含有约5%的硫,将硫氧化为SO42-,然后沉淀为BaSO4,若要求在一台灵敏度为0.1mg的天平上称量BaSO4的质量时,可疑值不超过0.1%,问必须至少称取试样多少克? Mr(BaSO4)=233.4; Mr (S)=32.06 14-4-2. 分析铁矿石中铁的质量百分数,得如下数据:37.45%,37.20%,37.50%,37.30%,37.25%,求计算结果的平均值、极差、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相对标准偏差。 14-4-3. 用沉淀滴定法测得纯NaCl试剂中氯的含量为60.53%,计算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14-4-4. 测定试样中CaO的质量分数时,得到如下结果:20.01%,20.03%,20.04%,20.05%。问:(1)统计处理后的分析结果应如何表示?(2)比较95%和90%时的置信区间。 14-4-5. 电分析法测定某患者血糖含量10次结果为7.5、7.4、7.7、7.6、7.5、7.6、7.6、7.5、7.6、7.6mmolL-1,求相对标准偏差及置信度为95%时平均值的置信区间,此结果与正常人血糖含量6.7 mmolL-1,是否有显著性差异? 14-4-6. 某一标准溶液的四次标定值为0.1014,0.1012,0.1025,0.1016,当置信度为90%时,问0.1025可否舍去?结果如何报告合理?Key: 10.6g 237.34%,0.30%,0.11%,0.29%,0.13%,0.35%。 3-0.13%,-0.21%。4(1)x=20.03%, s = 0.017%, n = 4; (2 ) n = 4 ,95%置信度时,20.030.027(%), n = 4,90%置信度时,20.030.020(%)51.1%,7.60.1;有显著差异。 6. Q检验法,0.1025不应舍去。4d法检验,0.1025应舍去。Q法与4d法结论不同,一般以Q法为准。一、判断题12-1-1.酸碱滴定中,若指示剂恰好在化学计量点变色,就不存在滴定误差。 12-1-2.计算1.0010-3molL-1甲酸(Ka=1.810-4)H+浓度应用公式计算。 12-1-3. 0.1molL-1NaOH滴定同浓度的甲酸(pKa =3.75)和乙酸(pKa =4.75),前者比后者突跃范围大。 12-1-4. 0.1molL-1HCl滴定NaCN (HCN的Ka=610-10)在酸性范围内无突跃,所以应选酚酞指示剂。 12-1-5. 酸碱滴定中酸碱浓度均增大10倍,突跃范围就增大2个pH单位。 12-1-6. 酸碱滴定中,根据指示剂选择原则选出的指示剂,正确使用时,产生的误差在0.1%范围内。 12-1-7. 用失去部分结晶水的硼砂标定HCl会使结果偏低。 12-1-8. 用0.1molL-1NaOH滴定0.1molL-1HCl用甲基橙为指示剂,如果NaOH 溶液吸收了CO2,对分析结果无影响。 12-1-9. 0.1molL-1的NaOH滴定0.1molL-1HAc(pKa =4.75)突跃范围pH=7.79.7,若滴定同浓度的(pKa =5.75)的弱酸,突跃范围pH=8.79.7。 12-1-10. 当用NaOH溶液滴定HCI溶液时,如果用酚酞为指示剂,这时溶液中的CO2不会消耗NaOH. 12-1-11. 用HCl溶液滴定Na2CO3基准物溶液以甲基橙作指示剂,其物质量关系为n(HCl)n(Na2CO3)=11。 12-1-12. .滴定分析中,反应常数Kt越大,反应越完全,则滴定突跃范围越宽,结果越准确。12-1-13. 酸碱滴定中,只有当溶液的pH突跃超过2个pH单位,才能指示滴定终点。12-1-14. 在HAc溶液中,当PHPKa时,C(HAc)=C(Ac-)12-1-15. 硼酸是一种弱酸,不能直接滴定,可以加入甘露醇强化滴定。12-1-16. 弱酸在溶液中各组分的分布系数与弱酸溶液的浓度无关。Answer:1.2.3.4.5.6.78.9.10.11.12.13.1415.16.二、选择题12-2-1. 有一碱液,可能为NaOH或NaHCO或NaCO或它们的混合物,用标准HCl滴定至酚酞终点时耗去酸V1ml,继以甲基橙为指示剂又耗去盐酸Vml,且V1小于V,则此碱液为:A、NaCO3; B、NaHCO3; C、NaOH;D、NaOH+NaCO3; E、NaCO3+NaHCO3。12-2-2. 某碱样为NaOH和NaCO3的混合液,用HCl标准溶液滴定。先以酚酞为指示剂,耗去HCl溶液V1ml,继以甲基橙为指示剂,又耗去HCl溶液Vml。V1与V的关系是:A、V1=V; B、V1=2V; C、2V1=V; D、V1V; E、V1V2试样组成是 A. NaOH-Na2CO3 B . Na2CO3 C. NaHCO3 NaOH D. Na2CO3-NaHCO3 12-2-9. 用无水Na2CO3标定0.1molL-1HCl, 滴定至甲基橙终点消耗的HCl溶液为35mL,称量对差为Mr(Na2CO3) = 106.0 A. 0.05 B. 0.13 C. 0.11 D. 0.10 12-2-10. 用0.1molL-1NaOH滴定0.1molL-1H3A(Ka,1= 2.010-2, Ka,2=2.010-7, Ka,3=1.010-12)能形成明显突跃的个数为 A. 1 B. 2 C. 3 D. 012-2-11下列物质浓度均为0.1molL-1,能用0.1molL-1HCl直接准确滴定的是 A. 邻苯二甲酸氢钾(Ka,1= 1.1210-3,Ka,2=3.9110-6) B. NaAc Ka(HAc) =1.8 10-5 C. 六次甲基四胺(Kb= 1.4 10-9) D. NaCN Ka(HCN) = 4. 9 10-10 12-2-12 . 用酸碱滴定法测定氨水中含NH3量,先加入已知过量的HCl标准溶液,剩余的HCl溶液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这种滴定方式称为 A. 间接滴定法 B. 置换滴定法 C. 返滴定法 D. 直接滴定法 12-2-13. 酸碱滴定中选择指示剂的原则是( )(A)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与化学计量点完全相符; (B)指示剂应在pH = 7.00时变色;(C)指示剂变色范围应全部落在pH突跃范围之内; (D)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全部或部分落在pH突跃范围之内。12-2-14.用25mL移液管移出的溶液体积应记为( )。(A) 25mL (B) 25.0mL (C) 25.00mL (D) 25.000mL12-2-15. 定量分析中的基准物质含意是( )(A). 纯物质 ( B). 标准物质 (C). 组成恒定的物质 (D). 纯度高、组成恒定、性质稳定且摩尔质量较大的物质12-2-16.在酸碱滴定中被测物与滴定剂浓度各变化10倍,引起的突跃范围的变化为 ( )。(A)增加1个pH (B)增加2个pH (C) 2个pH (D)减小2个pH 12-2-17. (1) 用邻苯二甲酸氢钾( )标定NaOH的浓度,满足式(A) (B) (C) (D) 12-2-18. 用滴定30.00mL同浓度的某一元弱碱溶液,当加入滴定剂的体积为15.00mL时,pH为8.7,则该一元弱碱的Pkb是(A) 5.3 (B)8.7 (C) 4.3 (D) 10.712-2-19. 某试样含Na2CO3、NaOH或NaHCO3及其它惰性物质。称取试样0.3010g,用酚酞作指示剂滴定时,用去0.1060mol/LHCl20.10mL,继续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滴定,共用去HCl47.70mL。由此推论该样品主成份是 ( )(A) NaOH (B) Na2CO3 (C) NaOH和Na2CO3 (D) Na2CO3 和NaHCO312-2-20. 用滴定含有和混合溶液中的HCl,宜采用的指示剂为(A) 甲基橙 (B) 甲基红 (C) 酚酞 (D) 二甲酚橙12-2-21. 用滴定同浓度HAc(pKa4.76)的pH突跃范围为7.76 9.70。若用滴定甲酸(HCOOH:pKa3.77)时,pH突跃范围是(A) 8.779.70 (B) 7.779.70 (C) 6.779.70 (D) 7.7710.701E,2.D,3.C,4.A,5.C,6.A,7.C,8.A,9.C,10.B,11.D,12.C,13.D,14.C,15.D,16.C,17.A,18.B,19.D,20.B,21.C三 、填空 12-3-1. 用0.1molL-1NaOH滴定0.1molL-1的某二元酸(Ka,1=1.310-3,Ka,2=2.910-6 )有 个突跃, 选 指示剂12-3-2. 某酸碱指示剂的离解常数为110-5, 其理论变色范围为 , 理论变色点为 . 12-3-3. 酸碱滴定中选择指示剂的原则是 .12-3-4. 0.2mol.L-1某三元酸,(Ka,1=4.010-3,Ka,2=3.010-7, Ka,3=1.010-11 ),用NaOH滴定,有 个突跃12-3-5. 甲醛法测铵盐中氮,用 标准溶液,指示剂 ,终点颜色为 。12-3-6. 酸碱指示剂的理论变色范围为 ,理论变色点为 。12-3-7. 用Na2B4O710H2O标定HCl溶液时,化学计量点pH5.1,选用的最佳指示剂为 终点颜色为 。 Answer:1.一,酚酞。2. pH46 ,PH5。3.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全部或部分在突跃范围内。4. 两5. NaOH,酚酞,粉红色。6 pH=p Ka(HIn)1,pH=p Ka(HIn)7甲基红,橙色。四、计算题12-4-1. 有一含Na2CO3与NaOH的混合物。现称取试样0.5895g,溶于水中,用0.3000 molL-1 HCl滴定至酚酞变色时,用去HCl 24.08mL;加甲基橙后继续用HCl滴定,又消耗HCl 12.02mL。试计算试样中Na2CO3与NaOH的质量分数。答案: HCl NaOH+Na2CO3 PP V1 HCO3-MO V2 H2CO3 =24.55%12-4-2称取工业纯碱试样2.500g溶解后定容至250ml,称取25.00ml,以酚酞为指示剂以0.1053mol/LHCl滴定,终点时消耗23.36mL,然后用甲基橙做指示剂,继续用同浓度的HCl滴定,消耗25.48mL,试确定碱灰的组成,并计算各组分含量(非碱性物不考虑)12-4-3. 设计下列混合物的分析方案: (1) ;(2) 硼酸硼砂 混合物 ;(3) 答: 12-4-4. 称取0.2500 g食品试样,采用蒸馏法测定含氮量。以0.1000 mol.L-1HCl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21.20 ml,计算食品中蛋白质的含量。(蛋白质中氮的质量换算为蛋白质的质量的换算因素为6.25)解: 一.判断题13-1-1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都是1:1型的 ( ) 13-1-2配位滴定中酸度越小,对滴定越有利,因此滴定时,pH值越大越好 ( ) 13-1-3 pH=12.5时, EDTA滴定Ca2+,若用EBT指示终点,溶液由红色变为纯蓝色( ) 13-1-4配位滴定法可以测定许多金属离子,对于SO42- 、PO43-等阴离子则不能测定 ( ) 13-1-5 EDTA能与多数金属离子配位, 所以选择性较差 。 () 13-1-6 EDTA滴定法测定自来水中Ca2+、Mg2+ 时 , 用EBT为指示剂, 若不加pH=10的缓冲溶液 , 终点时不会变色。 () 13-1-7. 配位滴定要求金属指示剂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MIn的稳定常数越大越好 ( ) 13-1-8. 若控制酸度使lgcr(M)Ks_(MY)6,lgcr(N)Ks_(NY)1,就可准确滴定M而N不干扰()13-1-9EDTA溶于水后,此溶液的pH值大约为5.5( )。13-1-10酸度升高则减小,EDTA配合物的实际稳定性增加;( )13-1-11KMY与KMY都受溶液浓度、酸度等外界条件的影响,只是KMY受的影响小一些;()13-1-12若M与的浓度一定,KMY越大,滴定突跃越大;( ),13-1-13若KMY一定,则金属离子浓度越大,滴定突跃越大;浓度越小,滴定突跃起小;( )13-1-14pH=5时,金属镁离子可用EDTA进行滴定;( )13-1-15如果指示剂与M形成配合物的稳定性稍小于相对应的EDTA配合物,会使终点拖后,这种现象属于指示剂的僵化现象。( )13-1-16.用EDTA法测定水中的Ca2+含量时,可以用EBT作指示剂。()二、选择题13-2-在pH=5.7时,EDTA是以( C )形式存在的:H6Y2+ H3Y- H2Y2- Y4-13-2-可用于测定水的硬度的方法有( B )酸碱滴定法 EDTA法 重量法 碘量法13-2-下列关于的正确说法是(C、D )值随pH值减小而减小;p随p值增大而增大;在高pH值时,p约等于0;随溶液酸度增加而增加。13-2-EDTA与Zn2+形成的配合物在pH=10时的条件稳定常数为()( C )16.50 0.45 16.05 16.9513-2-在EDTA滴定Mg2+的体系中,加入下列哪种可不影响准确滴定( D )水 酸 浓NaOH 加入pH10.0的弱碱性溶液13-2-在pH=9.0时,以0.0200mol/LEDTA滴定50.00mL0.200mol/LCa2+,当加入100.00mLEDTA溶液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pCa=log KCay pCa= pKCay LogCa2+= pKCay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13-2-在pH=12时,以0.0100mol/LEDTA滴定20.00mol/LCa2+。化学计量点时的pCa值为()(B )5.3 6.6 8.0 2.013-2-在pH为左右,用EDTA滴定Zn2+,下列哪些离子不干扰滴定(C)Al3+ Hg2+ Mg2+ Ni2+13-2-己知Bi3+的浓度为0.02mol/L,logKBiY=27.94,则用EDTA滴定时所允许的最低pH值为( A )0.6 0.8 0.9 0.513-2-10. 在EDTA配位滴定中,下列有关酸效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C) A. 酸效应系数越大,配合物的稳定性越高。 B. 反应时的pH值越大,EDTA 的酸效应系数越大。 C. 酸效应系数越小, 配合物的稳定性越高 。 D. EDTA 的酸效应系数越大,滴定曲线的突跃范围越大。 13-2-11. 在EDTA直接滴定法中,终点所呈现的颜色是 ( B) A金属指示剂与待测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的颜色 B游离金属指示剂的颜色 CEDTA与待测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的颜色 D上述A项与B项的混合色 13-2-12. 在EDTA配位滴定中,下列关于掩蔽剂的陈述错误的是 (D ) A. 配位掩蔽剂必须可溶且无色 B. 沉淀掩蔽剂生成的沉淀,其溶解度要小 C. 氧化还原掩蔽剂必须能改变干扰离子的氧化数 D. 掩蔽剂的用量越多越好 13-2-13. 用EDTA 法测定Ca2+、Mg2+混合溶液中Ca2+ , 消除Mg2+的干扰宜用( C) A 控制酸度法,B. 配位掩蔽法,C. 沉淀掩蔽法,D.氧化还原掩蔽法 13-2-14.EDTA法测定Ca2+,Mg2+,用铬黑T为指示剂,少量Fe3+存在将导致(A ) A 指示剂被封闭 , B. 在化学计量点前指示剂即游离出来,使终点提前 C .EDTA与指示剂作用缓慢, 使终点提前 D.与指示剂形成沉淀,使其失去作用 13-2-15. 用EDTA滴定Pb2+时,要求溶液的pH5,用以调节酸度的缓冲溶液应选( A) A. HAc-NaAc 缓冲溶液, B.六次甲基四胺缓冲溶液(Kb_ =1.410-9) C.NH3-NH4Cl缓冲溶液 D. 一氯一酸缓冲溶液(Ka_ =1.410-3) 13-2-16. 取200.0mL水样测定总硬度,耗去0.01000 molL-1 EDTA标准溶液22.00mL,如以CaCO3的质量浓度(molL-1)表示水的硬度M(CaCO3)=100.0 gmol-1应为(C ) A.11.00 B.1.100 C.110.0 D.1100 13-2-17. 用EDTA滴定Ca2+、Mg2+,若存在少量Fe3+和Al3+对测定有干扰,消除干扰的方法是(C ) A.加入NaOH沉淀Al3+和Fe3+B.加入NaF掩蔽Al3+,加KCN掩蔽Fe3+C.在酸性条件下,加入三乙醇胺,再调到碱性掩蔽Al3+、Fe3+D.加抗坏血酸将Fe3+还原为Fe2+,加NaF掩蔽Al3+ 13-2-18 .某溶液中含Ca2+、Mg2+及少量Al3+、Fe3+,现加入三乙醇胺,并调节溶液pH=10,以铬黑T为指示剂,用EDTA滴定,此时测得的是(B ) A. Ca2+的含量 B. Ca2+、Mg2+总量 C. Mg2+的含量 D. Ca2+、Mg2+、Al3+、Fe3+的总量 13-2-19. 当金属离子M和N共存时,欲以EDTA滴定其中的M,若CM=0.1CN,pM=0.2,为使滴定误差,则要求lgK至少要大于( C )(A) 5 (B) 6 (C) 7 (D) 813-2-20. 已知某金属指示剂(HR)的,其共轭酸型体为紫红色,其共轭碱型体为亮黄色。已知该金属指示剂与大多数金属离子形成1:1的红色络合物,该金属指示剂的适用pH值范围为 ( )(A) pH3.5 (B) pH3.5 (C) pH = 3.51 (D) pH = 3.52 13-2-21. 已知和EDTA酸效应系数的对数值随pH的变化如下表:PH1234567818.313.810.88.66.64.83.42.3若用0.02EDTA滴定0.02溶液,(要求pM = 0.2,Et=0.1%)滴定时最高允许酸度是.( B )(A) pH2 (B) pH4 (C) pH6 (D) pH813-2-22. 在pH = 10,以EDTA滴定同浓度的Ca2+,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滴定至50.0时,pCa = pY (B) 滴定至100.0时,(C) 滴定至化学计量点时,pCa = pY (D) 滴定至50.0, 13-2-23. 某溶液主要含有Ca2+,Mg2+及少量Fe3+、Al3+.今在PH=10时,加入三乙醇胺后以EDTA滴定,用铬黑T为指示剂,则测出的是( C )(A).Mg2+含量 (B).Ca2+含量 (C). Ca2+和Mg2+总量 (D).Fe3+和Al3+总量。13-2-24. 用EDTA滴定金属离子M,为满足滴定要求(误差 ), 应满足的关系是(C )。(A) ; (B) (C) ; (D) 13-2-25.若EDTA的水含有少量Ca2+ ,今在pH 5-6介质中,用Zn作基准物标定其浓度,若用于滴定Fe3+,其结果(B)(A).偏高 (B).无影响 (C).偏低 (D).难预测13-2-26. 标定EDTA可用 (A) 氯化钠 (B) 重铬酸钾 (C) 纯锌片 (D) 邻苯二甲酸氢钾13-2-27. 欲在pH = 9.0的氨性缓冲介质中,以0.02EDTA滴定0.02,控制终点= 0.1,影响Zn-EDTA络合物条件稳定常数的主要因素是 (F)(已知pH = 9.0时,;的依次是2.27,4.61,7.01,9.06)(A) EDTA的酸效应; (B) 的碱效应 (C) 的氨络合效应(D) 综合A、B的效应 (E) 综合B、C的效应 (F) 综合A、C的效应13-2-28. 以EDTA滴定金属离子M,影响滴定曲线化学计量点后突跃范围大小的主要因素是(D)(A) 金属离子的浓度 (B) EDTA的浓度(C) 金属离子的络合效应 (D) 金属络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13-2-29. 已知二甲酚橙在PH6.3时为红色,铅与二甲酚橙形成的配合物为红色,而滴定Pb2+的最高酸度PH=3.2,最低酸度所对应的PH=7.2,若用二甲酚橙做指示剂,则用EDTA滴定Pb2+的适宜酸度范围是(B)A.PH3.2 B.PH:3.26.3 C. PH5可见,在此条件下,Al3+并不干扰Fe3+的滴定。13-4-4. 在50.00mL0.02000molL-1Ca2+溶液中,加入110.00mL 0.01000 molL-1 EDTA标准溶液,并稀释至250mL,若溶液中浓度为1.0010-10molL-1,试求溶液中游离Ca2+的浓度。解:n(Ca2+)=0.0200050.00=1.000mmoln(Y)=0.01000110.00=1.100 mmol过量的游离的EDTA的浓度为 cr,e(Y)=4.00010-4由于EDTA过量,所以可以认为,溶液中的Ca2+全部生成了CaY,即cr,e(CaY)=4.00010-3已知溶液的pH=10.00,对应的lgY(H)=0.45lg Kf (CaY)= lg Kf (CaY)- lgY(H)=10.69-0.45=10.24根据Kf(CaY)= 得cr,e(Ca2+)=109.24pCa=9.2413-4-5. 分析铜锌镁合金,称取0.5000g试样,溶解后,定容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有关饭店用工合同的模板4篇
- 改造工程项目方案(3篇)
- 封开拆迁工程方案公示(3篇)
- 灵山县Y057线龙垌至六吉公路沙梨江桥危桥改造工程(非辐射类)环境影响报告表
- 猫基本药品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猫咪睡觉课件
- 安全教育的培训需求课件
- 工程安全管控方案(3篇)
- 电梯工程招投标方案(3篇)
- 地铁接驳工程监理方案(3篇)
- 麦尔兹窑工艺培训
- 钻探合同范本
- 福建省漳州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 垃圾渗滤液处理站运维及渗滤液处理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高职建筑设计专业《建筑构造与识图》说课课件
-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检测卷(带答案解析)
- 3DMine-矿业工程软件-帮助手册说明书
- 中小学五项管理-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五项管理-课件-(26张课件)
- 2024年苏州历史文化名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医院保洁中央运输服务项目管理制度
- 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的故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