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北京市海淀区一模物理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2011年北京市海淀区一模物理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2011年北京市海淀区一模物理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2011年北京市海淀区一模物理试题及答案.doc_第4页
2011年北京市海淀区一模物理试题及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年北京市海淀区一模物理试题及答案海淀区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物理参考答案 2011.5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DBAADCADBDC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2分)题号13141516答案ABCACDCDABD三、填空题(共14分)题号答案得分题号答案得分17运动221329.5218扩散222521912234640220发散2四、实验与探究题(共34分,2428题、32题各题2分,2931题、33、34题各3分,35题7分)题号答案分值题号答案分值24GA225OAN平镜面B226INS2271150.8 228小于22927 ,10,2.7103330(1)98,低于;(2)水银331(1)使蜡烛火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2)右,放大332当电阻为5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该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即I=。233(2)使电压表示数为2 .5V(3)调节电阻箱R,使电压表示数仍为2 .5V,读出此时电阻箱示数R0(4)11134SAba(1)电路图如图所示 (2)首先在图中a、b两点间接入一个电阻,观察电流表的示数;然后再以并联方式接入两个电阻,观察电流表的示数;再依此方式并联接入不同数目的电阻,观察电流表的示数;发现示数是变大的。这种现象说明小明的结论是错误的。说明:如果在a、b两点间接入一个电阻,在步骤中说明两个电阻以并联方式接入也得分。如果在a、b两点间接入一个电阻,且在步骤中没有表述清楚将电阻以并联方式接入电路,不得分。1235ABO(1)如图所示 (其他方法正确均可得分) (2)实验步骤:用细绳做一个绳套,拴牢在杠杆的B位置处,调节杠杆使其水平平衡,把动力臂L动、阻力臂L阻记录在表格中。将弹簧测力计的指针调节到零刻度线位置。 在A位置处挂1个钩码,在B位置处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使杠杆水平平衡,将所挂钩码的质量m0、弹簧测力计示数F动0记录在表格中。在A点处加挂1个钩码,在B点处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使杠杆水平平衡,将所挂钩码的总质量m1、弹簧测力计示数F动1记录在表格中。仿照步骤,重复5次,每次在A点处加挂1个钩码,在B位置处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使杠杆水平平衡;将各次所挂钩码的总质量m2m6、弹簧测力计示数F动2F动6记录在表格中。根据F阻=G砝码=m砝码g,分别算出每次施加在A位置的阻力大小F阻0F阻6;分别算出实验中动力变化量F动1(F动1F动0)F动6(F动6F动0);分别算出与动力变化量对应的阻力变化量F阻1(F阻1F阻0)F动6(F阻6F阻0);将以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实验次数1234567动力臂L动/cm阻力臂L阻/cm钩码质量m/g动力F动/N阻力F阻/N动力变化量F动/N阻力变化量F阻/N(其他答案正确均可得分)(关于实验的次数,只要通过实验测量能得出6组不同的变化量即可)1111111五、计算题(共16分)题号答 案得分36解:Q放=cm(t0- t) = 4.2103J/(kg)0.25 kg (90-50) = 4.2104J 11137解:(1)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电路如图甲所示,电压表V1与V2的示数分别为U1、U2,电路中的电流为I;当开关S1、S2均闭合时,电路如图乙所示,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I。甲IU2U1R1LR2UI乙R1R2UU1U2 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RL=电流I=P=UI,P=UI 依题意 P=P,P P则P=P,U I=UI ,I=I解得 I=0.9A(2)由图甲: 解得 6R1-7R2=8 I=, I= 解得R1+R2=10 由两式解得R1=6,R2=4(3)电阻R2在1min内消耗的电能W= I2 R2t=(0.9A)2460s=194.4J11223838解:(1)当提升装置空载悬空静止时,配重E的受力分析如图1所示。GE=mEg=100kg10N/kg=1000NN0=p0S=4104Pa20010-4m2=800NTB= GE-N0=1000N- 800N=200N 图2CBOFCFB当提升装置空载悬空静止时,杠杆B端和C端的受力分析如图2所示。图1TBN0GE FB= TB=200NFCCO=FBOB 图3TCG0+2GK(2)当提升装置空载悬空静止时,提升装置整体的受力分析如图3所示。 TC = FC =300NG0=m0g=10kg10N/kg=100N TC= G0+2GK= m0g +2mKg 解得mK=10kg 吊篮匀速上升时,配重E、杠杆、提升装置的受力分析分别如图4、图5、图6所示,物体、动滑轮、电动机与吊篮整体的受力分析如图7所示。图4TB1N1GE图5CBOTC1G0+2GK+G1图63F1G0+GK+G1图7TB1 = FB1 TC1 = FC1 FC1CO= FB1 OB FC1 =TC1= G0+2GK+G1FB1=( G0+2GK+G1) 配重对楼顶的压力N1= GE- FB1 p1= F1= 吊篮匀速下降时,配重E、杠杆、提升装置的受力分析分别如图8、图9、图10所示,物体、动滑轮、电动机与吊篮整体的受力分析如图11所示。3F2G0+GK+G2图11TC2G0+2GK+G2图10图8TB2N2GE图9CBOFB2FC2TB2 = FB2 TC2 = FC2 FC2CO= FB2 OB FC2 =TC2= G0+2GK+G2FB2=( G0+2GK+G2) 配重对楼顶的压力N2= GE- FB1 p2= F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