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中考诗词鉴赏.docx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中考诗词鉴赏.docx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中考诗词鉴赏.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 中考诗词鉴赏教学设计【选点说明】:近几年,中考试题加大了对古诗词阅读和鉴赏的考查力度,突出了语文的文学鉴赏色彩。鄂州近几年主要侧重于考查内容语言和思想感情,题型有客观题和主观题。【策略说明】一、教学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本课教学让学生在完成初步积累的前提下尝试多种角度解读诗词完成鉴赏诗歌的语言、形象和表达技巧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概括古诗词大意,能描绘出古诗词所描述的意境。(2)练习背景对古诗词作出自己的评价。(3)品味富有哲理的诗句所蕴含的深刻哲理。(4)深入理解诗歌,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2过程与方法:(1)巧分类熟读诗词,做到心中有丘壑。(2)结合课堂训练掌握规范的答题格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中考诗词鉴赏考点,提高诗歌鉴赏能力。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是结合课堂训练掌握规范的答题格式。难点是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四、教学方法:教法:研讨指导法、多媒体教学法。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拓展延伸法。 五、教学课时: 一课时。六、课型: 复习课 【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背诵初中阶段课内外古诗词。2、引导学生多渠道查阅、了解有关作家作品的背景信息.。3、教师准备相关材料,制作课件。【过程设想】教学铺垫:欣赏图片、音乐 感受诗情华美教学环节一、导入新课师语:诗歌是流动的画卷,是诗人内心的万千倾诉。诗歌语言不多,却足以让你心潮澎湃魂牵梦萦,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解密诗意的真谛。二、探秘中考考点 考点一、品味炼字类(诗词中某字有什么表达效果,你最欣赏哪个字,某字用得好好在哪里等等。)考点二、名句赏析类(某诗句流传成了千古名句,试赏析) 考点三、主旨情感类(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考点四、表达技巧类(诗歌是怎样抒发情感的,是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补充考点:想象描述类和对比延伸拓三、解疑鄂州考题 2011-9、 本诗首联作者写春望所见。一个“_”字,使人怵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_。虽是写景,但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2分)10、请对本诗尾联刻画的诗人形象作简要赏析。(2分)2013-9这首词的上片描写 ,以一个“ ”字统领全部景物特点。(2分)10结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运用了互文手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2014-9诗的尾联“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意思是说,看着人家垂钓,自己只能白白地产生羡鱼之情了。这里隐喻自己 ,言外之意是 。(2分)10“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二句,笔力千钧,备受 后人赞赏。请作简要赏析。(3分)2015-9本诗前三联运用设问、对偶和等修辞手法,热情赞美了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和 - 的气势。( 2分)10尾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蕴含着怎样的生活哲理?(3分)2016-9“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10请结合词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来分析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巧读诗歌 得来全不费工夫 巧分题材:田园诗、写景诗、送别诗、边塞诗、咏物诗、咏史诗、怀古诗。 巧解意象:月菊梅莲松竹兰、梧桐鸿雁夕阳杜鹃。 巧悟感情:忧国忧民、国破家亡、游子迁客、怀才不遇、建功立业、自由闲适、秀美山河、归耕隐居、离别思念、贬官谪居。 巧梳技法:修辞角度、表达方式、表现手法。 五、熟读诗歌 心中有丘壑 1、感知诗歌的主要内容(看题材抓题目析词义联背景) 2、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结合背景分析诗眼解读意象借助典故) 3、品味语言赏析技法(炼字修辞表达方式表现手法) 登飞来峰王安石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赤壁 杜牧 过零丁洋文天祥水调歌头苏轼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饮酒陶渊明 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 雁门太守行 李贺 渡荆门送别李白 六、速读诗歌 崭露头角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本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请用简要的语言加以概括。(2分) 2、请在颔联(第三、四句)和颈联(第五、六句)中任选一联,从写法角度作简要的赏析。 3、尾联“人生自古准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采用了什么样的抒情方式?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格式汇总:1、运用什么手法写什么内容抒发什么情感;2、描写了什么景物(生活)寄寓了赞颂了什么;3、描摹物象,用联想和想象再现画面,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七、研读诗歌 风景这边独好 小试身手-假如我是中考命题老师? 请为下面两首诗命题。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