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doc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通过诵读,体味课文的意境。2 理解作者思想感情。二、重点与难点:1重点:12难点:2一、教学导入在山东历城,有一个叫遥墙镇的乡镇,公元1161年,一个21岁的年轻人,在这里拉起了一支两千人的抗金队伍。仅仅两年后,他又带骑兵50人直闯有5万人的金兵大营,活捉叛徒。此后的几十年,他不仅成长为一位优秀的爱国将领,而且成为了一位才华横溢的词人。与北宋大文豪苏轼,并称为“苏辛”。他就是被称为豪放派宗师的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破阵子,走近词人辛弃疾。【来源:21世纪教育网】二、题解1.破阵子词牌名,选自稼轩长短句2.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赋,写作;壮词,雄壮的词)3.补充资料:陈同甫(11431194),名亮,号龙川,浙江永康人,他比辛弃疾小三岁,一同生活在国家的危亡时期。当时面对金人的入侵南宋内部分为主战和主和两大阵营,陈同甫和辛弃疾同属主战派,又同遭主和派的打击迫害。他为人才气超迈,议论纵横,自称能够“推倒一世之志勇,开拓万古之心胸”。宋孝宗淳熙十五年冬天,他到上饶访辛弃疾,留十日,别后辛写贺新郎词寄他,他和了一首,以后又用同一词牌往复唱和。这首破阵子大约也是写于这一时期。三、初读感受古人说:“三分诗,七分读。”读是学习诗歌的最好途径,读也能反映读者是否真正理解了诗歌。所以我们先来读一读这首词。指出朗读三层要求:字正腔圆,有板有眼,有情有味。1、学生自由朗读;2、请一学生朗读;3、学生点评。1)注音:麾( ) 炙( ) 的( )卢 霹雳( )2)划分停顿学生点评时定会说到感情的处理,以此为契机进入第三环节。四、疏通文意1、自己先根据课下注解,尝试梳理整首词的意思。遇到疑难请标示出来。2、四人小组合作答疑解难。3、检测:1.)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2.)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五、合作探究赏析1.我们知道文章有“文眼”,诗有“诗眼”,就是那篇文章或诗歌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字词或句子。对与词来说,我们姑且称之为“词眼”。这首词的“词眼”就在题目里,谁能把它找出来?“壮”。这个字是本词的“文眼”,整首词都是围绕这个字来写的。大家从课文中哪些句子读出了“壮”,这个“壮”字的具体含义又是什么呢? 要求学生以“读到 ,我仿佛看到这样的情景: ” 说明其对诗句的理解。21cnjycom此处注意引导学生对字词的品味,并穿插朗读,例如:“吹角”:号角声苍凉雄浑。联系李贺诗句“角声满天秋色里”“连”:一个军营连着一个军营,气势宏伟。“八百里”“五十弦”为什么不直接写“牛”“乐器”?设此问意在使学生理解词有格律,并了解:辛弃疾词中用典较多,但他用典故却不拘泥于典故本身,往往取其神而用之,此处即用得恰到好处,浑然天成。21世纪*教育网“秋”:正值“秋高马壮”,点兵出征,预示着战争胜利的前景。秋景萧瑟,亦平添几分悲壮之气。“君王天下事”指什么事?联系陆游诗“王师北定中原日”,了解时代背景。这一仗,既了却君王天下事,又赢得生前身后名,岂不壮哉?(齐读2遍)2、辛弃疾的抱负实现了吗?从哪些诗句中读出来?“梦回”“可怜白发生”为什么“可怜”?“醉里挑灯看剑”中意蕴丰富。“醉”,因为喝酒。酒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久别重逢需把酒,友人离别要尽酒,征战沙场饮美酒。这里作者因何而醉?2-1-c-n-j-y举杯消愁愁更愁。醉后不醉卧,反而挑灯。挑灯为什么不看别的,而要看剑?学生发表见解后补充介绍辛弃疾的前期经历。这剑,曾随他揭竿而起,曾伴他南下谒见天子,曾助他万人之中擒拿叛将,曾随他征战沙场建功立业,经历过“壮岁旌旗拥万夫”的轰轰烈烈的岁月。而现在(穿插辛被免官的简单资料),人被闲置,剑也落寞,“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英雄无用武之地,思之怎不令人万分惆怅,愁肠百结?而此间心情,又能向谁倾诉?唯有同样抱负相似遭遇的陈亮罢了。再读全词,替辛弃疾倾诉心曲。师:这里有这么几种说法,有一种认为这里的分牛肉、翻塞外声、秋点兵就是梦中的情景;还有一种说法说这是作者的回忆,因为作者年轻的时候确实有过“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经历;还有一种说法说这是梦醒之后作者的一种联想。梦境也罢,联想也罢,回忆也罢,这终究不是眼前的现实,而是一个梦,一个英雄梦。再读最后一句。六、吟读诗词,把握情感有人说“辛词奇在下片结句”,你是如何理解的同学们,从这个“白发生”里,你觉得作者老了吗?师:我告诉你,49岁。究竟老不老,我们看看他自己写的诗。材料链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师:这里面有一个典故,廉颇是战国时候赵国的名将,晚年受到奸臣的排挤、陷害,最后出逃在外。后来秦国老是来骚扰赵国,赵王想重新启用廉颇,但是又担心廉颇老了,不中用了,于是派了一位使者前去探望廉颇,廉颇也要为赵王效力,所以使者一来,廉颇“为之饭一斗米,肉一斤,披甲上马,以示能用”,体现我老当益壮。但是这位使者被廉颇的仇人郭开给收买了,回去跟赵王禀告说:廉颇老了,饭倒还挺能吃,就是我跟他坐了一会儿,他就上了好几次厕所,肠胃估计不太好。赵王一听,廉颇是不能用了。同学们,廉颇老了吗?师:老到老了,但是老当益壮,壮志不改啊!这里面,廉颇比谁?师:对了。辛弃疾是以廉颇自比。表明自己也是老当益壮,壮志犹存,报国之心仍在。辛弃疾写这首词是1205年,66岁,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1188年49岁的时候写的。你想,66岁尚不服老,49岁会服老吗?同学们,词读到现在,你知道辛弃疾为何而醉了吗?师:国家大事未了,所以喝酒,喝闷酒,这是借酒消愁啊。师:因为醉后可以入梦,而梦醒是“可怜白发生”呀!师:难怪古人要说“但愿长醉不复醒”啊!同学们,醉的也不仅仅是辛弃疾,还有人跟他一起醉。(投影展示: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师:这些“游人”是谁?师:“直把杭州作汴州”,“汴州”就是北宋的都城,北宋都城汴州已经被他们葬送掉了,他们到了杭州,还在干什么?还在整天寻欢作乐,歌舞升平。这是一个怎样的“醉”?生:这是“醉生梦死”的“醉”!这一帮酒囊饭袋,把我们的大好河山拱手送给金人!就是这一批贪生怕死的胆小鬼,把我们的诗人辛弃疾,把爱国将领辛弃疾给排挤了,给陷害了!师:同学们,词读到现在,你还觉得这首词雄壮吗?生:是悲壮!师:带着这种悲壮的理解,我们一起再读一读这一句。师:“追往事,叹今吾。”岁月匆匆,中年的辛弃疾,在经历了人世间的危机和宦海沉浮,他已经无法点兵沙场,只能在扶剑长叹-“可怜白发生”(板书:宝剑状)辛弃疾在小序中标明是“壮”词,实际上是以“壮”写“悲”,前九句写军容写雄心都是想象之辞。末句却是现实情况,以末了一句否定了前面的九句,为加重末五字失望之情。在说明理想和现实的巨大反差。因此表面看来,作者心雄志壮,豪情依旧,其实,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沉痛和悲愤,感情极为复杂。这种艺术手法也正表现了辛词的豪放风格和他的独创精神。在发出了“可怜白发生”的喟叹同时,让读者不能不为作者的壮志难酬一洒同情之泪。师:我们齐背这首词。师:一位清代文学评论家蒋世焜“词至稼轩,纵横博大,痛快淋漓,风雨纷飞,鱼龙百变,真词坛飞将军也。”辛弃疾没有在战场上实现抱负,却在词的世界中留下不朽的身影,他一生写下600首词。老师也赋诗一首:“辛艰报国乱世中,弃之坚忍心中痛,疾风荡尽胸头志,悲恨青史化长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