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余映潮散步教学实录 师:大家看一看屏幕,一起读一下。 让我们一起走进美文、散步那里有南方初春的田野,有铺展着生命的新绿,有阳光下的金色菜花,有水波粼粼的鱼塘还有相亲相爱一家人的情感涟漪 师:我们今天学习的是一篇美文,一篇很美的很精致的散文。我们有三项阅读活动,读一下: (大屏幕显示)理解文意 朗读课文 品味语言 师:我们开始第一项阅读活动,“理解文意”。 (大屏幕显示)建议你这样理解文意试着给文章再拟一个标题,并说明你的标题能够表示你读 出了课文的味道一。 (生阅读。老师相机点拨。) 师:好,你试一下,答两个层次的内容:你的标 题是什么,然后说明理由,开始吧。 生1:我的标题是这一个世界的分量。“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分量”就是“我”背上的母亲和“她”背上的儿子,就说明四口之家虽然很小,但在作者心中就是整个世界。所以要用“这一个世界的分量” 师:真好,这一个世界的分量!她扣住了结尾, 扣住了有哲理的议论与感悟。分量,就是老、少、壮这三代。 生2:我取的题目是:生活之美。这篇文章描写了一个家庭之间的亲情,文章中不断体现着家人之间浓厚的亲情,而且这个题目还体现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似我觉得“生活之美”这个题目确实很好。 生7:我拟的标题是“延续生命”,这篇散文写了一家四口三代人在小路上散步,这就是三代人生命的延续,而且走在小路上,可以走得很远很远,有待续的感觉。 师:对。我觉得你这个标题也很好。我们来看文章。写生命是传承的,“我”作为中年人,有很重要的义务。要呵护小的,善待老的,而且他在课文里面穿插了对生命的感受春天来啦,新绿铺展开了,这都使我们想到了生命,很好啊!下面来看老师给拟的一些标题。 “三代同行”,这是最质朴的一个标题了。还有“幸福的家庭”,这也是很直白的。“亲情无边”“分歧”“大路”“小路”“责任”“背起整个世界”,还有“春意”。这个题目就如刚才那个同学说的,有点双关的意味,春天来了,春天是有意味的,那么我们这个家庭也有春意。 还有“呵护”“生命”“小事情深”“选择”“温馨瞬间”等等。你们看,我们就这样理解了文意,但是话说回来,要说本文的标题呢,还是“散步”好。它简明准确,有情味,有情致,还有画面感,有故事味,所以这一个课文标题是拟得特别漂亮的。 好,这一个环节我们就进行到这儿。下面我们进入“朗读课文”。 师:老师建议你这样朗读课文:第一步:你就是作者,中速、深情地朗读课文,好像作者写完文章后欣赏自己的作品一样。因此这个时候的朗读应该是带点微笑,好像在欣赏散步,欣赏我自己写的散步,我要朗读它,修改它作者在修改自己的文章。 好吧,按照老师的建议,各自开始用中速大声地、深情地朗读,开始。 (学生按老师要求开始专心地、深情地朗读) 师:好,再来读。 (大屏幕显示)读好文中的波澜,好像你一个人在扮演着故事中的几个角色一样。 角色都集中在波澜里面,哪里是波澜呢。“我和母亲走在前面”,这个故事就开始了,到“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中间这一部分就是故事中的波澜。 好,开始吧,你就是这几个角色,孩子是孩子的语调,“我”是“我”伪语调,妈妈是妈妈的语调。好,开始读起来! (学生按教师要求读起来) 师:好,再来朗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大屏幕显示)好像你是带着深深的体会给人家作示范朗读一样。 (学生按老师要求读起来) 师:好吧,哪几位给咱们作示范朗读?请你来! (一生朗读最后一段) 师:读得好,有那么一种淡淡的意味。谢谢。老师提一点改进的意见,就是把有些地方的重音稍微地加强一点。哪位同学再来?你来! (另一学生朗读最后一段) 读得好,读出了一点诗味。特别是“整个世界”体会得很好,她没有高声地读,这叫举重若轻。这个地方是很重要,但是读得意味深长,挺好的。你再来读。 (第三个学生朗读最后一段) 师:嗯,很好。她进入了一种情境,用全部的感受在读文章。她的几个重音处理得比较好。 我们一起来试一试。注意“我们在阳光下”中的“阳光”两个字要带有一种意味:走向美好。两个“蹲”字,要稍微地重一点。还有,第三个同学在“但”字那里停顿了一下,非常好!“很”字要拖一点。“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 界。”这样意味就出来了。中速、深情,声音不要太高扬,读起来。 (学生一起用中速深情地朗读最后一段) 师:读得好。我们现在再来回味一下,要说这篇文章的朗读,要注意这样一些感觉:速度感。情节感,重音感,意味感这样的写景、写事、写人抒情的文章,它的结尾往往是含有深刻的意味的。读它们的最后一段,就要特别地把握好。 (大屏幕显示)建议大家这样来品味语言一一 以“字、词、句、段对任务的表现”为话题,自选句并联系上下文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评点。 师:看例子:“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你们看老师对这句话的品味:“散步”紧紧扣题,全句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人物。另外一个角度:全句很有意味,不用“三代人散步”而用现在的写法,表现出了浓浓的亲情。还可以品味,“我”这个字摆的地方非常重要。把“我”放在前面,就表现出“我”的一种责任感,且与后面“我”起的作用是相呼应的。还可以看,这个句子的句式很美,是一个倒过来的句子。这样写很庄重。表现了“散步”这件事在“我”心中很重要。你看。这个句子我们从不同的角度都可以品味。大家就选一个地方,比如说“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这个“摸摸”就是表现人物的。有很多这样的地方。找一找。 (学生品味,寻找,相互交流) 师:把你的讲解讲给大家听。 生1:第5小节最后一句:“前面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表现了儿子很活泼、天真,家庭很幸福、温馨。 师:对,一个小小阳光少年,而且句式也很美,生活的语言,原汁原味的语言。 生2:第4小节最后一句,这一句是作者的感慨,感到了春意,同时希望母亲的生命像春天的万物一样生机盎然。 师:生命,在文章中很重要,通过景色描写的亮丽,表达作者的愉悦,也暗含着对母亲身体健康的祝愿。 生3:我找的是“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这里两个“背”和两个“蹲”写出了一家人的尊老爱幼,表达了“我”对母亲的尊重和使命感,表现了“我”和妻子都有一种责任心;同时也强化了亲情。 师:真是蹲得坚如磐石,背起的是生命的昨天和今天,一“蹲”一“背”,构成了一幅美好的充满亲情的画面。 生4:“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主意了:还是走小路吧。”母亲开始没听从是因为非常喜欢小孙儿。这句话中的“摸”表现了对孙子的疼爱。“吧”表明有商量的余地,体现的是一种亲情的温暖。 师:这位老人很温柔,对小孩子非常的关爱,这个细节很有意思。 生5:“一霎时,我感到责任的重大。”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对一家人负有很大的责任,那就是让全家人都开心地度过每一天。 师:是啊,对中年人来讲,沉重的责任必须背负。亲情、责任感在文中表现得很好,两个成熟的生命就要呵护下一代。善待上一代。这篇文章写得很好,人事景情,意味深长,表现人物“我”的情愫,读起来很舒服很甜美。说到这篇文章语言的欣赏,我们可重点关注“句子”。要品味它们的造型美、用词美、情趣美、意蕴美,要感受到它们对我们心灵的熏陶。- 余映潮顶碗少年课堂实录时间:2009年4月2日下午 地点:洛阳市工人俱乐部会议名称:洛阳市小学语文S版教材教学观摩研讨会整理:洛阳市教育局中小学教研室 刘津萍 高文草生:起立!生:老师好!师:同学们好!请坐!师:请大家打开书,今天咱们学习顶碗少年,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师指课文左下角引导看)生:赵丽宏。师:好。这节课咱们做三次练习。师:一课三练。好先读一下字词。(课件出示字句积累字词)师:喝彩读起来!生:喝彩,歉疚,肩胛,颓丧。师:还读两遍。生:喝彩、歉疚、肩胛、颓丧。喝彩、歉疚、肩胛、颓丧。师:好!继续来,四字短语。座无虚席生:座无虚席,目不转睛,不知所措,惊心动魄,不约而同,山穷水尽,柳暗花明,冰天雪地。师:好!默默地记一下。(学生默记片刻)师:我们来看,今天是什么样的一课三练。请你勾画,请你评说,请你分析。什么是请你勾画呢?勾画,是这样的:我建议大家用复述的方法来读课文。那么复述呢,就要把课文读的很简单,于是就要勾画出里面的关键字词,然后把这个故事完整而简洁地表述出来。我们来看怎么操作。请在课文中,用横线勾画,组成非常简洁的一段文字表述定完少年的表演过程。看例子,我们一起来把这一段话先读一次。一位英俊的少年,读生:一位英俊的少年出场了,在轻松优雅的乐曲声中只见他头上顶着高高的一叠金边红花白瓷碗,柔软而自然的舒展着肢体,做出各种各样令人惊羡的动作,忽而卧倒,忽而跃起师:好!再把老师打横线的句子读下去。读生:一位少年头上顶着高高的一叠瓷碗,做出各种各样的动作。师:是不是简化了?生:是师:对。看上面的三次顶碗的过程,按照这样的方法简单地画一下然后你就画出了这个故事的全部内容了。开始吧!(学生动手画,教师巡视)师:好的。我还要给大家重复一下,我说的是,找出来的那个文字是表述顶碗少年的表演过程。那么你的第一段是不是就不要画了呀。对,开始再检查一下。 (学生动手画中,教师巡视)师:好的,停笔。轻声的把自己画出来的文字读一下,各自读各自的。 (学生默读)师:好!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找一位同学把顶碗少年第一次的表演经过用课文中的语言表述出来。哪个来?好,谢。请你来。生2:一位少年出场了,头上顶着瓷碗,做出各种各样的动作。他骑在另一个演员身上,用各种姿态转动着身躯,他头顶上的碗晃得厉害,碗突然从头上掉了下来。师:多好呀!你看这么长的一段文字,经过我们的浓缩,简洁而又明了。但是你的朗读,情感风味还没出来,再试一下。生2:一位少年出场了,头上顶着瓷碗,做出各种各样的动作。他骑在另一个演员身上,用各种姿态转动着身躯,他头顶上的碗摇晃得厉害,一刹那间碗突然从头上掉了下来。师:一大叠碗突然从头上掉了下来。你看,这是震动我们的心弦呀。好,第二次顶碗的经过哪一个同学来讲述?啊来,谢谢。生2:最后关头,两个人叠在一起,一个接一个艰难的转身,碗厉害地摇晃起来,那一叠碗仿佛故意捣乱,挑起摇摆舞来。少年摆动脑袋,保持平衡,可是来不及了,碗又掉了下来。师:好!你看,多惋惜,多让人遗憾呀。碗,又掉了下来。每个人都把自己画出来的句子大声的自由的朗读出来。大声地读!(生读书)师:好!第三次顶碗会怎么样呢?大家来说吧。哪一个来?你刚才说过了吗?说过了那就让给大家说。请你来。生3:当那叠碗又剧烈地晃动起来时,少年轻轻抖了一下脑袋,终于把碗稳住了。掌声不约而同地从每个座位上爆发出来。师:非常好!我非常喜欢你把“掌声不约而同地从每个座位上爆发出来”这句写进去。为什么?生3:因为这是对少年那种不放弃精神的赞扬。师:哎他终于成功了。谢谢。我们来一起看一下。原来是这样的,经过我们的努力,一个很长的故事一下子就变得醒目了。朗读:一位少年顶着高高的读!、生:一个少年顶着高高的一叠瓷碗,做出各种各样的动作,在一个大幅度转身的刹那间,那叠碗突然从他头上掉了下来。碗又稳稳的停在了少年头上,眼看身体已经转过来了,碗又掉了下来。少年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音乐第三次奏响了,少年终于把碗稳住了,全场想起了暴风雨般的响声。师:是不是,浓缩之文了吧。再让我们来复述课文是不是很简单了。生:是。师:刚才咱们学习的其实是一种方法。通过勾画文字,然后把它连接起来就把复杂的内容简单化了。好,谢谢大家,我们再来一次练习。请你评说(课件出示内容)阅读活动二:请你评说。请你自选角度,用一个成语评说顶碗少年的故事。为什么要用这个成语,要说明理由。)老师读。师:再看老师的例子。(课件出示内容)例:一波三折 那一大叠碗突然从少年头上掉了下来,这是一折;接着又掉了下来一次,此为二折;但少年恢复了镇定,开始第三次表演,终于成功。所以说是“一波三折”。 师:读起来。“例读!”生齐读。师:懂了我的意思吗?生:懂了。师:大家各用一个成语来评价一下少年顶碗的故事,好,开始思考。学生思考,师巡视。师:下面,请把你的想法讲给同桌听。学生交流,师巡视。师:很喜欢看你们认真的样子,请把你的见解讲给大家听。师指定举手学生汇报发言:好,先从你开始,谢谢你。生1:我觉得应该是“勇于拼搏”,是因为顶碗少年再一次次失败后又一次次重新,终于成功不勇于拼搏就不会有成功。师:说得好。勇于拼搏可能不是一个成语,可能是一个四字短语,但我觉得你得概括还是很好的。谢谢。好,请你来。生4:我觉得应该是坚持不懈。因为少年前两次都没有成功,如果不是他的坚持不懈的话,也就不会有第三次,如果没有第三次也就不会有他的成功。师:对!用意志来坚持。请你来。生5:在这个少年演出的时候,我也发现了一波三折,第一折是“他头上顶着高高的一叠金边红花白瓷碗”,第二折是“一位姑娘走出来扫去了地上的碎瓷片,然后又捧出了一大叠碗,还是金边红花白瓷碗,十二只,一只不少”,第三次是“一位矮小结实的白发老者从后台走到灯光下,他的手里依然是一叠金边红花白瓷碗”。师:好哇!她抓住了“金边红花白瓷碗”这样一个关键的地方来表述少年的坚持不懈。好,谢谢你。请你来。生6:我认为是惊心动魄。师:惊心动魄。哇!说。生6:因为他经过三次的表演,终于成功。表演中有一些女观众索性用手掌捂住了眼睛,说明这是惊心动魄。师:对。课文里面有这样一句话:这真是一场师与生6:惊心动魄的拼搏。师:谢谢你。请你来。哦一样的,谢谢你。请你再来一次。生2:我用的是柳暗花明。因为他前两次都遇到困难而且失败,但最后一次却“少年轻轻抖了一下脑袋,把碗稳住了”。所以我觉得用这个比较合适。师:似乎山穷水尽的时候再拼搏一下就能看见柳暗花明。多好的回答。好,这一边的同学。请你来说。生7:我选的是各种姿态。虽然塔不是一个词,但我还是选了它。师:嗯,可以。生7:“顶碗少年歉疚地微微一笑,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这是他的一种姿态。第二种姿态是“顶碗少年呆呆的站在台上,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第三个姿态是“顶碗少年轻轻地摆动了一下脑袋,终于把碗稳住了。”师:哎三种姿态表现了顶碗少年在顶碗过程中的一种坚持再坚持。好谢谢。生8:我用得也是坚持不懈。因为它第一次是说“顶碗的少年歉疚地微微一笑,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第二次是“少年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观众鞠了一躬。”所以我选择用坚持不懈。师:对。而且这样一种坚持不懈需要有极强的毅力。好谢谢。嗯这边还有,好你来。生9:我用的词是永不放弃。因为少年三次顶碗,前两次都把碗摔了下来,但是少年都坚持了下来,他没有放弃,最后得到了成功。师:对。他在长者的鼓励下,在自己内心对自己的鼓励下,终于取得了成功,尽管有人喝倒彩。啊谢谢你。刚才哪个举手了?你举手了吗?啊一样的,这边还有一位同学。你来。生10:我用得是不屈不挠。虽然顶碗少年两次都失败了,但最后一次他还是成功了。师:嗯,你看这个词用得很准确。好!困难压不倒。顶碗少年的肩膀,它支撑下来了,他挺住了。我们来看有多少个成语来评说这个故事呢?惊心动魄,扣人心弦,一波三折;这是故事本身在表演的时候给观众的那种心里感触,因为他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了,然后取得成功。作为顶碗少年来说,他百折不挠,勇往直前,力挽狂澜。力挽狂澜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一个很大的波浪掀过来的时候,他给它挡回去了,这是一个比喻,就是他用自己的毅力自己的技术,把快要失败的局面给挽回了,叫力挽狂澜。再看,老者和顶碗少年的表现来看,他们是处变不惊呀,他在一种很难堪的,很紧张的氛围下,你研究了没有,处之泰然,镇静自若。还可以从另外一个层面来看,顶碗少年的失败是出人意料的,他的成功也是出人意料的,这就告诉我们,技术呀要精益求精呀,只有技术敬意求精才能出类拔萃呀。你看这个成语都可以灵活运用,我们可以再读一下,惊心动魄读!生:惊心动魄,扣人心弦,一波三折,百折不挠,勇往直前,处变不惊,处之泰然,镇静自若。出人意料,精益求精,出类拔萃。师:把力挽狂澜这个成语旁批在第三个故事旁边。师:还来一次练习吧。生:好。师:这个练习很有意思。请你分析,你觉得整篇课文,哪个地方的表达是处理的最好的。或者换个说法,那个地方写法是最好的。老师提示一下:开头好吗?结尾好吗?文章的结构好吗?正米的描写?侧面的烘托?修辞的手法?详略的处理?你都可以说,总之是要说你认为课文里哪一段写得好。啊你的手这么快就举起来了,但是,老师还是建议你们好好的想一想。有时候急于表达看法也许不太深刻。(生默读中)师:好吧。我们开始交流。先从中间这一组开始,好请你来。生11:我觉得结尾写得好。师:继续。生11:结尾写了少年给作者的启迪。师:因此它就深化了这个故事的教育意义。对我而言而且对大家而言,是吧。生11:是。师:你看我这个说话是不是比你说的说一点呢?啊,谢谢。好,请你来。生12:我觉得就是第六段的最后一句话“掌声不约而同的从每一个座位上爆发出来”。这个“不约而同”还有“爆发”,就说这个“爆发”体现了若果不是用发的话好像这个声音不是很大没有怎么激励他,如果是“爆发”的话好像这个声音使人震耳欲聋。师:想到这暴风雨般的出自内心的掌声,都是为你少年在喝彩,你终于顶住了。好,这句写得太好了!生13:我觉着就第二段的他骑在另一个演员身上,两个人一会站起一会躺下,一会用各种姿态转动着身体,我觉得他用排比句说明少年做的动作很多,我觉着这句很好。师:嗯。我跟你补充一点,少年做的动作很多,还有很复杂,还有很难,你看这就烘托了他一次又一次失败,但是这么大困难他还是稳住了。好谢谢!师:你再来说一句?生14:嗯我也是喜欢课文的结尾,特别是这一句话,“在山穷水尽的绝境里再搏一下也许就能看到柳暗花明,在冰天雪地的严寒中再搏一下一定就会迎来温暖的春风”,这句话不仅是赞扬那位顶碗少年而且对人们的启发也很大。师:对!而且这个句子,它是用比喻来说话的;而且这个句子,它是对称的;而且这个句子,它读起来很能够感染我们。是不是?你看,我说话又比较深刻一点。好谢谢你!师:好请你来。生15:我觉得这句话:“那一叠碗却仿佛故意捣蛋,突然跳起摇摆舞来”这里把那一叠碗拟人化了,说这叠碗能跳舞。师:就是啊,捣蛋了,结果害得他顶了两次碗,是吧,是不是。说得好。师:嗯你来说。生16:嗯我觉得课文详略处理的非常得当,课文详细的描写了少年三次顶碗取得成功的故事,简略的写了开头和结尾。师:你看,她抓住了老师的提示语,详略的处理非常好。下面我还要提一个更有意思的问题让你思考,你可以不回答。写故事的时候,写三次顶碗的时候是不是也有很高妙的详略处理呢?好思考。好哪一位再来?来啊,你来吧?生17:我也是认为这篇课文结尾结的比较好。因为这个结尾让我知道人的一生有很多困难,只有敢于拼搏的人才能取得成功。师:对在困难的时候要咬牙坚持,鼓励自己。好。请你来。生18:我觉得侧面的烘托作者写得很好,因为就是他把这些比如像老者对少年的那一句话还有其他观众说的捣乱的或者是害怕的一些动作,都描写的很细致。师:对这种烘托,这种气氛的烘托非常好。老者的话我们虽然没有听见,但我们可以想到,他会说别紧张,坚持,对不对,简单的两个字就可以。然后还有很多人,打口哨、呼叫,那几种不文明的表现,但少年也没有慌张。好你发现了一个很生18:这几句话更能体现出少年的镇定自若。师:哎对了! 你看侧面的烘托,也是写得很好的。好!请你来!生19:这句话写得很好,台上,顶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这句话把顶碗少年此时的沮丧、尴尬刻画得入木三分。师:对!而且这正是写出了一个少年的表现,而不是一个大人的表现。少年他的心理的承受能力毕竟是有限的,这个少年他有点不知所措了,然后又恢复。好。请你来讲。生20:我感觉就是第五自然段“音乐第三次奏响了!场子里静得没有一丝声息。有一些女观众,索性用手掌捂住了眼睛”从这句话我知道这一场表演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师:对!而且,这一段话你找得非常好。“场子里静得没有一丝声息”,大家是不是都很紧张呀。而且“索性用手掌捂住了眼睛”,多让人紧张呀!你看,这句话气氛的烘托说得非常好。好,谢谢。请你来!生21:我喜欢这篇课文的结尾。因为它告诉我们在困难的时候不要丧失信心,不要退缩。师:嗯。结尾的教育意义很大。啊,请你来一下。生22:我也很喜欢第一自然段那个“节目很精彩,场内座无虚席”。这个“座无虚席”可以让我感到就是看节目的人非常多,而且本地人和外地的游客非常欣赏上海东方杂技。师:对,越是这样的场面越大,越隆重,给少年的压力越大呀。啊,这也是一个技巧。好吧,我发现你们的话真是说得好,而且还要说。我来说了吧。还有一些地方是你们看不出来的地方,老师讲一下。好,我觉得除了大家所讲的都很好之外,还有两三个地方我们需要来细细地品析一下。(课件出示:第一,好在气氛的渲染。)师:好在气氛的渲染。这篇课文中的很多声音的描写,音乐声、掌声、呼叫声、喝彩声、喝倒彩声以及很安静的,没有声音,都是气氛的烘托。如果说写杂技表演不写气氛,那一点味道都没有。所以说,气氛的烘托在这篇文章的表述里面是做得很细腻的,而且是多方面的、多角度的,几乎每一次声音的描写都有它的作用。这是一个地方,我们要注意的。第二个地方(课件出示:第二,好在略写第三次顶碗。)就是我刚才让这位同学思考的。详略从全文来看她分析到了,然后我们来看三次顶碗。第一次顶碗用很大的一个段落写他的失败,第二次顶碗有用了很大的段落写他的失败,然后第三次就没有重复前面的写法,只写了“这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当那叠碗又剧烈地晃动起来时,少年轻轻抖了一下脑袋,终于把碗稳住了。掌声不约而同地从每个座位上爆发出来”,告诉大家,如果第一次用了很长的篇幅写失败,第二次用很长的篇幅写失败,第二次用很长的篇幅写成功,这篇文章就不好看了。必须有详有略才能是平均的东西,这是一个很巧妙的地方。正是成功的一次写得很略呀,让我们去想象,这是最妙的一个地方。好,还有,(课件出示:第三,好在结尾的抒情和议论。)正如大家说的那样,结尾的抒情和议论都说到我们心里去了。还有一个好的(课件出示:第四,好在最后一段精致的句式。)就是最后一段句子的表达是个很精美的句式。这一点我们已经谈到了,“在山穷水尽的绝境里再搏一下在冰天雪地的严寒中再搏一下”,你看,这个对称的句子反复地表达我们需要拼搏,这个句式太漂亮了。我建议大家把这一句话背下来:“在山穷水尽的绝境里再搏一下”好不好?生:好。师:好,先自己背。生自己背书。师巡视。师:师检查集体背书,“在山穷水尽的绝境里背!”生一起背书。师也背书。师生再一次一起背书。师:好。我们把这一课小结一下。我们这节课,大家在一起做了三件事:(课件出示小结)第一件事是概括内容,第二件事是理解文章的意思,第三件事是欣赏作者的写作手法。同学们活动的非常好,我相信你们会有更长足的进步。谢谢大家,下课!生:起立!老师再见!师:同学们再见!余映潮夏天也是好天气课堂教学实录作者:执教:余映潮评点:唐艳红师:请同学们一起说,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是(生大声齐说课题:夏天也是好天气。)师:如果有人说夏天不好,那么你读这个标题时,哪个字要读重一点?生:(齐说)“好”字。师:一起试一遍。(学生齐读课题,重读“好”字。)师:如果人们说春天、秋天都是好天气,而你要说夏天也是好天气,那么读这个标题时,应将哪个字的音读得长一点?生:(齐说)“也”字。师:请试读一次。(学生齐读课题,将“也”字读得长一点。)师:我们可以再来读一次,将上面两次读的体会结合起来。(学生齐读课题,“也”字拖长,“好”字读重。)这是极具匠心的开始,给人非常新鲜的感觉。在这里,没有动人的让学生和听课者赞叹的导语,没有任何套话。如此迅速的入题,十分巧妙地把学生带入了课文,似乎每一秒钟都用在了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上面。师:好,咱们下面就来领略一下夏天好在哪里。请大家朗读课文,大声地读起来。要求咬准字音,比如下面这些字:粘、闷、兀自、发酵、裹挟、熟稔、自省。(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板书:朗读说“理解”的话师:夏天也是好天气,它好在哪里?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说话。怎么说?这样说:“夏天也是好天气,好在”比如说:夏天也是好天气,好在太阳不肯回家去。各人自说自讲,并在书上作记号。(学生杂然地读课文,说“话”。)师:下面准备课堂发言,先预演一下。(学生按句式要求各说一句话。)师:刚开始说话的语调不好,像读书。要像讲话,再来一遍。(学生再说)还是像读书,再来。(学生再说)好,开始自由发言,请自己站起来讲。生1:夏天也是好天气,好在小女孩可以穿花裙子。师:多么秀美呀。生2:夏天也是好天气,它是这样的一处世外人间,让你在躁动中获得一份自省的宁静,一份化外的智慧和实实在在的虚无。师:这是说,在很热的时候我们的心要静。生3:夏天也是好天气,好在男孩子可以跳入水池去游泳。师:对,潇洒得很生4:夏天也是好天气,好在可以有个借口,放下该做的工作。师:嗯,休息休息。生5:夏天也是好天气,好在可以在绝望中超脱。师:谁绝望啊?(生笑)生6:夏天也是好天气,好在往日很多必不可少的事物,都变成了多余。师:对,让自己轻松一下。生7:夏天也是好天气,好在你的思维、你的渴望、你的生活,全都脱离了往日的轨道。师:人们在夏天是一种别样的生活。生8:夏天也是好天气,好在可以找个通风僻静的地方,架一张竹藤凉椅,半躺半卧双眼微睁,超然地看世界,超然地看自己。师:对,很多大人都喜欢乘凉,你看见了吧。生9:夏天也是好天气,好在让你在躁动中获得一份自省的宁静。师:这时心静是最重要的,心不静,就会觉得天气更热。好,现在我们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一说“夏天也是好天气,好在”。生1:夏天也是好天气,因为我可以吃西瓜。师:消暑减热。生2:夏天也是好天气,好在可以买冰棍吃。师:清凉一下你的心境。生3:夏天也是好天气,好在可以去游泳。师:在水中解暑。生4:夏天也是好天气,好在可以在家吹空调。师:噢,享受生活。生5:夏天也是好天气,好在可以开车兜风。师:好多好多的好处,同学们都有很多话要说。你们看,通过说“理解”的话,咱们把课文读懂了。这是第一个教学板块。教师对课文进行了整体阅读教学,用“读”与“说”的方式让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夏天也是好天气,好在”的说话方式让学生的视线进入到课文的每一个角落,它是一条线索,串起了课文内容,也串起了同学们丰富的说读活动。学生畅快的发言与教师精粹的评点语交融在一起,形成动人心弦的课堂交流。师:下面我们再来读课文。读什么呢?读你自己喜欢的内容,然后告诉老师你记住了什么,你获得了什么。这一步骤就叫选读。选取你最喜欢的内容,然后说一句“积累”的话。看自己喜欢哪些句段,记住了哪些词语。(板书:选读说“积累”的话)(学生自主活动,选读课文内容。老师强调说,要边读边说,口中要念念有词:当学生读了一会儿停下来后,老师又说,不能浅尝辄止,要深人地记背。)师:现在准备说话。说什么?说“积累”的话。就是我记住了哪些词,记住了哪些句子,向大家汇报一下。生1:我喜欢这样两段话:这样的时刻,会有一个小女孩,扬起双眉,唱着童音说:我喜欢夏天,因为可以穿花裙子。这样的时刻,会有一个小男孩,昂起头颅,扮作男子汉说:我喜欢不作准备,就扑通一声跳入清凉的水池。这两句话写得很形象,很真实,写出了自己对夏天的看法。师:很生动,很有生活气息。生2:我喜欢这么一句话:太阳被闷在厚密的云层里,拼命挣扎着想舒一口大气。因为这句话运用了拟人手法。师:一个“闷”字用得特别好,写出了透不过气来的感觉。生3:我喜欢课文最后一段:春夏秋冬,四季的旋律各有不同,而夏天就是这样的一串音符,这样的一处世外人间,让你在躁动中获得一份自省的宁静。因为它写出了四季的不同。师:它点出了夏天确实很好。生4:我喜欢这样一句话:整个黄梅时节,都是潮叽叽粘乎乎。暗沉沉的天空,泛出热烘烘的黄光,晃得人头晕目眩。“头晕目眩”用得很好。师:它写出了一种真实的感觉。生5:我喜欢“人似一团发酵的面粉,外烘内烤成一枚圆鼓鼓的面包。”它运用了比喻。师:嗯,比喻生动。师:下面我建议大家注意这几个词,在书上圈出来:领略,遥巡,沧桑,熟稔,真谛。请同学们先读几遍。(学生读这几个词)师:好,把你们的小手举起来,和老师一起写“稔”。(师生一起写“稔”字,老师强调说这个字很容易读错,写错,一定要记住它的偏旁。)师:好,这一步我们也做完了。这是第二个教学板块。教师注意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这儿强调、突出了学生的自主阅读,让学生自由地畅谈自己最喜欢的课文内容。没有运用提问的手段,但课中的发言却同样话语纷纭,这既表现出教师的教学技艺,又表现出教师教学的理念。师:下一步的学习更艰苦、更有趣味,而且更能表现我们语文学习的水平。那就是“寻读”。寻什么?寻课文中用得非常好的字词,说一说“发现”的话。比如刚才同学们说的那句“太阳被闷在厚密的云层里,拼命挣扎着想舒一口大气。”句中就有几个字用得好,如“闷”“舒”。下面请同学们在课文中寻找、品味,每人都要用大大的圆圈划出自己认为用得好的字词,再想想为什么用得好。(同学们活动。板书:寻读说“发现”的话)师:有同学已经准备发言了,现在请前后两个座位的同学互相交流一下。然后开始发言。生1:有一天,“嘟”的一声,天空裂了,太阳迸穿了乌云。这一句用了夸张的手法。师:“迸穿”用得好,多有力量。生2:我觉得这一句写得好:偶有一丝轻风擦过,必是裹挟着沸腾,让你冲动得沉默,沉默得疯狂,疯狂得无聊,无聊得死不惧目。这里有很多词连用在一起,显得很紧密。师:排比的美。生3:这里写得好:人似一团发酵的面粉无聊得死不瞑目。师:你的回答好像不能一语中的。老师希望你找用得好的词语。生4:“昂起头颅”用得好,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孩的动作。师:对,写出了小孩的高兴、豪爽。生5:“那口憋在胸腔里许久的叹息”用得好,写出了被热气包裹的不舒服的感觉。师:你体会得很好。生6:“许久的叹息”用得好,“许久”说明夏天来得很不容易。师:对,黄梅时节太长了。生7:夏天就是这样的一串音符,这样的一处世外人间,让你在躁动中获得一份自省的宁静。这句中的“一串音符”“躁动”“自省的宁静”用得好。师:“一串音符”把夏天写得美。生8:我觉得“扬起双眉”的“扬”用得好,它形象写出了小女孩说话的表情。师:活泼的表情。生9:“世外人间”用得好,把夏天这种境界比喻成另一种人间。师:你的发现能力非常强。生10:“风花雪月”“世事沧桑”用得好,使文章的词汇显得很丰富。师:嗯,美词。看,你们发现了多少啊。还有吗?生11:“四季的旋律各有不同”中的“旋律”用得好,它写出了四季都很美。师:每一个季节都是一种旋律,每一个季节都是好天气。生12:“会发现一篇美文蓦然亮在你的眼底”中的“蓦然”用得好,表达出了一种喜出望外的感觉。师:她对这个词就体会到位了。说得多好啊。好,这位同学想改正他原来的弱点,再让你试一试,要简洁。生13:“忆及往昔的风云厮杀”中“厮杀”用得好。师:“厮杀”在这儿形象地指人与人之间的摩擦。看,这位同学通过学习有进步,知道怎样去找。这是第三个教学摄块。课文在这儿得到了有力的突破,学生的学习方式在这儿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深谙课文的阅读教学不是老师的分析能够代替的,从而大胆放手,让学生在语言文字中倘律,让学生在“品析语言”“欣赏语言”这样高层次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学习语言,习得语感,提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3.7课 计量时间和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科学五年级上册教科版
- 精准营销创新-洞察及研究
-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单元 第18课《国防建设》说课稿2 岳麓版
- 八年级英语重要知识点复习手册
- 初中生物遗传与进化重点解析
- 中小企业产品开发项目管理实务
-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合同书
- 企业融资居间服务合同
- 数字营销案例分析与实战技巧
- 高低压电设备维护合同模板
- 酒店实美学 课件全套 杨卉 第1-13章 酒店美学概述-酒店服务之美
- 甲醇含量测定方法
- 电工仪表与测量(第六版)中职技工电工类专业全套教学课件
- Unit2-The-fun-they-had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
- 110kV变电站及110kV输电线路运维投标技术方案(第一部分)
- 项目时间安排
- 智慧生态茶园技术方案
- 常用食物含铜量表-献给有需要的人
- 健身教练增肌减脂知识讲座
- 《踝关节康复训练》课件
- 进修汇报材料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