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三首》习题1.doc_第1页
《诗三首》习题1.doc_第2页
《诗三首》习题1.doc_第3页
《诗三首》习题1.doc_第4页
《诗三首》习题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三首习题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芙蓉(rng) 鼓瑟(s)度阡(qin)樊(pn)笼 B子衿(jn) 呦呦(yu) 遗(wi)谁 兰泽(z) C阡陌(m) 三匝(z) 吹笙(shng) 吐哺(p) D谈 子 (yn) 譬(b)如 守拙(zhu) 羁(j)鸟解析A“樊”读fn;C.“哺”读b;D.“譬”读p。答案B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优伤涉江慷慨榆柳 B沉吟故渊暧暧开荒 C守绌墟里深巷狗吠 D攀笼虚室户庭尘杂解析A优忧;C.绌拙;D.攀樊。答案B3下列各句中对加点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当:对着。 B但为君故, 沉吟至今 故:缘故。 C越陌度阡, 枉用相存 存:存在。 D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顾:回头看。解析存:问候。答案C4下列各句中,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 B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C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D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解析南,名词作状语,向南。答案A5下列句子句式相同的两项是() A何以解忧 B狗吠深巷中 C弃身锋刃端 D不吾知其亦已兮解析A、D都是宾语前置句。B.为状语后置句。C.省略句。答案AD阅读与鉴赏一、课内精读(一)阅读短歌行,回答67题。短歌行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6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唯有杜康杜康:这里代指酒。 B青青子衿 子衿:衣领。 C鼓瑟吹笙 鼓:弹奏。 D山不厌高 厌:厌恶。解析D厌:满足。答案D7下列对文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四句一节,共八节。开头两句抒发诗人对时光易逝、功业未成的感 慨。首句“对酒当歌”及第三句的妙用比喻“譬如朝露”,突出了短句的精髓,展示了一种时间不等人的急迫境界,蕴藏着促人及时努力的意思。 B三、四节在内容上,表现了诗人对贤才的思慕,艺术手法上则是巧借“引用”,诗人引古喻今,突出了他求贤而不得时的朝思暮想和求得贤才后的恭敬。 C五、六节承接上文,进一步抒发诗人渴望贤才的情怀,时忧时喜,感情有起伏。 D最后两节仍运用借代和引用的手法,深化诗人渴求贤才的热望和统一天下的雄心。解析D运用比兴和引用的手法,而不是借代。答案D(二)阅读归园田居,回答810题。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8下列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少无适俗韵韵:本性、气质。 B方宅十余亩 方:方圆、面积。 C一去三十年 去:离开。 D榆柳荫后檐 荫:遮蔽。解析B方:方形的。答案B9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前四句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对误入尘网的懊悔。 B诗的五、六句总领第二层,概括出对“旧林故渊”的思恋。 C诗的七至十八句随意拈取隐居田园的典型环境以突出自然。 D诗的末两句呼应开头,抒发了归隐田园后怡然自得的心情。解析C“随意拈取”说法不妥,既然是典型环境就不可能是随意拈取的。答案C10对整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用白描的手法,情景交融,语言朴素,比喻贴切。 B表现了作者摆脱污秽官场,来到清新的农村之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的心 情。 C一些平平常常的农家事物,在诗人的笔下构成了一幅恬静幽美、清淡朴素的田园图画。 D全诗写出了诗人从少年进入官场到多年后退出官场的全过程。解析全诗是写诗人辞官归隐、重返自然后的生活情景,并非从“进入官场”到“退出官场”的全过程。答案D二、课外拓展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113题。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11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句是() A这首诗开头两句绘声绘色地描写了田园生活的喜人情趣,充满诗情画意,生趣盎然,沁人心脾。 B诗歌写的是田园生活的美好和作者对归隐生活的热爱,反映了作者清高的思想和恬静、愉快的心情。 C“采菊”两句,用白描手法刻画了一个悠然自得的诗人形象。 D本诗的语言简洁自然,婉曲含蓄。“心远”二字是全篇的主旨。解析“绘声绘色地描写”“生趣盎然,沁人心脾”讲述不恰当。答案A12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与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通过对眼前的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道理,表现了作者从自然景物中获得乐趣的恬淡心情。 B这首诗虽然不曾号召人们对黑暗的官场采取激烈的斗争方式进行反抗,却启示人们蔑视那丑恶污秽的现实。 C本诗分两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采菊东篱下”以下六句为第二层。 D本诗语言简洁自然,明白显豁。诗人要表现的追求蕴藏在所描写的景象之中。解析“明白显豁”表述不当,应该为“委婉含蓄”。答案D13“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句中“此”指代的是_,“真意”指_,而“忘言”则是因为_。答案自然不受拘束、羁绊的平和之乐生活的真谛需要生活中的人自己去体验,想回归者自会去争取,不想回归者说也没用。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1415题。拟咏怀(其二十六)庾信萧条亭障远,凄惨风尘多。关门临白狄,城影入黄河。秋风别苏武,寒水送荆轲。谁言气盖世,晨起帐中歌。【注】 庾信,南朝梁文学家,公元554年奉命出使西魏,梁亡,庾信因文才出众被强留在长安做官,最终未能回到故土。14简要概括诗的前四句所描绘的画面。答: 答案诗歌以萧条的堡垒、凄惨的风尘、高大的城关、滚滚的黄河,描绘出一幅极壮阔而又荒凉寂寥(雄浑悲壮)的图画。15作者在后四句用典抒情,请简要赏析。答: 答案借苏武来表达被留仕北的悔恨和屈辱,借荆轲来表达一去不返的悲愤,借霸王别姬来表达壮志难酬的遗恨,表达委婉深沉。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1617题。柳州榕叶落尽偶题柳宗元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16通观全诗,是什么原因让诗人产生“春半如秋”的感觉?答: 答案一是春天,雨后榕叶落满庭院,让人错以为秋风扫落叶。二是自 己仕途不顺(被贬柳州),远离故乡,心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