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学复习提纲.doc_第1页
岩石学复习提纲.doc_第2页
岩石学复习提纲.doc_第3页
岩石学复习提纲.doc_第4页
岩石学复习提纲.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岩石:天然产出的,由一种或多种矿物颗粒,火山玻璃和生物遗骸等构成的固态集合体。2、 火成岩:由地幔或地壳的岩石经熔融或部分熔融而形成的岩浆冷却固结的产物。3、沉积岩:由水,风,冰川等介质搬运的岩石碎屑或生物遗骸累计石化而成。多数沉积岩经历过胶结,压实和再结晶作用。4.、变质岩:是由火成岩和沉积岩,变质岩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5、 岩浆:是上地幔和下地壳部分熔融以硅酸盐为主,富含挥发份高温炙热的熔融体。6、岩浆形成的两个最基本的条件:要有源区的岩石,足够的热能积累。7、岩浆的运移:岩浆上升至地表或近地表处的过程。8、 岩浆的性质:(1)岩石的密度。(2)岩石的粘度。(3)岩石的温度(4)岩浆的挥发分。 Sio2含量越高,粘度越大;温度高,粘度低;水含量高,粘度低;晶体含量高,粘度低。9、岩浆的分异作用:指原来成分均匀的岩浆,在没有外来物质加入的情况下,依靠本身的演化,最终产生不同组分的火成岩的作用。(1)扩散分异,主要出现在岩浆体内温度不同的时候,高熔点组分会由高温区向低温区扩散,最后形成低温区高熔点组分集中的现象。(2)分离结晶,发生于岩浆结晶作用阶段,早结晶的高熔点矿物可因下述的原因之一与熔体分离,并使残余岩浆的成分发生连续的变化。重力分离作用,流动分异作用。10、 岩浆的同化混染作用:岩浆在上升或停留于岩浆房期间,除与围岩具有热交换以外,还可能与围岩发生物质交换,其结果是融化围岩或捕掳体,或与其发生反应,从而使岩浆的成分发生变化,这一过程为同化混染作用11、岩浆混合作用:是由两种不同成分的岩浆以不同的比例混合,产生一系列过度类型岩浆的作用。12、火成岩的结构:组成岩石的矿物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晶体形态,自形程度和矿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一般是手标本或显微镜尺度上可观察的特征,故又称显微构造。结晶结构:全晶质结构、玻璃质结构、半晶质结构。晶体大小:绝对大小,细粒结构、中粒结构、粗粒结构(2mm5mm);相对大小:等粒结构,不等粒结构、斑状结构、似斑状结构。自形程度:自行粒状结构、半自行粒结构、它型粒状结构。相互关系:条纹结构、文象结构、蠕虫结构、反应边结构、环带结构、包含结构。13、火成岩的构造:岩石中不同矿物集合体之间或矿物集合体与其它组成部分之间的排列、重填方式等,一般是在露头尺度或手标本尺度上的性质,例如层理构造。14、侵入岩构造:块状构造:是倾入岩中较常见的构造,其特点是岩石在成分和结构上是均匀的,往往放映了静止稳定的结晶作用;斑状结构:矿物颗粒分为大小截然不同的两群,大的称为斑晶,小的及玻璃质称为基质;似斑状结构:由两群大小不同的矿物颗粒组成,但基质为显晶质,与斑晶为同一时代的产物。15、喷出岩构造:气孔构造、杏仁构造、流纹构造、枕状构造、柱状节理构造。16、气孔构造:在地表冷凝固结的喷出岩具体明显不同与侵入岩的构造特征,由于快速降压导致挥发组分的大量出溶,出溶的气体上升汇集膨胀,可在熔岩中,尤其是在熔岩流的上部,形成大量的气孔,称为气孔构造。(冷凝熔岩中,尚未逃逸的气体冷凝后留下的成群孔洞。)17、杏仁构造:在水底喷出的熔岩,当水深大于400米时,因压力较大,不会形成气孔,因此海相火山岩中的气孔一般不发育且很小。气孔被后期矿物(方解石,绿泥石)重填称为杏仁构造。18、气孔构造与杏仁构造的关系:具有气孔构造的岩石,其气孔以后被矿物质(如方解石、石英、玉髓等)所充填形成的一种形似杏仁状的构造。杏仁构造与气孔构造多分布于熔岩的表层,因此可根据多层的此类构造判断火山喷发的次数。19、主要元素:是指地幔和地壳的主要组成元素,它们是SiO2, TiO2, Al2O3, FeO, MnO, MgO, CaO, Na2O, K2O, P2O5, H2O。20、 里特曼指数=w(K2O+Na2O)2/W(SIO2)-43 9为过碱性岩。21、表42、世界上代表性火成岩的化学成分(WB/%):火成岩中SiO2与其他氧化物具有一定的相关关系:MgO、FeOT与SiO2为负相关,K2O、Na2O与SiO2成正相关,Al2O3和CaO与SiO2的关系较复杂,从超基性到基性岩成正相关关系,其含量随酸度增加而增加较快,到最大值后,随酸度增加而降低。22、造岩矿物简述:石英:由二氧化硅组成的矿物,半透明或不透明的晶体,一般呈青白色,硬度高,具油脂光泽。钾长石:钾长石(KAlSi3O8)通常也称正长石,属单斜晶系,通常呈肉红色、呈白色或灰色。密度2.54-2.57g/cm3,比重2.562.59g/cm3,硬度6,其理论成分为SiO2 64.7%Al2O3 18.4%,K2O 16.9%。它具有熔点低(115020),熔融间隔时间长,熔融粘度高等特点。斜长石:呈柱状、厚板状,为粒状或块状;颜色多呈灰白色,有时微带浅棕、浅蓝及浅红色;硬度66.5;相对密度2.612.76;玻璃光泽;两组解理。在晶面或解理面上可见细而平行的双晶纹。白至至灰白色,有些呈微浅蓝或浅绿色,玻璃光泽,半透明。两组解理(一组完全、一组中等)相交成8624。橄榄石:橄榄石是一种岛状结构硅酸盐矿物,化学分子式为(Mg,Fe)2Sio4,属斜方晶系。晶体形态常呈短柱状,集合体多为不规则粒状。颜色多为橄榄绿、黄绿、金黄绿或祖母绿色。玻璃光泽,透明。硬度6.57.0,密度3.273.48克/立方厘米。具脆性,韧性较差,极易出现裂纹。辉石:单晶体为短柱状,横切面呈近正八边形,集合体为粒状。绿黑色或黑色。玻璃光泽。硬度56。有平行柱状的两组解理,交角为56。相对密度3.02-3.45。角闪石:晶体呈长柱状,集合体呈粒状、纤维状、放射状等。一般为深色,从绿色、棕色、褐色到黑色。玻璃光泽。硬度5 6 。两组发育中等的解理面交角为124和56。密度3.03.5。云母:云母通常呈假六方或菱形的板状、片状、柱状晶形。颜色随化学成分的变化而异,主要随铁含量的增多而变深 。白云母无色 透 明或呈浅色 ;黑云母为黑至深褐、暗绿等色;金云母呈黄色、棕色、绿色或无色;锂云母呈淡紫色、玫瑰红色至灰色 。 玻璃光泽 ,解理面上呈珍珠光泽。莫氏硬度一般23.5 ,比重 2.73.5 。平行底面的解理极完全。23、 火成岩的分类:酸性岩(侵入岩、花岗岩、喷出岩、流纹岩) 碱性岩(正长石)24、侵入岩(粒状结构)喷出岩(斑状结构)25、岩浆结晶分异作用:结晶分异作用:指岩浆在冷却过程中不断结晶出矿物和矿物与残馀熔体分离的过程。又称分离结晶作用。分离的原因主要是:重力作用。熔离作用:指成分均一的岩浆,由于温度、压力等变化,而分为两种不混溶或有限混溶的熔体。又称不混溶作用。扩散作用:在岩浆侵入体的不同部位存在温度梯度,一般边缘较低,中心较高。岩体中的温度梯度,会产生浓度梯度,使高熔点组分向低温区扩散,出现低温区高熔点组分集中现象。气运作用:气体以气泡形式从熔体中上升,被溶解的低熔点、低密度组分,被气体搬运、携带到熔体的顶部,从而产生分异作用。岩浆同化作用:岩浆熔化并与围岩及捕虏体交代的作用。与同化作用相反,岩浆吸收围岩及捕虏体中的某些成分,使原来岩浆成分发生变化的作用,称为岩浆混染作用。26、岩浆同化混染作用:指岩浆熔化、熔解或交代围岩及捕虏体而使岩浆成分发生改变的作用,叫同化作用。同化作用的强度取决于下列因素: 1、构造条件:构造强烈和活动的地带有利于同化作用。 2、岩浆热动力条件:岩浆如果处于过热状态有利于同化作用。 3、岩浆冷凝部位和大小:浅成的岩体,由于冷凝快不利于同化作用;岩体愈大愈深, 其成分中挥发分愈多,冷凝愈慢,则同化的能力愈强。 4、围岩的成分:如碳酸盐岩、泥质岩、基性岩、超基性岩的围岩容易被花岗岩岩浆同化;而石英等硅质岩则不易被花岗岩岩浆同化。27、沉积岩的形成过程:原始物质的生成阶段原始物质向沉积物的转变阶段沉积物的压成岩结和持续演化阶段。(压固,脱水,胶结)28、 沉积岩的构造:沉积作用(占主要)或成岩作用(占次要)在岩层内部或表面形成的一种行迹特征,这种行迹表现了沉积岩组分的分布、排列方式和方向。29、层理:沉积物以不同沉积方式加积,而在岩层的垂向上(即垂直于沉积物表面方向上)显示出的一种层状构造。通常由沉积物组分的颜色、成分、粒度、形状等显示的岩层内部结构。绝大多数层理都是在沉积过程中形成的原生构造,主要与流体的机械作用有关,部分还与化学或生物作用有联系。30、沉积岩的层理构造的区分:主要是看颜色、成分、形状和粒度。31、水平层理与平行层理的比较:水平层理:水平层理纹层呈平面状,相互平行叠置且于层面平行。在岩层各个方位的垂直断面上都有较密集的平行直线状纹理显示。常产在粉沙岩,泥质岩或粒度相当的其他岩层内,可看成是水流缓慢或静水条件下的沉积产物。平行层理:与水平层理相似也有平面状纹层平行层面叠置而成,不同的是纹层厚度较大,构成粒度较粗,纹理常不如水平层理清晰。有些平行层理可沿纹层面剥开,剥开面上可出现一些长短不一、相互平行的微细沟脊状直线形条纹,称为剥离线理。平行层理多产在粗砂岩,沙烁岩或粒度相当的其它岩石内,是水体较浅,流速较高或反复冲刷的产物。32、沉积岩的风化:风化:使先成岩石转变成碎屑物质、溶解物质和不熔残余物质的过程。1、母岩风化物理风化:使先成岩石产生裂隙,再逐渐崩解形成大大小小的碎屑(即陆源碎屑)的过程。化学风化:使先成岩石中的某些矿物或成分分解消失,同时产生一些不容残余物质的过程。2、化学分化。3、碳酸盐或重碳酸盐化。4、有机络化作用。5、胶体分散作用。33、沉积岩的搬运:母岩的风化产物有碎屑物质、粘土物质和溶解物质三类。它们除少部分残留原地组成风化堆积外,大部分被搬运走,并在新的地方沉积下来。三者的性质不同,故其搬运、沉积的方式也不同。使沉积物发生搬运和沉积的地质营力主要是流水、风、冰川、重力和生物、按搬运方式可分为物理沉积(机械搬运)、化学沉积(化学搬运)和生物沉积(生物搬运)。(1)物理沉积 牵引流的沉积作用其他流体的沉积作用。(2)化学沉积真溶液的沉积作用胶体溶液的成绩作用(3)生物沉积生物化学改变环境的物化条件机械捕集或粘结。34、碎屑沉积物的结构:是指在一定动力条件下共生在一起的碎屑颗粒所具有的内在形貌特征的总和,其中包括粒度,分选度,圆度,支撑类型及孔隙等几个方面。粒度:碎屑沉积物的粒度是指其中粒状碎屑的粗细程度,它是决定碎屑颗粒动力学行为的基本因素之一,对反映流体的动力特征具有重要意义。分选度:分选度又称分选性,指粒度轻矿物碎屑大小的均匀程度,是流体在沉积作用中对粒度累积分异强度的衡量指标。圆度:圆度指碎屑外表棱角被磨平的程度或表面的光滑程度,也成磨圆度,是颗粒在沉积作用过程中累计磨蚀强度的衡量指标。支撑类型:指沉积物所受压力在沉积物内部的分部状态,它涉及基质和较大颗粒的相对含量。孔隙:沉积物中未被固态物质占据的空间称为孔隙。35、碎屑沉积物的成熟度:碎屑沉积物主要来源于母岩风化,它们在沉积作用中还会继续遭受各种物理、化学作用,因此沉积物的成分和结构要受风化程度和沉积作用中物理、化学作用强度的共同控制。就一般规律而言,两种作用强度都与作用条件和作用时间有关,总趋势是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强,所形成的沉积物也将在成分和结构上向着某种理想的终极状态趋近。实际沉积物与这种理想终极状态的接近程度就称为它的成熟度。36、成分成熟度:也称矿物成熟度。指碎屑沉积物中碎屑成分与稳定成分极端富集的终极状态的接近程度。沉积物中相对稳定的碎屑成分愈多,其成分构成俞接近这个终极状态,它的成分成熟度也就俞高。37、成岩作用的阶段划分:成岩作用是泛指沉积物从最后沉积或静止下来的那一时刻起直到它开始变质或遭受风化之前所经历的所有作用,按时间的先后可分为早晚两期。早起成岩作用:是指沉积物固结之前的成岩作用,其结果是沉积物的固结,按作用条件与沉积作用的关系可分为同生作用和浅埋成岩作用。同生作用:指沉积物刚刚沉积,还暴露在沉积环境地层水中、在沉积物、水界面及其一下的一薄层内所发生的一切物理、化学或生物作用。浅埋成岩作用:指同生作用之后,一直到沉积物固结为止发生在沉积物内部的一切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且埋藏还相对较浅,但逐渐脱离了沉积环境。晚期成岩作用:指沉积物固结之后的成岩作用,是以固结沉积岩的成分、结构和构造等的进一步变化。深埋成岩作用:指以固结的沉积岩在上覆沉积厚度进一步加大、温压进一步升高直到变质作用之前所经历的所有作用。表生成岩作用:指坚固沉积岩因盆地回返而逐渐上升到浅水面附近时受渗流和潜流大气降水影响所发生的作用。38、它生沉积岩:由它生矿物构成的沉积岩。分为:(1)火山碎屑岩(2)陆源碎屑岩砾岩砂岩粉砂岩泥质岩。39、自生沉积岩:由自生矿物构成的沉积岩。分为:(1)碳酸盐岩(2)硅质岩(3)铁质岩(4)磷质岩(5)铝质岩(6)蒸发岩。40、粗碎屑岩的大小和划分:巨砾岩,主要砾石粒径超过250mm,粗砾岩,主要砾石粒径25050mm,中砾岩,主要砾石粒径5010mm,细砾岩,主要砾石粒径102mm.41、碳酸盐岩:自身碳酸矿物体积分数超过50%的沉积岩称为沉积盐岩。自身碳酸盐矿物中若一半以上为方解石称石灰岩或简称灰岩。若一半以上为白云石称为白云岩或云岩。42、变质作用:是岩石在基本保持固体状态下发生转变的过程。主要包括变质结晶:(1)重结晶作用(2)交代作用,变形和变质分异。43、重结晶作用:指岩石在基本保持固体状态下,矿物重新组合和通过化学反应形成新矿物的过程。重结晶先后,岩石总化学成分保持不变。44、交代作用:指固体岩石在化学活动性流体作用下,通过组分带入带出而使岩石总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发生变化的过程。岩石在交代过程中,保持体积不变。45、变形:偏应力施加于岩石,当应变很小时,岩石显示弹性行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