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优练习】《庄子寓言二则》(语文北师大必修5).doc_第1页
【培优练习】《庄子寓言二则》(语文北师大必修5).doc_第2页
【培优练习】《庄子寓言二则》(语文北师大必修5).doc_第3页
【培优练习】《庄子寓言二则》(语文北师大必修5).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庄子寓言二则培优练习河北省曲周一中 谢建芳论述类文本阅读13。逍遥游是庄子内7篇之首,又是整部庄子的开卷第一篇。不管内篇是否庄子编订,把逍遥游放在首篇,客观上也的确显示了它在整个庄子中的突出地位。这足以证明编书者是一位对庄子思想理解极深又有高明见解的人。庄子是中国文化史上一种独特的思想学说逍遥哲学的开创者。“逍遥”一词在诗经中就已经出现,但作为哲学概念和对人生心理状态的抽象哲学概括来使用,却始于庄子。它的内涵虽然继承了诗经中的基本义项,但总体而言又不同于诗经中的“逍遥”,而是更丰富了。从逍遥游的内容来看,“逍遥”在这里是指一种超凡脱俗,不为身外之物所累的一种心理状态和精神境界,近乎我们今天所说的“绝对自由”。追求“逍遥”是庄子人生哲学的主要内容,也是整个庄子思想的核心。庄子思想的庞大体系,就是围绕着这个核心构建起来的,其他一切思想观念和理论元素无不与这一核心存在着紧密联系。正是在这个基本点上,显示了庄子思想区别于其他任何一种思想体系的主要特质。因此我们可以说,庄子的整个思想体系就是一整套关于追求“逍遥”的“逍遥哲学”。若从“逍遥哲学”这个角度来观察庄子思想的各个部分,我们就会发现,庄子的自然哲学是它的理论基础,庄子的相对主义是它的认识论根源和走向逍遥境界的思想方法,庄子的社会思想是它产生及形成的心理土壤,庄子的文学思想和创作风格是它的具体表现和外化形式。庄子认为,宇宙中包括人类在内的万事万物都是不逍遥的,因为它的存在和生活方式都是“有所待”的,即有条件的、受限制的,因而都是不自由的,即使那些自以为逍遥,表面上看去也貌似逍遥的人与物,也是如此。比如,在逍遥游中描写的貌似逍遥的大鹏,是很不自由的,因为体型太大,飞翔时不仅需凭飓风之力来托负,而且还必须有大的空间才能展翅。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它才受到小鸟斥鴳的嘲笑。斥鴳认为自己的生活方式比大鹏优越,是最自由的。其实这正反映了它由于生活环境的狭小所带来的局限,因为它无能力到广阔天地中去遨游,所以形成了目光短浅的习性。这讲的是万物在空间上的局限。在时间上也是如此。朝菌不可能了解一天之外发生的事情,寒蝉不可能知道一年四季的变化,而生命长的灵龟和大椿也不能知道其生前死后的事。这讲的就是万物在时间上的局限。至于人类,看上去似乎比动、植物自由得多,实际上他们所受的限制也更多,除了名、利、富、贵之外,还有伦理道德、感情欲望等多种牵累,而且对死亡的恐惧和担忧的精神负担,远远超过其他生物。从受限制这个角度来审视人生,人是世界上所有事物之中最不自由的。所以庄子认为只有“无己”的“至人”、“无功”的“神人”、“无名”的“圣人”才是进入绝对自由境界的人,这就是庄子的理想人格,而“逍遥游”也就成了庄子理想的人生境界。(节选自智通庄子游心于物之初)1.下列关于庄子及其逍遥游的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庄子把逍遥游放在庄子开卷第一篇,客观上显示了逍遥游在整部庄子中的突出地位。B.从逍遥游的内容我们可以获知,“逍遥”指的是一种超凡脱俗,不为身外之物所累的一种心理状态和精神境界,几乎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绝对自由”。C.逍遥游中的大鹏鸟看似很逍遥,斥鴳看似随心所欲,但它们同样都没有得到真正的逍遥自由。D.“逍遥游”是庄子的理想人格,是庄子理想的人生境界,它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实现的。2.下面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逍遥”一词并非庄子首创,而是继承于诗经,但庄子的“逍遥”与诗经的“逍遥”内涵相差很大。B.庄子的自然哲学是庄子哲学的理论基础,庄子的相对主义是他的哲学的认识论根源和走向逍遥境界的思想方法。C.宇宙中的万物都是不能真正逍遥的,因此他们的存在和表现都是有“所待的”,都是不自由的。D.人虽然被称为万物之灵,但是和其他动植物一样都是深受外界条件限制的,都是不自由的,因此也就谈不上真正的逍遥。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逍遥”是一种不受外界所困的境界,那么只要我们不为功名、红尘所累就可以达到真正的“逍遥”。B.庄子思想的主要内容是追求“逍遥”,这也是庄子思想区别于其他所有思想的特质。C.从庄子的逍遥游我们可以知道,人要想获得更多的自由,那我们就得回归自然的怀抱,与自然融为一体。D.因为庄子真正理解了“逍遥”于人生的意义,所以才在妻子死后放声高歌,才在高官厚禄面前自愿躬耕于田间。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承蒙贵校盛邀,给我发言的机会,我一定会精心准备,届时必当拨冗参加贵校的诗歌讲座。B.王教授的内人赵沅君女士琴棋书画无所不通,据说当年在金陵大学是有名的才女。C.李先生说:“今日有缘相聚,实在不易。您是马齿徒增,我是碌碌半生,怎不让人感慨!”D.一个朋友的女儿考上大学,祝语曰“欣闻令嫒雁塔题名,由衷快慰,遥祝前程似锦”。 5.下面是某学校高三年级家长会邀请函的初稿,其中有五处语言表达不合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邀请函尊敬的家长:时光如梭,转眼间您的孩子已进入生死攸关的高三年级。为了指导您给孩子进行更有效的心理疏导,鄙校将于本月26日下午4时在学校报告厅开个家长会,届时我们将邀请到人气极高的心理专家开展一次专题讲座,望您拨冗出席。中学高三年级组2018年7月20日参考答案1.A 【解析】此题考查理解文中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可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A项中,张冠李戴,不是庄子把逍遥游放在第一篇,原文第一段可找到答案,是编者这样安排的。故选A。2.D【解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题干要求是“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解答此题,可根据对文意的理解,将选项分别代入原文进行比较分析,A项中,范围扩大。B项中,偷换概念,文章第二段说庄子的自然哲学是其“逍遥哲学”的基础。C项中,因果倒置。故选D。3.A【解析】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要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A项中,程度言重了,由文章最后一段可知,我们是无法达到真正的自由的。故选A。4.D【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此类题要根据题目要求,有针对性的组织语言进行回答。用语要注意对象,要注意与受话人的关系,是语言实际运用的基本要求之一。说话人与受话人的关系有亲疏之分、有辈别之分、有求人和助人之分等。不同的关系,用语就不尽相同。用语要注意场合,尤其是具有共同特点又有所不同的场合。A.拨冗:请对方推开繁忙的工作,抽出时间来(做某件事情),不能用于自己。B.内人: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妻子。此处指称别人的妻子,不合适。C.马齿徒增:是称自己白白增长年岁,不能用于别人。D.令嫒:尊称他人或对方的女儿。雁塔题名:在大雁塔内题名,指考中进士。故选D。5.“生死攸关”改为“至关重要”;“指导”改为“帮助”;“鄙校”改为“本年级组”或“学校”;“开个”改为“举行一次”;“人气极高”改为“知名”。【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所谓得体,就是说话符合特定的场合,符合人物的身份。说话得体要注意说话的场合、自己和对方的身分,掌握说话的分寸,做到恰到好处,还要注意用词的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