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狩猎图》教案3.doc_第1页
《原始狩猎图》教案3.doc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狩猎之舞教案教学目标:认识和了解部分古代乐器,欣赏关于远古时期的壁画、岩刻、花山岩画、舞蹈纹彩陶盆等,丰富审美体验。教学准备:原始狩猎图的音乐资料,原始壁画、岩刻的图片、文字,多媒体教学设备等。教学重点、难点:在欣赏、情景表演、探究讨论等活动中,体验原始生活的情景,感受音乐与远古生活情节内容的完美结合。作者简介:钱兆熹先生是浙江歌舞团国家一级作曲。1936年生于河南辉县,1949年加入文工团任双簧管演奏员,1958年至1970年任浙江管弦乐团首席小提琴,同时师从著名作曲家黄源洛学习作曲,后入上海音乐学院师从陈铭志教授等进修作曲。他多年来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扬州慢”、“原始狩猎图”、“西湖寻梦”、“双声恨”等多件作品相继在国际和国内比赛中获奖,并经常有国内、国外的民族乐团演出,获得了很高评价。教学过程:(一)认真聆听这首音乐,配合老师展示的一些关于原始人类狩猎的图片逐渐进入情境。(二)完整欣赏、借景抒情。1、聆听钱兆熹的骨哨与乐队原始狩猎图之“庆功”和“尾声”,让学生根据音乐,描绘出想象中的狩猎后古人们跳舞欢庆和散去的场景。2、欣赏花山岩画、舞蹈纹彩陶盆。3、模仿古人的舞蹈动作,简单的举手、手拉手等动作。4、分析乐曲的结构:引子狩猎庆功尾声。5、探究讨论、情感抒发。(1)音乐与情景内容是怎样结合在一起的?(2)古代人为什么要聚在一起狩猎?对我们有什么启发?(3)体会艺术与生活的关系、集体主义精神。(三)艺术拓展、电影与古乐。1、电影菊豆与陶埙。2、编钟、编磬。让学生观看影片中配有乐器音乐的片段,在声音与画面,音乐与内容的交互中熟悉古代乐器的声音、音乐的内涵及古乐的魅力。(四)师生总结、情感升华。乐曲采用简洁朴素的音乐语言,充分发挥了骨哨独特的音色和淳朴的艺术魅力,展示了一幅远古时期人们在夜幕中狩猎的画面,把先民们从发现猎物时的激动心情到捕获猎物后的狂喜场面刻画得栩栩如生。谁说国乐不如洋?中华五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