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教学设计3.doc_第1页
《石榴》教学设计3.doc_第2页
《石榴》教学设计3.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石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理解作者借石榴颂扬我们民族美好情操的思想感情。2、技能目标:学习作者状物的形神兼备,以及形象生动而凝练的语言。3、认知目标: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感悟生命的美好。教学重难点理解作者借石榴颂扬我们民族美好情操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状物的形神兼备,以及形象生动而凝练的语言;感悟生命的美好。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自然万物不仅孕育了生命,而且总会给我们生命的启示。人们总喜欢从一花一草身上汲取精神力量,来滋养大家的思想。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吗,请同学们说一说。二、交流展示 1、作者及创作背景:郭沫若(18921978),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原名郭开贞,笔名郭鼎堂等,四川乐山人。1914年赴日本留学,原本学医,后来从事文艺活动。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1921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1924年以后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倡导革命文学。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副主任。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前夕,写下了请看今日之蒋介石,产生了重大政治影响。同年参加南昌起义,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起旅居日本,从事中国古代史和甲骨文、金文研究。旅日期间,积极支持留日青年和国内文艺界的革命文化活动。抗战爆发后秘密回国,从事抗日救亡运动。这一时期创作了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历史剧和大量诗文,都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战斗性。学术著作甲申三百年祭、青铜时代、十批判书等创见颇多,影响很大。1949年北平解放后当选全国文联主席。建国后,继续进行文艺创作,发表了蔡文姬等历史剧作,所著奴隶时代等书在史学界影响很大。他长期从事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组织领导工作,对发展中国科学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是继鲁迅之后“我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旗帜”(邓小平语)。1978年6月12日病逝于北京。有郭沫若全集行世。郭沫若全集分文学编、历史编、考古编三种,于19821992年陆续出版。石榴写于1942年10月31日,当时正是抗日战争极端困难的关头,一些文化人士变节投降,苟且偷生。在此背景下,作者写成此文,托物言志,借石榴寄托情怀。2、交流和补充相关字词:奇崛(ju) 枯瘠(j) 避易(b) 犀利(x) 玛瑙(no) 柔媚(mi)金罍(li) 丰腴(y) 唾津(tu) 潜溢(qin) 争妍(yn) 皓齿(ho)盎然(ng) 锈彩(xi) 束缚(f)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梳理文章的结构第一部分(1):点明石榴的可爱。第二部分(2-6):具体描写石榴的特征。第三部分(7-9):抒发作者对石榴的赞美之情。四、互动探究1、本文抓住“最可爱”这三个字依次描写了石榴的哪些方面?分别突出的什么特点?依次描写了石榴的“枝叶”、“花”、“骨朵”、“果实”和“子粒”。枝叶:(与梅、柳比较)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花:深红色;单瓣的陆离,双瓣的华贵;对炎阳的直射“毫不辟易”。比作夏季的心脏。骨朵:“小茄形”,“逐渐翻红”,“顶端整裂为四瓣”,像玛瑙琢成的花瓶。果实:似“破口大笑”。子粒:“透明光嫩的皓齿”,丰腴,有酸甜两种。2、文章的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作者对石榴的极度喜爱,请找出文中你最喜欢的描写石榴的句子,并赏析。提示:运用修辞手法的,描写得美的,用词生动形象的,句子含义深刻的,能激发人思想的等等。3、作者为什么认为石榴花是夏季的心脏?参考答案:(1)第一次将石榴比作“夏天的心脏”,主要是从石榴花的色彩和外形的角度比喻; 第二次将石榴比作夏天的心脏,主要是从“热烈”、“充满活力”、不受束缚这一内在特征比喻,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石榴热烈、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内在品格。“心脏”使人具有活力,而石榴能给火热的夏天带 来无限生机与活力(二者在这一点上相似),因而把石榴比作“夏天的心脏”。(2)石榴这种熠熠生辉的美好形象,正是当时无数献身民族解放事业的仁人志士光辉形象的真实写照。她那美丽,坚贞不屈,敢与炎阳争辉,不断奋斗,乐观向上的精神品质,是“夏”的灵魂,也就是华夏的精神之魂,所以石榴是夏的心脏。她战胜骄阳,骄傲地破口大笑,向人们展示胜利的果实,预示着中华民族必胜。4、作者描写石榴有什么意图呢?请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说说作者所抒发的感情。托物言志,通过写石榴颂扬了我们民族美好的情操,表达了正义必胜的坚定信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