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ppt_第1页
天坛.ppt_第2页
天坛.ppt_第3页
天坛.ppt_第4页
天坛.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北京天坛北京天坛地处原北京外城的东南部 故宫正南偏东的城墙 正阳门外东侧 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 是中国古代明 清两朝历代皇帝祭天之地 总面积为273公顷 是明清两代帝王用以 祭天 祈谷 的建筑 天坛1961年 国务院公布天坛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 世界文化遗产 2009年 北京天坛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帝祭天建筑 二 天坛的主要建筑1 祈年殿2 皇穹宇2 圜丘坛 1 祈年殿祈年殿在天坛的北部 也称为祈谷坛 原名大祈殿 大享殿 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 1420年 是天坛最早的建筑物 乾隆十六年 1751年 修缮后 改名为祈年殿 光绪十五年 1889年 毁于雷火 数年后按原样重建 目前的祈年殿是一座直径32 72米的圆形建筑 鎏金宝顶蓝瓦三重檐攒尖顶 层层收进 总高38米 2 皇穹宇皇穹宇是放置皇天上帝和皇帝上八代祖宗的牌位的地方 皇穹宇建于明嘉庆九年 是圜丘坛的正殿 用于平日供奉祀天大典所供神版的殿宇 嘉靖十七年改名为 皇穹宇 清乾隆十七年改建为今式 皇穹宇殿高19 5米 直径15 6米 木拱结构 殿内穹窿圆顶 正中贴金盘龙藻井 贴金双龙天花 金柱贴金缠枝莲 内外施金龙和玺彩画 殿内开花藻井为青绿基调的金龙藻井 中心为大金团龙图案 是古代建筑杰作 3 圜丘坛圜丘坛是我国明朝建立的一个地点 在天坛南部 为皇帝冬至日祭天大典的场所 又称祭天坛 圜丘坛为雕砌的三层露天圆台 坛面为艾叶青石 汉白玉栏板 栏柱雕成 两道外方里圆的围墙象征着 天圆地方 由于是祭天坛 圜丘的整个结构是对数学的巧妙运用 坛面 台阶 栏杆的石制构件 都取九或九的倍数 即阳数 用以象征天 坛中心的圆形石板 叫天心石 站在上面高喊或发出敲击声 周围即起回音 自己听起来声音很大 好似一呼百应 三 天坛的建筑特点北京天坛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祭天建筑群之一 在中国 祭天仪式起源于周朝 天坛建筑的主要设计思想就是要突出天空的辽阔高远 以表现 天 的至高无上 就单体建筑来说 祈年殿和皇穹宇都使用了圆形攒尖顶 也体现出一种与天接近的感觉 天坛还处处展示着中国传统文化所特有的寓意 象征的表现手法 北圆南方的坛墙和圆形建筑搭配方形外墙的设计 都寓意着传统的 天圆地方 的宇宙观 四 天坛与祭祀的历史沿革据史料记载 中国古代有正式祭祀天地的活动 可追溯到公元前两千年 尚处于奴隶制社会的夏朝 在封建社会后期营建的天坛 是中国众多祭祀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天坛不仅是中国古建筑中的明珠 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 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 朱棣用工十四年与紫禁城同时建成 名天地坛 嘉靖九年因立四郊分祀制度 于嘉靖十三年改称天坛 清乾隆 光绪帝重修改建后 才形成现在天坛公园的格局 五 天坛的文化遗产价值 一 北京天坛是华夏文明的积淀之一 天坛从选位 规划 建筑的设计以及祭把礼仪和祭祀乐舞 无不依据中国古代 周易 阴阳 五行等学说 成功的把古人对 天 的认识 天人关系 以及对上苍的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 北京天坛建筑处处展示中国古代特有的寓意 象征的艺术表现手法 圜丘的尺度和构件的数量集中并反复使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