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届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强化练习:文言文阅读1.本大题7小题,共3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环翠亭记 明宋濂临川郡城之南有五峰,巍然耸起,如青芙蕖,鲜靓可爱。沿城直趋而西,是为罗家之山。承平之时,有字仲孚者,尝承尊公之命,植竹万竿,而构亭其中。当积雨初霁,晨光熹微,空明掩映,若青琉璃然。浮光闪彩,晶莹连娟,扑人衣袂,皆成碧色。冲瀜于北南,洋溢乎西东。莫不绀联绿涵,无有亏欠。仲孚啸歌亭上,俨若经翠水之阳而待笙凤之临也。虞文靖公闻而乐之曰:“此足以抗清寥而冥尘襟。”乃以“环翠”题其额。 至正壬辰之乱,烽火相连,非惟亭且毁,而万竹亦剪伐无余。过者为之弹指咏慨。及逢真人龙飞,六合载清。仲孚挈妻子自山中归,既完其阖庐,复筑亭以还旧。贯而竹之,萌蘖亦丛丛然,生三年而成林。 州之寿陵与其有连者,咸诣大仲孚,举觞次第为寿。且唶曰:“江右多名宗右族,昔时甲第相望,而亭榭在在有之。占幽胜而挹爽垲,非不美也。兵兴以来,有一偾而不复者矣;有困心衡虑仅脱于震凌者矣;有爬梳不暇迁徙无宁居者矣。是亭虽微,可以卜许氏之有后。足以克负先志,前承后引,盖未有涯也。”中有陈闻先生者,谓不可无以示后人。乃同仲孚来词林,请予为之记。呜呼!昔人有题名园记者,言亭榭之兴废,可以占时之盛衰。余初甚疑之,今征于仲孚,其言似不诬也。向者仲孚出入于兵车蹂践之间朝兢暮惕虽躯命不能自全今得以安乎耕凿崇乎书诗而于暇日怡情景物之表岂无其故哉。盖帝力如天,拨乱而反之,已十有余年矣。观仲孚熙熙以乐其生,则江右诸郡可知;江右诸郡如斯,则天下之广又从可知矣。是则斯亭之重构,非特为仲孚善继而喜,实可以卜世道之向。治三代之盛,诚可期也。予虽不文,故乐为天下道之,非止记一事而已。仲孚名仲丽,嗜学而好修,士大夫龛然称之。(选自宋文宪公全集卷十六,有删节)【注释】爽垲:高爽干燥的地方。 偾:毁坏 爬梳:梳理、整治。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乃以“环翠”题其额 额:牌匾b既完其阖庐 完:修缮c足以克负先志 负:辜负d今征于仲孚征:验证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ba有字仲孚者,尝承尊公之命 植竹万竿,而构亭其中 俨若经翠水之阳而待笙凤之临也此足以抗清寥而冥尘襟dc过者为之弹指咏慨既完其阖庐,复筑亭以还旧 故乐为天下道之观仲孚熙熙以乐其生不属于“乐为天下道之”的原因的一项是(分)a占幽胜而挹爽垲,非不美也b足以克负先志,前承后引c亭榭之兴废,可以占时之盛衰d治三代之盛,诚可期也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首先记述了许氏一族所处的地理位置及生活环境,其重点放在对环翠亭外竹林雨后景观的描写上。b对竹林雨后景观的描写突出了竹林的绿色主调,把雨后早晨的阳光与晶莹的水珠所激射出来的光彩描绘得极其生动。c文章记叙了环翠亭的兴与废,以及人们因其轻易被战火所毁的惋惜。其中关涉到战乱及战乱后人们的家园重建。 d全文围绕着环翠亭展开,环翠亭的兴废是这篇文章立意的中心。围绕这一中心,作者采用了先叙后议的手法。断句和翻译。(10分)(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3分)向者仲孚出入于兵车蹂践之间朝兢暮惕虽躯命不能自全今得以安乎耕凿崇乎书诗而于暇日怡情景物之表岂无其故哉(2)翻译下面的句子(分)江右多名宗右族,昔时甲第相望,而亭榭在在有之。(3分)斯亭之重构,非特为仲孚善继而喜,实可以卜世道之向。(4分)2.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御史大夫韩安国者,梁成安人也。事梁孝王为中大夫。吴楚反时,孝王使安国为将,安国持重,以故吴不能过梁。吴楚已破,安国名由此显。安国坐法抵罪,蒙狱吏田甲辱安国。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然乎?”田甲曰:“然即溺之。”居无何,梁内史缺,汉使使者拜安国为梁内史,起徒中为二千石。田甲亡走。安国曰:“甲不就官,我灭而宗。”甲因肉袒谢。安国笑曰:“可溺矣!公等足与治乎?”卒善遇之。 建元六年,安国为御史大夫。匈奴来请和亲,天子下议。大行王恢议曰:“汉与匈奴和亲,率不过数岁即复倍约。”安国曰:“今匈奴负戎马之足怀禽兽之心迁徙鸟举难得而制也得其地不足以为广有其众不足以为强自上古不属为人。汉数千里争利,则人马罢,虏以全制其敝。且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击之不便,不如和亲。”于是上许和亲。 元光元年,雁门马邑豪聂翁壹因大行王恢言上曰:“匈奴初和亲,亲信边,可诱以利。”阴使聂翁壹为间,亡入匈奴,谓单于曰:“吾能斩马邑令丞吏,以城降,财物可尽得。”单于爱信之,以为然,许聂翁壹。聂翁壹乃还,诈斩死罪囚,县其头马邑城,示单于使者为信。曰:“马邑长吏已死,可急来。”于是单于穿塞将十余万骑,入武州塞。当是时,汉伏兵三十余万,匿马邑旁谷中。御史大夫韩安国为护军将军,诸将皆属护军。约单于入马邑而汉兵纵发。王恢从代主击其辎重。未至马邑百余里,行掠虏,徒见畜牧于野,不见一人。单于怪之,攻烽燧,得武州尉史,欲刺问尉史。尉史曰:“汉兵数十万伏马邑下。”单于顾谓左右曰:“几为汉所卖!”乃引兵还。 安国为人多大略,智足以当世取合,而出于忠厚焉。所推举皆廉士,贤于己者也。于梁举壶遂、臧固、郅他,皆天下名士。士亦以此称慕之,唯天子以为国器。安国以元朔二年中卒。 (节选自史记韩长孺列传)【题文】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安国坐法抵罪,蒙狱吏田甲辱安国。坐:由而获罪 b田甲曰:“然即溺之。” 然:这样,如此 c汉数千里争利,则人马罢 罢:疲乏d得武州尉史,欲刺问尉史 刺:探询3.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岁余,匈奴每来,出战。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日:“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详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阵,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馀万骑。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赵王迁七年,秦使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司马尚欲反。赵王乃使赵某及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废司马尚。后三月,王翦因急击赵,大破杀赵某。虏赵王迁及齐将颜聚,遂灭赵。(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2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常居代雁门,备匈奴备:防备b.赵王让李牧让:责备c.王必用臣必:如果d.悉勒习战 勒:统率、组织22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李牧用兵蓄势待发的一组是常居代雁门,备匈努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详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a.b.c.d.2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一句可以看出李牧虽是将领,但也任意设置地方机构,安排官吏;为了自己的军队也搜刮民脂民膏。b.李牧对待匈奴进犯的态度是防守不战,并“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原因是他明白攻打匈奴时机尚未成熟,不能够作无谓的牺牲,另一方面是为了消磨匈奴的斗志。c.“匈奴小入,详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虽然李牧最终打败了匈奴,但他把数千人作为诱饵,不怜惜他们的生命,可见他虽是良将,也不能面面俱到。d.“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以及“赵王乃使赵某及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这些事例充分表面了李牧固执的一面。24请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3分) 答:_(2)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3分) 答:_(3)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详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4分) 答:_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鲁恭字仲康,扶风平陵人也。其先出于鲁顷公,为楚所灭,迁于下邑,因氏焉。祖父匡,王莽时,为羲和,有权数,号曰“智囊”。父某,建武初,为武陵太守,卒官。时恭年十二,弟丕七岁,昼夜号踊不绝声,郡中赙赠无所受,乃归服丧,礼过成人,乡里奇之。十五,与母及丕俱居太学,习鲁诗,闭户讲诵,绝人闲事,兄弟俱为诸儒所称,学士争归之。太尉赵憙慕其志,每岁时遣子问以酒粮,皆辞不受。恭怜丕小,欲先就其名,托疾不仕。郡数以礼请,谢不肯应,母强遣之,恭不得已而西,因留新丰教授。建初初,丕举秀才,恭始为郡吏。其后拜为鲁诗博士,由是家法学者日盛。迁侍中,数召宴见,问以得失,赏赐恩礼宠异焉。迁乐安相。是时东州多盗贼,群辈攻劫,诸郡患之。恭到,重购赏,开恩信,其渠帅张汉等率支党降,恭上以汉补博昌尉,其余遂自相捕击,尽破平之,州郡以安。恭在公位,选辟高第,至列卿郡守者数十人。而其耆旧大姓,或不蒙荐举,至有怨望者。恭闻之,曰:“学之不讲,是吾忧也。诸生不有乡举者乎?”终无所言。恭性谦退,奏议依经,潜有补益,然终不自显,故不以刚直为称。三年,以老病策罢。六年,年八十一,卒于家。(节选自后汉书鲁恭传)注:赙赠:赠送财物给办丧事的人家。直言:汉晋时期察举科目名,意为直言敢谏。仁恕掾:官名;肥亲,人名。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诣狱受罪,恭贳不问 诣:到 b郡数以礼请,谢不肯应 谢:推辞c雉方将雏 雏:幼鸟 d或不蒙荐举,至有怨望者 望:责备18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鲁恭“以德化为理”的一组是( )闭户讲诵,绝人闲事 恭怜丕小,欲先就其名,托疾不仕 恭为平理曲直,皆退而自责,辍耕相让 不以刚直为称 掾史涕泣共留之,亭长乃惭悔 郡国螟伤稼,犬牙缘界,不入中牟a b c d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恭的祖先是鲁顷公,被楚国灭亡之后,迁居到下邑,于是改姓鲁。祖父鲁匡,王莽时担任羲和的官职。鲁恭的父亲,在建武初年,担任武陵太守,死在官任上。b鲁恭想先成就弟弟的功名,就推托自己生病,不肯做官。母亲再三强求,鲁恭迫不得已才西行,到新丰做了教授的学官。直到弟弟在建初初年考取了秀才,他才到州郡担任官吏。c鲁恭担任中牟令,重视道德的教化作用,不施用刑罚,出现了令仁恕掾肥亲赞叹不已的“三异”局面:虫害不侵犯边境,德化及于禽兽,小孩子有仁爱之心。d鲁恭担任鲁诗博士时,东州一带盗贼横行,鲁恭选拔任用几十位官员,任命他们为汉地博昌县太尉,其余盗贼就进行捕杀,最终平定了盗贼。20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太尉赵憙慕其志,每岁时遣子问以酒粮,皆辞不受。(5分)译文: (2)“竖子有仁心,此三异也。久留,徒扰贤者耳。”还府,具以状白安。(5分)译文: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22分。其中,选择题9分,每小题3分;简答题3分;翻译题10分)戆子记(清)谢济世梅庄主人在翰林。佣仆三:一黠,一朴,一戆。一日,同馆诸官小集,酒酣,主人曰:“吾辈兴阑矣,安得歌者侑一觞乎?”黠者应声曰:“有。”既又虑戆者有言,乃白主人,以他故遣之出,令朴者司阍,而自往召之。召未至,戆者已归,见二人抱琵琶到门,诧曰:“胡为来哉?”黠者曰:“奉主命。”戆者厉声曰:“吾自在门下十余年,未尝见此辈出入,必醉命也!”挥拳逐去。客哄而散,主人愧之。一夕,然烛酌酒校书,天寒,瓶已罄,颜未酡。黠者眴朴者再沽,遭戆者于道,夺瓶还谏曰:“今日二瓶,明日三瓶,有益无损也。多酤伤费,多饮伤生,有损无益也。”主人强颔之。既而改御史。早朝,书童掌灯,倾油污朝衣。黠者顿足曰:“不吉!”主人怒,命朴者行杖。戆者止之谏曰仆尝闻主言古人有羹污衣烛然须不动声色者主能言不能行乎主人迁怒曰:“尔欲沽直邪?市恩邪?”应曰:“恩自主出,仆何有焉!仆效愚忠,而主曰沽直!主今居言路,异日跪御榻,与天子争是非,坐朝班,与大臣争献替,弃印绶其若屣,甘迁谪以如归,主亦沽直而为乎?人亦谓主沽直而为之乎?”主人语塞,谢之,而心颇衔之。由是黠者日夜伺其短,诱朴者共媒蘖,劝主人逐之。会主人有罪下狱,不果。未几,奉命戍边,出狱治装。黠者逃矣,朴者亦力求他去,戆者攘臂而前曰:“此吾主报国之时,即吾侪报主之时也。仆愿往。”市马、造车、制穹庐、备粱糗以从。于是主人喟然叹曰:“吾向以为黠者有用,朴者可用也。乃今而知黠者有用而不可用,而戆者可用也;朴者可用而实无用,而戆者有用也。”养以为子,名曰戆子云。5.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吾辈兴阑矣 阑:残尽b. 黠者眴朴者再沽 眴:使眼色c. 有益无损也 损:损害d. 由是黠者日夜伺其短 伺:窥察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安得歌者侑一觞乎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b.以他故遣之出 及其所之既倦 c.诧曰:“胡为来哉?” 蛟何为兮水裔d.恩自主出,仆何有焉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7. 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戆者止之/谏曰/仆尝闻主言/古人有羹污衣烛/然须不动声色者/主能言不能行乎b.戆者止之/谏曰/仆尝闻主言/古人有羹污衣/烛然须不动声色者/主能言不能行乎c.戆者止之谏/曰/仆尝闻主言古人/有羹污衣烛/然须不动声色者/主能言不能行乎d.戆者止之/谏曰/仆尝闻主言古人/有羹污衣/烛然须不动声色者/主能言不能行乎8.请简要概括戆子的性格特点。(3分)答: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然烛酌酒校书,天寒,瓶已罄,颜未酡。(4分)译文: (2)弃印绶其若屣,甘迁谪以如归。(3分)译文: (3)市马、造车、制穹庐、备粱糗以从。(3分)译文: 6.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汪应轸,字子宿。少有志操。正德十四年诏将南巡。应轸抗言:“自下诏以来,臣民旁皇,莫有固志。临清以南,率弃业罢市,逃窜山谷。苟不即收成命,恐变生不测。昔谷永谏汉成帝,谓:陛下厌高美之尊号,好匹夫之卑字。数离深宫,挺身晨夜,与群小相逐。典门户奉宿卫者,执干戈而守空宫。其言切中于今。夫谷永,谐谀之臣;成帝,庸暗之主。永言而成帝容之。岂以陛下圣明,不能俯纳直谏哉?”疏入,留中。继复偕修撰舒芬等连章以请。跪阙门,受杖几毙。教习竣,拟授给事中。有旨补外,遂出为泗州知州。土瘠民惰,不知农桑。应轸劝之耕,买桑植之。募江南女工,教以蚕缫织作。由是民足衣食。帝方南征,中使驿骚道路。应轸率壮夫百余人列水次,舟至,即挽之出境。车驾驻南京,命州进美妇善歌吹者数十人。应轸言:“州子女荒陋,无以应敕旨。臣向募有桑妇,请纳之宫中,传受蚕事。”事遂寝。 世宗践阼,召为户科给事中。山东矿盗起,流入畿辅、河南境。应轸奏言:“弭盗与御寇不同。御寇之法,驱之境外而已。若弭盗而纵使出境,是嫁祸于邻国也。凡一方有警,不行扑灭,致延蔓他境者,俱宜重论。”报可。在科岁余,所上凡三十余疏,咸切时弊。以便养,乞改南,遂调南京户科。张璁、桂萼在南京,方议追尊献皇帝。雅知应轸名,欲倚以自助。应轸与议不合,即奏请遵礼经、崇正统,以安人心,不报。嘉靖三年春,出为江西佥事。居二年,具疏引疾,不俟命而归,病卒。 (选自明史汪应轸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弭盗与御寇不同 弭:安抚b欲倚以自助 自助 :协助自己c应轸与议不合 合:一致d教习竣,拟授给事中 竣:完成,完毕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汪应轸以民生为重的一组是(3分) 苟不即收成命,恐变生不测 夫谷永,谐谀之臣 继复偕修撰舒芬等连章以请 土瘠民惰,不知农桑 募江南女工,教以蚕缫织作 即奏请遵礼经、崇正统a. b c 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汪应轸敢于直言进谏。他曾以古代贼臣昏君的故事当面劝止皇帝南巡,但因讽喻失当,招引圣怒,继而被罚跪宫门,遭受杖责几乎丧命。b汪应轸担任地方官能造福当地百姓。出任泗州知州时,针对土地贫瘠、百姓懒情、不懂农桑的具体民情,采取买桑劝农、募工教织的措施,使得泗州百姓丰衣足食。c汪应轸为了维护百姓利益不惜违抗皇命。他曾断然拒绝皇帝的旨意,还用请蚕妇入宫的话提醒皇帝要以百姓利益为重。d汪应轸能够认清当时社会弊端。他要求地方官严惩盗贼的主张得到了皇帝的认可,他在户科一年多,一共呈上三十多道疏章,都切中时弊。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应轸言:“州子女荒陋,无以应敕旨。臣向募有桑妇,请纳之宫中,传受蚕事。”事遂寝。(2)凡一方有警,不行扑灭,致延蔓他境者,俱宜重论。7.古诗文阅读(共3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5-11题。古布衣之侠,靡得而闻已。以余所闻,汉兴有朱家、田仲、王公、剧孟、郭解之徒,虽时扞当世之文罔,然其私义廉絜退让,有足称者。名不虚立,士不虚附。鲁朱家者,与高祖同时。鲁人皆以儒教,而朱家用侠闻。所藏活豪士以百数,其余庸人不可胜言。然终不伐其能,歆其德,诸所尝施,唯恐见之。振人不赡,先从贫贱始。家无余财,衣不完采,食不重味,乘不过軥牛。专趋人之急,甚己之私。既阴脱季布将军之厄,及布尊贵,终身不见也。自关以东,莫不延颈愿交焉。郭解,轵人也,字翁伯,善相人者许负外孙也。解父以任侠,孝文时诛死。解为人短小精悍,不饮酒。少时阴贼,慨不快意,身所杀甚众。以躯借交报仇,藏命作奸剽攻,休铸钱掘冢,固不可胜数。适有天幸,窘急常得脱,若遇赦。及解年长,更折节为俭,以德报怨,厚施而薄望。然其自喜为侠益甚。既已振人之命,不矜其功,其阴贼着于心,卒发于睚眦如故云。而少年慕其行,亦辄为报仇,不使知也。解姊子负解之势,与人饮,使之嚼。非其任,强必灌之。人怒,拔刀刺杀解姊子,亡去。解姊怒曰:“以翁伯之义,人杀吾子,贼不得。”弃其尸于道,弗葬,欲以辱解。解使人微知贼处。贼窘自归,具以实告解。解曰:“公杀之固当,吾儿不直。”遂去其贼,罪其姊子,乃收而葬之。诸公闻之,皆多解之义,益附焉。 选自史记游侠列传,有删改注:扞:hn 触犯。 “借”通“藉”, 帮助。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然终不伐其能 伐:夸耀b既阴脱季布将军之厄 阴:暗中c贼窘自归,具以实告解 具:都,完全d公杀之固当,吾儿不直 固:所以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鲁人皆以儒教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交b专趋人之急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c善相人者许负外孙也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d罪其姊子,乃收而葬之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7、以下六句话分编为四组,全都直接体现郭解侠义的一组是( )解为人短小精悍,不饮酒。以躯借交报仇。人怒,拔刀刺杀解姊子振人之命,不矜其功。其阴贼着于心,卒发于睚眦如故 /遂去其贼,罪其姊子。a. b. c. d.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游侠列传是史记名篇之一,记述了汉代著名侠士朱家和郭解的史实。b当时的鲁国人都喜欢搞儒家思想的教育,而朱家却因为是侠士而闻名。c侠客郭解年轻时深明大义,成人后更加侠义,人人敬佩d司马迁从道德观上所肯定的侠客必须具备仁、义、诚信、谦让等美德。9、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所藏活豪士以百数,其余庸人不可胜言。(3分) (2)弃其尸于道,弗葬,欲以辱解。(3分) (3)诸公闻之,皆多解之义,益附焉。(4分) 8.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文木先生传(清)程晋芳先生姓吴氏,讳敬梓,字敏轩,一字文木,全椒人。世望族,科第仕宦多显者。先生生而颖异,读书才过目,辄能背诵。稍长,补学官弟子员。袭父祖业,有二万余金。素不习治生,性复豪爽,遇贫即施,偕文士辈往还,饮酒歌呼穷日夜,不数年而产尽矣。安徽巡抚赵公国麟闻其名,招之试,才之,以博学鸿词荐,竟不赴廷试,亦自此不应乡举,而家益以贫。乃移居江城东之大中桥,环堵萧然,拥故书数十册,日夕自娱。窘极,则以书易米。或冬日苦寒,无酒食,邀同好五六人,乘月出城南门,绕城堞行数十里,歌吟啸呼,相与应和。逮明,入水西门,各大笑散去,夜夜如是,为之“暖足”。余族伯祖丽山先生与有姻连,时周之。其学尤精文选,诗赋援笔立成,夙构者莫之为胜。辛酉、壬戌间,延至余家,与研诗赋,相赠答,惬意无间。而性不耐久客,不数月,别去。生平见才士,汲引如不及。独嫉时文士如仇,其尤工者,则尤嫉之。余恒以为过,然莫之能禁,缘此,所遇益穷。与余族祖绵庄为至契,绵庄好治经,先生晚年亦好治经,曰:“此人生立命处也。”岁甲戌,与余遇于扬州,知余益贫,执余手以泣曰:“子亦到我地位,此境不易处也,奈何?”余返淮,将解缆,先生登船言别,指新月谓余曰:“与子别,后会不可期。即景悢悢,欲构句相赠,而涩于思,当俟异日耳。”又七日而先生殁矣。先数日,以囊中余钱,召朋友酣饮。醉,辄诵樊川“人生只合扬州死”之句,而竟如所言,异哉!先生所著有文木山房集、诗说若干卷。又仿唐人小说为儒林外史五十卷,穷极文士情态,人争传写之。论曰: 余生平交友,莫贫于敏轩,抵淮访余,检其橐,笔砚都无。余曰:“此吾辈所倚以生,可暂离耶?”敏轩笑曰:“吾胸中自有笔墨,不烦是也。”其流风余韵,足以掩映一时。 (节选自勉行堂文集卷六)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素不习治生 治:经营b辛酉、壬戌间,延至余家 延:推迟 c当俟异日耳 俟:等待d吾胸中自有笔墨,不烦是也 烦:担心3下列句子中,全部直接表现吴敬梓“流风余韵”的一组是( )(3分)窘极,则以书易米 夙构者莫之为胜饮酒歌呼穷日夜 此境不易处也,奈何生平见才士,汲引如不及 吾胸中自有笔墨,不烦是也a bcd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木先生即吴敬梓,本文写他生性聪慧,祖业富裕,为人豪爽,又不愿参加科举以致更加穷困的故事。b文木先生因不满巡抚推荐自己参加博学鸿词科的考试,竟不去参加廷试,乃至从此终生不应科举。c吴敬梓非常痛恨写八股文的读书人,但他平生又非常爱才,见到有才能的读书人,就想举荐提携他,唯恐来不及。d吴敬梓模仿唐人小说创作而成的儒林外史,写尽了文士们的性情状貌,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5将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安徽巡抚赵公国麟闻其名,招之试,才之。(3分)(2)余恒以为过,然莫之能禁。(3分)9.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庞安时,字安常,蕲州蕲水人。儿时能读书,过目辄记。父,世医也,授以脉诀。安时曰:“是不足为也。”独取黄帝、扁鹊之脉书治之,未久,已能通其说,时出新意,辨诘不可屈,父大惊,时年犹未冠。已而病聩,乃益读灵枢太素甲乙诸秘书,凡经传百家之涉其道者,靡不通贯。尝曰:“世所谓医书,予皆见之,惟扁鹊之言深矣。盖所谓难经者,扁鹊寓术于其书,而言之不祥,意者使后人自求之欤!予之术盖出于此,以之视浅深,决死生,若合符节。且察脉之要,莫急于人迎、寸口。是二脉阴阳相应,如两引绳,阴阳均,则绳之大小等。此皆扁鹊略开其端,而予参以内经诸书,考究而得其说。审而用之,顺而治之,病不得逃矣。”又欲以术告后世,故著难经辨数万言。药有后出,古所未知,今不能辨,尝试有功,不可遗也,作本草补遗。为人治病,率十愈八九。踵门求诊者,为辟邸舍居之,亲视药物,必愈而后遣;其不可为者,必实告之,不复为治。活人无数。病家持金帛来谢,不尽取也。尝诣舒之桐城,有民家妇孕将产,七日而子不下,百术无所效。安时之弟子李百全适在傍舍,邀安时往视之。才见,即连呼不死,令其家人以汤温其腰腹,自为上下拊摩。孕者觉肠胃微痛,呻吟间生一男子。其家惊喜,而不知所以然。安时曰:“儿已出胞,而一手误执母肠不复能脱,故非符药所能为。吾隔腹扪儿手所在,针其虎口,既痛即缩手,所以遽生,无他术也。”取儿视之,右手虎口针痕存焉。其妙如此。有问以华佗之事者,曰:“术若是,非人所能为也。其史之妄乎!”年五十八而疾作,门人请自视脉,笑曰:“吾察之审矣。且出入息亦脉也,今胃气已绝,死矣。”遂屏却药饵。后数日,与客坐语而卒。(选自宋史庞安时传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已而病聩,乃益读灵枢 聩:耳聋 b扁鹊寓术于其书,而言之不祥 祥:详细c踵门求诊者,为辟邸舍居之 踵:跟随 d遂屏却药饵。后数日,与客坐语而卒 屏:停止5以下各组句子,全都表现庞安时“医者仁心”的一组是(3分)世所谓医书,予皆见之,惟扁鹊之言深矣 又欲以术告后世,故著难经辨数万言为人治病,率十愈八九 其不可为者,必实告之,不复为治病家持金帛来谢,不尽取也 既痛即缩手,所以遽生,无他术也a b c 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庞安时出身于世医家庭,自幼聪明好学,读书过目不忘。其父曾将脉诀传授给他,他却认为过于浅显不足为奇,而后认真研读黄帝、扁鹊的脉书,逐渐通晓医理,悟出新意。b庞安时旁涉经史百家,融会贯通,著有难经辨本草补遗,诊脉重视人迎脉和寸口脉并用,在医学理论和实践上有许多真知灼见,为祖国的中医学留下了一笔宝贵财富。c庞安时医术精湛,面对桐城孕妇七日而子不下的疑难杂症,他沉着冷静,仔细观察,找出了孕妇难产的根结所在,最终在徒弟李百全的帮助下巧施针术,使孕妇顺利产子。d庞安时不仅医术精湛,活人无数,而且医德高尚,一切从患者角度考虑,不以私利为重。晚年他对自己的病情了然于心,乐观豁达地面对死亡的到来,最后平静地告别了人世。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未久,已能通其说,时出新意,辨诘不可屈,父大惊,时年犹未冠。(5分)_(2)有问以华佗之事者,曰:“术若是,非人所能为也。其史之妄乎!” (5分)_试卷答案1.5文言实词3c负:承担,怀有。6文言虚词3b而:均为连词,表并列或递进。之:助词,定语标志;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为:介词,因为;介词,给。以:连词,表结果或目的;连词,表修饰。7信息筛选3a仅是指昔时名宗右族的亭榭之美,并未涉及由亭榭的兴废,而卜占时世之盛衰。8内容归纳3c“弹指”比喻时间极短暂,不是“轻易”。“咏慨”指感慨、叹息,不是“惋惜”。应为:路过的人为它存在的短暂而叹息。9(1)向者仲孚出入于兵车蹂践之间朝兢暮惕虽躯命不能自全今得以安乎耕凿崇乎书诗而于暇日怡情景物之表岂无其故哉分。每错2处扣1分,错断、漏断、多断皆算错,扣完为止。“暇日”与“怡情”间可断可不断。(2)江西有许多名门大族,昔日府第连接不断,亭台楼阁到处都有。分。每分句大意对各分,“江右”“名宗右族”“甲第”“相望”“在在”为重点词语。这座亭子的重修,不仅为仲孚能够继承祖业而高兴,更可借此看到(预测)世道盛衰的走向。分。“构”“非特”“卜”各分,大意对分。【参考译文】临川县城的南面有五座山峰,高大耸立,像青青的荷花,鲜艳靓丽可爱。顺着临川县城直向西走,就是罗家山。太平时世,有一个字叫仲孚的人,曾经遵照父亲的吩咐,种植了万竿竹子,并且在竹林中建造了一座亭子。每当大雨过后,晨光熹微,空旷澄净,竹林掩映,好像青色琉璃瓦的样子。水珠闪烁七彩阳光,光亮透明明媚柔美,好像要扑入人的衣衫,衣衫顿时都成碧绿色的了。水分在四面八方充溢弥漫、流动。没有什么不被着上青绿色的。仲孚在亭子里长啸吟咏,其声悠远,仿佛是在翠水岸边等待着笙凤来临。虞文靖听说了把这当作一件乐事说:“这足够可以让山林的清幽静寂扩大,并使人的俗念泯灭。”于是用“环翠”在匾额上题名。至正年间,发生了壬辰动乱,战火不断,不只亭子被毁,连万竿竹子也被砍伐得一竿不剩。经过的人都为它们存在的短暂而感叹不已。等到真龙天子出现,天下又恢复了清明。仲孚挈同他的妻儿从山中归来,在修好了他的房屋后,又修复亭子还原旧样。接着又在四周栽种竹子,竹子的枝芽也就丛生茂密了,三年后又生长成一片竹林。寿陵县中和仲孚有姻亲关系的人,都到仲孚那里去,举杯依次给他祝寿。并且感叹说:“江西有许多名门大族,昔日这些名门大族的府邸接连不断,亭台楼阁到处都是。他们的楼台占据幽静美好又高爽干燥的地方,风景没不优美的。战乱以来,有一些遭到毁坏就没有再修复的了;有楼台用尽心思修建的也只是摆脱房屋摇摇欲坠的样子;有整修治理好的却没有时间搬迁去或无法安居。这座亭子虽小,也可以用来赐予许氏后代。让他们能够肩负起祖先的心意,继承前人的事业为后人引路,这样的功德是不可估量的。”这些人当中有一个叫陈闻先生的,他说,不能没有东西给后人看,于是就和仲孚来到词林,请我为此写一篇记。唉!前人给园子题名的文章,说从亭台楼榭的兴起废弃,就可以预测时世的盛衰。我一开始很怀疑这种说法,现在在仲孚这里得到验证,那些话似乎并不荒谬。从前仲孚处在战乱摧残之中,从早到晚战战兢兢,时时警惕,连性命也不能保全。现在能够安心地耕作种植,推崇书诗。又能在空闲的日子里,怡情于景物的美好,难道没有它的原因吗?这因为皇帝威力如天,拨乱反正,天下太平已经有十几年了。看仲孚安乐地享受他的生活,那么江西的各郡百姓的生活就可推知;江西的各郡百姓的生活像这样,那么天下的广大地区的生活就可推知。这样看来,这座亭子的重修,不仅为仲孚能够继承祖业而高兴,更可借此看到世道盛衰的走向。连续三代的太平昌盛,的确是可以期待的啊。我虽然不善于写文章,还是乐意为天下人说这件事,因为这并不只是记载一件事。仲孚名称仲丽,嗜爱学习又有很好的修养,士大夫一致地称赞他。略2.b然,通“燃”,燃烧3.21c22b23a24他下令每天杀几头牛犒劳士兵,教士兵射箭、骑马。谨慎地把守烽火台,多派侦察人员,优待战士。匈奴每次入侵,烽火台就严谨地举烽火报警,战士们随即进入营垒防守,不敢应战。这样过了好几年,也没有什么伤亡和损失。大力组织放牧,让人民布满山野。匈奴派出小股兵力入侵,李牧率众假装败逃,丢下几千人给匈奴。略4.17c18c19d20略5.5.c损:减少。6.c均表目的,为了。/a. 表疑问,呢;表反问,吗。b. 代词,代“戆者”;动词,到。d. 表反问,呢;d. 表反问,呢;兼词,在这里。 7. b(戆者止之,谏曰:“仆尝闻主言:古人有羹污衣、烛然须不动声色者,主能言不能行乎?”)8.嫉恶如仇(刚正不阿),直言进谏,忠心耿耿。 9.(1)(主人)燃烛饮酒,校勘书籍,天气寒冷,酒瓶已经喝空了,脸色没有发红。(采分点:然、罄、颜、酡)(2)丢掉官位(官印与绶带)好像是丢弃鞋子一般,甘心降职贬谪如同是回家一样。(采分点:印绶、屣、归)(3)他买马、造车、制作帐篷、准备干粮,跟着主人去。(采分点:市,穹庐,粱糗)【译文】梅庄主人在翰林院供职。他有三个奴仆:一个聪明,一个老实,一个傻愣。一天,同在翰林院的官员们到梅庄主人家小聚,酒喝得正畅快时,主人说:“我们兴致也差不多了,哪儿有歌伎来给我们陪酒助兴呢?”聪明的仆人马上回答说:“有。”接着他又担心傻子仆人会有话说,就告诉主人,找个别的理由把他支使出去,叫老实的仆人看门,而他亲自去请歌伎。歌伎还没有来,傻人已经办完事回来了,看见两个人怀抱琵琶来到门口,就惊讶地问:“为什么到这里来?”聪明人说:“这是奉主人的命令。”傻人厉声说道:“我在这里当仆人十多年,从没看见过这样的人进出,一定是主人喝醉了酒吩咐的!”他挥动拳头,把歌伎赶了出去。客人们闹哄哄地散了席,主人感到对不起他们。一天夜里,主人燃烛饮酒,校勘书籍,天气寒冷,酒瓶已经喝空了,脸色没有发红。聪明人用目光示意老实人再去买酒。老实人在路上碰见了傻人,傻人夺下酒瓶,回来规劝主人说:“今天喝二瓶,明天喝三瓶,只会增加不会减少。买多了酒会损失钱财,喝多了酒会伤害身体,只有坏处没有好处呀!”主人勉强点头同意他的话。不久,主人改任御史。早晨上朝前,书童为主人举着灯,灯油倒出来弄脏了主人的朝服,聪明人跺着脚说:“不吉利!”主人很生气,叫老实人用棍子打书童,傻人上来阻止老实人,并直言劝谏说:“我曾经听您说:古人有羹汤弄脏了朝衣、蜡烛烧着了胡须都不动声色的,您能说却不能做吗?”主人把怒气转到傻人身上,说:“你是想赚得直言敢谏的名声呢?还是想用恩惠来讨好别人呢?”傻人回答道:“恩惠是您施予的,我哪里有呢!我奉献愚忠,您却说我是赚取直言的名声!您现在身居掌管纠察的官职,有朝一日跪在天子脚下,和天子争论是非,在朝廷上,和大臣们争议兴革利弊,丢掉官位好像是丢弃鞋子一般,甘心降职贬谪就如同是回家一样,您也是为了赚取直言的名声才这样做吗?别人也会认为,您是为了赚取直言的名声才这样做吗?”主人说不出话来,向他表示感谢,但心里却很记恨傻人。从此,聪明人整天窥察傻人的过错,引诱老实人一同挑拨离间,劝主人赶走傻人。正逢主人获罪坐牢,没有成功。没多久,主人接受命令戍守边疆,出了牢房整理行装。这时聪明人已经逃走了,老实人也竭力请求到别家去做仆人,傻人却捋起袖子上前说:“这是我们主人报效国家的时候,也正是我们报答主人的时候啊!我愿意去!”他忙着买马、造车、制作帐篷、准备干粮,跟着主人去边疆。于是主人叹息着说:“我一向认为聪明人有用,老实人可用。如今才明白聪明人有用却不可用,傻人倒是可以任用啊;老实人可用却实在无用,倒是傻人有用啊。”主人把傻人收养为儿子,取名叫“戆子”。略6.4a.( 弭:平定、平息)5b(写汪应轸为民请命,表明其以民生为重;写汪应轸发展生产的行动,体现了其以民生为重;是写汪应轸对谷永的评价;是写泗州百姓的情况;是写汪应轸主张尊崇儒家正统思想。)6a(根据原文,汪应轸并非当面劝谏皇帝南巡,而是通过上疏奏请的方式,此处属无中生有。此外,汪应轸及联名上书的官员遭受的杖责最主要的原因不仅是因为奏请时讽喻失当,还由于汪应轸这种直言敢谏的方式触怒了皇帝。)7.(1)应轸奏道:“本州女子粗俗浅陋,没有(什么人)用来应从皇上的旨意。臣过去曾招募了一些善于养蚕纺织的妇女,请收入宫中,传授养蚕纺织的技术。”此事才作罢。(评分标准,译出大意分;“无以”“ 向”“ 寝”每译对一处给1分。) (2)凡是一方有盗贼作乱的消息,不进行剿灭,以致(盗贼)蔓延到其他地方的(地方官),都应从重论处。(评分标准,译出大意分;“警”“ 俱”“ 论”每译对一处给1分。)参考译文汪应轸,字子宿。少年时就有志向操守。正德十四年,皇上下诏书宣布即将往南方巡视。应轸上疏反对说:“自从皇上下诏以来,大臣和百姓徘徊不定,没有主意。临清以南一带,百姓都抛弃家业不事贸易,往山谷逃窜。如果皇上不立即收回成命,恐怕发生意外。从前谷永劝阻汉成帝,说:陛下厌弃高贵的尊号,喜欢平民的卑称。几度离开深宫,早晚露身在外,与众小人为伍。掌管宫廷门户和在宫中值宿警卫的人,手持武器却守卫空宫。他的话对于现在很确当。谷永,是谄媚阿谀的臣子;汉成帝,是昏庸的君主。谷永进言汉成帝尚能容忍他。难道以陛下的圣明,还不能接受臣下的直言进谏吗?”疏章呈入,滞留在宫中。接着应轸又与翰林院修撰舒芬等人联名上奏请求(这件事)。跪在宫门外,受杖责几乎丧命。(汪应轸)在翰林院学习结束后,朝廷准备授官给事中。皇上有旨任他为地方官,应轸于是外任泗州知州。泗州土地贫瘠人民懒惰,不懂耕种养蚕。应轸鼓励百姓耕种,买来桑树种植。又招募江南的女工,把蚕茧抽丝纺织的技术教给当地人。百姓因此丰衣足食。皇上正在南方征伐,中使驿车骚扰道路。汪应轸率领一百多个精壮农夫排列在水边,船来了,立即把船拉出本州境外。皇帝车驾驻住南京,命令泗州进献善于歌唱奏乐的美女数十人。应轸奏道:“本州女子粗俗浅陋,没有什么人用来应从皇上的旨意。臣过去曾招募了一些善于养蚕纺织的妇女,请收入宫中,传授养蚕纺织的技术。”此事才作罢。世宗登基,应轸召入任户科给事中。山东的矿盗兴起,流窜进入京师地区和河南境内。应轸上奏说:“平定盗贼和抵御贼寇不同。抵御贼寇,只要将其驱赶出境即可。如果为了平定盗贼听任其流出本地,这是嫁祸邻近的地方。凡是一方有盗贼作乱的消息,不进行剿灭,以致(盗贼)蔓延到其他地方的(地方官),都应从重论处。”获得皇上批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神经内科临床实践模拟考试答案及解析
- 关于烟草新质生产力的建议
- 工程力学 课件 力的性质
- 2025年产科妇科妇科护理常见问题考察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病理科白细胞计数的实验操作模拟考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麻醉药理学专业知识检测答案及解析
- 2025年护理学基本技能实操考核答案及解析
- 2025年消化内科十二指肠溃疡并发症预防评估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病毒学HIV病毒的抗病毒治疗模拟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麻醉科无痛分娩操作技能考核模拟试卷答案及解析
- 最新医疗安全十八项核心制度课件
- 住宅小区供配电系统设计课件
- 社保费和非税收入课件
- “三高”讲座-课件
- 年产12000吨水合肼(100%)项目环评报告书
- 普通冲床设备日常点检标准作业指导书
- 甘肃悬索特大桥钢桁加劲梁、正交异性桥面板施工方案
- 少儿英语字母操
- 义务教育(数学)新课程标准(2022年修订版)
-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全册课件
- GB∕T 40928-2021 特里马滑雪板 固定器安装区 要求和试验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