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期的影响 (2).docx_第1页
浅析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期的影响 (2).docx_第2页
浅析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期的影响 (2).docx_第3页
浅析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期的影响 (2).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期的影响【摘要】 目的 讨论对于老年患者不同的麻醉方式对于其术后麻醉恢复期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比较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入院接受手术治疗79例老年患者相关的病例资料。所有老年患者分别在术前根据具体手术方式应用不同的麻醉方式来麻醉,并且对全部患者的术后麻醉恢复状况观察和分析比较。结果 在我院79例接受手术的老年患者中,术前均接受常规检查对病情进行评估,并选择恰当的麻醉方式。接受颅脑外科手术治疗者有6例,术前应用全麻,术中麻醉效果6例(7.6%)均为优;肝胆、胃肠、妇科和骨科下肢骨干骨折手术患者46例,应用腰麻和硬膜外麻醉,术中麻醉效果优者42例(53.2%),良者4例(5.1%);对于骨科上肢骨折患者采用颈丛和臂丛阻滞麻醉共10例,优者7例(8.9%),良者3例(3.8%);肛肠手术患者17例,应用局麻方式,效果优者6例(7.6%),良者8例(10.1%),差者3例(3.8%)。死亡病例0例,局麻中有3例(3.8%)术后出现寒战。 结论 对于需要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选择恰当的术前麻醉方式可以减轻术中痛苦,减短术后麻醉恢复期,利于老年患者康复。【关键词】 老年患者;麻醉方式;麻醉恢复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老龄化社会问题越来越突出,老年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增加,于此同时,需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人数也渐渐增加。老年患者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器官功能退化,伴随的基础病也相对比年轻患者多,手术风险会相对较大【1】,1 王京弟,闫天生,刘丹丹等.高龄肺癌外科治疗及围术期处理95例J.中国肿瘤临床,2008,35(18):1024-1027.怎样选择恰当的麻醉方式减少老年患者术中和术后麻醉恢复期的痛苦,促进老年术者快速康复是当前临床医生需要关注的研究问题。本组研究中,回顾性分析比较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入院接受手术治疗79例老年患者的相关病例资料,以浅析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期的影响,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入院接受手术治疗老年患者79例,分别有男性47例,女性32例,年龄60.882.6岁。接受脑外科手术治疗者有6例;20例接受肝胆外科,接受胃肠外科、肛肠外科、妇科和骨科手术患者分别有9、17、11、16例患者。 79例老年患者中择期手术的有60例,急诊手术的有19例;依据美国麻醉医师协会病情估价分级标准,于手术之前对全部的患者进行病情分级评估:级者18例,级者57例,级者4例,级者0例。79例患者中大部分伴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1.2 麻醉方法 79例老年患者进入手术室前前均未应用任何麻醉药物和相关的镇痛药物,进入手术室以后进行常规的脉搏、血压、血氧、呼吸动态监测,同时给予适当浓度的吸氧。颅脑外科手术患者应用全身麻醉方式,对于骨科中上肢骨折患者,使用臂丛或颈丛神经阻滞麻醉,对于下肢骨折患者则是采用腰麻或硬膜外麻醉,对于肛肠外科手术患者应用局部侵润麻醉,肝胆外科和胃肠外科、妇科则是应用硬膜外麻醉。手术过程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患者总液体的出入量变化。手术在结束以后,79例老年患者都用氯诺昔康和小剂量芬太尼辅助术后镇痛镇静。1.3 麻醉效果观察 判定的标准为【2】:1 赵丽华.两种麻醉方式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8例的比较J.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2011,02(2):103. 优:手术过程中,患者没有疼痛感,顺利完成;良:手术过程中,患者出现疼痛感,但是患者能够耐受,没有影响主刀医生进行手术;差:手术过程中,患者出现明显的疼痛感觉,并且患者无法耐受,导致手术被迫停止。2 结果 在我院79例接受手术的老年患者中,术前均接受常规检查对病情进行评估,并选择恰当的麻醉方式。接受颅脑外科手术治疗者有6例,术前应用全麻,术中麻醉效果6例(7.6%)均为优;肝胆、胃肠、妇科和骨科下肢骨干骨折手术患者46例,应用腰麻和硬膜外麻醉,术中麻醉效果优者42例(53.2%),良者4例(5.1%);对于骨科上肢骨折患者采用颈丛和臂丛阻滞麻醉共10例,优者7例(8.9%),良者3例(3.8%);肛肠手术患者17例,应用局麻方式,效果优者6例(7.6%),良者8例(10.1%),差者3例(3.8%)。死亡病例0例,局麻中有3例(3.8%)术后出现寒战。3 讨论 上述研究结果分析显示:6例全身麻醉的患者中麻醉效果均为优;应用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46例患者中麻醉效果为优的有42例(53.2%),为良者4例(5.1%);颈丛和臂丛阻滞麻醉共10例,优者7例(8.9%),良者3例(3.8%);17例患者应用局麻方式,效果优者6例(7.6%),良者8例(10.1%),差者3例(3.8%),并且局麻中有3例(3.8%)术后出现寒战。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上述事实表明全身麻醉的效果为最好,颈丛、臂丛阻滞麻醉和硬外麻、腰麻效果稍好,而局部麻醉的效果是最差的,并且患者还伴随有术后寒战。全身麻醉的效果虽好,但是其带来的医疗风险也相对会较高。老年病人在全麻术后,血压升高、低体温、血氧饱和度降低,和手术完毕后麻醉苏醒时间延长等各种不良反应。对此,对于老年患者手术时,更要应该加强术中麻醉和术后恢复期的管理,以最大程度上减短麻醉恢复期,防止麻醉过深,缩短术后苏醒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有研究表明:在产妇剖腹产过程,在全身麻醉基础上联合超声引导下行腹横肌局部阻滞麻醉能够减少吗啡的用量,缩短产妇痛苦时间,提高产妇的满意率,能够减少麻醉风险,提高手术的安全性【3】。何加宁等【4】研究显示: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老年全髋置换术患者血液动力学稳定,麻醉恢复期短,术后镇痛完全,具有临床应用价值。这都提示我们可以应用全麻联合其他麻醉方式可以提高术中麻醉效果,减短术后麻醉恢复期。硬膜外麻醉是当前临床中被多数医生认为对老年的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相对比较安全和适合的麻醉方式。麻醉是为了辅助手术治疗疾病,因此选择的麻醉方法必须以患者病情、患者手术治疗方式相吻合。 总之,由于老年患者的生理功能减退,对麻醉用药的吸收和利用度相对较差,并且多数伴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则应依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取恰当的麻醉方式,以保障手术顺利完成,缩短麻醉恢复期,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参考文献:1 王京弟,闫天生,刘丹丹等.高龄肺癌外科治疗及围术期处理95例J.中国肿瘤临床,2008,35(18):1024-1027. 2 赵丽华.两种麻醉方式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8例的比较J.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2011,02(2):103.3Tan, T. T.; Teoh, W. H.; Woo, D. C.; Ocampo, C. E.; Shah, M. K.; Sia, A. T., A randomised trial of the analgesic efficacy of ultrasound-guided 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 block after caesarean deliv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