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测评(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基础知识(16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弦歌(xun)辍学(chu)怃然(w)喟然长叹(ku)b.饥馑(jn)铿锵(kng)撰写(zhun)莞尔一笑(gun)c.悲恸(tn)户牖(yu)颠沛(pi)向隅而泣(u)d.股肱(n)谄媚(chn)切磋(cu)畏葸不前(x)解析:a项,“弦”应读“xin”;b项,“莞”应读“wn”;c项,“隅”应读“y”。答案:d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二三子何患于丧乎患:担忧。故旧不遗,则民不偷故旧:旧交,老友。b.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敏:勤勉。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小人:平民。c.起予者商也起:启发。久要不忘平生之言平生:终身,一生。d.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伤:忧伤。古之学者为己学者:求学的人。解析:b项,敏:聪明。c项,平生:向来,素来。d项,伤:伤害,损害。答案:a3.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天下之无道也久矣a.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b.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c.今之成人者何必然d.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解析:b项与例句相同,均为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a项,动词,去,往;c项,结构助词,的;d项,代词,它。答案:b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假如每个人都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见贤思齐,那么就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会得到长足的发展。b.刘禹锡追求的是一种保持高尚节操,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这是值得肯定的,但他消极避世的思想却是不可取的。c.我们要充分分析高考试题的命题思路,总结试题的规律特征,找到解题的方法和技巧,真正做到举一反三。d.开征物业税是大势所趋,但多年来政策推行者始终表现出了欲罢不能的尴尬,一次次在困难面前裹足难行。解析:d项,欲罢不能:要停止也不能停止。与语意不符。a项,见贤思齐:见到有才德的人就想着与他齐平。b项,安贫乐道:安于贫穷,以坚持自己的信念为乐。c项,举一反三: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答案:d5.补写出论语名句的上句或下句。(4分)(1)非礼勿视,非礼勿言,。(2),见小利则大事不成。(3)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可谓好学也已。(5)不患寡而患不均,。答案:(1)非礼勿听非礼勿动(2)欲速则不达(3)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4)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5)不患贫而患不安二、阅读理解(36分)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14分)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论语颜渊)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论语子路)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曰:“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论语子路)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子之迂也!奚其正正:正确。b.事不成,则礼乐不兴兴:兴办。c.无所苟而已矣苟:马虎。d.唯其言而莫予违也违:违抗。解析:正:纠正。答案:a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a.b.c.d.解析:a项,于:介词,相当于“向”/介词,相当于“比”。b项,虽:连词,相当于“即使”/连词,相当于“虽然”。c项,则:连词,相当于“于是”“就”。d项,也:句中语气助词,表示句中小的停顿/句末语气助词,表示陈述语气。答案:c8.下面对于节选的这三段文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孔子认为,作为一名执政者,他处在什么位置上,就要履行自己的职责。b.孔子认为,治理国家首先要使名分正当,这是执政者正确说话、办事的前提。c.孔子主张刑罚要公正,而实现刑罚公正的首要条件就是要兴办国家的礼乐制度。d.孔子认为,作为一个国君,他最大的快乐就是无论说什么话都没人敢违抗。解析:d项,孔子主张不要机械地夸大一句话的作用,而是强调君主的话一定要合乎礼义。答案:d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1)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2分)(2)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3分)(3)言不可以若是。(2分)答案:(1)国家的礼乐制度兴办不起来,刑罚就不会公正。(2)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语,没有不严肃的地方才算罢了。(3)言语不可能像这样起作用。参考译文:齐景公向孔子询问国政的事。孔子答道:“君主要像君主的样,臣子要像臣子的样,父亲要像父亲的样,儿子要像儿子的样。”景公说:“好极了!的确啊,如果君主不像君主的样,臣子不像臣子的样,父亲不像父亲的样,儿子不像儿子的样,即使有粮食,我能吃得着吗?”(论语颜渊)子路说:“如果卫君等待先生去治理国政,先生将先做什么?”孔子说:“一定是纠正混乱的名称。”子路说:“先生的迂阔竟然如此严重!有什么可纠正的?”孔子说:“粗鲁啊!子由!君子对他不了解的事情,大概应该避而不谈吧。混乱的名称不得到纠正,那么说话就不顺当;说话不顺当,那么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那么礼乐就不能兴起;礼乐不能兴起,那么刑罚就不会公正;刑罚不公正,那么老百姓都不知道把手脚放在哪里。因此君子对于正确的名称一定可以顺当说出来,顺当说出来的事情一定可以行得通。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语,没有不严肃的地方才算罢了。”(论语子路)鲁定公问道:“一句话就可以使国家兴旺,有这样的话吗?”孔子回答说:“言语不可能像这样起作用。跟这相近的情况是,人们常说:做君主难,做臣下也不容易。如果知道做君主的难处是什么,不是接近于一句话就会使国家兴旺吗?”鲁定公又说:“一句话就可以使国家丧亡,有这样的话吗?”孔子回答说:“言语不可能像这样起作用。跟这相近的情况是,人们常说:作为君主我没有什么快乐的,只有一点,就是无论我说什么话都没有人违抗我。如果说的话正确而没有人违抗他,不也是很好的吗?如果说的话不正确而没有人违抗他,不是接近于一句话就会使国家丧亡吗?”(论语子路)10.(2014四川高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014题。(22分)王筠字元礼,一字德柔,琅邪临沂人。筠幼警寤,七岁能属文。年十六,为芍药赋,甚美。及长,清静好学,与从兄泰齐名。陈郡谢览,览弟举,亦有重誉,时人为之语曰:“谢有览、举,王有养、炬。”炬是泰,养即筠,并小字也。起家中军临川王行参军,迁太子舍人,除尚书殿中郎。王氏过江以来,未有居郎署者,或劝逡巡不就,筠曰:“陆平原东南之秀,王文度独步江东,吾得比踪昔人,何所多恨。”乃欣然就职。尚书令沈约,当世辞宗,每见筠文,咨嗟吟咏,以为不逮也。筠为文能压强韵,每公宴并作,辞必妍美。约常从容启高祖曰:“晚来名家,唯见王筠独步。”昭明太子爱文学士,常与筠及刘孝绰、陆倕、到洽、殷芸等游宴玄圃,太子独执筠袖抚孝绰肩而言曰:“所谓左把浮丘袖,右拍洪崖肩。”其见重如此。普通元年,以母忧去职。筠有孝性,毁瘠过礼,服阕后,疾废久之。中大通二年,迁司徒左长史。三年,昭明太子薨,敕为哀策文,复见嗟赏。筠性弘厚,不以艺能高人,而少擅才名,与刘孝绰见重当世。其自序曰:“余少好书,老而弥笃。虽偶见瞥观,皆即疏记,后重省览,欢兴弥深,习与性成,不觉笔倦。自年十三四,齐建武二年乙亥至梁大同六年,四十六载矣。幼年读五经,皆七八十遍。爱左氏春秋,吟讽常为口实,广略去取,凡三过五抄。馀经及周官仪礼国语尔雅山海经本草并再抄。子史诸集皆一遍。未尝倩人假手,并躬自抄录,大小百馀卷。不足传之好事,盖以备遗忘而已。”又与诸儿书论家世集云:“史传称安平崔氏及汝南应氏,并累世有文才,所以范蔚宗云崔氏世擅雕龙。然不过父子两三世耳;非有七叶之中,名德重光,爵位相继,人人有集,如吾门世者也。沈少傅约语人云:吾少好百家之言,身为四代之史,自开辟已来,未有爵位蝉联,文才相继,如王氏之盛者也。汝等仰观堂构,思各努力。”(节选自梁书王筠传)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未有居郎署者居:任职。b.以母忧去职忧:忧虑。c.老而弥笃笃:执着。d.身为四代之史身:亲自。解析:b项,忧,指父母的丧事。本句的意思是“因母亲去世离职”。答案:b1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a.时人为之语曰吾羞,不忍为之下b.乃欣然就职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c.其见重如此其翼若垂天之云d.不足传之好事外无期功强近之亲解析:a项,介词,因为/动词,作为;b项,连词,于是,就;c项,人称代词,他/人称代词,它的;d项,代词,它们,指书/助词,的。答案:b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尚书令沈约,当世辞宗,每见筠文,咨嗟吟咏,以为不逮也。(4分) (2)筠性弘厚,不以艺能高人,而少擅才名,与刘孝绰见重当世。(4分)解析:(1)本句关键词:宗,宗师;每,每次;咨嗟,赞叹;以为,认为;逮,及,比得上。(2)本句关键词:弘,宽弘;以,因为;高,意动用法,认为高;而,连词,而且,表示递进;擅,拥有,据有;见,被;“见重当世”是被动句。答案:(1)尚书令沈约,是当时的文坛宗师,每当看到王筠的文章,赞叹吟诵玩味,认为(自己)赶不上(王筠)。(2)王筠天性宽弘敦厚,不因有技艺才能而自视高人一等,而且年轻时就有才华名望,在当时和刘孝绰一起被(世人)看重。13.文中,王筠是怎样学习的?请简要概括。(4分)解析:回答本题,主要参考王筠在自序中所说的内容,如“余少好书,老而弥笃”“习与性成,不觉笔倦”“幼年读五经,皆七八十遍”“广略去取,凡三过五抄”“躬自抄录”“备遗忘而已”。根据赋分情况,进行概括总结。答案:终身好学;勤学苦学;执着专一;温故知新;博观慎取。14.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限画9处)(4分)周室既衰诸侯恣行仲尼悼礼废乐崩追修经术以达王道匡乱世反之于正见其文辞为天下制仪法垂六艺之统纪于后世作孔子世家第十七(选自史记太史公自序)解析:文言文断句一般首先要认真通读全文,把容易断开的句子先断开,再依次缩小断句范围。对于疑难句子,要联系上下文意,抓住关键词,仔细推敲。注意以下六个关键点:找名词、代词,看虚词,察对话,据修辞,辨句式,依总分。答案:周室既衰/诸侯恣行/仲尼悼礼废乐崩/追修经术/以达王道/匡乱世反之于正/见其文辞/为天下制仪法/垂六艺之统纪于后世/作孔子世家第十七参考译文:(一)王筠,字元礼,另一字是德柔,山东临沂人。王筠小的时候机敏聪慧,七岁时就能写文章。十六岁那年,写成了芍药赋,文辞很优美。等到长大后,心性纯正恬静,喜欢学习,和叔伯兄弟王泰名望相等。陈郡有一人叫谢览,谢览的弟弟谢举,也有很高的声誉,当时的人因为这种情况流传一句话说:“谢家有谢览、谢举,王家有王养、王炬。”王炬就是王泰,王养即王筠,是两人的乳名。(王筠)刚做官时任临川王行参军,迁任太子舍人,又任尚书殿中郎。王姓自东晋渡江南迁以来,没有人任郎署官职的,有人劝他推辞观望不去就任,王筠说:“陆平原是东南的才子,王文度在江东无人能比,我能够和古人并驾齐驱,还有什么遗憾呢。”于是很高兴地就职。尚书令沈约,是当时的文坛宗师,每当看到王筠的文章,赞叹吟诵玩味,认为(自己)赶不上(王筠)。王筠写诗赋能用生僻少用的韵,每次参加公卿们的宴会一起作诗,他的文辞一定十分妍丽华美。沈约经常自信地对高祖说:“以后的名家,恐怕只有王筠是独一无二的。”昭明太子喜欢文人学士,时常与王筠及刘孝绰、陆倕、到洽、殷芸等在玄圃园嬉游宴饮,太子唯独拉着王筠的衣袖,抚着刘孝绰的肩膀说:“这就是左把浮丘袖,右拍洪崖肩” 。他被推重就像这样。普通元年,因母亲去世离职。王筠特别有孝心,因居丧过哀而极度瘦弱,服丧超过了常礼。三年服丧期满后,病了很久不能任职。中大通二年,任司徒左长史。中大通三年,昭明太子去世,王筠奉命写哀悼文册,又得到大家的赞赏。王筠天性宽弘敦厚,不因有技艺才能而自视高人一等,而且年轻时就有才华名望,在当时和刘孝绰一起被(世人)看重。他在自序中写道:“我从小就喜欢读书,到老更是越来越专心。即使是偶尔读到文章或看见景物,都立即分条记下来,以后再审阅观览,观兴更深,习惯与性情已养成了,写作不停,不觉疲倦。自十三四岁,也就是齐朝建武二年到梁朝大同六年,共四十六年了。年幼时读五经,每部经书都读了七八十遍。特别喜欢左氏春秋,时常在口中念念有词,加以背诵,引用为谈话的资料,省略取舍,共读了三遍抄写五次。其他各种经书及周官仪礼国语尔雅山海经本草等都抄了两遍。子史诸集都抄了一遍。未曾请他人代抄,都是自己亲自摘抄誊录,大大小小共一百多卷。不值得用来传给好事的人,只是为了防备遗忘而已。” 又给他的儿子们写信论说其家世,归纳一起就是:“历史上说安平崔氏和汝南应氏,都是历世有文才的,所以范晔说崔氏世代擅长雕龙。然而不过是父子两三代人罢了。没有在七代人中,累世盛德,光辉相承,爵位相承袭,人人有文集,像我们家族这样。少傅沈约对人说:我年轻时喜欢读百家诸子书,亲自编撰了四个朝代的史书,开天辟地以来,没有哪一个家族能像王氏家族这样官位相蝉联,文才不断的盛况。你们要仰观祖先的遗业,要发奋努力。”(二)周室衰微后,诸侯恣意行事。仲尼痛悼礼乐崩废,追修经术,来宣扬王道,匡正乱世使它返归正道,通过他的著作立说,为天下制定礼仪法度,留下“六艺”纲纪给后世。作孔子世家第十七。三、表达运用(8分,每小题4分)15.阅读论语中的几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一)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二)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三)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四)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1)孔子说自己“乐在其中”,谈谈你对此处孔子提及的“乐”的内涵的理解。(2)后世的儒者遵从孔子的信念,如孟子提出“舍生取义”,董仲舒提出“正其义不谋其利”,都力图追求道德精神的完善,从上述几章看,儒家价值观的核心是什么?说说这些观点对你现实生活的启示。(不超过50字)答案:(1)乐:为心中的坚定信念(道德修养、仁的追求)而乐,为能够坚守“乐”而乐。(2)儒家的核心价值观重义崇德。启示:在艰难困苦中也能感受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坚定自己的人生信念,在饱经忧患中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牢记自己的人生使命。16.仔细观察右面的画,结合原画附诗,叙述画面所表现的内容,并写出此画的寓意。答案:墙根处的蚂蚁正排着长队搬家,一个孩子搬来很多小凳连在一起架起“长廊”,使蚂蚁免遭被踩死的厄运。一位长者走来,另一个孩子提醒他注意蚁群。寓意是借小孩爱护弱小生命,希望人们尊重生命,有一颗仁爱之心。(意思对即可)四、作文(60分)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山羊过独木桥”是为民学校传统的团体比赛项目。规则是,双方队员两两对决,同时相向而行,走上仅容一人通行的低矮独木桥,能突破对方阻拦成功过桥者获胜,最后以全队通过人数多少决定胜负。因此习惯上,双方相遇时,会像山羊抵角一样,尽力使对方落下桥,自己通过。不过,今年预赛中出现了新情况:有一组比赛,双方选手相遇时,互相抱住,转身换位,全都顺利过了桥。这种做法当场就引发了观众、运动员和裁判员的激烈争论。事后,相关的思考还在继续。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解析:这是一个人性化与哲理色彩相结合的题目,立意有以下角度可供选择。(1)团结协作,互惠双赢。聪明的同学,将“独木桥”的残酷竞争,转化为互相抱住,转身换位,顺利通过。社会生活也是如此,在竞争日趋渗入每个角落的今天,怎样在竞争中寻合作,在合作中求双赢,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2)展现智慧,改变规则。规则都是人们因时、因地而制订的,它可能曾经是进步的、积极的,在社会发展当中起过推动作用的,然而,时过境迁,它可能变成落后的、消极的,反而阻碍社会生活的发展。怎么办?我们不是规则制订者,但是,可以在执行中,通过智慧改变规则,将“消极”转化为“积极”。(3)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规则是基础,守规是关键。规则一旦生效,作为社会生活的一员,都有责任、有义务不折不扣地遵守,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如果面对规则,谁都可以根据自己或者当事双方的需求而改变,那么,社会秩序就会陷入无序化,甚至带来难以控制的混乱。答案:生命因相拥而美丽河南考生没有任何一个生命可以孤立无援地活下去。只有在与其他生命的相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卸车岗位安全培训课件
- 2025河南驻马店市正阳县县管国有企业招聘20人(第二批)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数字重庆大数据应用发展有限公司校园招聘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陕西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招聘(20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度安徽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芜湖中心支公司二季度招聘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国家能源集团广西电力有限公司高校毕业生春季招聘3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中国大唐集团科技创新有限公司招聘1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山东万创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招聘1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国网物资有限公司招聘高校毕业生约3人(第二批)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四川经准特种设备检验有限公司招聘5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人教版 2024 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第 13 课《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检测卷
- 小学数学教师新课标考试试题(含答案)
- 厂房搬迁管理办法
- 保险学考试题(附答案)
- 中药处方点评管理办法
- 国企纪法教育实施路径
- 药品发放登记管理制度
- 临床科室科研管理制度
- 铁艺围栏采购合同
- 中国皮肤基底细胞癌诊疗指南2023
- 卫星通信技术在电力行业中的应用场景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