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静脉炎的护理干预体会.doc_第1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静脉炎的护理干预体会.doc_第2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静脉炎的护理干预体会.doc_第3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静脉炎的护理干预体会.doc_第4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静脉炎的护理干预体会.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西医结合治疗静脉炎的护理干预体会中外医学研究2011年11月第9卷第31期CHINESEANDFOREIGNMEDICALRESEARCH护理园地0:一劳00:缚00鹭0ll一._lllI3ll誊.lll|.:lllll呼吸功能并发症的较好的指标.术后3d体温低于38,属于术后吸收热,如体温升高至38或更高,应密切注意观察是否有伤口感染或肺部感染的情况.3.2.3患者休养的体位和锻炼情况患者在手术之后的体位应为平卧,患者应进行卧床休息,不可进行滚翻,转腰,屈曲等动作.在手术之后67d应依据其的情况来进行锻炼,锻炼应逐渐增加.3.2.4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患者因为手术需要进行全身麻醉,这导致患者的支气管黏膜受到了一定的伤害,其分泌物有增多的表现.另外患儿手术之后有呼吸受限,致使进行咳嗽表现无力,让分泌物无法排除.这会导致患者出现肺不张,感染等并发症.其在清醒之后就要给予其喉软骨的刺激,帮助其进行咳嗽排痰.如患儿进行哭闹叶可帮助排痰咳嗽.并给予其进行雾化吸入帮助分泌物的排出.也可应用吸痰器进行吸痰.本文中的所有患儿都没有发生感染,肺不张的并发症.3.2.5患者出现疼痛表现的护理措施手术之后患者会有疼痛的表现,这是因为支架对患者有一定的刺激,如表现严重可给予其止痛,镇静类药物进行治疗.有报道称在疼痛发生之前给药也比在疼痛发生之后给药效果更明显.还可应用转移注意力,放轻松的音乐等方法止痛.3.3出院时对患儿进行健康方面的宣教患儿在治疗出院之后的第一个月中应让患儿保持一个姿势进行休息,患儿不可进行活动,患儿经休息46周之后才可进行活动.在出院之后4周内不可进行翻滚,扭腰,弯腰等动作,患儿的背部要保持挺直.出院之后定期患者到医院进行复查.手术之后6个月左右可除去患儿的钢板.定期给予患者进行x线复查,查看患者恢复情况及钢板的位置情况,如果其出现了移位的情况要马上给予处理.4体会漏斗胸为儿童患者比较常见的疾病,患儿常因胸骨凹陷导致心肺受压,心悸及呼吸道感染,并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加重,肺功能降低,表现为活动耐力差,肺活量低,易发生肺部感染,胸骨凹陷后让患儿的心脏受到了移位和压迫,致使患者出现大血管扭曲,导致其心脏受到了影响.其让患者的搏出量表现为下降,患者的肺部扩张的情况受到了抑制,致使患者的心肺功能受到了伤害.患儿的胸壁表现出畸形的情会导致儿童的心理出现自卑的感觉,故应对患者早期进行矫形改正.参考文献1孙立鹗.胸外科手术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5657.2张冬青.胸腔镜下微创胸骨抬举术治疗漏斗胸的手术配合.护理学杂志,2006,21(2):4748.【收稿Et期】20110922中西医结合治疗静脉炎的护理干预吴卫娟孙爱云章细霞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南京210028)体会【摘要】目的研究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静脉炎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临床护理方法等.方法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就诊为静脉炎的患者146例,将其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局部组织炎症反应如红,肿,热,痛及静脉条索状硬化的改善情况等.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静脉炎的护理干预的临床意义.结果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护理干预组总有效率(95.8%)明显高于常规组(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3,P<0.05).结论临床上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静脉炎疗效安全有效,对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患者进行早期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恢复情况,临床疗效显着,因此临床上值得推广.【关键词】中西医结合;静脉炎;护理干预静脉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局部静脉壁炎性反应之一,其发病一般都是由于患者长期静脉输入高浓度或刺激性较强的药物等,或者给予患者长期静脉内置管,留置较大较粗的塑料管,或者患者体内的留置针时间过长,导致的一种局部静脉壁的化学性炎症反应,这种炎症反应也可能是由于手术或置管过程中未严格按照无菌技术操作导致的静脉感染等J.传统的方法是采用硫酸镁外敷但效果不明显,近几年临床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静脉炎临床疗效肯定,本组试验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月一2010年1月就诊为静脉炎的患者146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研究分析护理干预下中西医结合的f床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月一2010年1月口就诊为静脉炎的患者146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如意黄金膏结合传统的西医结合治疗,将其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其中,干预组资料:共70例,男性34例,女性36例,年龄2168岁,平均年龄(55.112.7)岁;按发病部位分:左下肢l2例,右下肢23例,双下肢7例,左上肢l5例,右上肢11例,双上肢2例;发病原因:原发病19例,输液13例,感染9例,外伤l7例,术后长期卧床患者8例,其他4例.常规组资料:共76例,男性37例,女性39例,年龄2465岁,平均年龄(54.513.1)岁;按发病部位分:左下肢13例,右下肢25例,双下肢8例,左上肢16例,右上肢12例,双上肢2例;发病原因:原发病21例,输液15例,感染10例,外伤18例,术后长期卧床患者9例,其他3例.所有患者诊断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的诊断标准.1.2方法中外医学研究2011年11月第9卷第31期CHINESEANDFOREIGNMEDICALRESEARCH立00:_1l100善:.0-一.一季.|0-000_._1.2.1治疗方法所有患者采用如意黄金膏联合西医的治疗方法:首先清洁患肢,用生理盐水对患肢局部皮肤进行清洁处理,干洁后用无菌棉签蘸取如意黄金膏均匀涂于患肢局部红肿的皮肤,范围稍微扩大一点,一般是大于红肿部位11.5cm,药物不宜涂的太多,以不透出皮肤颜色为宜,外面用医用棉纸包裹一层,在用绷带裹住,松紧适宜,患者制动,抬高,每日换药,换药时注意去除前1日所用的药膏,清洁皮肤后在进行上述操作.1.2.2护理措施(1)常规组:进行常规的护理操作,皮肤清洁保持患者患肢皮肤的干燥,室内温度和湿度适宜,防止患者出汗影响患肢病情恢复,同时也避免阳光暴晒等.(2)干预组:在常规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下列护理干预:饮食护理:指导患者健康饮食,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理予以补充适量的维生素及富含蛋白质成分的食物,告诫患者忌辛辣刺激的食物及发物如公鸡等;心理护理:静脉炎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输液或者外伤,感染等原因导致的,因此患者在心理难以接受输液等原因,认为输的药物不但没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反而引起了相关并发症,从而对医生产生了一种不信任或怀疑的情绪,不能积极配合治疗,护理人员应该予以解释,向患者说明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并从患者角度出发,对其予以关心,体谅,与患者多交流,取得患者的,同时安慰患者,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减少患者的焦虑和多疾病的恐慌;健康教育护理:对患者进行宣传,通过多媒体教学或发放下册子等方式,向患者宣传积极治疗疾病的意义,同时指导患者就医.1.3疗效判断标准痊愈:局部皮肤红肿,疼痛及条索状红色硬线消失,血管弹性恢复;显效:疼痛消失,皮肤红肿明显缩小,颜色明显变淡,血管弹性逐渐恢复;无效:经过临床治疗与护理等病情无明显改善,患者红肿疼痛及条索状红线无明显改善J,甚至病情加重;总有效率=痊愈+显效.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护理干预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3,P<0.05).详见表1.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注:两组比较=13.3,P<O.053讨论静脉炎的发生有多种病因,其中较为常见的是原发性疾病导致,其发病原因可能为外伤,感染,术后长期卧床,输液,长期置管等,机械受损或感染时血管损伤,引起血小板聚集,相应的血液粘滞度增加,导致血栓形成,从而进一步发展导致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此类疾病发病突然,病情轻重不一,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引起严重的后果.另外,长期卧床的患者,肢体受到长期压迫,血流缓慢,血液粘附于血管壁导致静脉炎的发生J.总体来说,各种能导致血流速度减慢和血液粘滞度增加的疾病都是导致静脉炎的病因.因此,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及相关护理干预对疾病的愈合十分重要.本组试验研究讨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静脉炎的护理干预对于临床疗效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护理干预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13.3,P<0.05),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笔者分析认为,传统的西医治疗静脉炎临床疗效比显着,近年来提出中西医结合治疗手段,中医认为静脉炎是反复穿刺及高浓度液体输入等导致的脉络血行不畅,血液淤滞,津液受阻肿胀,瘀血内蕴,蕴久化热,从而导致局部皮肤发热,脉络受损,血溢肌肤则局部发红,认为其治疗以清热解毒化瘀散结为主,本组试验采用如意黄金膏具有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拔毒外出等作用,结合西医治疗比传统的西医治疗效果肯定.临床治疗不是一个单一的过程,需要合理的护理配合,才能完成对疾病诊治的全过程,而临床护理干预是十分重要的步骤之一,本组试验采用常规护理与护理干预对照,临床效果明显,其主要遵循循证医学的原理,对患者进行身体和心理的护理,积极对患者进行药物等相关专业治疗的同时,予以人文关怀,指导,帮助患者调整心理,减轻患者对疾病的恐慌与焦虑,使患者能积极主动的配合医生的治疗,是临床医疗工作顺利的进行从而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减少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另一方面,对患者予以健康教育,使其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从而主动就医,防止疾病的发展;通过教育和指导患者临床护理技能,减少感染等的发生,也能提高疾病的治愈率.综上所述,临床上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静脉炎疗效安全有效,对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患者进行早期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恢复情况,临床疗效显着,因此l临床上值得推广.参考文献1章春芝,任晓东,薛志芳,等.中药外敷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临床观察.中华护理杂志,2009,44(7):1339.2张军.牛黄解毒片治疗输液性静脉炎的护理体会.河南外科学杂志,2007,13(4):123124.3祝大巍.血栓性静脉炎的诊治.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6,13(5):4950.4秦梅,陈庆美,刘明倩.长春瑞滨致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山东医药,2007,47(10):24.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