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模具技术.doc_第1页
走进模具技术.doc_第2页
走进模具技术.doc_第3页
走进模具技术.doc_第4页
走进模具技术.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走進技術走進技術 技術課教育資料技術課教育資料 大家好 我們對 技術 兩字一定不會陌生 但我們對 技術 兩字的內涵理解有多少 那 可要因人而異了 何胃技術 1 特有的技能 知識 方法 2 持有特有技能的工作者 在這里所講的技術是指第 2 種 持有特有技能的工作者 現在大家來分析以 下三方面來了解一下自己 一 技術的定位 正確地定位技術 才能作一個技術者 任何一家公司都不可能忽視技術 是整 個公司發展的重頭我們公司的經營理念講 專業技術 品質至上 團隊精神 共同 成長 品質承諾有 以專業的技術 嚴謹垢 提供客戶信賴之產品 可見公 司對整個技術的重視程度 那我們技術員作為公司的一員 技術力之推行者 又應 該做些什麼呢 首先 技術課是一個間接部門 單位 它以服務全公司 協肋其它部門作業為 宗旨 它要對公司負責 在接受其它部門之協肋要求的同時 還要不斷地針對公司 各部門的一些不足作提案改善 目前特別是生產品質上的一定要完善起來 其次 技術課是公司的先鋒 在某種程度上講 技術課的工作品質 工作作風代 表著整個工司 正因如此 技術在其它公司都是值得信敕的 這已是其他部門 公司 喜歡找技術檢討問題的原因 包括我們課內對其他公司亦如此 管理決定公司的盈虧 技術決定一個公司的成敗 雖然身為技術課的一員 掌握的技術不是那麼全面 亦不可能掌握全部 但我們能舉一反三 有好的工作方 式 方法 較強的協調能力 充分發揮團隊協作精神 一樣可辦到別人不能辦到的事 二 技術必備的技能 作為技術推行的技術者 雖然不是全能 但還是應具備一些起碼的技能 1 思維要敏捷 技術者在平常工作中隨時都有突發事件發生 各方面不 同的信息都可能會同時匯集在一起 在眾多需處理的事件面前 沒有敏 捷的思維合理按排 常常會 顧此失彼 造成 塞車 2 要有一定的協調能力 技術課面對的部門是開放式的 各個部門的工作 方式不一樣 要將這些部門串聯在一赸 同技術課一起工作 與各部門 間的協調是必要的 3 較強的分析力 理解能力 技術常常會做一些原因分析 對策找尋之類的 事 要能夠從眾多不尋常的現象中找出突破口 從眾多不良現象 不良 原因中不被假象所迷惑 找出重點 真因對其進行對策 並不是簡單的 想一想能辦到的 4 掌屋相關課的工作流程 知己知彼 主能百戰百勝 在與其他課協調的同 時 遵重別人的工作流程是重要的 5 一定的專業知識 我們公司有模具制作 精密射出成形 涂裝及印刷知識 都 是我們力求了解與具備的 目前由於技術課內部組織狀況關系 模具知 識多少已具備一些 但成形 涂裝及印刷方面還是空白 故我們需要三 步及的領域還挻廣闊的 這方面的教育我們還要不斷的加強 三技術工作執行技巧 1 現場問題點確認 模具拆裝常識 拆前要記著各零部件的組立位置 組立狀況 每拆一個 零部件要仔細檢查有無缺陷 各類零部件要分開放置 模板 頂針 模仁 彈 簧 螺絲 切忌相互碰撞 拆散過程中要記下各零件的拆散順序 以便組裝 時有序可依 並注意各組件的防保及組立編號 有斜 pin 片頂出入子等模具 要先用蝶形拉杆螺絲拉回位梢 防止下 固定板拆散後 在頂出復位彈簧作用下 將頂出杆與斜 pin 及入子聯接處 拉斷 拆散順序 先將公母模分開 有引張板 外開閉器等機構將公母模板連 在一起的 要先拆掉 但附屬開公模或母模之零配件不要先拆 如 KIA 1902 螺紋機構 KIA 3069 液壓缸等 然後視情況先拆公模或母模 從背 對模仁方向依次拆散 遵守由大到小原則進行分解 拆模過程中不可重擊敲打 可用銅棒等介質進行受力分解鏡面 咬花 面模仁務必小心 不可用手接触鏡面及咬花部份 要放置於專門指定的地 方 並作好防護防銹 成形試模 模具作動性確認 開關模具是否順暢 頂出作動是否順暢 作動部件 潤滑效果確認 加模溫會造成模具作動不順 部品變形確認 離形不良 部品自身結構不良 部品拉傷之確認 模具損壞 離形不良 部品離形不良之確認 離形劑是一個好幫手 部品毛邊確認 靠破不良 插破毛邊 成形不當 紅丹合模液哪里去 了 缺料 排氣不良 成形不當 2 怎樣展開問題檢討 客戶永遠是對的 多為客戶著 想 以祁待人 現象說明 原因分析說明 暫定方式檢討 3 訊息之傳遞 課內 課外 等級窗品對應 4 XY 分析法 自助分析 互助分析 各自經驗值不一樣 判斷力不一樣 XY 分析 5 課內看板講解 善於管理 恒久對策檢討 執行 擔當 事務 擔當 主管 教育資料 考試時間 30 分鐘 得點配分 40 100 分 1 姓氏 職稱 業務 提示一下 2 思考過程可隨意作筆記 得點配分 60 100 得點 林先生 吳先生 陳太太 施先生 黃小姐 蔡小姐 總經理 副總經理 會計課員 總務課員 秘書 電話接線員 1 副總經理是總經理的外孫男 2 會計課員是總務課員的女婿 3 林先生是未婚 4 施先生是 25 歲 5 黃小姐是秘書的表妹 6 吳先生已結婚 是住在總經理的附近 得點 成形條件知識講解成形條件知識講解 技術課教育資料技術課教育資料 一一 塑膠的分類及成形方法塑膠的分類及成形方法 二二 射出成形的五大因素射出成形的五大因素 1 溫度 1 1 溶膠溫度 設定能使樹脂熔離可施行可塑化的溫度 亦即料管溫度 1 2 干燥溫度 使樹脂中所含水份以熱蒸發形式排出 使材料含水量達到標 準 1 3 金型溫度 依成形部品外觀 寸法及周期所設定的金型的溫度 一般有 模面溫度 模仁溫度 和模溫機設定溫度幾種方式參閱 1 4 料斗底溫度 料管後端下料口處之溫度 保證物料供料正常不致於提前 熔融 一般為 60 90 作動油溫度 液壓成形機使用的作動油的溫度 一般以 38 42 為宜不可超 過 60 環境溫度 對成形部品之後收縮有影響 適宜保持溫度在 25 28 左右 2 壓力 2 1 射出壓力 將溶融樹脂充填於型腔的壓力 一般充填壓力成形部品的 XS85 90 範圍 2 2 保持壓力 為控制部品精密尺寸 不使部品外觀不良 通常在射出切換 時發生 2 3 頂出壓力 開模完成後 將部品從公模型腔頂離 2 4 開關模壓力 使機械動模壁前後作動 以使鎖付於動模壁的公模前後作 熱可塑性 熱硬化性 結晶性塑膠 PZ PP POM PBT 非結晶性塑膠 PVC PS PC PMMA 酸樹脂 氨基樹脂 不飽和樹脂 環氧樹 脂 射出成 形 押出成 形 真空成 形 輪壓成 形容 熱成形 動開關模 2 5 鎖模力 成形機在高壓鎖模後產生 將模具壓緊使公母模仁結合良好 2 6 背壓 螺杆回轉時 對於後退螺旋施陰抗使為後退困難的陰力 一般 為 3 20kg cm 3 時間 3 1 射出時間 將熔融樹脂填充模具的時間 3 2 保壓時間 配合保持壓力 保持射出型腔內的樹脂相對固化 3 3 冷卻時間 填充於模型腔的熔融樹脂冷卻固化為熱變形溫度以下 至可 取出成品的時間 3 4 計量時間 螺杆回轉時量達到一模部品所需量 計量完工位置 的時間 計 量時間不宜超過冷動時間 以免延長周期 3 5 干燥時間 配合干燥溫度 使材料含水量達到標準值所 需時間 4 速度 4 1 射出速度 將熔融樹脂往模具充填的速度 4 2 開關模速度 模具公模前進 後退的快慢 設定基準為開關模塊 而平穩 4 3 頂出速度 將部品從公模型腔中頂出的快慢 太快可能會產生變 形或 頂凸等不良之發生 4 4 螺杆轉速 螺杆回轉 使料管內樹脂剪切並供料 5 量 5 1 計量位置 充填一模部品所需溶液的量 以料管內徑作考量 5 2 前後松退位置 在螺杆計量前或時時量後 螺杆抽退的位置 以去除計 量所熔融樹脂內壓 5 3 開模完成位置 模具開模完成 機械動模板所需最後停留的位置 三三 射出成形機及周邊設備簡介射出成形機及周邊設備簡介 1 射出成形機構件 附簡圖 2 周邊設備構件及功用 2 1 取出機 功用 配合注射成形機 自動作模具型腔內部品或流道取出 節約人力 減輕作業疲勞程度 使生產自動化 穩定性 增強 2 2 模溫機 功用 調節金型所需溫度 控制部品外觀及尺寸 附圖 2 3 干燥機 功用 強制熱風循環干燥 使材料內含水份達到成形標準 避 免因干燥不充傷而產生水解 使制品易發生脆裂 強 度及外觀不良之發生 2 4 真空吸料機 功用 作真空自動填料 減少人力加料的作業程度 2 5 輸送機 功用 配合取出機全自動運轉時擺放部品 便於收集 油壓成形機 伺服馬達電動成形機 直壓式 曲軸式 直壓式 曲軸式 2 5 輸送機 功用 配合取出機全自動運轉時擺放部品 便於收集 四四 成形條件基本設定方法成形條件基本設定方法 以以 NIGATANIGATA 成形機為例成形機為例 1 鎖模力設定 ton A P 1 2 F 1000 F 鎖模力 ton A 產品投影面積 cm P 模內平均樹脂壓力 kgf cm 平均樹脂壓力分類用途 0 350kgf cm 雜物電子 電器類機構部件 0 500kgf cm 一般工業配件電子類塑膠配件外殼前蓋 後蓋類 0 700kgf cm 精密零件高精度工業零件 本體部品 2 樹脂溫度設定 2 1 為了防止成形周期長 材料滯留時間過久引發的材料降解 降低 區 的溫度 2 2 在成形薄件及短周期成形時 提高 區的溫度以加強可塑性能 2 3 射咀度設定溫度降低 可防止材料垂伸 流誕 3 螺杆轉速轉 min 3 1 一般情況下 PWC PC PMMA 等高粘度硬質樹脂低轉速 向 PE PP PA 等低粘度樹脂採用高轉速 3 2 須根據樹脂溫度 強化劑 GF 等進行變更 參考設定 轉速 N樹脂區分 20 50 PMMA AS PC PWC 50 100 ABS PS 100 150POM 150 以上 200PE PP PA 4 計量 計量沖程 成形件總重量 緩沖量 當須先知道成形件總重量時 五里論 M S 10 5 D D 0 72 S 計量衝程 M 成形件總重量 D 螺杆直徑 密度 各種常用樹脂的密度 樹脂名一般等級樹脂玻璃纖維強化樹脂 ABS1 03 1 061 22 1 36 PA661 13 1 151 38 PBT1 31 1 381 52 PC1 19 1 201 24 1 52 PMMA1 17 1 20 POM1 17 1 201 61 PP0 90 0 911 22 1 23 5 注射壓力 kgf cm 充填壓力 保證充填到模具內的速度的壓力 P1 保壓壓力 決定產品的外觀尺寸 P2 6 射出保壓切換位置 1 保壓設定為 0 當射出壓充填至部品面積 85 90 時 即可做為保壓之切 換位置 2 保壓位置需設定適宜 避免過度兗填或尺寸外觀之不良 7 注射速度 1 速度的設定需使部品最薄的部位也得到充填 2 速度的設定要適宜 過慢致使充填不完全 過慢剪切摩擦引起局部加 熱或逃氣不良 外觀激流痕發生 8 8 注射時間注射時間 1 以射出壓切換至保壓的時間為基礎進行設定 2 時間的設定需保證部品尺寸 外觀 9 9 冷卻時間冷卻時間 1 冷卻時間依部品的厚度關系較大 2 冷卻時間設定需考量部品周期性及產能關系 10 10 背壓背壓 1 背壓功用 A 提高材料熔融溫度與均勻性 B 材料溶融密度增加 消除材料在料管內徑由螺杆旋轉事 先 剪切作用所產生的瓦斯氣以利排出 2 背壓的設定需考量計量的難易度及笄伸流誕的產生 3 背壓過多 螺杆旋轉困難 計量時間增加會直接適良周期時間 總之 成形中五大要素互相關聯 不能各自任意設定又與成形品形狀 樹脂 種類 模型構造互相復雜關系 成型條件應依實際成形而定 五五 成形工藝中可塑性工程設定項目的意義和傾向成形工藝中可塑性工程設定項目的意義和傾向 可塑化工程 要點 使樹脂溶融均勻 排出時量時 螺杆卷入之空氣後段設為低壓 減少噴嘴部及螺杆部的樹脂壓 過高垂伸 牽絲增加 可加大 SUCK BACK 但穩定性惡化 背壓 過低計量不穩定 脫氣不足 混合不良等不良增加 要點 防止因剪斷發熱引起局部加熱 在計量後階段 為防止樹脂壓過 高 應保持低速回轉 過高時 卷進空氣 局部加熱 燒焦 變黃且溫度偏離不均勻 轉數 過低時 易受加熱器影響 溫度控制較難計量不穩 且可能會適良周期 要點盡量減少以消除垂伸 牽絲 過多氣泡產生 計量成形不穩定 最後 松退 suck Back 過少垂伸 牽絲 冷料發生 重點保持自計量開始至射出開始之時間於一定 過早樹脂溫度易變化 材質變黃 滯溫時間久 材料會分解 計量 適遲 過遲計量時間不夠 溫度不夠 影響周期 前進 保持 噴嘴溫度易降低 成形不穩定可塑 化後 退前後退 如有牽絲 垂伸狀況 導致加熱損壞 射咀口模具接觸次數多 易 受損 要點與可塑化全程有關 能溶融但不能過大 過高變色 材料分解 成品收縮率大 料管 溫度 過低壓力過高 計量不穩 且與部品內應力殘留有關 要點使成形穩定化 少牽絲 不冷料 過高牽絲 垂伸 變色 分解 噴嘴 溫度 過低冷料 穩定性差 A 後退適遲 B 後退時間 六六 常見缺陷之改善及原因對策分析常見缺陷之改善及原因對策分析 1 毛邊 1 機台 模力不夠 2 模具本身 PL 面或入子靠破不良 3 成形壓力過大 射速過快 4 成形材料溫度過高 材料過大分解 5 PL 面或入子間異物附著 合模不緊 低壓保護設定不當時 6 逃氣槽過深 因材質的流動性不同 逃氣槽的深度也不一樣 7 模具不良有凸起或倒角 離形時拉傷毛邊 2 缺料 1 溫度設定不當偏低 流動性差 填充不能 2 成形壓力或速度不夠 3 多穴數部品進膠方式不當 澆口太小或太遠 冷料產生 準於充填 4 模具逃氣不良 充填不能熔蝕 5 模具設計不當 肉厚太薄 不能充填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