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全册 12.2熔化与凝固课件 (新版)沪科版.ppt_第1页
九年级物理全册 12.2熔化与凝固课件 (新版)沪科版.ppt_第2页
九年级物理全册 12.2熔化与凝固课件 (新版)沪科版.ppt_第3页
九年级物理全册 12.2熔化与凝固课件 (新版)沪科版.ppt_第4页
九年级物理全册 12.2熔化与凝固课件 (新版)沪科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知识点一熔化1 熔化现象 2 实验探究 冰和石蜡的熔化 例1 2017山东临沂临沭青云中学月考 某种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12 2 1所示 这种物质是 选填 晶体 或 非晶体 该物质的熔点是 熔化的时间是min 第10min时该物质是 选填 固态 液态 或 固液共存态 图12 2 1 解析由题图知 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 温度保持240 不变 所以该物质为晶体 并且熔点为240 该晶体从第6分钟开始熔化 到第14分钟完全熔化 所以该晶体的熔化过程经历了14min 6min 8min 第10min时处于熔化过程 即处于固液共存态 答案晶体2408固液共存态技巧梳理熔化或凝固时温度不变的物质为晶体 熔化或凝固时温度连续变化的物质为非晶体 1 熔化与熔点像冰化为水那样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称为熔点 当温度升高到冰的熔点且继续吸热时 冰便从固态逐渐变为液态 熔化与溶化不同 熔化表示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 而溶化是表示某些物质溶化在液体中的过程 如盐溶于水变成盐水 知识点二熔点 例2 2017安徽合肥瑶海期中 表中列出了一个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熔点 据此分析得出下列结论 其中正确的是 a 水银温度计可以测量 40 的低温b 用钨做灯丝 是因为钨在高温下不易熔化c 金块掉进铁水中不会熔化d 260 的氢是液态 解析水银凝固点为 38 8 故不可以测量 40 的低温 故a错误 钨的熔点是3410 灯丝发光时的温度大约是2000 低于钨的熔点 钨不易熔化 故b正确 铁的熔点为1535 而金的熔点为1064 故金块掉进铁水中会熔化 故c错误 常温下的氢是气体 氢的凝固点为 259 则 260 时的氢是固态 故d错误 答案b 2 晶体与非晶体 1 晶体内部的分子按一定的规律排列 如冰 海波 石英 水晶 食盐 萘以及金属都是晶体 这些晶体都具有固定的熔点 需要说明的是 晶体的熔点也会由于杂质的存在或外界压强的变化而变化 2 非晶体内部分子的排列无规律 如松香 玻璃 石蜡 沥青都是非晶体 非晶体没有熔点 它们不是在固定温度下熔化为液体 而是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由硬变软 最后变成液体 3 晶体和非晶体的异同点 3 熔化需要吸热事实表明 不论是晶体还是非晶体 熔化过程中物质需要吸收热量 关键提醒晶体是固态时 吸收热量 温度升高 达到熔点 熔化开始 继续吸热 温度保持不变 熔化过程结束 吸收热量 温度升高 例3 2018辽宁锦州七中月考 下列物质中 均属于晶体的一组是 a 塑料 沥青 蜂蜡b 明矾 松香 石英c 萘 铁 松香d 水晶 食盐 黄金 解析常见的晶体有金属 海波 冰 食盐 水晶 固态的酒精等 常见的非晶体有石蜡 玻璃 沥青 松香等 答案d 知识点三凝固 1 凝固现象 2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 称为凝固 在通常情况下冰的熔点是0 在温度达到熔点时 冰 水可共存 高于熔点 冰变成水 低于熔点 水就变成冰 水变成冰就是凝固现象 3 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 叫凝固点 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 非晶体没有凝固点 例如 萘的熔点是80 那么萘的凝固点也是80 4 凝固放热液体在凝固点凝固成晶体时要放出热量 但温度保持不变 5 晶体与非晶体熔化与凝固的比较 例4 2017湖南岳阳中考 如图12 2 2所示 由冰的熔化曲线可知 图12 2 2a 冰是非晶体 b 冰的熔点为0 c 冰的熔化过程经历了5mind 冰在熔化过程中 吸收热量 温度持续升高 解析冰是晶体 冰的熔点为0 冰熔化过程是指2 5min时间段 持续3min 冰在熔化过程中 吸收热量 温度不变 答案b 题型一晶体的熔化图像例1如图12 2 3所示为某晶体的凝固与熔化图像 其中表示该晶体正在熔化的为图像中的段 该晶体的熔点为 图12 2 3 解析由图像可知 a到d的过程表示晶体的温度整体上随时间的增加而降低 d到g的过程表示晶体的温度整体上随时间的增加而升高 其中ef段是晶体正在熔化的过程 该水平线段对应的温度就是该晶体的熔点 答案ef45 点拨晶体的凝固图像整体上随时间的增加温度降低 其中正在凝固的过程放热但温度不变 为一水平线段 晶体的熔化图像整体上随时间的增加呈升温趋势 其中正在熔化的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 为一水平线段 对同一种晶体来说 两个过程中的水平线段对应的温度是一样的 是这种晶体的熔点 或凝固点 例2 2016重庆中山外国语学校月考 用如图12 2 4甲所示的装置做 探究冰的熔化特点 的实验 1 装有碎冰的烧杯直接放置在空气中 不用酒精灯加热 这样做 不但能使烧杯均匀受热 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 选填 快 或 慢 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为了使烧杯内各部分受热均匀 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2 实验中 应始终注意观察烧杯中冰的变化 并每隔0 5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 其中 由图乙可读出第1min末时温度计的示数是 3 根据下表数据 在图丙中画出这段时间内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题型二晶体的熔化实验 4 由图像可以看出 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 选填 变化 或 不变 图12 2 4 解析 1 冰的熔点为0 所以装有碎冰的烧杯直接放置在空气中 不但能使烧杯均匀受热 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慢 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为了使烧杯内各部分受热均匀 还需要用搅拌棒进行搅拌 2 探究冰的熔化特点 不仅要探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而且要观察其状态的变化 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 所以其示数为 4 3 根据表格中数据进行描点 并将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如图12 2 5所示 图12 2 5 4 由图像可知 冰在熔化过程中 虽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答案 1 慢用搅拌棒搅拌 2 状态 4 3 见解析 4 不变 点拨冰不善于传导热 为了使冰受热均匀 要用碎冰加热 并且还要不断搅拌 温度计读数时要先找到零刻度线 分清分度值 然后再读数 画图像时 要注意分清纵坐标和横坐标各表示的物理量是什么 然后再画图 例3 2017山东泰安中考 如图所示的四幅图像中能反映晶体凝固特点的是 题型三凝固 解析晶体凝固前放热温度降低 凝固时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a在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上升的趋势 是熔化图像 又因为有一段时间内物质吸热 温度不变 说明有一定的熔点 因此为晶体的熔化图像 b在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下降的趋势 是凝固图像 又因为该物质没有一定的凝固点 所以是非晶体的凝固图像 c在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上升的趋势 是非晶体熔化图像 d在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下降的趋势 是凝固图像 又因为有一段时间内物质放热 温度不变 说明有一定的凝固点 因此为晶体的凝固图像 答案d 点拨解决此题的关键有两点 一是明确熔化吸热 凝固放热 二是分清晶体有一定的熔点 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 易错点对晶体的熔化或凝固条件的理解例 2016山东邹城八中第一次月考 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 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 如图12 2 6所示 当烧杯里的冰块大部分熔化时 试管中的冰 图12 2 6a 也熔化一部分b 一点都没熔化 c 全部熔化d 下边的熔化 上边的没熔化易错点分析对晶体的熔化条件容易理解错误 晶体要熔化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要达到熔点 二是要继续吸热 烧杯里的碎冰在大部分熔化过程中保持0 不变 试管里的冰达到0 后 无法从烧杯里继续吸热 所以试管里的碎冰无法熔化 解析冰是晶体 若给烧杯中的冰加热时 烧杯中的冰会熔化 但在冰的熔化过程中温度为0 保持不变 所以试管中的冰能达到熔点0 但试管中的冰和烧杯中的冰的温度相同 不存在温度差 不会发生热传递 试管中的冰不能从烧杯里的冰中继续吸热 所以不能熔化 答案b 知识点一熔化1 2017福建晋江平山中学期中 小强在探究某种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中 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如图12 2 1所示 根据图像特征回答下列问题 1 该物质的熔化过程的特点是 2 该物质温度为30 时处于态 选填 固 或 液 图12 2 1 答案 1 不断吸热 温度保持不变 2 固 解析 1 由图像知 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 温度保持不变 2 由图像知 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48 不变 所以熔点为48 30 低于熔点 该物质温度为30 时为固态 2 2016天津中考 如图12 2 2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根据图像中的信息 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2 2 2a 该物质为非晶体b 该物质的熔点是80 知识点二熔点 c 在第5min时物质已全部熔化d 第10min时物质处于液态 答案b从图像可以看出 此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80 不变 所以此物质是晶体 且熔点为80 故a错误 b正确 根据图像可知 该物质从第5min时开始熔化 到第15min时熔化结束 整个熔化过程用时15min 5min 10min 第10min时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 故c d错误 3 我国北方地区冬季贮菜时 人们常在地窖里放几桶水 这里利用水的 填物态变化名称 热 以防止地窖里的菜被冻坏 知识点三凝固 答案凝固放 解析水凝固成冰的过程中放出热量 使地窖中气温升高 起到防冻的作用 1 2017山东日照中考 海波的熔化图像 如图所示 下列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 不正确的是 a 海波的熔点是48 b 海波是晶体 在bc段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c 海波在bc段温度不变 不吸收热量d 在cd段海波处于液态 吸收热量 答案c海波是晶体 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2 2017广东茂名实验中学上学期期末 超市里出售的海鲜周围要铺一层碎冰块 这是因为冰块 填物态变化名称 时 要 填 放 或 吸 热 所以能起到保鲜的作用 答案熔化吸 解析冰化成水 是固态变成液态 属于熔化现象 冰熔化时从海鲜中吸收热量 所以能起到保鲜的作用 一 选择题1 2017安徽宿州萧县实验中学月考 某同学在实验室研究物态变化时 依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四个图像如选项所示 其中属于晶体熔化图像的是 答案aa中物质吸收热量 温度升高达到一定值后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符合晶体熔化特点 a符合题意 b中物质不断吸收热量 温度不断升高 符合非晶体的熔化特点 b不符合题意 c中物质温度降低到一定值后 不断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符合晶体凝固特点 c不符合题意 d中物质不断放出热量 温度不断降低 符合非晶体的凝固特点 d不符合题意 2 2016贵州遵义中考 毛泽东同志曾用诗词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描述我国北方的冬天 北方冬天气温下降至0 以下时 水会凝固成冰 水在凝固过程中热量 温度 二 填空题 答案放出不变 解析冰是晶体 水凝固成冰的过程中需要放出热量 但是温度保持不变 3 2017湖北襄阳中考 如图12 2 3所示是 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的实验装置 图12 2 3 1 安装实验器材时 应按照 填 自上而下 或 自下而上 的顺序进行 2 将装海波的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并搅拌 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 目的是使试管内的海波 3 下表是实验中记录的数据 三 实验探究题 海波在第6分钟时处于状态 答案 1 自下而上 2 均匀受热 3 固液共存 解析 1 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 所以要放好酒精灯 再固定铁圈的高度 按照从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 将装有海波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 这是水浴法 采用水浴法 海波的温度变化比较均匀 并且变化比较慢 便于记录实验温度 3 由表格知 第6min时 海波处于熔化过程中 所以为固液共存状态 1 2017福建师大附中上学期期中 如图所示是某物质凝固时的图像 由图像可知它的凝固点是 凝固过程所经历的时间是min 这一过程是热过程 答案805放有 解析晶体凝固过程中 放热 温度保持不变 图像中的bc段为凝固过程 对应的温度为凝固点80 凝固过程经历的时间为5min 2 2017福建龙岩期末 上物理复习课时 教师写下了一副对联 上联是 杯中冰水 水结冰冰温未降 下联是 盘内水冰 冰化水水温不升 对联中包含的物态变化是和 反映的这两个物态变化的一个共性是 答案凝固熔化凝固和熔化过程中 温度不变 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有 解析水结冰属于凝固过程 冰化水属于熔化过程 由于冰属于晶体 冰的熔化过程特点是 吸收热量 温度不变 水的凝固过程特点是 放出热量 温度不变 3 2015重庆中考a卷 如图甲是探究 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 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 如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像 1 如图甲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 2 由图乙可知 冰在熔化过程中吸热 温度 选填 升高 不 变 或 降低 冰的熔点是 第7分钟处于态 3 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 选填 a 或 b a 寻找普遍规律b 减小实验误差 答案 1 3 2 不变0固液共存 3 a 解析 1 由题图甲可知 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 故其读数为3 2 由题图乙可知 冰在熔化过程中吸热 温度保持0 不变 bc段表示熔化过程 第7分钟处于熔化过程中 为固液共存态 3 本实验是要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 所以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寻找普遍规律 一 选择题1 2017安徽芜湖繁昌五中月考 12 质量相同的甲 乙两种物质从固态开始加热 它们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 加热时间都为6min 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12 2 4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2 2 4a 甲的熔化时间是6minb 2min时它们一定都是固体c 甲是晶体 乙是非晶体 d b点对应的温度是甲的熔点 d点对应的温度是乙的熔点 答案c甲的熔化时间是6min 2min 4min 故a错误 因为乙是非晶体 非晶体从加热就开始熔化 因此2min时乙是固液共存状态 故b错误 分析图像可知 甲有一定的熔点 所以甲是晶体 乙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所以乙是非晶体 故c正确 晶体有一定的熔点 b点对应的温度是甲的熔点 乙是非晶体没有熔点 故d错误 2 2018辽宁锦州七中月考 9 用质量相等的0 的水和0 的冰来冷却物体 的冷却效果较好 因为它在过程中要热量 二 填空题 答案冰熔化吸收 解析由题意知 0 的冰变成0 的水时 需要从周围吸收热量 从而会降低周围的温度 更利于冷却物体 所以0 的冰效果会更好 三 实验探究题3 2017重庆一中第一次定时作业 15 如图12 2 5甲是 探究某种固体物质熔化特点 的实验装置 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图12 2 5 1 实验中使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原理制成的 2 图甲中 用烧杯中的热水加热试管中的固体物质 好处是 由图乙可知 该物质是 选填 晶体 或 非晶体 3 图乙中 该物质在bc段处于 填 固体 液体 或 固液共存 状态 在熔化过程中该物质的温度 选填 升高 降低 或 不变 答案 1 热胀冷缩 2 使试管中的物质受热均匀晶体 3 固液共存不变 解析 1 实验中使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利用烧杯中的水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的目的是使试管中的物质受热均匀 由图乙知 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 吸收热量 温度不变 所以该物质为晶体 3 在bc段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物质处于熔化过程 温度保持不变 1 2017山东临沂实验中学上学期期中 1 关于熔化和凝固 正确的说法是 a 固体在熔化时都要吸热 但温度保持不变b 固体在凝固时都要放热 温度降低c 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d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吸热 温度保持不变 答案d晶体在熔化时要吸热 但温度保持不变 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 晶体在凝固时放热 温度不变 但非晶体在凝固时放热温度不断降低 晶体有一定的熔点 而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 2 2014山东济南兴济中学第一次月考 7 如图是某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的温度 时间图像 下列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a 这种物质是晶体 其熔点是50 b 在ab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c 在bc段物质不放热 温度保持不变d 在cd段物质处于液态 答案a从图像可以看出 该物质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所以是晶体 熔点即凝固点为50 a选项正确 该物质在ab段放出热量温度降低 处于液态 b选项错误 在bc段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c选项错误 在cd段放出热量温度下降 处于固态 d选项错误 故选a 3 2018山东郯城红花镇五校联考 23 小明在家中做了某种物质的熔化实验 并画出了熔化图像 1 从图中你可以知道这种物质是 选填 晶体 或 非晶体 它的熔点是 2 ab bc cd各段物质分别处于什么状态 ab段表示物质处于 bc段表示物质处于 cd段表示物质处于 答案 1 晶体0 2 固态固液共存态液态 解析 1 从图中可以看出 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保持0 不变 所以该物质是晶体 2 由图知道 ab段该物质还没有熔化 所以是固态 bc段在熔化过程中 是固液共存状态 cd段该物质已完全熔化 是液态 一 选择题1 2017海南中考 7 某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12 2 6所示 根据图像判断正确的是 图12 2 6图12 2 6 a 开始计时 晶体开始熔化b 第25min后 晶体开始熔化c 温度达到80 时 晶体开始熔化d 温度达到50 时 晶体开始熔化 答案c该物质从第10分钟开始熔化到第25分钟完全熔化 a b错误 由图知 此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保持80 不变 该物质的熔点为80 故温度达到80 时 若继续吸热 晶体开始熔化 c正确 d错误 2 2017山东烟台中考 14 如图12 2 7是一款新型水杯 在杯的夹层中封入适量的固态物质 实现了 快速降温 和 快速升温 的功能 使用时 将水杯上下晃动几分钟 可以将100 的开水降温至55 左右的温水 也可以将冷水升温到55 左右的温水 这款水杯被广泛称为 55 杯 55 杯 的工作原理是 图12 2 7 a 首次使用时 必须加注热水 降温时利用物质熔化吸热 升温时利用凝固放热b 首次使用时 必须加注冷水 降温时利用物质凝固放热 升温时利用熔化吸热c 首次使用时 加注冷热水均可 降温时利用物质熔化吸热 升温时利用凝固放热d 首次使用时 加注冷热水均可 降温时利用物质凝固放热 升温时利用熔化吸热 答案a由题意知杯的夹层中封入了熔点为55 左右的固态物质 首次使用时 必须在杯中加注热水 此时固态物质熔化 此过程会吸收热量 使水的温度下降到55 左右 在杯中加注冷水时 夹层中的物质凝固 此过程会放出热量 使水的温度上升到55 左右 3 2017江苏南京中考 23 小明用如图12 2 8所示的实验装置 做 探究冰熔化特点 实验 图12 2 8 1 将装有适量碎冰的试管置于烧杯内的温水中 在碎冰中插入温度计 图中温度计示数为 2 小明设计了一个记录实验过程的表格 表格中 a b 两处应填的 二 实验探究题 内容是 a b 3 小明根据实验数据 画出了冰的熔化图像 从吸 放热和温度变化的角度分析 冰的熔化过程和水的沸腾过程具有的共同特点是 答案 1 6 2 时间状态 3 吸收热量 但温度保持不变 解析 1 由图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 温度在0 以下 故示数为 6 2 探究 冰的熔化规律 实验过程中 观察冰在熔化过程中 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要用秒表测量时间 并观察冰在经过不同时间时的状态 故应填的是时间和状态 3 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需要吸热 但温度不变 1 2017江苏盐城中考 13 小明做 探究物质的熔化特点 实验时 绘制出如图所示的图像 该物质是 晶体 非晶体 图线中cd段物质处于态 此过程中物质 吸收 不吸收 热量 答案晶体液吸收 解析由图知 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 温度保持不变 所以该物质是晶体 在bc段处于熔化过程 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cd段物质处于液态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 吸收热量 温度保持不变 2 2017安徽中考 3 当晶体被加热时 其分子运动更加剧烈 分子间的束缚随之减弱 以致有的分子能较自由地 游动 呈流动性 其宏观表现就是晶体的 选填物态变化名称 答案熔化 解析晶体吸热 分子运动加剧 分子间的束缚随之减弱 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 其宏观表现就是晶体的熔化 3 2013福建厦门中考 13 如图所示 辽宁号 航母舰载机成功起降 举世瞩目 走你style 帅气潇洒 风靡一时 我国在研制舰载机时用到了先进的3d激光打印技术 包括打印钛合金机身骨架及高强钢起落架等 其中的关键技术是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 钛合金 高强钢等金属材料热量 成液态 填物态变化名称 然后按构件形状重新结晶 答案吸收熔化 解析钛合金 高强钢等金属材料在高温下由固态变成液态 是熔化现象 需要吸热 然后按构件形状重新结晶 是凝固现象 凝固放热 1 2017山东枣庄中考 小明和小华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想制作一个医用冷藏盒 不知道给药品降温用冰好 还是盐水结成的冰好 他们动手测量了盐水的凝固点 1 在选择温度计时 有量程分别为 2 102 和 20 102 的温度计 应选择量程为的温度计 这样选择的原因是 2 在测量过程中 他们同时发现所测得盐水凝固点并不相同 于是对比了双方实验过程 发现烧杯中装水都是200ml 小明加了1汤匙的盐 而小华加了3汤匙的盐 由此作出猜想 盐水的凝固点可能与盐水的浓度有关 接着他们进行多次实验得出不同浓度盐水的凝固点 数据记录如下 表 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 当盐水浓度增大时 其凝固点 3 你认为给冷藏盒中的药品降温最好选用 选填 冰 或 适当浓度的盐水结成的冰 4 实验后 他们联想到冬天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撒盐便于除雪 原因是 答案 1 20 102 盐水的凝固点可能低于 2 2 先降低后升高 3 适当浓度盐水结成的冰 4 撒盐后冰雪的熔化温度低于0 便于积雪融化 解析本题以实验探究为载体 着力培养同学们善于观察 思考并解决问题的核心素养 1 要使用量程为 20 102 的温度计 主要考虑盐水的凝固点低于 2 时 便于测出盐水的凝固点 2 从表格中的数据可看出 盐水的浓度一直在变大 而盐水的凝固点是先降低后升高 3 药品要求在0 以下存放 要求所选物质的熔点在0 以下 冰的熔点是0 盐冰的熔点低于0 所以冷藏盒中应使用盐水冰块 4 寒冷的冬季 向积雪撒盐 使积雪中掺有杂质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 积雪的熔化温度降低 使积雪容易熔化 2 2016山东烟台中考 影响熔点的因素晶体的熔点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很多因素会影响晶体的熔点 例如 在盛有小冰块的烧杯里放些盐并搅拌 冰的熔点就会低于零摄氏度 海水冬天结冰的温度比河水低就是因为海水中溶有盐 寒冷的冬天 在汽车发动机的水套中加一些甘油作为抗凝剂 即使温度低于零下二三十摄氏度 水套中的水也不会凝固 合金可以看做混有杂质的金属 所以合金的熔点比组成合金的每一种金属的熔点都要低 又如 将一根两端挂有重物的细金属丝挂在冰块上 如图12 2 9甲所示 金属丝下的冰块熔化 说明增大压强可以使冰熔化 金属丝通过后 冰的熔点又升高了 熔化成的水又凝固成冰 这样 金属丝就可以轻松穿过 冰块而不留缝隙 图12 2 9阅读上文 回答下列问题 1 概括写出影响晶体熔点的因素 2 试着运用上文提到的知识解析滑冰鞋上冰刀 如图乙 的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